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

本通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为了保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减轻人口机械增长过快给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增加的负担,使人口机械增长速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现就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事宜做出涵盖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范围、发展计划、指标卡制度、计划管理目的,以及增容费收费标准等规定内容,通知分为十二条,于1994年4月1日起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基本信息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简介

【发布单位】83102

【发布文号】重府发[1994]51号

【发布日期】1994-03-22

【生效日期】1994-04-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

(重府发〔1994〕51号1994年3月22日)

为了保证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减轻人口机械增长过快给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增加的负担,使人口机械增长速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现就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事宜作如下通知,请遵照执行。

一、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范围。凡从市外或市属县(市)及万盛区、双桥区调(迁)入市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以下简称市区)的常住户口人口均纳入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范围。包括:

(一)招收和调入的国家干部、工人(含农场职工、军队无军籍人员)及随调(迁)家属;

(二)迁入的职工居民家属(含配偶、父母、子女、亲友、抱养小孩和弃婴);

(三)大中专院校和技工校招收和入校新生;

(四)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技校毕业生。

(五)迁入的科技、普教、劳改劳教场所的干部、家属及煤矿井下工人家属;

(六)城镇职工退休后按政策照顾招收的农村子女;

(七)异地安置的军队(含无军籍人员)离退休干部及随调(迁)家属;

(八)接收的军队转业干部及随调(迁)家属;接收安置的复员退伍军人及志原兵;

(九)随军家属;

(十)成建制单位迁入人员;

(十一)驻渝办事机构人员;

(十二)农村或农场的农业户口迁入人员;

(十三)落实政策回市区人员;

(十四)侨汇购房和华侨投资照顾亲属入户;

(十五)归国定居华侨。

二、人口机械增长实行统一管理,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计发展计划。全市的人口机械增长计划由市计委下达并组织实施。市委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会同公安、人事、劳动、粮食生平部门编制全市人口机械增长的中、长期计划和分区、分部门的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下达到各区和有关部门执行。调(迁)人员的审批程序仍按原渠道办理。各审批部门必须严格按国家政策和市下达的人口机械增长计划指标进行审批,不得突破。

三、实行人口机械增长计划指标卡制度。《重庆市人口机械增长计划指标卡》由市计委统一印制,公安、粮食部门凭指标卡办理户口、粮食关系,无指标卡的不予办理。

四、人口机械增长计划管理目的是控制人口机械增长总量,提高迁入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的结构。从本规定实施之日起,各审批部门应优先审批调入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高级技师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的工人。对中专以下(不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一般干部,普通工种工人和中级以处(不含中级)技工原则上不予批准进入市区(按现行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接收和需要照顾的人员除外)。

五、经市有关部门批准由市区外调(迁)入市区的下列人员,应缴纳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增容费。

(一)调入市区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随调(迁)家属。

(二)调入驻市区部队单位和无军籍人员及随迁子女。

(三)调入市区农场的职工和随调配偶及随调(迁)家属。

(四)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市区范围外招收需转户粮关系的干部、工人。

(五)配偶或家庭不在渝的外地来渝安置的复员退伍军人。

(六)分配计划下达后,接收入学前不是市区常住户口的技工学校毕业生。

(七)国家分配计划下达后,增加接收的入学前不是市区常住户口的大中专毕业生。

(八)接收录、聘用前不是市区常住户口的大中专学校自费毕业生和委托培养毕业生及定向生。

(九)成建制迁入人员及随迁家属。

(十)迁入市区农村或农场的农业户口人员(退“农迁农”)。

(十一)科技干部家属、劳动劳教场所干部家属、煤矿井下工人家属迁入的“农转非”人员。

(十二)侨汇购房和华侨投资照顾亲属入户人员。

六、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凡符合下列条件调(迁)入市区的人员,免收城市机械增长增容费:

(一)经有关部门审批的解决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分居达十年以上)职工及其随迁的符合计划生育的未成提子女,落实政策、家居农村的老工人退休后照顾招收的子女调(迁)入市区的人员。

(二)经批准来市安置、家庭基础(指父母、配偶和子女)在市的离、退休人员(含部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人员)以及符合随调(迁)条件的配偶;市区离退休人员以及孤寡老人身边确实没有子女,按规定允许一个子女来身边照顾的;在外地无人照顾来市投靠直系亲属的老人。

