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2008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具体内容

2008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具体内容

一、2007年政府工作回顾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15.5%、15.9%。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19.7亿元,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1.1亿元,增长22.2%;实现利润56.3亿元,增长97.7%,为历年来最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3亿元,增长24.9%,其中市本级完成8.55亿元,增长19%。

——投资、消费和出口快速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3亿元,增长3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1亿元,增长3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1亿元,增长17.8%;外贸出口9204万美元,增长21.7%。

——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全市完成税收13.7亿元,增长42.9%,比上年提高30.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7.5%,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3元,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3763元,增长18.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2.9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代表河南省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市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杏花营高新技术产业区、边村重工业区、汪屯精细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入驻项目68个,总投资72.9亿元,已建成投产和新开工项目49个。各县工业园区初具规模。重点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4家,比上年增加11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发展到111家,比上年增加27家,其中开封供电公司、烟草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千里机械、空分设备、宏达拨叉等10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16家重点工业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机械设备制造、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五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1.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1.9%,比上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82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2.6亿元,其中40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投资45亿元的京源公司2×6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正式启动。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开封高压阀门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家上市企业。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244.8万吨,增长4.7%,再创历史新高;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31.2万吨、21.7万吨和17.4万吨,畜牧业生产综合评定居全省第四位。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五县生产总值达到441.7亿元,其中尉氏县、杞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五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亿元,其中尉氏县达到2.65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47个示范村和300个整治村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村容村貌明显变化。

(三)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第三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文化产业亮点纷呈,成功举办了中国开封第25届菊花花会暨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申办2010年第10届中国菊花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推出了《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和歌舞剧《清明上河图》青春版;发行了《东京梦华·盛世经典》个性化邮票。旅游业发展迅速,接待国内外游客225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2亿元,分别增长19.2%和19.3%,为近年来最好水平。住宿、餐饮、会展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开元名都大酒店、中州国际酒店、东京艺术中心等一批高档酒店和文化场馆相继建成开业。商贸、邮政、电信、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7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7.7亿元,增长15.9%,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

(四)继续保持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我市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相继完成的情况下,我们适时调整投资重点,集中实施了一批农业、能源和工业结构调整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工业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08.9亿元,增长93.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工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6.4%,比上年提高21.1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42.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增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后劲。

(五)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空分集团由永煤集团全资控股,开化集团炼锌厂、中科印务公司等6家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针织内衣厂、汴京机械厂等9家企业正在依法实施破产。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32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6%。金融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农信社用足央行货币政策,为我市争取国家补助资金9.5亿元、企业解困资金16亿元;市商业银行与省投资集团等单位合作重组协议正式签订。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运行模式基本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顺利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510个,总投资251亿元;内资到位147亿元,其中省外资金到位104亿元,居全省第六位;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07万美元,增长65%,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尤其是先后引进了海马汽车配件、美国ETQ机电工业及配套、马来西亚大型综合购物广场和杞县聚甲醛等一批投资几十亿元的重大项目,改变了我市长期以来缺少重大项目的状况,这些项目建成后,必将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六)加快汴西新区建设步伐,郑汴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成立了汴西新区管委会,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依据《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突出抓好汴西新区中心区8.5平方公里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汴西新区水系总体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以及郑汴产业带开封段村庄整合并迁规划。市发投公司与省投资集团、郑州百瑞信托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开封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新区建设搭建了投融资平台。汴西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宋城路西延、1—6号路部分路段建成通车;郑汴产业带开封段入驻和选址项目24个,总投资304亿元,其中郑开森林半岛商住综合楼项目已经奠基,麦德龙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即将开工。阎砦、毛砦村庄整合并迁工程正式启动。

(七)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组织实施科技计划164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80项。继续巩固和扩大“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郑汴国际马拉松赛和市第七届运动会。认真组织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关闭取缔重污染和落后产能企业35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7.2%和12.9%;大气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3天。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加强,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创“三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被评为全省创建工作先进城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深入开展严打斗争和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年共承办省、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05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4.9%。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民族、宗教、统计、审计、外事、侨务、供销、人防、气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八)高度关注民生,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十五件实事全部落实。

