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简介

2022/07/16129 作者:佚名
导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测绘工作,全面提高测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测绘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作,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防灾减灾、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全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测绘工作,全面提高测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测绘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作,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防灾减灾、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全面提高测绘保障服务水平,对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测绘工作统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本形成,测绘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但是,测绘事业发展中还存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短缺、管理机构不完善、基础测绘投入不足等问题,测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各级各部门要从“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测绘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测绘事业加快发展。

(二)加强测绘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核心,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山东省测绘管理条例》为重点,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统一监管,着力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构建“数字泉城”地理空间框架,不断拓宽测绘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

(一)编制和实施基础测绘规划。根据《基础测绘条例》和《山东省基础测绘“十一五”规划》,组织编制《济南市基础测绘五年发展规划》,将规划编制与实施作为加强基础测绘工作的切入点,科学确定目标任务,落实保障措施。进一步规范基础测绘计划管理,搞好规划与年度计划、项目实施的衔接,保证规划落到实处。

(二)实现基础测绘成果全覆盖。加大1∶500等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采集力度,市和县(市)区完成城镇及重点工矿区1∶500至1∶2000地形图测绘、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定期获取,实现建成区1∶500和外围区域1∶2000地理信息数据的无缝拼接,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三)建立基础测绘更新维护机制。在建立全市统一的高精度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上,定期更新全市C级GPS网、三等水准网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建立完善由D、E级GPS网、导线网和四等水准网构成的城市控制网。建立地形图和影像图动态更新机制,实现1∶500地形图动态更新、市区1∶2000和南部山区1∶5000地形图每2年更新1次,市、县(市)区重点区域基础航空摄影每5年、卫星影像每1年更新1次。

(四)做好新农村测绘保障工作。积极为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测绘保障,加强农村公益性测绘服务工作,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县的基础测绘帮扶力度。组织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用图保障工程,编制街道办事处、镇、乡行政区域图,逐步实现“一县一图”、“一镇一图”、“一村一图”,建设县域基础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建立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三、进一步提高测绘服务保障水平

(一)构建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紧密结合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需求,整合各种地理信息资源,突出地方、部门、行业特色,加快完善市、县两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针对电子政务、公共安全等方面需求,分类构建权威、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构建“数字泉城”地理空间框架奠定基础。

(二)建立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快建立测绘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军地测绘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地理信息共享法规、标准体系和市级空间地理信息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分工、持续更新和共享服务工作,解决地理信息资源条块分割、封闭管理和未有效利用等问题,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跨部门和跨区域的应用整合提供基础平台。

(三)拓宽测绘服务领域。大力提高测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测绘成果的开发应用,切实发挥测绘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测绘保障机制,为防范处置地震、洪水等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及时的地理信息和技术服务。开发测绘公共产品,积极稳妥地推出公众版地图和地图集,编制行政区划、交通旅游、地名、机关工作用图等专题地图。以开发建设“十一届全运会地理信息网站”为契机,加快公益性地图网站建设,提供“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服务。

(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坚持政策引导,妥善处理地理信息保密与社会化利用的关系,加强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应用,鼓励地理信息的增值开发,支持智能交通、车载导航、个人移动定位等服务业发展。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齐鲁软件园为主要载体,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软硬件产品,增强我市地理信息产业的综合实力。

(五)推动测绘科技进步。把测绘科技创新纳入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分工协作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先进测绘技术,搞好高精度快速定位、基础地理信息快速获取和更新、地理信息共享与交换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测绘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高我市测绘科技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测绘工作统一监管

(一)建立健全测绘管理体制。加强测绘行政管理与执法机构建设,落实机构职能,切实履行监督测绘市场、实施基础测绘、保管测绘成果、查处违法测绘行为等职责,形成上下协调、运转顺畅的测绘行政管理体系。特别是县(区)级测绘管理机构,要切实做到执法机构明确、管理职能到位,人员有编制、经费有保障。

(二)完善测绘法规和标准。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基础测绘、成果管理、测量标志管理、市场监管、地图管理等方面的配套规章制度。制定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日照测量、竣工测量等一批急需的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地方性测绘法规和标准体系。

(三)加大测绘市场监督力度。加强对测绘资质、标准、质量的统一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测绘项目测前登记制度,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合理安排基础测绘项目,统筹安排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房产图、城管部件图、地下管线图的测绘工作,避免重复测绘。加强测绘执法监督,严肃查处无资质测绘、毁坏测量标志等违法测绘行为,强化对涉军测绘、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来济测绘活动的监督检查。加快建立测绘市场信用体系,健全测绘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完善测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依规建立测绘行业和从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和公告制度。强化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房产测量、日照测量等关系民生的测绘成果质量检查,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严格执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测绘单位或项目出资人要依法汇交测绘成果。及时公布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种类和覆盖范围,规范基础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应用程序。强化涉密测绘成果的保密管理和使用监管,严格审批对外提供的测绘成果,严防发生失泄密事件。加强永久性测量标志的维护管理,进一步落实永久性测量标志的托管责任,制定和完善测量标志分类保护的具体措施。各类测绘项目应使用统一的基础测绘控制基准,禁止违法擅自建立相对独立的坐标系统。制定启用新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方法和标准,做好我市范围内原有独立坐标系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

(五)加强地图管理。强化对地图市场日常监管,加大对地图市场及互联网地图的监管力度。测绘、信息产业、国家安全、工商管理、新闻出版、保密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形成地理信息市场联合执法监管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地图,曝光典型案例,扎实有效地推动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工作。

五、加强测绘工作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测绘工作的统筹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测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切实解决测绘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展改革、财政、人事、科技、新闻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测绘部门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立项、资金、机构、科研、宣传等方面配合开展工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把基础测绘经费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基础测绘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测绘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公共应急测绘保障、测绘科技创新、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测绘质量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基础测绘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要切实加强对财政经费使用的监管和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强测绘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测”战略,健全人才引进、使用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测绘事业单位结构调整,逐步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生产、管理、质检队伍,为测绘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大测绘宣传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和国家版图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测绘法制意识和国家版图意识。各级媒体要大力宣传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加快形成有利于测绘事业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