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能源动力类水动专业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指南前言

2022/07/1695 作者:佚名
导读: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能源的获取与使用密切相关。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随着现代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不仅使有限的能源资源逐渐枯竭,同时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如何使经济、社会、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经济性的战略资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能源的获取与使用密切相关。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随着现代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不仅使有限的能源资源逐渐枯竭,同时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如何使经济、社会、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经济性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维持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水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电力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水电作为第一大清洁能源,提供了全世界1/5的电力,目前有24个国家依靠水力发电提供国内90%的电力,55个国家水力发电占全国电力的50%以上。

我国河流众多,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94亿kw(不含台湾地区),年理论发电量6.08万亿kw·h,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2亿kW,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2.47万亿kW·h,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2亿kw,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1.75万亿kw·h。经过长期的开发建设:到2008年全国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7152万kW,约占全国总容量的21.64%;年发电量5633亿kW·h,约占全部发电量的16.41%。水电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常规能源。目前,中国水能资源的开发程度为31.5%,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培养我国水电建设与水能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现用教材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由水利部科教司组织编写的统编教材,已使用多年。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国家水电建设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在水力发电领域广泛应用,该专业的理论与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急需组织力量编写和出版新的教材。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