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2.2亿元,直接受益农户93.9万户;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改建农村公路1154公里,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2万座,解决了16.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认真执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资金1.2亿元,受益学生110万人次,继续对城区困难家庭学生免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了市属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市属中小学公用经费分别由20元/生年、12元/生年提高到100元/生年和60元/生年;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通许县、杞县、金明区三个新农合试点县(区),农民平均参合率达到80.5%,开工建设了市第一中医院病房楼;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为农民放映电影4000场,建成了开封县图书馆新馆;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5.2万人,完成劳务输出11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3.9亿元;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6.8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其中“4050”人员1.1万人,零就业家庭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高城镇最低工资标准,城镇最低工资由320元/月提高到550元/月;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1.9%,农村低保由每人每月20元提高到30元,完成脱贫人口3.1万人;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6万平方米,竣工35.3万平方米,为3000户特困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改造城市背街27条,为110多条背街安装了路灯,基本消除了城市背街无路灯现象;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水冲式公厕10座,更新改造了部分道路环卫设施;投资700万元,调整新增5条公交线路,新增加公交车32台;惠济河、贾鲁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各县污水处理厂和市垃圾处理场基本建成。此外,投资500万元,疏浚了东护城河和东干渠;投资650万元,对鼓楼街、寺后街进行了改造;为2954辆出租车发放燃油补贴676.8万元;为12.5万户养殖户(场)发放能繁母猪和奶牛补贴2246.2万元;为3598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60岁以上老人发放奖励扶助金216万元;为社区工作人员提高了生活待遇,人均生活补贴由200元/月提高到600元/月。通过这些好事、实事的办理,缓解了群众住房难、出行难和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等问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步伐最快的一年,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向关心、支持开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工业经济虽然经过一定时期的恢复性增长,具备了由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跨越的基础条件,但规模偏小、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第三产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总量仅占全省的4%;经济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二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当前物价上涨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食品和商品房价格涨幅过快,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影响较大,需要我们更加关心。同时,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都有不少问题需要下大力气予以解决。三是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关作风建设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市政府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加快实现“三个跨越”的重要一年。当前,我们既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又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善抓机遇,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不动摇,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引进、旅游带动、科教兴汴、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开封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增长13%以上,其中一产增长5%,二产增长16%以上,三产增长16%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其中市本级增长18%,达到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控制物价上涨,力争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略低于上年实际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5.5%和2%。完成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发展工业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工业投资,膨胀工业规模,提高工业竞争力,争取工业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加大对空分集团、晋开公司、东大化工、高压阀门等24家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动态管理和激励机制,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要素供给、外部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划扩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尽快培育一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力争今年再有2—3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支持特耐集团、平原非标、新大新科技等公司加快上市步伐。大力培育优势产业。突出抓好机械设备制造、纺织、食品、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中原城市群特色工业基地。依托龙头企业,整合空分设备、阀门、预应力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促进机械行业做大做强;加快尉氏纺织工业园建设,拉长纺织工业链条,解决有纺无织、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依托中原皓月肉牛综合加工、汇源集团果汁加工、万润肉类加工、禾丰肉鸡加工、华中畜禽肉鸭屠宰加工、杞县大蒜加工等农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抓好晋开公司百万吨总氨、东大化工有机硅、杞县聚甲醛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化工行业规模和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帮助企业谋划和新上项目,着力解决医药行业规模偏小问题。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和集群经济。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搞好产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杏花营高新技术产业区、边村重工业区、汪屯精细化工区、黄龙工业区和尉氏—通许—杞县—兰考纺织产业聚集带建设,加快形成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重点抓好海马汽车配件、永煤集团大型空分设备、通许电动自行车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工业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50亿元。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第一批81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投资53亿元。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切实抓好京源公司2×6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永煤集团大型空分设备制造、新大新晶硅电池片切磨专用刃料等重大项目建设,使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与升级,吸引大型企业科研中心进驻我市。加强与河南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力争实现国家级名牌产品零的突破,新创省名牌产品6个以上。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强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把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从各县区的区位、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出发,选准有潜力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着力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坚持以县域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推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转型。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和技能就业计划、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5万人。着力发展县域服务业,努力形成与县域主导产业相协调、区域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切实加强金融和融资服务,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全面晋位升级,尽快扭转我市县域经济在全省位次靠后的被动局面。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抓好粮食生产,扩大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增强粮食调控能力。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赵口、黑岗口、柳园口、三义寨四大灌区骨干渠道维护和配套建设,开展贾鲁河、涡河、运粮河等重点排涝河道的治理。进一步完善引黄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农业灌溉用水。严格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农田机井通电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电力保障。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立足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采取综合措施,支持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畜产品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继续实施养殖富群众、加工富财政“双富”工程,以畜牧业重点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建设为重点,推进畜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做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健全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林业生态市建设。突出抓好以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生态廊道网络、村镇绿化、环城防护林及汴西新区6300亩森林公园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绿化23.5万亩,力争林业生态市建设目标3年内完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整合资金,分类推进,切实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年度农村道路、饮水、沼气、卫生、文化、电力、连锁超市、通讯网络等建设任务。从治理农村垃圾、污水等问题入手,对800个行政村进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

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和中部地区旅游休闲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增强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突出发展旅游业。深化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旅游资源,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做好清明上河园的股权改革和上市工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详规,启动“城摞城”景观展示和延庆观景区开发、繁塔禹王台景区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条,确保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力度,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办好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做好《大宋·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和歌舞剧《清明上河图》青春版的市场化运作,打造夜游开封品牌。大力发展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影视传媒、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形成实力较强的产业群体。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文化创意市场,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知名品牌。改造提升传统商贸餐饮业。扶持有实力、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传统商贸餐饮企业做强做大,引导有条件的老字号、老品牌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使我市的“百年老店”重现辉煌。抓好沃尔玛超市、马来西亚大型综合购物广场等项目建设,提升开封商业档次与品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新扩建城北综合农贸市场、金明瓜果市场(二期)等7个市场。规划建设汴东物流中心、开封粮食物流中心,努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品牌。结合汴西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统筹规划和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加快发展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强的会展、信息和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市商业银行重组工作,积极吸引股份制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入驻开封。

(四)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

正确处理新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的关系,把更多精力用到城市存量资源的整合挖潜上,用到城市内涵式发展上,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严肃规划审批。以新的《城乡规划法》实施为契机,严格规划审批管理,落实规划公示制度,规范规划执法行为。全面完成《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老城区改造修复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城中村改造整体规划,启动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完善拆迁管理办法,认真做好被拆迁群众的安置工作。完成南城墙迎宾岗至大南门段墙体修缮保护和墙外50米环境整治,对西城墙北段外侧局部地带进行整治;完成水系二期河道及两侧景观绿化工程,同步跟进水系两侧景观建设;结合水系工程建设,启动老城区1号、2号地块改造工程。按照城中村改造规划,启动金明区演武庄村、堌门村,顺河回族区郭屯村,龙亭区孙李唐村、小李庄村以及北关街改造工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夷山大街南延至魏都路、集英街北延至解放路、汴京路东延至东五路、工农路北延至新曹路建设工程;对向阳路、晋安路、铁路北沿街进行改造;对中山路(新街口-大南门)、省府前街(四面钟-西司桥)、大庆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景观整治。完善城市防汛设施,建成西环路雨水泵站,改造禹王台立交泵站。配合省有关部门,积极做好郑州至开封轻轨和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切实加强县城管理,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提高县城建设水平。抓好沿国道、省道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着力抓好朱仙镇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再现名镇风采。深入开展创“三城”活动。加大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力度,突出抓好市容环境、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城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治理城市“八乱”,努力打造中原宜居城市。