(三)军队转业干部及随调(迁)家属;驻市区部队符合随军条件的家属;市区参军回市区的复退军人;回市区原籍安置的转业志愿兵;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

(四)符合政策经批准调(迁)回市区,现家庭基础仍在市区的支边内调、离退休、退学、境外就业人员,寄养在外地的未成年儿童以及劳改释放、解除劳教、少管人员。

(五)按国家计划统一录取、分配的普通大中专及技工学校的新生和毕业生;出国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

(六)经批准调进市任现职副局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按国家规定已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含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及其符合政策随调(迁)的配偶子女,以及已在市区工作的上述人员因夫妻分居被批准调、迁(转)入市区的配偶和会合计划生育未成年子女。

(七)海外华侨、港澳台胞在市区投资办企业,按有关政策办理入户的人员;经批准回市区定居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

(八)有特殊情况经批准需减免增容费的人员。

七、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增容费收费标准为市中区每人1.5万元,其余六个区每人1万元,随迁家属减半征收。

八、城市人口机械产长的增容费,由市计委代收。收取的增容费全部存入“重庆市社会事业发展基金”专户,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不切块,不分成,重点用于我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民政等方面社会事业的建设。人口机械增长管理所需正常经费按所收经费的一定比例提取,增容费的使用,由市计委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项目按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进行管理。

九、有关实施人口机械增长计划管理和征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增容费的具体实施细则,由市计委另行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十、为了加强对机械人口增长计划管理工作的领导,由市计委、市公安局、市人事局、市粮食局等单位建立人口机械增长联系会制度,协调有关政策,及时解决本通知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十一、本通知从1994年4月1日起实施。过去有关规定如与本通知不符的按本通知执行。

十二、本通知由市计委负责解释。

查看详情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机械联锁(JSL)

  • 水平、垂直位置联锁(缆绳式)
  • 南冠
  • 13%
  • 广东南冠电气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机械泄压口

  • XJXF-0.12-J
  • 广州兴进
  • 13%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机械联锁(组)

  • E2.2-E6.2 3 个断路器之间(2常用电源+ 母排)型式C
  • ABB
  • 13%
  • ABB(中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机械联锁(组)

  • E2.2-E6.2 3 个断路器之间(2常用电源+ 母排)型式C
  • ABB
  • 13%
  • ABB(中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机械四通

  • 公称直径DN(mm):150×80
  • 13%
  • 佛山市南海区胜吉消防器材商行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12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20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20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30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30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乡镇人民政府审批管理端

  • 详见附件
  • 1人日
  • 1
  • 国产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12
查看价格

东莞关于工料机单价调整文件

  • 由于物价涨落事件
  • 1富盛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1-08-16
查看价格

辅材和机械调差系数

  • 辅材和机械调差系数
  • 01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09-12-02
查看价格

实有人口模块

  • 1.名称:实有人口模块 2.品牌:徽粤大海/DHWL 3.型号:DHWL-XLZS 4.产地:中国5.功能参数:详见《二、项目建设要求》
  • 1套
  • 3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0-23
查看价格

通知私信

  • 1.支持校长、年级主任、学科组长等发布通知信息给下面的老师和学生;2.支持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发布通知信息给下面的学生;3.支持任课老师和学生进行私信交流.
  • 11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23
查看价格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文献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通知

格式:pdf

大小:264KB

页数: 2页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农业机械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措施。为加快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就做好我市农业机械化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年来,我市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是,由于仍存在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投入不足,农机队伍不稳,部分地区对发展农业机械化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推动不力等问题。目前,全市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占地区和水库淹没区基本建设与人口增长的通告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占地区和水库淹没区基本建设与人口增长的通告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占地区和水库淹没区基本建设与人口增长的通告

格式:pdf

大小:264KB

页数: 1页

渝府发[2015]33号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规定,现就严格控制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占地区和水库淹没区(以下简称占地区和淹没区)基本建设与人口增长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占地区和淹没区涉及合川区大石街道、钱塘镇、古楼镇共12个村52个村民小组,控制范围为坝前高程210.725米接10年一遇设计洪水水位高程223.97米线以下区域。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文件发布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

(1996年1月8日大政发〔1996〕3号)

近几年来,我市城市人口增长较快,仅据1995年6月份的调查统计,全市从1992年至1994年12月迁入市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机械增加的人口共有92,442人。其中:1992年为31,512人;1993年为30,014人;1994年为30,916人。平均年机械增长率为千分之十六点四四。人口的高速、无节制机械增长,增加了城市公用设施和住房、煤、粮、副食供应等方面的负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冲击和危害。城市人口机械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政出多门,把关不严,缺乏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造成的。

