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是安徽省及淮河流域水利行业的公益类综合性水利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工程检测中心。
1951年10月,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创建了土工试验室;1952年,在佛子岭水库开工建设工地建立材料试验室;1954~1956年,设立了材料试验室、水工试验室和露天试验场;1956年扩建了水工模型试验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淮河水利科学研究所。1957年4月,淮河水利科学研究所正式命名为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后经数次更迭,于1978年更名为安徽省水利厅水利科学研究所。1986年5月,更名为安徽省·水利电力部治淮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1996年,定名为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据2018年5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试验中心站;全院共有职工327人,科技人员占84%,其中教授级高工31人;设有1个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基本信息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条件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部门

据2018年5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1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试验中心站、1个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水利部和安徽省水利厅挂靠单位、5个检测机构,设有10个院研究所、5个科研基地、4个院属科技公司。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水利工程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试验中心站:安徽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市建筑工程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挂靠单位: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安徽省推广工作站、安徽省水利科技推广中心、安徽省水利厅农田水利技术服务中心、安徽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技术服务中心

检测机构:淮海流域水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安徽省水利厅闸坝安全检测中心、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司法鉴定中心

院研究所:岩土研究所、结构材料研究所、水工河工研究所、农村水利研究所、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勘察设计研究所、水利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工程检测研究所、水土保持与水生态研究所、水利建设与管理研究所

科研基地: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梅山高速水流试验室、淮河试验研究中心结构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

院属科技公司:安徽省大禹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科源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恒丰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安徽省大禹工程勘测设计院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研究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有职工327人,科技人员占84%,其中教授级高工31人,高工89人;博士8人,硕士76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水利部5151人才2人;安徽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各类国家、行业注册工程师137人;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教授级高工:崔德密、虞邦义、宋新江、吕列民、武锋、王发信、王振龙、黄祚继、王久晟、张今阳、杨兴菊、沈敏、汤广民、赵殿信、彭建和、袁先江、毛世民、吴世余、周鸿逵、金光炎、童慧生、陈先朴、王学功、叶乃杰、史鸿林、路观平、葛孝椿、西汝泽、郑三元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路观平、金光炎、毛世民、吴世虞、胡积林、潘绍龙、叶乃杰、虞邦义、王发信、许浒、王振龙、陈先朴、蒋杏春

水利部5151人才:虞邦义、王振龙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设备设施

据2018年5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试验室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800余台套。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水利护壁V形桩(PFV)

  • 预制构件:PFV-1000-A,板高500mm,壁厚 27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58.8元/米
  • m
  • 华岩
  • 13%
  •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水利护壁C形桩(PFC)

  • 预制构件:PFC-500-A,板高250mm,壁厚10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 m
  • 华岩
  • 13%
  •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水利护壁C形桩(PFC)

  • 预制构件:PFC-700-A,板高350mm,壁厚 13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 m
  • 华岩
  • 13%
  •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水利护壁C形桩(PFC)

  • 预制构件:PFC-1000-E,板高500mm,壁厚 13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58.8元/米
  • m
  • 华岩
  • 13%
  •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水利护壁V形桩(PFV)

  • 预制构件:PFV-800-A,板高400mm,壁厚 20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 m
  • 华岩
  • 13%
  •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设备

  • 台班
  • 韶关市2009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转子水利部

  • 22KW-30KW(CDLF32-100-2)
  • 1个
  • 1
  • 南方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4-09
查看价格

转子水利部

  • 18.5KW-15KW(CDLF32-90)
  • 1个
  • 1
  • 南方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4-09
查看价格

水利思想牌

  • (1)规格:长x宽x高=1.5mx1.5mx0.1m (2)材质:304不锈钢材质
  • 13个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30
查看价格

回转式水利格栅

  • 回转式水利格栅(清污机) HQ3.5×6.8-75A 电机5.5KW
  • 3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01-10
查看价格

水利碎石

  • 比较大的
  • 1m³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9-06
查看价格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人才培养

2013年,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期刊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成就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成果综述

“十二五”期间,研究院共组织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14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共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国家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国家级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三等奖一项,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21部,发表论文638篇,其中核心期刊131篇,SCI检索4篇。