(五)加快汴西新区建设,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

积极争取省政府批准郑州、开封为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和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入推进电信同城、金融同城和旅游、文化、广电等资源的整合共享,集中精力加快中心区域和起步区建设。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汴西新区起步区道路建设,加快建设1号路、4号路、5号路(宋城路-郑开大道)和宋城路西延(6号路-11号路)工程,开工建设3号路(汉兴路-郑开大道)、9号路(郑杞连线-郑开大道)、周天路(1号路-6号路)、汉兴路西延(1号路-4号路)、晋安路西延(1号路-6号路)、魏都路西延(6号路-9号路)等工程,同步跟进管网配套设施。加快热源、气源、污水处理、排水泵站等基础工程建设。实施汴西新区水系总体规划,积极做好黑岗口调蓄水库建设的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村庄整合并迁。按照尊重民愿、便民利民、科学规划、高效集约、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阎砦、毛砦村庄整合并迁。做好汴河堤、横堤铺等村的整合并迁规划,适时启动。有序展开产业布局。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新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郑汴产业带规划要求,做好项目规划、储备和申报,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争取在土地、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积极促进项目落地。对已批准项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争把郑汴产业带开封段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产业聚集区。

(六)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力求取得更大成效。强化能源资源节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严格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把项目准入关,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持结构性节能和工程性节能两手抓,严格执行能耗准入标准,突出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31家企业的节能工作。继续开展土地“三项整治”,巩固砖瓦窑厂关闭成果,加强土地复垦工作。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加强建筑领域节能,积极推广新型墙材,县以上城市全面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继续抓好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的环境综合整治。编制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控制和治理农村污染。推动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七)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总结经验,深入推进,努力开创我市改革开放新局面。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坚持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引导企业明确发展定位,加快改革步伐。用好比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以妥善安置职工为前提,积极推进开化集团、联合收割机厂、缝纫机总厂等国有企业改革和空压机厂、汴绣厂等集体企业改革。抓好博达公司、前锋制药公司、轴承公司的二次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以创业带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开展创业培训,打造创业平台,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全民创业环境。加快市、县(区)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和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建设,实施小老板培育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编制总量控制的基础上,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内部分配制度为重点,以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逐步建立政事职责分开、法人地位明确、单位用人自主、政府依法监管、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人事管理体制。重点抓好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其它领域改革。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行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继续深化社会管理体制、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财税、价格、投融资、林权、金融等各项改革。

(八)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着力谋划一批符合开封实际的重大项目,做好项目筛选、包装、论证、储备工作,积极推行规划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定向招商、乡情招商、以商招商,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成功率,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中博会、厦交会等各类经贸活动,办好中国开封第26届菊花花会,把招商引资与外事活动结合起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档次,巩固化工、机电、纺织等优势产品出口,扩大原材料和关键设备、先进技术进口,完成外贸进出口1.34亿美元。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增长10%和12%。积极开拓境外劳务渠道,强化技能培训,确保境外劳务增长12%。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入推进行风建设,继续开展窗口行业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优化赢得发展先机。

(九)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开封建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使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搞好城镇数字电影广场建设,实施农村地面数字电视“家家通”工程。精心组织好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开封市传递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深入开展。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基本卫生制度,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工作措施,遏制重大传染疾病的暴发流行。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社区建设,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使社区真正成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做好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严格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公民特别是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十)着力办好十五件实事,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要关心和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困难,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今年,我们要继续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更大成效。

1.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认真落实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对农民购买国家规定品牌和型号的彩电、冰箱、手机,按销售价格给予13%的直接补贴。

2.切实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完成1500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改造县乡公路310公里;解决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5万座;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13个村,脱贫人口4.4万人;完成“盲点村”电网改造任务;绿化村(镇)800个;新改建农家店500家。

3.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建成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加快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使60%的行政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性电影。

4.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在城市西区改扩建初中、小学各一所;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农村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0元/生年、375元/生年,县镇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45元/生年、390元/生年;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初中由每名学生每天1元分别提高到2元和3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充实工程;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和城镇大班额问题。

5.继续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在全市农村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平均参合率达到85%,参合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90元;完成市紧急救援中心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启动西区综合性医院建设;加强艾滋病防治,对定点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艾滋病救治防治给予经费补贴,落实艾滋病救治防治乡村一线医务人员待遇,提高艾滋病救治水平。

6.扎实推进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50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启动廉租住房建设,新建、收购廉租住房2万平方米,提供廉租住房房源400套;提高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对市区符合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最低收入家庭做到应保尽保,逐步将保障范围由最低收入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对各县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最低收入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7.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0.9万人以上;及时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

8.加强社会保障和对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今年人均增加109元;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着力解决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标准由70元提高到9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不低于30元提高到不低于40元。

9.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力度。新建农村敬老院6所,改扩建敬老院23所,争取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0%;提高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的最低标准由1200元/人年提高到1400元/人年,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最低标准由1000元/人年提高到1100元/人年。

10.努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健全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时查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案件;鼓励药品连锁和集中配送向农村发展,筹措资金建设农村药品监督网和供应网。

11.积极推进污染防治。继续加强惠济河流域污染的专项整治,实现水质明显好转;加强饮用水源地安全建设;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继续加大对环卫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运营管理。

12.加强社区建设。新(扩)建社区办公用房40个,力争年内城区三分之一社区办公用房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年底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13.提高城市公交运营能力。投资1000万元,更新公交车辆53台,新开、更新公交线路5条,进一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14.提升城市亮化水平。投资1100万元,新建城市照明18.4公里,改建城市照明7公里,基本消除城市道路无路灯现象。

15.加快背街改造步伐。投资2245万元,对旧城改造项目以外的115条背街全部进行改造。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政府工作水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开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加强政风建设,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依法行政。

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加强与人民政协的协商,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办好行政复议案件。

(二)深化改革。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强力推进窗口办结制。

(三)改善服务。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切实为社会、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四)转变作风。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节俭意识、公仆意识,倡导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作风。健全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各方面工作引导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轨道上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切实加强效能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牢记“两个务必”,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建设学习型、节约型机关。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让开封这座千年古都重现辉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实现开封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查看详情

2008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 ZXSEC US1300
  • 中兴
  • 13%
  •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

  • 品种: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产品说明:规格定制;
  • YH
  • 13%
  • 四川雨禾源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旋转铜门政府铜门博物馆铜门

  • 1014
  • 上海如雅铜门
  • 13%
  • 上海雅饰窗实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 ASA5520-K8 4个千兆端口
  • 思科
  • 13%
  •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西海棠

  • Ф15公分
  • 西安海川
  • 13%
  • 西安海川苗木专业合作社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自发电一焊机

