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2005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是黄石市政府200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

2005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基本信息

2005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及2005年工作的回顾

新世纪的头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深化改革、项目建设、优化环境三件大事,抢抓机遇,拼搏进取,扎实工作,“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62.13亿元,比2000年增长80.4%,“十五”年均增长12.2%。财政收入完成31.73亿元,比2000年增长1.61倍,年均增长2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96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7.62%。工农业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1.42亿元,年均增长21.5%;农业总产值完成46.82亿元,年均增长5.4%,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87亿元,年均增长4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7亿元,年均增长32.6%;共创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湖北名牌40个。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十五”累计实施投资项目1700多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79亿元,年均增长21.1%,先后完成了冶钢综合改造、有色“双达”20万吨铜冶炼改造、西塞电厂一期、华新扩能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增工业生产能力200多亿元。城乡市场繁荣活跃,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34亿元,年均增长11.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8.9%和5.7%。由于经济加速发展,黄石在全省的位次不断前移,与2000年比,人均生产总值由第5位上升到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由第9位上升到第5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第9位上升到第6位,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2位,黄石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体制环境逐步优化。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重组取得重大突破,冶钢钢铁板块成功实现改制重组,华新股权分置改革、美尔雅、有色等企业主辅分离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改组改制任务基本完成。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等农村各项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农业税全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市、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与此同时,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商贸、粮食流通、城建城管、科教文卫体等各项改革整体推进,有力促进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9亿美元,年均增长12.4%;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8家;完成出口总额10.4亿美元,年均增长13.3%。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完成新一轮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五年共投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14.8亿元,先后实施了大泉路、快速路等3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的新建、扩建工程,山南铁路、新火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供电、供水能力分别比2000年增长89%和45.5%;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9%和37.89%。投入11.76亿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完成长江干堤整险加固工程,整治病险水库80多座,解决了农村12.19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加强土地整理,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五年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12.7亿元,公路“三纵三横”路网基本形成。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6%,比2000年提高8.4个百分点。加强城市管理,我市荣获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称号,夺得了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第三届“楚天杯”,被评为“全国人防工作先进城市”。加强环境保护,投入资金21.18亿元,完成治理项目300个,2005年市区二级以上的良好天气达到310天,比2000年增加102天。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五”先后实施了100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总投资2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2.2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14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黄石两度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重组基本完成;黄石高专发展成为本科院校――黄石理工学院正式挂牌;湖北师范学院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全市投入资金2亿多元,改造中、小学危房4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7.7万平方米,城区19所薄弱中小学校得到全面改造。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筹资2.9亿元建设卫生基础设施,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公共卫生以及血防机构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对艾滋病人和晚期血吸虫病人实行了免费救治。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有一批作品荣获国家“文华奖”、“飞天奖”、“屈原文学奖”;数字电视建设全面启动,市、县(市)两级广电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正在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推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有2名黄石籍运动员荣获世界冠军,我市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五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6‰,出生人口性别比降到115.13。与此同时,审计、统计、物价、人事、编制、科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国家安全、工商管理、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密、档案、史志、气象、防震减灾、新闻出版等工作有了新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实现再就业10.1万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时足额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为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应保尽保”。加大社会救助、救灾和扶贫工作力度,全市农村特困户救助对象达2.45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6万人。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503元和2810元,“十五”年均增长9.7%和6.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8亿元,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7.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9平方米。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服务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群众,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复查验收。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活动,支持部队建设,认真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和优抚工作,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进一步健全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制度,较好地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四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组建了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和科技顾问团,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政务公开联系点。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项目616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我市被省政府授予“A级信用市州”。强化反腐倡廉的各项措施,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矿业秩序整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比“九五”时期下降6.6%。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推动“平安黄石”建设,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查看详情

2005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黄石

  • 3-5
  • t
  • 9%
  • 南京佳和园艺石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黄石

  • 2-4
  • t
  • 9%
  • 南京佳和园艺石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黄石

  • 品种:黄石;规格:宽度:800mm,厚度:20mm;产地:上海;
  • m2
  • 闯德
  • 9%
  • 上海闯德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黄石)

