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价值
窑洞建筑美观耐用,冬暖夏凉,舒适安静,既可以节约土地、保护植被,又经济省工,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在农耕文明时代西北地区建筑史、社会生活史和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窑洞营造技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参考价值。
传承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盖起了瓦房,加上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原来的窑洞被大量废弃,因无人居住而致塌陷。有些村庄甚至推倒窑洞,填坑造田。在此形势下,窑洞营造技艺有可能随着窑洞的消失而彻底走向绝灭。对原有窑洞进行选点保护,对窑洞营造技艺进行抢救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传承人物
李茂政,序号:05-2875,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项目窑洞营造技艺。
张和成,序号:05-2873,男,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项目窑洞营造技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庆阳市西峰区文化馆、平陆县文化馆获得“窑洞营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截至2020年10月,西峰区已举办过窑洞营造技艺保护研讨会和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