  • 305A
  • 台班
  •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 A4
  • 106幅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17
查看价格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3

  • 万兆光模块,支持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
  • 28个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2

  • 万兆光模块,支持多模光纤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
  • 60个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6
查看价格

多媒体内容制作

  • 根据布展内容定制
  • 4套
  • 1
  • 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7-07
查看价格

多媒体内容制作

  • 根据脚本定制
  • 9套
  • 1
  • 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7-07
查看价格

2008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基本概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查看详情

2008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具体内容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2008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具体内容文献

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27KB

页数: 10页

—— 2013 年 2 月 1 日在开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开封市人民政府市长 吉炳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 提出意见。 一、 2012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 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 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牢把握“持 续求快”总基调,全力打好 “五大攻坚战”,科学谋划,积极作为,务实发展,较好地完 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1212.2 亿元,增长 1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90.1 亿元,增长 17.8%;固定资产投资 738.2 亿元,增长 26.1%;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 61.9 亿元,增长 26.2%,其中市本级 26.8 亿元,增长 18.2%;社会

2009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27KB

页数: 5页

2010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 —— 2010年 2月26日开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 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受到冲击最为严 重的一年,也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在逆境中奋力跨越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 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齐心协力 破危局,集中精力谋发展,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 777.1 亿元,增长 12.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9.5 亿元,增长 13.1%,“双11”增长目标超额完成。 农业生产战胜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 的旱灾,粮食总产 50.7 亿斤,连续六年保持增长;文化旅游产业继续保持

2006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与《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5年及“十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05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121.2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163.9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121.9亿元,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8533元。粮食总产203万吨,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5亿元,实现利润10.4亿元,分别增长24%和111.3%。全社会用电量30.3亿千瓦时,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2亿元,增长13.9%。

财政和金融实力明显增强。全市一般预算收入13.98亿元,在全省提升3个位次,增长38.2%。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6.05亿元,增长4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15.1亿元,贷款余额203.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9.9%和12.4%。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9亿元,增长48.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1.3亿元,增长48.7%。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进出口总额1.09亿美元,增长46%,其中出口创汇6795万美元,增长2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06万美元,增长28%;引进省外资金44.5亿元,居全省第3位。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5万人,其中“4050”人员1.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0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2714元,增长14%。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200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五”期间开封发展实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阶段性跨越,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发展的成效突出表现在:

五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与“九五”末相比,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7.1%;二、三产业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8%。城镇化率达到33%,比“九五”末提高4.5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尉氏县、开封县、杞县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了亿元。优质粮食种植面积比“九五”末增加247万亩。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9万亩。人均畜牧业产值居全省第3位。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粮食、肉类、乳制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50万吨、4.2万吨和1.3万吨。发展劳务经济,去年劳务输出达到95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46亿元。去年旅游接待量16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6亿元,比“九五”末分别增长133%和107%。全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达到7个。龙亭湖、包公湖景区分别被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五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2%,累计完成369亿元,为“九五”时期的2.3倍。新建重点项目124个,完成投资143亿元。河南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使用。完成了黄蔡河、涡河、贾鲁河整治和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工程,实施了9项国家级和省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近2亿元。城乡电网改造投资10.6亿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7万千瓦、变电容量1086兆伏安。投入141.5亿元新改建公路3381公里,新增“村村通”行政村1666个。公路通车总里程736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7公里。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场、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盘活存量土地1605亩,保障了建设用地需要。

五年来,改革向纵深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完成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实行了“区带乡”体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40家国有企业通过改组、改造、改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了改组、改制,粮食购销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完成了新一轮市、县(区)、乡(镇)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建立了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乡财县管”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干线公路养护体制等交通改革任务。市政、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改革都迈出了新步伐。

五年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和优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深入开展了万人评议机关、效能革命和窗口行业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建立了外来投资企业“绿卡”服务制度,开通了企业信用网。成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和投资项目代理办公室,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以小时为单位的行政审批承诺。行政审批事项由1485项精简到207项。通过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和赴香港、厦门、大连、杭州、温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及举办菊会,广交了一批客商,签约了一批项目,引来了一批资金。“十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804万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57%。平煤集团、晋煤集团、北京汇源、杭州开元、南京雨润、吉林皓月、辅仁药业等一批知名企业投资开封。扩大对外贸易,“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出口创汇2.2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增长59%。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与韩国永川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五年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编制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100余项。投资30多亿元,完成了东京大道、内顺城路、大梁路和宋城路向西延伸等70多公里道路建设工程。郑汴城市间连接通道开工建设。整治了金明广场至东司门道路景观,改造市区背街84条。城市人均道路面积7.9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3.7平方米。新增供水管网155公里、排水管网58.4公里、燃气管网291公里。新建了森林公园、午朝门广场、大梁门绿地和环城公园一期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1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1.1平方米。危旧房改造及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88.3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27.4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7平方米。出让土地5370亩,土地纯收益9.1亿元。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完善了城市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了创“三城”工作,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荣获了省园林城市称号。

五年来,社会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施科技计划911项,其中国家级23项、省级288项,4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我市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全部推行了“一费制”收费办法,省政府下达的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金奖115个、银奖108个,歌舞剧《清明上河图》被列为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首批重点剧目。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获得国家级比赛金牌8枚、省级比赛金牌300枚。夺取抗击“非典”重大胜利后,启动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城镇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尉氏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达到59.6万人,兰考县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在全省率先推出了购买假冒伪劣药品先行“1 1”赔付的措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统计、对台、侨务、人防、气象、档案、史志、残疾人事业、防震减灾、社科研究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人口、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五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加强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落实了奖励扶助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连续五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从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取缔、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70家,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各项惠民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年均分别在5万人和3万人以上。为扶持下岗职工就业,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亿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成了102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养老保险费年征收突破5亿元,失业保险费年征收突破4000万元。10.7万名城市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8万多名农村特困群众享受到定期定量补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发放资金4324万元。免除了农业税,为种粮农民兑现直接补贴6480万元。农民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积极成效。取得了黄河兰考段抢险救灾的重大胜利,完成了兰考县谷营黄河滩区1.15万人的移民迁建工程。修建沼气池1.16万座。完成了145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投入4881万元,解决了2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蓬勃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再次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完成了第四届、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深化政务、厂务、村务“三公开”,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市、县、区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组织干部驻村和下访,实行公安机关“开门大接访”,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和热点问题。以争创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为目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打掉了一批涉黑、涉恶、涉霸犯罪团伙,有效治理了社会治安环境。强化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快速增长、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是全市上下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实现开封复兴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值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各界人士以及关心、支持开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开封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关系开封长远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消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很重;经济外向度较低,经济发展环境仍需改善;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亟待增强,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一些群众的生产生活较为困难;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社会治安形势仍不容乐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开封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积极促进中部崛起,在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原崛起战略,着力发展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这都给我市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经过“十五”的发展,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自身优势在展现,发展活力在增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珍惜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保持“十五”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让开封在中华大地上重现光彩。

