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加快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实施意见
为提高我市建设系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南昌,实现向建设强市和建筑技术强市的迈进,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创新发展,富民创业 ”创新活动是南昌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结合我市实际建设创新型南昌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在建设行业实施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整合资源,重点突破,明确目标,落实任务,把我市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持续发展优势。
实施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富民创业、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整合集成科教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科技成果带动企业,科技规模转化,把科技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二、目标任务
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省会城市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技术引领作用,构建创新平台,在
建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重点领域,组织若干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名牌产品;支持建设以市建筑科研所为平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扶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形成我市建设行业一批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在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科技创新。
1、围绕解决制约我市建设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在我市具有学科优势和产业发展前景较好的领域,即在节能新材料、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复合材料、节能材料与技术、软件开发、安全生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名牌产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以科技创新的突破带动产业的跨越发展。
2、实施科技创新的原则:一是要紧密结合我市建筑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开发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和产品;二是要突出对于我市建设行业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要培育一批可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四是形成“创新发展,富民创业”的氛围。
3、科技创新采取建委组织推动,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互动,市场运作的方式组织实施。对于全市建设行业发展中瓶颈问题的研究和重点的共性技术攻关,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对于企业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以企业投入为主,建委筹集资金为辅,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以支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
4、建立以市建筑科研所为平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省会城市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骨干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市建筑科研所为平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复合材料、节能材料与技术、监管软件开发、安全生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重大科技专项。大幅度提升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管理部门的管理技术水平。
三、组织领导
成立南昌建设行业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由市建委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各处室、市科研所等有关单位,下设办公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设在勘察设计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市建筑科研所。
1、领导小组职责是对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规划目标、工作任务进行决策和部署,协调有关部门、相关单位对创新工程的各项关系、经济政策、措施的协调,确定有关科技创新的项目和资金的调拨,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和创新项目推广应用的外部环境。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是落实领导小组工作任务,提出围绕创新工程协调有关部门、相关单位对经济政策、措施的具体建议,提出有关科技创新的项目和资金的调度建议,组织有创新平台的相关会议
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工作职责
(1)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需求原则,集成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类科技资源,推进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工程化和产业化。
(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以满足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需求为目标,编制科技创新五年规划,完善科技条件,组织研发主要研究方向要与企业产品和技术进步发展方向一致的创新项目,组织好科研团队,由市建筑科研所、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与企业科技人员共同组成科研团队。
承担工程技术研究任务的单位或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应在该技术领域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曾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国家或省上重点科技任务,学术水平在省内同行业中得到公认;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基础和较丰富的成果转化背景及经验;具有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工艺设备和场地;密切联系一批企业,并与之有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向企业辐射工程技术成果的成功经验。
企业应具有较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需求,研发活动活跃;有较雄厚的科技资源和经济实力,有筹措资金的能力和信誉,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达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能够成为工程技术研究的投入主体;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手段和基础设施,有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研究与工程设计人员组成的技术开发团队,有一批能够承担工程试验任务的熟练技术工人;有较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业绩和具有市场前景的重大科技项目,具备承担综合性工程技术试验任务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建立协调机制。针对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规划目标、工作任务进行决策和部署,协调有关部门、相关单位对创新工程的有关经济政策、措施的协调。每半年举行一次。
2、建立对话机制。组织全省科研院校主要领导与各施工企业领导进行对话,围绕科技创新的制度、技术发展方面进行对话,理清思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确定突破方向、整合资源,形成氛围。每季度举行一次。
3、编制发展规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编制建设行业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牵头组织实施。
4、建立创新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组建指南,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的申报工作;完善工程技术研究条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保障条件;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计划执行情况,协调解决组建及运行期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做好验收和评估工作。
5、设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资金,按照项目成熟一个、支持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工程技术,给予专项经费资助。及时向有关部门推荐创新技术突出且条件成熟的标准、规范、图集、工法。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突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整合资源,推动企业以资金、设备为要素,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人才、智力和技术为要素,发现一批符合我市建筑产业发展需要并具有开放性、社会化特点的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一批为骨干企业专门研究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的研发机构,把科技资源汇聚一起,为我建设行业产业发展服务,形成充满活力、高效实用的创新格局。
6、组织实施若干项重大建设行业科技产业化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组织实施重大建设行业科技产业化项目,促进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显著提高建筑产业及产品的技术竞争力,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1)重大建设行业科技产业化项目的遴选原则:
1.1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对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具有重大影响,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
1.2建设行业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
1.3建设行业产品必须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较强的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潜力,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1.4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技术及产业基础好,持续创新能力强,经营业绩良好,管理规范科学;
1.5建设行业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必须具有较好的科技素养和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信誉好、个人素质高、开拓进取、爱岗敬业、工作业绩良好;
(2)重大建设行业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投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入为主,多元化投融资的原则,努力为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设立重大建设行业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重大建设行业科技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领导小组负责审定重大建设行业科技产业化项目及政府资助额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申报受理、初选和实施管理。
严格规范,建立科学完善的资金及项目管理制度,实现立项前项目科学评估论证与决策,实施过程中责任明确的执行监督与分层管理,以及后期的严格绩效考核与验收。
对建筑行业的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定期进行调研分类,对已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技项目,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对已经成熟的科技成果,促进其尽快实现产业化;对发展前景良好但尚未完成的科技项目,加快工程化研发速度,使其早日实现转化。
五、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环境
1、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的新型运行机制。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创新活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突出一个主体。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使企业既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军力量,又成为实施“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的骨干力量。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把政府管理科技工作的重心从直接管理项目和资金,转到研究发展战略、完善科技规划、制定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力量、创造环境条件、优化公共服务上来,转到切实组织好“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上来。
2、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建立平台,整合盘活各类科技资源;通过政府主导和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和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长效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于自主创新和“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和建立分类指导、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各类投资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向“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程。
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用产业集聚科技人才,用项目吸引科技人才,用事业留住科技人才。进一步落实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政策。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技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在各个领域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不断培养壮大科技企业家、科技创业者和技术转移、中介、推广队伍,建设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
4、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教育、资源集聚的优势,重点构建的知识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条件共享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等五大社会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