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中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环境
汉中的装备制造产业大部分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主体是“三线建设”时期从外地迁建到汉中的20余户中、省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汉中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产业聚集效益逐步显现,一批“特、专、新、精”配套企业集群正在形成。目前,汉中装备制造产业企业已经达400余家,形成以航空整机及零部件、机床工具、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智能制造等模块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同时,汉中也在全力打造航空智慧新城、汉中经济开发区、铺镇工业园区、褒河工业园区等装备制造业集聚的工业园区。
汉中装备制造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千方百计促销稳产保市场,为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做了积极的贡献。2015年,汉中市装备制造产业中的8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9.13亿元,增长19.9%,增速较2014年增加0.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6.9%。完成产值过亿元的装备制造企业有37户,较2014年增加7户,占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的20.8%,其中:过亿元企业16户,过5亿元4户,过50亿元1户。从细分行业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18.89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60%,同比增长15.4%;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8.77亿元,增长12.2%;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23.65亿元,增长2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4.37亿元,增长24.0%;仪器仪表制造业完成产值9.13亿元,同比增长44.0%;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8.55亿元,增长69.9%。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10亿元,增长37.3%。其中,年度完成投资过亿元的项目4户:陕飞公司扩能及大运飞机配套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汉中亚特高压电器有限公司高压电器配套生产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陕西汉机械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汉中燕航精工有限公司重卡发动机配套生产线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
2016年,全市装备制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9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49.79亿元,增长23.0%,增速较2015年增加2.4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1.8%。完成产值过亿的装备制造企业有43户,较2015年增加6户,完成产值228.94亿元,占全市产值过亿企业的22.4%,完成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7亿元。
(二)发展方向
近年来,汉中市大力引进装备制造项目,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它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产业结构改善,我市基本形成了以飞机及零部件、机床与工具、汽车及零部件、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智能仪表、电气设备、电子设备、金属制品等行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聚集效益逐步显现,技术能力水平逐步向“特、专、新、精、智”发展。因此,航空高技术及产品、大型精密机床及复杂刀具、节能与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油气田专用设备、智能仪器仪表、国家电网输配电设备、新型电子设备、金属制品等是汉中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汉中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营规模小,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
汉中现有装备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程度不够。产业纵向难以成“链”,横向难以成“群”,缺乏一批产业龙头项目的带动。同时,受竞争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部分装备制造企业仍采用传统甚至陈旧的生产模式,主要依赖产业链中游的零部件加工、组装和制造部分,实体产品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而产业链两端的以高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产品附加值高、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导致产业整体发展后劲不足,大型企业大而不强,小型企业小而不专、不精,产业链短,带动作用不强,产业总体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较低。
(二)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弱,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矛盾尚未从根本上消除,致使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弱,研发费用投入不足,也导致企业创新能力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人才引进困难
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和文化氛围等因素影响,汉中装备制造业企业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现有从业人员中,高级以上技工所占比例小,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更小,高学历、高科技人才引进面临各种困难。人才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汉中装备制造产业中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从而制约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具备一定的加工和制造能力,但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技术和服务支撑平台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和整合,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和名牌产品缺乏。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的作用,但我市装备制造企业两化融合度较低,需要大力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下功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信息化和装备制造产业化融合发展。
(五)军民融合中“民参军、军转民”发展不平衡
我市的军民融合特别是“民参军”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极少数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民营企业在获取订单上无法得到公平的竞争,军品生产的专用性强、技术开发风险大,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的核心技术研发缺乏动力;在“军转民”中,民营企业和军工企业的基础实力悬殊较大,其民品产业的发展规模仍显不足,军工企业发展规模、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同企业以及不同生产线之间发展不平衡,产品的市场份额、品牌形象和技术水平存在参差不齐。所以,军民融合产业能否顺利发展这就给我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汉中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是宏观政策机遇。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实施将极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国家低空领域开放将为汉中市航空装备产业大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国家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机制的逐步实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移民搬迁、“一路一带”战略、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建设等诸多政策利好叠加机遇将对汉中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存量空间深挖,增量空间拓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是汉中交通枢纽区位优势逐步凸显。随着汉中航空智慧新城、西成客专、宝汉高速、阳安铁路扩能改造、汉巴渝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路网工程的相继实施,汉中立体交通路网将更加高效、便捷,承接装备制造产业转移的后发潜力有望充分释放。便捷的交通枢纽、雄厚的发展基础、优厚的招商政策、优质的投资环境和平台,将会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企业落户汉中,全面促进汉中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三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施机遇。《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中国制造2025>汉中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将为汉中市航空装备、机床工具、智能制造等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造难得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经济新常态下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趋缓。伴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资本回流加速和装备制造产业转移,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装备制造业运行风险逐步显性化,面临旧问题的缠绕和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汉中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稳定增长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大。以制造数字化为核心,互联网 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兴起,引发新的技术革命、业态革命,挑战传统技术体系,改变着传统的增长模式。以投资拉动、资源消耗、产能扩展等为主体的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增长模式遭受着巨大挑战。对汉中而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才流失问题都将对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增加难度。
三是装备制造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加大。土地、能源、生态环境刚性约束再进一步趋紧,倒逼压力加剧,汉中承接大型装备制造产业资源的增量空间进一步紧缩,项目投资建设约束条件增多,而且与汉中毗邻的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在产业资源方面存在竞争,汉中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资源环境压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