根据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汴、开放引进、旅游带动、加快城镇化步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强化自主创新,深化各项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在创新中跨越,在开放中振兴,在奋斗中崛起,为实现开封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0年达到7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7:48: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到2010年达到39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0年达到27亿元。城镇化率提高到48%。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5%以上。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实现出口创汇6亿美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创新型城市和文化强市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花更大的精力,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始终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二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跨越。三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汴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五是坚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彰显宋都古城特色,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提升开封核心竞争力。六是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活力,构建和谐开封。

“十一五”重点抓住八大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下,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提高工业竞争力

抓住省委、省政府着力发展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的机遇,以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优势企业团队为核心,促进工业总量扩大、结构升级、效益提高。优化工业布局。高标准做好杏花营工业区、汪屯工业区、边村工业区、黄龙工业区和尉氏县、兰考县、杞县工业区的规划工作,引导新上工业项目和搬迁企业向工业区集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产业培育、辐射带动、研发孵化的作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发展壮大纺织、食品、化工、医药和机械设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尉氏县、兰考县、通许县纺织工业带建设,支持尉氏棉业集团、天隆纺织公司等骨干企业发展,提升纺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果蔬饮料、粮食、肉类、大蒜、花生深加工业,抓好皓月集团肉牛加工、汇源三期等项目。以平煤集团、晋煤集团投资开封为契机,加快煤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的发展。支持开药集团、天地药业、康诺药业、前锋制药厂、河大制药厂等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医药生产能力。以空分集团、仪表有限公司、高压阀门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依托,提高专用设备制造水平。整合工业资源。运用市场、政策、行业自律等手段,整合汽车配件、空分设备、空间结构和预应力设备等生产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走集群式发展道路。多渠道引进外来资本参与企业改制和新产品开发,加大投入,培育品牌,逐步改变我市工业以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的状况,使企业做强、做精、做久、做大。抓好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1.3亿元。引导企业狠抓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放心、放开、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对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的支持力度,充实资本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资源节约。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从严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发展,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广多层标准化厂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清理整治砖瓦窑场,逐步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

(二)加强“三农”工作,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

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搞好试点,积极推进,探索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借鉴先进经验,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开封实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抓好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村容村貌规划、和谐村建设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措施。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兑现奖惩,支持五县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用好新增大工业项目用电价格优惠政策,壮大二、三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质小麦基地建设,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搞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组建涉农产业链技术促进中心,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提供关键技术、现代工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龙头企业达到110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920个。发展规模养殖示范小区和畜产品加工业,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建成县级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和就业能力,打造劳务品牌。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其中免费培训5万人;实现劳务输出100万人次,劳务收入50亿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行政村通柏油路建设任务,建成82个乡镇汽车站和400个行政村招呼站。抓好涡河、贾鲁河、黄蔡河骨干河道整治和赵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农业灌溉三期工程。继续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让10万农民喝上洁净水。农村沼气入户率达到10%。完成50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确保4.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和解决温饱。抓好造林绿化工程,努力实现平原绿化高级标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搞好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深化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改革。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为2007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做好准备。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社区卫生服务,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创新农村供销社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和合作经济组织。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转变乡镇机构职能,确保乡镇机关事业人员只减不增。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建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文明进步。

(三)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抓住中原城市群建设和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建成郑汴城市间连接通道,在沿线展开产业、商住、文化、生态建设布局。落实《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加强与省政府有关部门及郑州市相关部门的对口交流与合作,推进郑汴两市功能对接、城区对接、空间对接、产业对接、服务对接和生态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对接互动、共同发展。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我市聚集。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人人为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的浓厚氛围。加强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科学编制宋都古城复建规划和2006年至2010年城市建设规划。严格规划审批管理,规划审批事先经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和公示,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加快汴西新区建设,完成夷山大街和黄河大街南北延伸工程。改造和完善东区基础设施,建成曹门至阿深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启动边村工业区建设,加快城市向东拓展延伸。通过西区和东区建设,推动老城区机关、企业和人口外迁。以开封城墙保护、水系工程建设和历史街区修复为重点,全面启动宋都古城复建工程,努力形成古今文明交相辉映、新老城区各展风采的城市风貌。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以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抓好县城和朱仙镇等省定8个重点镇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我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以及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促进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理顺政府管理部门与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关系,使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对公益性文化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重点拉开分配档次,创新管理机制。对经营性文化领域,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网络服务、广告会展、休闲娱乐、艺术培训等文化产业,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推介和引进一批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加快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封分中心。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保护和发展开封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对19家旅游景点进行资源整合和转企改制,培育旅游企业集团。加快宾馆、酒店、旅游购物中心的改造和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建设,开发县郊旅游资源,丰富“夜游开封”活动,提高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城市形象宣传和企业产品促销相结合的旅游促销机制。全年旅游接待量达到18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亿元。改造和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发展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专卖代理等新兴流通方式。

(五)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发展活力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妥善安置企业职工为前提,以增资扩股为主要形式,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对缺乏战略投资者参与的已改制企业要积极寻求战略投资合作伙伴,不断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人事制度和事业单位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严格考试录用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依法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队伍管理体系。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完善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做好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搞好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完成市污水处理中心和供水、公交、环卫、园林系统改制任务。推进财税体制和金融改革。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扩大和规范政府采购,做好国库集中收付工作,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抓好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资本重组、资产优化和业务创新。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支持开封发展。