据2018年5月研究院官网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研究院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省(部)、市(厅)级重点科研项目及治淮与安徽重点工程建设工程科研项目近400项,获得各类科学技术奖154项,其中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获安徽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多项;发表论文1600多篇,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31篇;出版专著50部;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和参加编写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10余部;在工程建设监理和检测方面多次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和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等奖励。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获奖项目

《地基和土坝饱和砂液化问题的试验研究》、《火电厂供水工程温差异重流理论的应用研究》2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多层地基渗流及减压沟井》、《薄壳闸门的设计与计算》、《淮北平原土壤》等9项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省科学大会奖励。

科研获奖项目(2000-2016年)

项目名称

年份

获奖等级

淮北平原区水资源多目标立体调蓄系统及实践

2016

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复杂地质条件下多性能水泥土工程特性研究与应用

2015

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5

淮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研究

2015

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皖北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综合研究与应用

2014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皖北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应用

2014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淮河流域地下水安全开采及控制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

2013

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三等奖

皖中皖北缺水态势及供水保障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3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三等奖

淮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与供水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2012

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二等奖

皖北地区农田水高效利用实验研究与综合应用

2012

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堤坝工程水泥土截渗墙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2012

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演变与供水安全研究

2011

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淮河中游河道特性与整治研究

2011

淮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治淮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研究

2011

淮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嶂山闸除险加固工程

2010

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沂河刘家道口节制枢纽工程

2010

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安徽省怀远县农田水利规划

2010

安徽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三等奖

怀洪新河优化调控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2010

安徽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白莲崖水库工程泄水建筑物布置关键技术研究

2010

安徽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

安徽省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研究

2010

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淮北平原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实验研究与应用

2010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

颍上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2010

安徽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奖

淮河流域涝灾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2009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淮北平原黄潮土区“四水”转化水文实验研究

2009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

水工混凝土表面防碳化处理应用研究--SBR砂浆试验研究

2008

淮委科学技术三等奖

安徽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研究与应用

2007

安徽水利科技一等奖

2008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利用湿排等级外粉煤灰配制C80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

2007

蚌埠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混凝土病险坝加固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07

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弧形闸门支铰钢梁振动时效消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7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总体布置研究

2006

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江淮分水岭易旱水稻覆膜旱作节水机理与应用研究

2005

省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程技术与政策管理研究

2005

省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安徽省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2005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

2005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直线补给边界基坑降水渗流分析新方法研究及应用

2004

淮委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5

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安徽省淮北平原大沟蓄水与农田水资源调控技术研究

2004

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农业涝渍灾害防御技术

2003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三等奖

火、核电厂循环供水管道系统局部阻力及其相邻影响研究

2003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

江淮丘陵地区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2003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安徽淮北地区“作物-水模型”与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2003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砂姜黑土区水稻调控灌溉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2002

蚌埠市科技二等奖

大型河工模型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2002

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淮北砂姜黑土改良和高效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2002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五道沟水文模型

2002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科技情报定题服务的实践

2000

蚌埠市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历史沿革

1949年、1950年淮河流域连续发生大洪水。

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淮高潮。为顺应大规模治淮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当年10月,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创建了土工试验室,组建钻探队分赴沿淮各工地,开展土工采样与土工实验研究工作。

1952年,在佛子岭水库开工建设工地建立材料试验室,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和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试验研究。

1954~1956年,因应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磨子潭水库相继开工建设,设立了材料试验室、水工试验室和露天试验场,开展土工、建筑材料、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工作。

1956年,扩建了水工模型试验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淮河水利科学研究所,下设土工、材料、水工、水土改良4个专业组和新淝闸、淠右两处农水试验站。

1957年4月,淮河水利科学研究所正式命名为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

1959年,规划在梅山水库兴建高速水流试验室,1960年动工兴建,1962年建成。

1960年,设置了电子仪器厂和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

1963年,省水利设计院土壤调查队和黄口土壤改良试验站并入,增设土壤改良专业,在砀山建站开展盐碱土改良试验研究。

1969年,省水文总站五道沟径流实验站并入,增设水文水资源研究专业。

自1951年开始创建至1978年的28年,水科所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多次变更,于1978年更名为安徽省水利厅水利科学研究所。

1982年,兴建新马桥农水综合试验站,2003年该站列入水利部灌溉试验站网,成为安徽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1984年,在水工、土工、农水、结构材料化验室的基础上,成立设计室。