  • 普通
  • t
  • 9%
  • 辉煌石材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自然黄石

  • 1500-3000
  • t
  • 9%
  • 成都景石缘景观石销售中心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黄石

  • 1#、2#
  • t
  • 佛山市南海区200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黄石

  • 1#、2#
  • t
  • 佛山市南海区2005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云雾、太湖

  • 1000kg以下/块 灰黑色
  • t
  • 珠海市2006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云雾、太湖

  • 3500-5000kg/块 灰黑色
  • t
  • 珠海市2006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云雾、太湖

  • 1000kg以下/块 灰黑色
  • t
  • 珠海市2006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 A4
  • 106幅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17
查看价格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3

  • 万兆光模块,支持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
  • 28个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2

  • 万兆光模块,支持多模光纤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
  • 60个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

  •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
  • 1台
  • 1
  • 询两家品牌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5-10
查看价格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接入交换机1

  • 交换容量≥330Gbps,包转发率≥130Mbps,48 端口千兆以太网电口,4 个万兆光口;支持 802.1X,支持 IPv4/IPv6 静态路由,支持 RIP/RIPng,支持 OSPFV1/V2/V3
  • 20套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2005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2005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文献

2005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37KB

页数: 4页

2006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6年2月22日在开封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市 长 刘长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与《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05年及“十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05 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 建和谐社会,努力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407亿元,比上年增长 13.1%。其中,第一产 业121.2亿元,增长 9.6%;第二产业 163.9亿元,增长 16.5%;第三产业 121.9亿元,增长 12.3%。 人均生产总值 8533元。粮食总产 203万吨,增

2009年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余姚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37KB

页数: 10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08 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08 年,是改革开放 30周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 灾害,面对不断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在中共余姚市委的正确领 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 定信心谋发展,开拓创新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基本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 务,开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84.7 亿元,增长 10.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70.2 亿元,增长 10.8%,其中地方级收入 33.3 亿元,增长 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5.4 亿元,增长 8.2%;

2005年漯河市政府工作报告开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查看详情

2005年焦作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报告内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指导,强化服务

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压力,我们见事早,行动快,加强指导,强化服务,主动与晋城市政府联系,争取供煤合同,缓解了煤炭供应紧张局面。积极向省电力部门争取网供负荷指标,鼓励地方电厂发挥潜能,满发多供,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电力供应,基本上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建立公路运输绿色通道,保证了重点企业的运力需求。盘活调整土地存量,扩大用地增量,保证了项目建设用地需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全年争取政策性资金11.2亿元;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全年新增银行贷款40.6亿元。

(二)扩大投入,优化结构

我们把扩大投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千方百计扩大投入,加快项目建设。2004年,全市城关镇以上在建项目75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67个,续建项目184个,竣工项目521个,当年完成投资155亿元。

一是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依托项目建设,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开发名优产品,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67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当年完成投资近60亿元。中铝中州分公司30万吨选矿拜尔法氧化铝项目二期、风神股份年产120万套子午胎和年产15万套工程胎项目二期、金冠能源自备电厂4号机组扩建、东方金铅年产6万吨电解铅等33个项目已竣工,铝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汽车零部件工业等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焦作万方、中铝中州分公司、风神股份、焦煤集团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纳士科技、瑞丰纸业、蒙牛乳业等10户企业进入省百户重点企业。“风神”商标被评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71.3亿元,增长32.2%,增速创1996年以来新高;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6%,提高3.1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9%;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5%;实现利润总额40.7亿元、利税总额67亿元,分别增长50.6%和46.1%。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落实“三补一降”(种粮直补、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降低农业税税率)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由单一粮食生产向优质粮和优质小麦种子生产的转变。四大怀药、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优质林果等特色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以奶牛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加快发展,基本实现了从粗放、分散型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转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3%。2004年,全市限额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5亿元,增长23%,形成了斯美特、博农、蒙牛、绿旗、恒慧通等一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龙头企业。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10.2万名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全市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53.1亿元,增长7.8%,为10年来最高水平。