(六)实施对外开放主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

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创新招商引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督查认定机制,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坚持利用外资与引进内资、扩大引资规模与提高引资质量并重,着力在引进国内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招商引资专业队伍建设,推行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和中介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方式。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长珠闽投资贸易洽谈会、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等招商活动,办好菊花花会。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和协调服务,提高项目履约率。扩大出口规模。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医药、化工、耐火材料、服装、机电和农副产品出口规模。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和承包工程,带动成套设备、技术、服务和国际劳务输出。着力建设优化环境的长效机制。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舆论等手段,优化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和信用环境。深化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继续开展窗口行业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理顺外商投诉受理中心和外商投资咨询服务中心职能,发挥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的作用,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加大企业周边和重点项目建设环境治理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造诚信开封。

(七)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深化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推介、上报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把服务项目、建成项目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标准,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局面。今年全市共安排113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内完成投资73亿元,其中省定重点建设项目13个。交通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阿深高速公路黄河大桥段和开封至通许段分别投资8.1亿元和9.5亿元。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要建成使用。五县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工程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明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八)建设创新型城市,积极构建和谐开封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形成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进步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整合科技资源,调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开封经济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支持企业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分配制度,实行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加快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企业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好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确定的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试验站等四大科研基地。教育是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构建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和普通高中建设。整合和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推进开封大学、开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本科院校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全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人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加快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努力建设和谐开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发展社区就业和灵活就业。完善和落实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就业培训等再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保险费征缴力度。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和特困重保。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督促各类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秩序,强化医院管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认真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规范信访秩序,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平安开封”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以“两抢一盗”(抢劫、抢夺和盗窃)为重点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文明城市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增强军政军民团结。搞好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计划地逐步撤销城市街道办事处,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区工作机制,完善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等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区。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惠济河、涡河、贾鲁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抓好水、空气、噪声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在省十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继续做好统计、外事、对台、侨务、人防、气象、档案、史志、防震减灾、社科研究等各项工作。

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对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评制度,增加衡量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指标。

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发展电子政务,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精简办事程序,履行服务承诺。察民情、解民忧,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搞好行政复议工作。实行对重大事项决策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健全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公示、听证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严格执行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全面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严格项目招投标、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转让、政府采购等制度,严防违法违纪行为发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建设廉洁政府。

求真务实,加强政风建设。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防止急功近利,力戒心浮气躁,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坚决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带头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在创新中跨越,在开放中振兴,在奋斗中崛起,为建设繁荣、兴旺、发达的新开封,实现开封复兴而努力奋斗!

查看详情

2007年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正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查看详情

2008年南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工作

2008年南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总体要求

2008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必将激励和推动全国经济社会进入新一轮发展热潮。今年(2008年)国家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消除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这都有利于我市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近年来,我市优势产业日益壮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实施,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和新增建设用地,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我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尽管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从总体上看机遇仍大于挑战。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就一定能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200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带动和创新推动战略,强力推进传统农区工业化、新农村建设、中心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大突破,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致力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略低于去年(2007年)实际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5%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51%和5.7%。

2008年南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工作任务

(一)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推进传统农区工业化新突破

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认真谋划,扎实运作,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和省市重点企业,加快企业战略重组步伐,尽快培育催生一批在国内省内有影响的大型骨干企业。重点培育12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骨干企业或企业群体:即以中油天冠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以中光学、二胶、金光数显为代表的光电产业;以迅天宇为代表的多晶硅及光伏产业;以中南公司为主的超硬材料产业;以河南油田为主的石油化工产业;以二机石油、防爆电机等为代表的机电装备及先进制造业;以安棚碱矿为主的碱硝化工产业;以南纺、新纺、雪阳为代表的纺织及后整理;以龙成、淅铝为代表的特种钢及冶金工业;以宛西、普康、福森为代表的制药业;以中联水泥为代表的新型建材工业;以鸭河火电、方城风电、抽水蓄能、热电、核电为代表的电力产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南阳工业稳步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继续筛选确定20家实力强、潜力大、前景好的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实行动态管理、激励机制和目标考核,力争今年(2008年)销售收入10—30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30—50亿元的达到3家,50亿元以上的达到2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能够带动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企业家。继续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开展“十大纳税企业”、“十大高成长性企业”评选活动,鼓励引导企业家激情创业、追求卓越。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实施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9个,总投资318亿元,今年(2008年)计划完成投资147亿元。继续实施工业“发动机计划”,不分性质、属地和隶属关系,重新筛选确定50个左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成长性比较好、投资超亿元、今明两年开工竣工的重点项目,在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实行动态管理,健全联动机制,锁定开竣工时间,使之尽快投产达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好天冠集团30万吨玉米深加工、南纺一期20万锭新型环纺纱等34个新开工项目和中光学集团10万台LCOS光学引擎、南防大型高效矿用风机等75个续建项目,确保中光学集团年产24万台DLP和二胶年产1600万平方米CTP数码印刷版材等38个项目年内如期竣工,龙成集团400万吨特钢中厚板升级改造、金光数显年产20万台数字高清大屏幕电视等21个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同时,扎实做好南阳核电、天池抽水蓄能电站、鸭电三期、宛西电厂、白河南热电厂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今年(2008年)市财政安排资金1亿元支持发动机计划项目建设,其中1500万元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光学冷加工基地建设和市区工业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提高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今年(2008年)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区、龙升工业园区新引进超亿元项目各达到6个以上。

加快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光电、光伏、生物能源、生物化工、超硬材料和先进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突出抓好光学引擎、紫激光、神8工程(TAW增安型无刷励磁同步电动机)、多晶硅、超硬材料、纤维乙醇、可降解塑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力争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积极申报和支持11个国家、省级科技攻关项目。积极倡导实施名牌战略,力争新创中国名牌1—2个、河南名牌5个以上、省优质产品5—10个。深化与中科院、工程院的合作,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引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借助外力实现技术跨越。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创新人才,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一支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二)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新突破

