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在某些地区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及环境污染已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种生活模式能够维持多久?什么是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及挪威首相希伦特兰(Brundtland)提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著名的纲领性报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很自然地提出了环境承载能力的问题,即人们寻求的资源开发程度和污染水平,不应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各国在自己的发展战略中都作了有法律约束的规定。如我国科委发布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中指出:"区域的开发建设,要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综合平衡,并按"三同步"的原则加以实施。在编制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编制环境规划。"虽然环境承载能力被提了出来,但在初期其定义、内容、研究方法并非十分明确。从事环保工作的研究者,把它理解成环境自净能力。他们认为,污染物排入环境之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会使其迁移、稀释、同化分解及转化,逐步消除污染,达到自然净化,因而,称环境的这种能力为对废物的承载能力,并认为它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因而水环境容纳的计算自然而然地与水质模型相联系。
最近,汪恕诚部长在"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的报告中,论述了水环境承载能力。他认为:"水环境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水域,其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能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够容纳污水及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按照这种认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定量描述就有了基础。首先,它指的是一个水域,表明其与地域相联系,其次它界定了区域的环境质量,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这就应与国家的法定标准相联系,再就是提出了是水域纳污的最大能力,即是一个界限值,或称为临界值,这表明该值有一定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