目前,全市有11个系统22个部门有权批准人员调、迁入我市。另外,旅顺口区、金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人事、劳动、民政部门也都有权批准进人。少数部门和地区有时办理了一些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人员进市,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加强对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本着既要有利于引进人才,发展经济,又要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盲目增长,保持人口总量、结构和布局在宏观上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定水平相协调,与城市各项设施和公益事业等综合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市政府决定:

查看详情

广州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试行办法简介

【发布单位】81905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5-06-10

【生效日期】1985-07-01

【失效日期】

【】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广州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试行办法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日广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为严格控制广州市区人口机械增长,使人口增长计划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根据国务院有关法规,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成立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作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调查研究,草拟有关政策或规章,制订全市人口机械增长中、长期规划,提出每年机械净增计划指标分配方案,并督促检查实施,积极反映和报告执行的情况。

第三条凡属迁入广州市的干部、职工,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离休退休干部,部队随军家属或无军籍人员及其随迁家属,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及其他居民(简称迁入广州市的人员),均应按本试行办法管理。

第四条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既要实行统一管理,又要发挥组织、人事、劳动、公安、民政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在政策上要做到宽严有别,对城市四化建设急需的和中央、省、市有明确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人员要放宽,对非急需的人员一般应从严控制。

第五条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拟定人口机械净增控制计划指标时,必须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每年人口机械增长的指导性计划指标和国家每年按政策规定下达给各职能部门的指令性计划指标,考虑省(含中央驻省单位)和广州市组织、人事、劳动、民政、公安和部队等系统的需要,提出具体方案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核平衡后,正式下达各有关单位实施。

省、市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分配指标(含随迁家属人数,下同),制订控制办法,具体组织实施。控制指标应留有余地,如需调整时,省、市各有关部门可提出书面意见,由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统筹调整。

第六条严格控制成建制迁入广州市区的单位和人员:

一、凡非属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内的和四化建设特殊需要的、以及有可能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单位,一律不得迁入广州市区,原已迁出广州市、现在其他地方已有基础设施的单位,原则上不再迁入广州市区。

二、凡申请成建制迁入广州市的单位,应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中央驻省单位还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国家计委批准。

广州市人民政府要指定一名主要领导同志负责审批工作,防止多头审批。

三、成建制迁入单位应负责缴纳城市基础设施增容费,按迁入的干部、职工及其随迁家属人数计算,每人缴费人民币一万元。

四、经批准成建制迁入的单位,一般安排到广州市郊区。

五、对现已迁入的单位,要进行一次清理。凡未经批准的,不准入户;符合迁入条件但手续不完备的,可予补办。

第七条严格控制成批调动迁入广州市的人员。凡成批调入广州市人数在二十人以下的,按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和广州市劳动局或人事局审批,二十一人以上的,报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审批。凡成批调入广州市的职工,其随迁家属亦同时计入控制指标,报有关部门审批时,应同时抄送广州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处级以上干部和中、高级科技专业人员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其他专业人员调进广州市不受指标控制,其配偶及子女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准予随迁。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随迁家属符合进广州条件的,可不受控制指标限制。

第九条严格控制一般干部、职工调入广州市。除按现行政策规定随军、随干调动工作者及符合条件的随迁家属和特殊用工外,一般不向外省、外地调干、调工。具体办法:

一、中央和省驻穗单位及广州市属各单位招干、招工,一般应在广州市招收。

二、解决干部、职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应坚持大城市就中小城市,平原地区就边远地区,一、二线就三线,单身就全家的原则。如家庭基础在广州市区,分居时间较长,确有实际的困难的,应逐步给予解决。家庭基础在外地,本人是生(工作)骨干因工作特殊需要不能调出且分居时间较长的,也可逐步解决。但随迁子女一般不超过二人并占控制指标。

三、家庭基础在广州市、无子女照顾的年老体弱者,可调入一名子女或子女中的一对夫妇。

四、凡超编单位,除特殊需要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外,原则上不从外地调进人员。如属同一系统工作需要调换人员的,应先出后进,保持平衡。

五、凡属照顾性对调的,应坚持先出后进、进出平衡的原则。进多于出的,要受指标限制。

第十条接收安置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及转业志愿兵应坚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则,凡不符合规定的,均不予安置落户。具体办法:

一、凡从广州市区参军或异地参军因家庭情况改变而符合条件进广州市的复退军人,均由广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出具证明,经广州市公安部门复核办理入户手续。

因特殊情况需要从异地参军的复退军人中招工的,应分别经省劳动局、省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或市劳动局、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和广州市公安局共同审批后,由省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或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出具证明到广州市公安、粮食部门办理户粮手续。

二、军队转业干部及其家属进广州市区,应按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有关规定办理。广州市各公安派出所可根据省和广州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公室出具的入户证明办理入户手续。

三、申请迁入广州市区的随军家属,应按中央军委规定的条件和总政治部关于“教育年纪较轻的干部,把家属留在原籍参加生产劳动,不要急于随军”的指示精神办理。驻穗陆、海、空军部队随军家属需迁入广州市区的,分别由驻穗的陆、海、空军师以上(含师)单位的政治机关按中央军委规定条件审核批准后,向广州市有关部门申报,按规定办理入户。

随军家属是干部、工人的,由人事、劳动部门按干部、工人调动的规定办理;属“农转非”或城镇居民的,应向广州市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入户手续。

四、有关部队和地方单位要按有进有出的原则,动员转业复员和调离本市的干部、职工的家属随迁。如不随迁者,调出的干部、职工和军队转业干部不能以照顾夫妻分居为由,再次入广州市。

驻外地部队干部的随军家属不准调进广州市区。

五、无军籍干部,要求调进广州市的地方单位工作,应参照1969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出现役干部转业地方工作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纳入转业干部分配计划,由地方分配工作,并办理入户手续。

六、凡调入驻穗的陆、海、空军系统工作的无军籍干部,分别由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广东省军区政治部、海军广州基地政治部、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参照从外地调入干部条件审批,经广州市公安部门复核后办理入户手续。无军籍职工,则由所在部队报省劳动部门批准后办理调工手续。

第十一条地方和军队退休离休干部及其随迁家属进广州市区,应严格按照国务院1980年颁发的《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年颁发的《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办公厅1983年转发劳动人事部、公安部、商业部、国家计委、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离休干部跨省安置的补充规定》和民政部、总政治部1983年《关于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以及省委、省政府办公厅1984年《关于外省、市、区离休干部来我省安置的具体办法》等规定办理。符合规定随迁的配偶、子女,如没有工作的可随迁,在职的应分别报经人事、劳动部门按有关规定审批。陆、海、空军在广州市的干休所保留军籍的干部的随军家属,有工作的按干部、职工调动办理,没有工作又符合随迁条件的凭陆、海、空军军以上(含军)单位的政治部证明到干休所驻地的派出所申请入户。

外地退休的干部和职工,本人非独身在外地工作,家庭基础(指配偶和子女)不在广州市区者,不得迁入。

第十二条严格控制外省、外地驻穗机构,未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设立。经批准设立的,应按规定配备人员,不得超编。在编人员均申报集体常住户口,不得迁入或转为家庭户口。其所需的一般工作人员和工勤人员,不得从外地调进。在广州市内招聘的,可不受编制人数限制。如调换人员,应先出后进。驻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广州市内招聘的除外)不得以照顾夫妻关系为由,把配偶调入广州市,也不得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随迁来广州市。外省、外地来广州市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等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一律申报暂住户口。

对现已设立的外省、外地驻穗机构,要进行一次清理。凡未经批准的,要补办申报审批手续;不必要设立的,应予撤销。

第十三条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投靠在广州市的亲属生活、农村人口与广州市人口结婚的,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和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办理,农村和城镇公安派出所对未持有广州市公安部门发出的“准予迁入证明”者,不得以任何理由将其户口迁往广州市或强行注销其原在当地的户口。

第十四条对广州市区征用土地后批准“农转非”人口,除有正当理由和居住条件,一般不得向市中心区内移居。

第十五条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有关规定,凡违反规定的,公安、粮食部门有权拒绝办理户粮关系,并责令其返回原迁出地。对弄虚作假、以谋私者,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本试行办法从1985年7月1日起施行,并授予广州市人民政府解释权。