集中搞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支农强农政策,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农业,集中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重点抓好650万亩优质小麦、200万亩专用玉米、7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巩固产粮大市地位。同时,切实抓好200万亩优质棉花、20万亩优质烟叶、450万亩油料、300万亩蔬菜、200万亩中药材、600万亩林果、2亿袋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以南阳黄牛、皮南牛、生猪、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养殖场,建成300头以上畜位的肉牛育肥场30个,皮南牛饲养量达到32万头,新建万头养猪场20个,新建200头以上畜位的奶牛养殖小区(场)15个。加大对南阳黄牛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促进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催生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力争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以上。加快众品肉食集团180万头生猪分割生产线、科尔沁牛业年加工屠宰10万头肉牛项目一期、三色鸽乳业二期、河南麒丰乳业二期等新上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积极鼓励引导企业申报创建各类名牌产品,搞好皮南牛品种认定和牧原猪等品牌登记注册,尽快打响南阳农产品品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省加大“三农”投入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各类支农资金,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完成鸭灌、引丹、宋岗三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旱涝保收田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15平方公里,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扎实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安置和开工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搞好移民安置试点和试验段建设。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0万户。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力度,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8万亩以上,完成9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解决和巩固7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投资2.2亿元,完成794个通电盲点自然村、13万户农民农网改造任务。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原则,借鉴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经验,在城市近郊和国道、省道沿线等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选择确定300个试点村和50个示范村,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研究出台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扶持政策,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捆绑使用各项涉农资金,相对集中投入,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巩固一个,由近及远,由易到难,逐步向非试点村辐射推广。继续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驻村帮扶和“百企帮百村”活动,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三)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新突破,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中心城市建设与管理。一是强化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加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职能,发挥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城乡协调有序发展。加快与总体规划相配套的城市分区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步伐,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严格规划监督管理,强化规划执法检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城市按照规划有序建设。二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张衡东路、车站北路、仲景路续建工程,确保今年(2008年)建成通车;新开工建设光武东路、光武西路、独山大道南延等工程;对建设西路、新华路、文化路、工业路、麒麟路等5条主干道部分路段进行综合整治;投资1000万元,完成50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任务;搞好滨河路污水管网改造,启动梅溪河、温凉河等内河综合整治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建一批垃圾中转站、水冲厕所和垃圾箱;加快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和公园、街头游园升级改造,新增城市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三是加快旧城改造和东北分区建设步伐。坚持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今年(2008年)着重对城市内河和城市主干道沿线的城中村进行改造,实施300万平方米的改造工程。加快老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建设特色街区,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编制东北分区组团发展规划,启动东北分区建设。四是加强城市管理。继续推动城市发展与管理转型,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全面推行“划定区段、招标承包、绩效挂钩、奖优罚劣”的网格化管理新机制;城管执法按照“两级执法、三级管理、重心下移、以区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提高城管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四城联创”,大力实施“绿、洁、畅、亮、美”工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整治市容市貌、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私搭乱建,营造洁净、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坚持公交优先,优化线路布局,增加车辆班次,取缔非法营运,搞好城市交通管理。

大力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鼓励引导各县市区积极开展“四城联创”和示范镇建设活动,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交通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和提升城镇综合功能,努力建设设施完备、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生态宜居城镇。认真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构建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投资25.2亿元,搞好内(乡)邓(州)高速、岭南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内邓高速开工建设,岭南高速年底前全线通车;扎实做好临汾至三亚、武陟至西峡高速公路南阳段的前期准备工作。投资4.5亿元,完成430公里干线公路建设任务,启动建设南邓一级公路50公里,填补我市无一级公路的空白。投资8.5亿元,完成50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和1000公里村级联网公路建设任务。加强农村道路管理和养护,着重搞好“村村通”公路管理养护,加大资金投入,组建专门队伍,探索建立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切实把“村村通”公路管好用好。完成南阳机场航站楼改造工程,开辟新的航线。

(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突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壮大

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宝天曼至真武顶旅游道路隧道等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淅川香花至仓房、西峡恐龙遗迹园至内乡宝天曼等旅游公路项目,加快干线至景区的支线道路建设,搞好旅游道路两侧绿化、美化,使主要景区之间相互贯通,尽快形成旅游环线。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和建设,抓好一批文化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南阳市博物馆,完成荆紫关古镇修复建设任务,加快赊店古镇开发保护等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广西峡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模式,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和战略投资者,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景区开发建设步伐。

培育文化旅游精品和龙头企业。抓住省里支持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机遇,实施宝天曼、丹江渠首、恐龙遗迹园三大景区配套完善工程,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代表南阳旅游形象的标志性景区。积极做好桐柏淮源、真武顶、桦树盘滑雪场等景区配套完善工程,加大旅游道路和景区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巩固提高20家A级景区。围绕挖掘、整合、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胜资源,策划包装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楚汉文化游、中医药文化游、官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商业文化游、农业生态休闲游等特色文化旅游线路。推进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建设经营管理企业化、集团化,加大招商引资和资源整合力度,催生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加强以讲解员、导游队伍为重点的旅游从业人员管理培训,全面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强化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

加大南阳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集中宣传资金,创作宣传歌曲,制作宣传短片,在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等强势媒体黄金时段播放;办好首届中国宝玉石博览会、第七届中医药文化节,利用各类文化旅游博览会、展览会等节会平台,加大对途径南阳的交通干线沿线城市和南水北调受益区等主要客源地的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打响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品牌,扩大南阳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旅行社与重点客源地搞好对接,加强与洛阳、平顶山、襄樊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分期分批邀请国内外500强旅行社老总来宛踏勘线路,增强客源引入能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