1985年,成立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1986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水利电力部批准实行省部共建共管,改名为安徽省·水利电力部治淮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

1987年和1988年,分别成立了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淮河流域水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于2000年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

1989年,几经改建的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建成为安徽省淮北平原水文水资源综合实验研究基地,2003年水利部水文局批准该站成为省部共建共管实验站,2009年列入水利部重点水文站网。

1991年,建成淮河试验研究中心。

1993年始,先后成立安徽省大禹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安徽科源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恒丰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

1996年,经安徽省水利厅和水利部淮委的同意,安徽省编委批准更名为“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所改院”后,原有的土工、材料结构、水工、农田水利和水文水资源5个研究室更名为研究所,设计室更名为建筑设计室。

1998年,建设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2004年通过验收,2010年改名为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2000年,设立微机及自动化所。同年,建成江淮分水岭八斗灌溉试验站,2011年迁址,并建成江淮丘陵区农水综合试验站。

2001年,经省水利厅批准成立“安徽省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2006年,农田水利研究所更名为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工、设计室、微机及自动化分别更名为水工河工、勘察设计、自动化研究所。设立工程检测中心。同年,成立安徽省闸坝安全检测中心。

2007年,经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和安徽省水利厅共同批准成立“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安徽省推广工作站”。、

2008年,建设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

2009年,组建“安徽省水利工程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年,获得水利部工程建设行业全部五项甲级资质。

2011年,成立“安徽省水利厅农田水利技术服务中心”。

2012年,成立“安徽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技术服务中心”。

2013年,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研究所调整为农村水利研究所和水土保持与水生态研究所。同年,在全省水利系统率先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4年,科技开发处、自动化研究所、合肥工程检测中心分别更名为水利建设与管理研究所、水利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工程检测研究所。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资质证书

据2018年5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各类资质27项,其中甲级(国家级)12项、乙级(省级)12项、其他级3项。专业涉及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和论证,水土保持监测和方案编制,水利工程咨询、监理、设计、招标代理,以及工程检测、司法鉴定和自动化技术等方面。

截至2018年3月,研究院拥有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水土保持监测甲级、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甲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岩土、混凝土、金结、机电、量测)五个甲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工程咨询乙级、水利工程设计(灌溉排涝、河道整治)专业乙级、水利工程设计水利行业(水库枢纽)专业丙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综合资质、国家和省级计量认证与资质授权证书、招标代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司法鉴定资质、自动化技术等各类资质(资格)26项。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文化传统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形象标识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发展战略

发展思路:认真履行公益类研究机构的职责,始终坚持“科研立院、人才强院、经营兴院”的发展宗旨;牢牢抓住“着力研究解决治淮和安徽水利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和水利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两个重点,为治淮和安徽水利改革与发展、行业宏观决策提供科技支撑;正确处理好“公益性研究与开发性研究,先进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水利科研、科技服务与水利发展”三方面的关系,力争实现“水利科研广度与深度,科技服务数量与质量、水平与效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四个突破。

发展目标:建设现代创新型省级及淮河流域水利行业综合性科研中心,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水平、科技成果、科技管理的不断突破和科技服务、科技开发、经济创收不断跨越,经过10年—1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省内一流、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和特色学科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基地和载体,承担一批有影响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研究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于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交流

  • 中国国内合作交流

研究院与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水科院、南京水科院、水利部新乡灌溉所等近2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与交流,在开放科研平台、共享科技成果、联合申报与合作科研攻关、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据2018年5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成立由茆智院士为主任的学术委员会,聘请十余位省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研究人员。重点实验室先后成为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试验研究基地。

2006、2009年,研究院先后组织承办全国灌溉试验工作会议、全国水利计量认证工作研讨会;2009、2010年连续两年承办全省水利科技推广工作会议。

  • 国际交流

2004年,研究院组织承办第六届水文试验与水文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派多人次赴菲律宾、索马里、突尼斯、伊拉克参加援外工程建设,与德国、加拿大、日本、美国、越南、阿尔巴尼亚、新西兰、前苏联、土库曼斯坦等国有关研究机构开展科技交流与学术研讨。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院长、党委副书记

崔德密

党委书记、副院长

赵以国

副院长、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虞邦义

副院长,党委委员

宋新江

查看详情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文献

安徽省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主要专业简介 安徽省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主要专业简介