三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青龙峡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为契机,加大促销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使旅游业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旅游综合收入40.32亿元,增速达28.4%。云台山景区在两个黄金周夺得了全省旅游景区(点)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双第一”的桂冠。围绕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宾馆饭店、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的建设进度,三维商业广场大部分投入运营,丹尼斯、山阳商城购物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麦当劳、肯德基、正弘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进驻焦作,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得到提升。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30.5亿元,增长13%,增速创1995年以来新高。

四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市场准入、费用减免、权益维护、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激发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活力。2004年,全市民间投资预计达60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38.7%。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219.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提高3.4个百分点。

五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市域总体规划。广泛开展“四创”活动,突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区域整治,完善了城市功能,规范了城市管理。投资51.8亿元建设了人民路东段、待王路、汉华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新城区集中供热、远大·南北苑等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店外经营、流动经营、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整治力度加大,城市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7亿元,高速公路、干线路网和地方道路建设进展顺利。

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下放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出台了支持鼓励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出现了县市经济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六县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27亿元,增长20.6%,增速创1996年以来新高。城关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9亿元,增长129.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39亿元,增长42.6%。

(三)深化改革,转换机制

。企业改革进度加快,市直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84.2%;财政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乡财县管”改革在全市推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任务顺利完成;行政管理改革继续深入,审批职能得到整合,完成了部分政府部门和市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在全省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的基础上,我市又降低1个百分点,对首批整村推进的6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在贫困山区进行了移民并村搬迁式扶贫试点。

(四)招商引资,扩大开放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有所提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举办了珠三角、长三角等多次经贸洽谈会和银企洽谈会。各县市区也都组织不同形式的招商引资小分队,登门招商、落地招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招商引资热潮。全市累计引进外来投资项目656个,总投资168.5亿元,实际到位外来资金93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926万美元,居全省第二位。以意大利皮埃利公司、韩国电力公社、深圳健康元公司和中国昊华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进驻焦作。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预计实现7.4亿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增长78.2%。

(五)以人为本,统筹协调

一是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全年社会事业投资6亿元,增长97.3%,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23.1个百分点。科技进步扎实推进,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惟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57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项、新产品开发20项,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0项,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申报授权国家专利117项,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对289所农村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消除了现有D级危房,完成了城区17所中小学改扩建任务;河南理工大学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焦作师专、焦作大学和焦作一中新校区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用。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开展了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理顺了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对29所乡镇卫生院实施了改造,为6个县市配备了巡回医疗车。完善了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网络,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村文化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市东方红广场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篮球城,成功举办了U-17国际乒乓球赛,焦作籍运动员陈中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1枚金牌。民族宗教、新闻出版、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档案史志及人防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就业人数6.8万人,3.7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两个确保”继续巩固,全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提高了城市低保标准和市直单位职工大额医疗保险标准,累计发放低保金3229万元;整合各项救助资金,完善了城乡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弱势群体得到救助,困难群众得到救济;完成了农民工工资年度清欠任务,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淘汰、关闭、治理了一批污染企业,大气和水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6天,比上年增加39天。出境河流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87%,比上年提高33.9个百分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创建市级以上园林式、花园式单位52个,完成成片造林32.7万亩、绿色通道510公里,新增城市绿地59.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1.2%和36.3%。

(六)转变作风,接受监督,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开展了以“两个转变、三个服务、两个提高”为主题的“效能革命”,改进了效能监察和评议办法,查处了539起案件,促进了机关作风和行风的好转,提高了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公务人员依法处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有所增强。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创建“平安焦作”活动扎实推进,社会大局基本稳定。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我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勇于奉献的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焦作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重点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经营风险加大;中小企业活力不足,赢利能力不强;县域经济特色不突出,缺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层次低,产品链条短,名牌产品少,支柱产业的优势不明显;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问题依然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政府职能转变与发展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还需强化;一些机关和公务人员执政为民意识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奢侈浪费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市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确立了今年(200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改革开放,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4‰以内。

