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超固态研究历史

2022/07/16156 作者:佚名
导读:科学家曾于2004年首次报告了超固态(或称超固体)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固体能够进行毫无摩擦力的流动,但同时也有专家质疑当时的研究人员对于实验结果的解读是错误的。 2004年,韩国科学和技术先进研究所的金恩盛(音译)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摩西·陈在《自然》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对冷却后的液态氦施压直至原子被迫进入晶格中,然后让一个填满了这种固体氦的滚筒先朝一个方向旋转,再朝反方向旋转,如此反复。

实验 科学家曾于2004年首次报告了超固态(或称超固体)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固体能够进行毫无摩擦力的流动,但同时也有专家质疑当时的研究人员对于实验结果的解读是错误的。

2004年,韩国科学和技术先进研究所的金恩盛(音译)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摩西·陈在《自然》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对冷却后的液态氦施压直至原子被迫进入晶格中,然后让一个填满了这种固体氦的滚筒先朝一个方向旋转,再朝反方向旋转,如此反复。当该滚筒被冷却时,会更加频繁地转换旋转方向。他们推测,这是因为有些氦变成了无摩擦力的超固态,减少了同滚筒一起旋转的氦的质量,使滚筒能更快地改变方向。

但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约翰 雷普对此解释提出了质疑。雷普认为,滚筒能在更低温度下更快地转换方向是因为氦已经变成了不稳定的“量子塑料”――一种科学家以前并不知晓、有别于超固态的物质相位。他表示,是“量子塑料”增加的弹性让滚筒更容易改变其旋转方向。

为了验证雷普的说法是否正确,金恩盛将滚筒放置在一个更大的装置中,并让这种装置仅朝一个方向旋转,而其内部的滚筒则跟之前实验一样,先朝一个方向旋转,再朝反方向旋转。他认为,弹性应该只能影响滚筒改变其旋转方向的频率,如果固态氦是量子塑料,那么,外部添加一个大的装置并不会改变结果。

然而,金恩盛的研究团队发现,实验结果出现了变化,随着温度下降,滚筒旋转方向改变的频率并没有加快。他表示,最好的解释就是氦变成了超固体,因为在一个超固体中,持续的旋转应该导致涡系形成(如同液体中出现的一样),从而干扰物质的量子属性,并且减少超固态物质。

与此同时,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雅洛斯拉弗 路特斯希恩和同事在最近的研究中也发现了超固态存在的更进一步证据。他们表示,超固体氦之所以流动是因为在晶格中形成了洞。该团队试验了这些洞在不同压力下形成的可能性,结果证明,洞形成的压力同金恩盛实验中确认超固态氦出现比例最大时的压力最匹配,这说明金恩盛的实验的确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尽管并非全部证据)表明固体氦中包含超固体。

然而,雷普还是对此保持怀疑,他认为,外部添加的装置所补充的能量不会影响滚筒改变旋转方向的频率这一假设不对。他表示,研究人员看到的超固体信号正是“量子塑料”弹性的表现。

2016年1月,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家利用钻石对顶砧制造出某种极端高压状态,从而生成“第五状态氢”,即超固态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