安徽省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所主要专业简介

格式:pdf

大小:382KB

页数: 2页

一、土力学地基试验研究。是本所最早建立的专业。从1951年至今,完成了200多项工程的土力学试验研究,提出试验报告400多篇,对生产建设和本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土工试验技术方面,参加了“界限含水量——液限塑限联合试验”及“饱和砂土振动三轴试验”等规程的修订;对“园锥仪测定土的性质指标”、“土的非线性参数测定”、“粉煤灰的工程特性”、“土坝粘土灌浆技术与试验方法”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地基处理方面,进行过软土地基挤压砂桩、砂井排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简介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简介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简介

格式:pdf

大小:382KB

页数: 1页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设有党委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人事处、监察室、院工会、科研生产处、财务处、院总工程师办公室、总务处等9个职能部门,寒区工程研究所、农村水利研究所、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所、水力学研究所、水利规划设计研究所、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研究所、水工材料试验开发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黑龙江省水利科技试验研究中心、三江水利试验站2个试验基地,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机构设置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内设机构

1、办公室(科技外事处)

2、规划计划处

3、水政与安全监督处(水政监察总队)  

4、水资源处

5、财务处

6、人事处

7、建设与管理处

8、水土保持处

9、防汛抗旱办公室

10、监察

11、审计处(与监察处合署办公)

12、离退休职工管理处

13、直属机关党委

14、淮河工会(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淮河委员会)(与直属机关党委合署办公)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单列机构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级)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

1、淮河水利委员会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正局级)

2、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局级)

3、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副局级)

4、淮河水利委员会通信总站(正处级)

5、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档案馆(治淮宣传中心)(正处级)

6、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正处级)

7、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处级)

8、淮河水利委员会综合事业发展中心(正处级)

9、淮河水利委员会后勤服务中心(正处级)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人员编制

(一)淮河水利委员会事业编制总数为1710名,其中行政执行人员编制710名,公益事业人员编制1000名.

(二)领导职数

委领导职数6名。

委机关内设机构处级领导职数43名(含副总工程师3名)。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领导职数4名,其中副局级领导职数1名,正处级领导职数3名。

委属二级事业单位领导职数32名,其中局级领导职数8名,处级领导职数24名。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制分配

淮河水利委员会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各级机关人员编制分配表

序号

机构名称

行政执行

人员编制

委机关

170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机关)

40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机关)

100

1

南四湖水利管理局(机关)

48

(1)

二级坝水利枢纽管理局

15

(2)

韩庄水利枢纽管理局

15

(3)

下级湖水利管理局

15

(4)

韩庄运河水利管理局

15

(5)

上级湖水利管理局

15

(6)

蔺家坝水利枢纽管理局

12

2

沂沭河水利管理局(机关)

48

(1)

沂河水利管理局

18

(2)

沭河水利管理局

18

(3)

大官庄水利枢纽管理局

12

(4)

彭道口水利枢纽管理局

10

(5)

江风口分洪闸管理局

8

(6)

郯城河道管理局

10

(7)

河东河道管理局

12

3

骆马湖水利管理局(机关)

48

(1)

邳州河道管理局

15

(2)

新沂河道管理局

14

(3)

沭阳河道管理局

14

(4)

灌南河道管理局

14

(5)

嶂山闸管理局

12

(6)

宿迁水利枢纽管理局

12

合 计

710

(来源:水利部文件 水人事【2009】644号)

查看详情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委概况

1929年成立导淮委员会1947年改名淮河水利工程总局。1950年成立治淮委员会,曾山任主任。1953年沂、沭、泗、运各河的治理开发工作划归治淮委员会统一管理。1958年治淮委员会撤销。1971年国务院成立治淮规划领导小组,在蚌埠市设立治淮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1977年改称水利电力部治淮委员会。1982年国务院成立治淮领导小组,治淮委员会兼作其办事机构。1990年更名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是:编制淮河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规划,调解处理省际和部门间水事纠纷,负责主要河段的防汛调度和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主要河流和枢纽工程,负责水质监测工作等。会刊为《治淮》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是水利部在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区域内(以下简称流域内)的派出机构,代表水利部行使所在流域内的水行政主管职责,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查看详情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所获荣誉

2020年1月7日,荣获2019年水利行业节水机关。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