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而为了应对可能持续疲软的经济形势,决策层开始着手出台政策提振经济颓势。据媒体报道称,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其中,排第三的是传统的房地产消费,为稳定住房消费,我国正在加强保障房建设,已放宽了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条件。
房地产产业被任志强视为政府的“夜壶”,即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踢到床底下。任志强的“夜壶”论喻意是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房地产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大马车和火车头,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就沦为臭气熏天的夜壶。事实上,房地产在中国时而扮演着传奇救世主,时而扮演着恶魔与撒旦。
房地产的双重分裂当然与两种异化密切相关,一种异化是随着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房地产市场面临着种种风险,一种是房地产市场领域的腐败与当前土地财政密切关联。
当前房地产市场泡沫预示着风险集中爆发期的到来。一是因为随着十几年黄金时代和一路暴涨,房地产市场处于相对高位,各项指标都已经远超泡沫的程度,但是很多人或者说既然房地产泡沫早已经存在,为何谢国忠们屡屡失算,其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特殊的金融体系与中国人对于房屋的观念所致。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国家的,而非西方的投资银行,一遇到危机就随时爆发,中国人长期住房紧张进一步推升了中国人购房的热情,然而,这一切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储蓄贷款功能逐渐被投资功能替代,大量影子银行问题的出现预示着中国金融系统的系统性和传染性风险非常大。商业银行对于房贷利率打折以及房地产信贷愈发谨慎。随着国人住房的改善,很多城市年轻人可能要继承几套房产,中国人住房消费观念也在慢慢改变,日前能够支撑房地产市场理由就是财富效应的示范效应,但是这种示范效应建立在飘渺虚无的房价上涨预期上。
而房地产市场上涨的预期以及现实投资回报收益早已经失去了神话色彩,尽管一些春天派的朋友到处呐喊,房地产市场这种预期并没能有实质性的改善。反而是“哭爹喊娘式”救市取得一些重要成效。但是,政策慢慢显现,问题是当房价上涨之时,我们又开始担忧房地产泡沫何时与何地破裂、蔓延。而为购房者或者多次踏空者的心理承受极限早已经过去,开始在这样的价位下介入是否是接受最后一棒,是他们最为纠结的地方。
毫无疑问,土地财政的模式既为官员提供政绩的好路径,同时也滋生了众多腐败问题。很多官员落马的重要原因是因土地、拆迁与圈地存在重大腐败。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教授指出,资源土地市场,我国是政府垄断资源土地的供给,同时又实行了价格管制,资源和土地价格是低价格,大量寻租行为,也成为腐败最严重的地方。教授观点确实指出了当前土地腐败性质及其地位,各地农民与政府圈地、市民与政府拆迁问题,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核心原因是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正。政府低价圈地和拆迁,高价转手卖出,确实让一些相关利益者心理失衡,更重要的是,些许的补偿并不能补偿他们失去代价,可以说,中国的稳定根基就是土地,如果土地出现大量的兼并现象,或者出现大量腐败,我们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基础就破坏了。对于中国的伤害就不是经济问题了,而是社会稳定问题了。
基于此,除了中央出台一系列防御措施外,地方政府也开始出台规范防止土地腐败。23日晚,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通知,就城乡规划、国土、征收管理工作等亮出20条纪律规定,以防止出现以权谋私、利益输送、失职渎职、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和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样的纪律其实不仅仅保护农民与市民,还是保护官员,因为很多官员本来有很好的前途,也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结果是因土地腐败而落马,锒铛入狱,实在可惜,土地系统成为腐败高危区,毁了大批干部,确实需要更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