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客”不断 岳阳建陶企业发展受困扰
2011/06/29222
作者:佚名
导读:岳阳各陶企普遍反映,希望政府加大园区内基础设施,加强舆论引导宣传作用,完善各陶瓷企业的污水管网系统,不要一到下雨天气就“水漫金山。”只有政企合作携手发展,岳阳陶瓷企业才能走的更长、更远。
自去年底,湖南兆邦陶瓷向广东转移部分生产线事件,使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行业内引起极大反响。不少人士开始反思斟酌内地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当今整个大环境都不太乐观的情形下。日前,记者走访了湖南岳阳、临湘等建陶产区,深入各企业调查采访当地陶瓷企业的生存现状,发现湖南岳阳陶企过的并不轻松。除了业内的都知道的限电、产品库存严重的因素外,当地投资发展环境也成了困扰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
周边居民扯皮使陶企头疼不已
据湖南xx陶瓷办公室主任焦先生介绍,他们厂现在一共有5条生产线,2条抛光砖生产线,日常量为2.4万平方,另外3条是瓷片生产线,其日产量达到3.6万平方,在限电期间采取轮休制度,仅5月份的损失就有600万左右,让企业不堪重负。他还提到目前岳阳陶企最大外界威胁是社会舆论影响大,不少当地人都不了解陶瓷行业,想当然的认为陶瓷行业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看到烟窗冒白烟,大家都以为它是污染浓度大的废气,其实这是种误解,我们用的都是煤制气,基本上没什么污染,如果你看到的是黄色或者黑色的浓烟,那就是有污染的废气。”他补充解释道。不少当地媒体居民就以此“大作文章”,指责陶瓷企业,为此,经常还有不少人跑去厂里折腾闹事。
湖南xx陶瓷行政总监季先生也深有同感,他认为当地一些老百姓的某些做法实在让人不可理喻。“某家死一只鸡一只鸭,也跑到我们厂里要求赔偿,说是我们企业污染太严重,鸡鸭吃了这些有污染的东西才会死,令人哭笑不得。不理睬他们,这些人就堵大门,严重影响到公司日常生产生活,找来政府部门的人协调解决,也毫无办法,只能赔钱了事。”他还提到目前类似的情况很多,至今还有一个苗圃老板在跟他们打官司。“本来是今年4、5月天气十分干旱,造成其树苗大量死亡,我们也找来许多专家来调查取证,证实确实是干旱造成,最近几场大雨后,那些树苗又重新长出了新的嫩芽,但那个老板还是要起诉我们。”他言语中显得很无奈,并表示天天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伤脑筋,令人头疼不已。
政府部门频繁登门企业穷于应付
“现在1条生产线,各种税收加起来每年超过了300万,压得我们这里几家陶企喘不过气来。”岳阳县某陶企的工作人员表示,2009年,他们跟政府签订合同时,政府承诺每1条线生产线每年仅税征收120万的税,现在翻了2倍还多,政府部门没跟各企业通气商量,在2011年初,强制下达增加税收通知。政府部门认为其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资金回笼速度太慢,只能增加税收。根据不少临湘陶企老板反映,临湘市各政府部门的做法却不同,他们并没有1条线统一征收多少的标准,各政府部门是分开征税,各陶瓷企业几乎每星期都要接待“检查”和拜访。其中较为勤快的有国税征收,国税稽查,地税征收,地税稽查。而环保、安监、工商、劳动、质监、技监、卫生防疫部门也是常客,有时上午走了一批,下午又来了一批,让各陶企老板苦笑不得。更让当地陶瓷企业感到奇怪的是,各企业从外地购买的原材料,如果没有矿产资源税票,也要在他们那里交纳矿产资源税。
一些知情者透露,虽然临湘附近一些陶瓷原料资源很丰富,但大都品位不高,不适合做高档产品,一些好的瓷砂、瓷土只能舍近求远,他们认为临湘的瓷土,只适合做仿古砖和瓷片,如果陶企要生产其他砖,就只有在其它地方购买材料。
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当地员工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需要一个磨合期。“有些机械设备不会使用不说,动不动就打架闹事,时不时几天都不见人影,给我们日常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麻烦。”
岳阳各陶企普遍反映,希望政府加大园区内基础设施,加强舆论引导宣传作用,完善各陶瓷企业的污水管网系统,不要一到下雨天气就“水漫金山。”只有政企合作携手发展,岳阳陶瓷企业才能走的更长、更远。
文章来源:中国陶瓷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