三、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做好今年(2005年)的经济工作,我们要继续按照“经济总量进位次、人均指标居前列、发展速度争第一”的工作目标,坚持发展不动摇,经过努力,使全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通过项目带动,加快结构调整,壮大支柱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05年将着重抓好全市5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当年完成投资64亿元,力争使我市工业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前3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利税继续处于全省先进行列。

壮大支柱产业。围绕以铝工业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能源、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是抓好中铝中州分公司7#窑技改、沁阳铝电14万吨电解铝、焦作万方电解槽技改、20万吨铝板带、10万吨铝合金棒、1万吨镁合金、东方金铅8万吨电解铅等项目,加快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发展步伐。二是加快风神股份与意大利皮埃利公司合资建设的300万套轿车胎和15万套工程胎、中内配与英国GKN公司合资建设300万只大缸径气缸套和1000万只铸入式气缸套、中轴集团100万只薄壁缸套和100万只凸轮轴、制动器公司10万套ABS等项目,尽快把我市建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基地。三是抓好华润2×13.5万千瓦热电机组、中铝中州分公司2×15万千瓦热电机组、焦煤集团赵固矿井等项目建设,加快与韩国电力公社的合作,推进九里山电厂4×60万千瓦机组等项目前期工作,促进能源工业升级。四是抓好佰利联5万吨钛白粉、昊华宇航化工年产10万吨烧碱和10万吨聚氯乙稀等项目,壮大我市化学工业。五是支持蒙牛乳业、瑞丰纸业、温县恒慧通等一批重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发展电子信息材料产业、超硬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单晶铜及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高速铁路专用数字通信电缆、纳米氧化锆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加大对二氯硅烷、无盲区后视镜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加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力度,争取使更多项目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产品整合,实施技改项目,加快“三个延伸”。加强氧化铝和电解铝的对接,积极发展铝材加工,延伸铝工业产品链条;加快轮胎与轮毂的整合,促进各类汽车零件向部件的集成,延伸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品链条;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农产品链条。抓好华飞公司、中轴集团、中内配、龙光影视等8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进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抓好博爱岩鑫公司、焦煤集团两个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熟料项目;推动纳士科技40万吨高速线材项目建设和耐火材料技术更新,促进产业升级。

培育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全力支持18户特别是省10户骨干企业的发展,落实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争取2005年中铝中州分公司、风神股份2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万方集团和焦煤集团分别突破40亿元、35亿元,沁阳铝电、宇航化工2家企业突破20亿元,纳士科技、中轴集团、黄河集团、东方金铅4家企业突破10亿元,使全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由目前的5家增加到10家。同时,要研究出台支持政策,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查看详情

黄石市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报告全文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本届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战胜和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困难,完成了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地方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16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7%;人均地方生产总值由6620元增加到10946元,年均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10.8:51.0:38.2调整到8.2:53.2:38.6。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90.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6%,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8%,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比1998年提高10.6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6.19亿元,年均增长14.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2002年突破100点大关后,2003年达到113点,比1998年提高了38.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2003年达到19.05亿元,年均增长14.4%。投资建设力度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8%,2003年达到69.06亿元,比上年增长26.83%,其中技术改造完成29.93亿元,增长55%。实施了150多个重点技改项目,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2003年达到19.02亿元,年均增长6.8%。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积极发展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年达到94.12亿元,年均增长9.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1998年增长1.93倍和1.28倍。

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实现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体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率先推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全市592户国有中小企业成功进行了产权置换,市属中小企业和县(区)企业基本退出国有序列。冶钢、华新、锻压、黄棉、劲牌和一批中小企业通过改革改组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探索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得到加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03年民营经济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比1998年提高11个百分点。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明显减轻,2003年全市农民负担人平53.3元、亩平67.47元,分别比1999年减少52.31元和73.34元。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财税、金融、粮食、住房体制改革和城建管理体制及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等事业单位的改革稳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1亿美元,年均增长10.9%,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8家;2003年引进国内资金32.34亿元;对外贸易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增长,累计出口8.2亿美元,两次被评为湖北省外贸出口先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外向型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口岸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