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编制全市服务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发展物流配送、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会展、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搞好城市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重点抓好市区农贸市场、龙升物流园区、地方铁路局汽配市场等大型市场和居住小区农副产品微型超市规划建设。加快发展房地产业,注重房地产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化运作,支持和吸引有实力的房地产商参与我市房地产开发;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实行“竞地价、限房价”等调控政策,抑止房价过高和过快增长。重视金融业发展,积极支持地方金融企业发展壮大;定期向金融机构发布和推介项目,精心组织银企合作洽谈会,实现银企合作双赢;积极争取和支持国内外各类金融、保险单位来宛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相关业务;认真研究货币调控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各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我市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全力支持南阳经济社会发展。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做好11家改制企业和15家破产重组企业遗留工作,完成柴油机厂、康远厂破产重组。加快土产公司、五交化等一批条件成熟的商贸流通企业改制步伐。大力推进集体企业改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培植安棚碱矿、二机石油、中南公司等10家A股和福森药业、陆德筑机等9家中小板上市后备企业。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增加国有资产收益。全面清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人事编制,重新界定单位性质和职能,对性质类同、重复设置的机构进行整合,对名存实亡、职能丧失的机构予以撤销。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供销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全民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辅导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百户民营企业重点扶持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扩大对外开放。依托本地比较优势,策划包装一批招商项目,重点面向国内外知名企业搞好推介,精心筹办第三届豫商大会等节会活动,积极参加第三届中博会、第十一届厦洽会等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方式,注重招商实效,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借助外力加速发展。抓住天冠与中石油合作重组的契机,积极争取促进中石油与我市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纤维乙醇、1,3—丙二醇、全降解塑料等方面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积极争取中石化加大对河南油田的投入,壮大石油精细化工产业;依托中建材集团对我市建材资源进行整合,打造超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浮法玻璃、石膏板材、铝合金型材、轻质钢结构多层住宅构件等产品,打造全国新型建材基地;支持金光数显公司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培育壮大南阳数字高清大屏幕电视产业,今年(2008年)形成年产20万台生产能力,并逐步扩大到50—100万台;支持二机石油装备集团与中海油集团实行战略合作,加大生产石油配套调试设备及海洋石油装备出口能力;推动我市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战略合作,打造以超硬材料、专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军工城”;与国家电网公司合作,争取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和100万伏特高压变电站;与中电投和省投资集团合作,发展南阳核电、火电、风电;积极推动桐柏天然碱资源整合,永煤集团对南阳新旺氯碱公司异地扩能改造,迅天宇与美国国际数据公司、日本夏普公司的战略合作。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00万美元,引进市外资金150亿元。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培育机电、特色农产品等一批优势出口商品,努力扩大产品出口,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5亿美元。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各类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精减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时效。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做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实行双休日正常办理请办事项制度和企业反映问题周报制度。改进行风评议制度,规范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等各界代表评议行风制度。严格实行损害投资环境责任追究制和投诉查实一票否决制,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认真落实招商代办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周到、办事高效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致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办好今年(2008年)省、市确定的十件实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和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城镇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帮扶力度,全年开发提供8000个公益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务工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继续做好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清欠力度,全年新增参保职工2万人以上,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6亿元。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参保人数达到60万人以上。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参合标准。组织实施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和农民工医疗保险专项扩面活动,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万人和5.5万人。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0%以上。积极申报争取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改革试点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市儿童福利院建设步伐,力争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实施“曙光行动”计划,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救助复明手术1万例。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度,致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加快烈士陵园改造步伐,力争年底前竣工投用。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春季开始为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从秋季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筹资5000万元,完成10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任务。继续做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工作,筹资1.5亿元,新建、改扩建、续建中小学校10所以上。对义务教育阶段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免费提供并安装高压供电设备。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实施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加快大学园区规划建设步伐。支持南阳幼师升格为专科学校。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鼓励引导大专院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搞好学科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南阳府衙等8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维修工程和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管理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化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建设,完成市紧急救援中心、市中心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任务,完善加强11个县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加快中医资源整合进度,组建南阳张仲景医院和张仲景国医研究院,促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疗救助体系。扎实开展示范村卫生所建设活动,新建1000个示范村卫生所。加大乡镇卫生院投入,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做好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申办和筹备工作;抓好南阳体育场开工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筹资1000万元,完成1000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任务。完成南召、镇平县4万用户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进一步抓好民族宗教、侨务、气象、史志等工作,全面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过快增长,今年(2008年)停止审批投资1亿元以下的高耗能项目。切实抓好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企业和年耗能5万吨标煤以上企业节能工作,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组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强建筑领域节能,积极推广新型墙材,上半年县以上城市全面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加大对白河流域、南水北调源头汇水区域和制药、酿造、化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力度。按期完成鸭电、蒲电脱硫设施建设。确保11个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投入正常运行。开展中心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在热力管网覆盖区域内4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区域外全部改用清洁能源,禁止审批10吨以下燃煤锅炉。认真搞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依据国家、省有关政策,制订我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节能减排目标纳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四个不动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将农村双女户纳入养老保险补贴范围。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机制,确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大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严格贯彻落实集约节约用地的强制措施,强力推进土地“三项整治”,全面完成全市697个黏土砖瓦窑厂拆除任务。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的原则,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障必要的建设用地。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强化矿产资源管理,积极探索矿业勘查开发市场运作办法,建立完善矿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引进技术水平高、管理先进的大型采矿企业,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矿产开采规模效益。深入开展矿业秩序治理,坚决遏制低水平开采、私采滥挖、非法转让等行为。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以高速公路为主的绿色通道建设、平原农田林网建设和以退耕还林、长防林、水源涵养林及生态能源林为主的山区生态林建设,新增造林面积70万亩。中心城市要按照“一环一带四片六线”的要求,实施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新增造林面积5000亩。

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非煤矿山和采石场、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工地、公共娱乐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和事故隐患排查,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实施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度,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和“四个一律取消”,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专项整顿行动,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环境。加强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对中心城区水产、畜产品和粮食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健全机构,完善预警预案和装备设施,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落实信访工作各项责任制度,加大立案和督查督办力度,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控制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命案攻坚、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及追逃等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加强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坚持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认真贯彻依法行政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做好全市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探索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力争使我市城乡社区建设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法律援助,依法保护公民特别是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国防教育,积极支持驻宛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继续做好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努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按照“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把政府施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强思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和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始终抱着对事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恪尽职守,务实拼搏,奋发有为,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加强效能建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调查研究,搞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提高政府决策水平。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推进机关管理创新,严格绩效考评;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执行力。改进目标管理,加强跟踪督查,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强廉政建设。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从严治政,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厉查处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探索开展效益审计。牢固树立节俭意识,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创建节约型机关。各位代表,南阳已进入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的期望不允许我们丝毫懈怠,时代的要求召唤我们奋发进取。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精神,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而努力奋斗!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