查看详情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通知文件全文

一、建立机构,加强对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工作的领导

市政府决定单独成立“大连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振荣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李玉臻任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姜正彦、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中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加强统一领导,制定全市人口机械增长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下达每年人口机械增长控制指标;定期向市政府报告有关政策执行情况和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对策;检查指导各部门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工作情况;研究解决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人口控制办)设在市公安局,拟定编制15人,由市编委定编。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姜正彦兼任,副主任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中和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永奎兼任。办公室根据领导小组的安排,具体负责各部门受理的户口迁入的审核;监督检查各部门实施市政府即将下发的《大连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以及其他日常工作。为了加强对县(市)人口机械增长的管理,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和长海县也要成立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规定。

二、把人口机械增长纳入计划管理

各有关部门应于每年年底前将下一年度调、迁计划报市计划部门和人口控制办(执行国家计划的部分先预报,待计划下达后再作调整),市计划部门和人口控制办根据各部门上报的计划,结合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承受能力,共同研究制定人口机械增长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报经市控制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市计划部门下达。市人口控制办根据下达的年度计划具体组织实施。下达的年度计划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超指标办理调迁手续。确因国家计划调整等原因需超计划指标,应先报领导小组审批。

三、加强调、迁入人口的审批管理,变多头审批为归口审批

从1996年起,各部门审查的调、迁人员手续,须统一报到市人口控制办审批核签,没有市人口控制办的核签手续和公安机关签发的《准予迁入证明》,户口登记机关不予落户。市人口控制办和各部门办理调、迁人员审批手续时,要共同努力,加强协作,严格把好审批关,不该调、迁入的,一个也不能办。在做好进人指标的综合平衡的前提下,努力把调入人口的增长速度和平均年龄降下来,把文化知识和专业程度提上去,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盲目增长。

为了使我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有法可依,严格管理,市政府将根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发布《大连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规定》,今后凡发现有违反《规定》办理调、迁人员的,必须严肃处理。

四、采取经济手段,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

为了使我市城市容量与人口增长保持适当比例,使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对人口机械增长,除实行计划和归口管理外,还要采取经济手段实行控制。对从外地调入市内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旅顺口、金州、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人员,分别由调入单位或本人缴纳一定数额城市建设增容费,城市建设增容费由市人口控制办在办理核签手续时收取,统一上缴市财政;属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由市人口控制办按全额分别返还。城市建设增容费的具体标准,在《大连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规定》中予以规定。

大连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使人口机械增长与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人口机械增长控制区。

凡调、迁入人口机械增长控制区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大连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工作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简称市人口控制办),具体负责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控制人口机械增长,实行计划、归口管理,既要保证引进人才和人口合理流动,又要控制城市人口盲目增长。

第二章 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原则

第五条正、副县(市)级和其他正处级以上(含正处级)干部,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的,可以调入。

第六条副处级(含副处级)以下国家干部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调入,必须是符合国家规定解决两地生活人员或工作急需并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大学本科)的人员,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可以引进急需的中专、大专学历的人员,但年龄必须控制在35岁以下。

第七条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含师范院校毕业生),应严格按市政府每年制定的毕业生政策接收。

第八条知识分子家属“乡进城”“农转非”,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第九条援藏退休的干部或支援边远地区的退休科技人员迁入,必须有居住条件和亲属投靠。

第十条工人调入,必须是符合国家规定解决两地生活或急需的特殊工种的人员。

招收新工人〔不含矿山井下、森林采伐、野外勘探、盐业、海洋捕捞和远洋运输(简称五大行业)〕和市计划内的技工学校招生(不含特殊工种),需要迁入户口的,应主要从本市城镇内的吃商品粮人口中招录;五大待业招收新工人按国家规定执行;技工学校招收特殊工种的新生,由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核定并统一下计划。

第十一条属于父母身边无子女,其外地子女要求调入的;随军家属、转业干部家属要求调入的;家住市内的退役运动员要求调入的,以及其他因历史遗留问题等符合政策的,可以调入。

第十二条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和复退军人(不含国家指令性分配来连的),应是在本地入伍回市内家中或外地入伍的转业干部其配偶在本市有常住户口且结婚四年以上的;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转业志愿兵、无军籍的退休职工,批准现役军人家属随军,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接收安置的归国留学人员,须是出国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国外学习一年以上并取得一定成果或出国前虽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但在国外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

第十四条对来本市投资经商办企业或购买商品房需迁入户口的,应坚持所投资金达到市政府规定的数额,其中办企业还须已上交国家利税;对市郊区招聘“农对农”人员需迁入户口的,必须有居住条件和已在当地参加生产劳动;对“三投靠”(老人投子女、子女投父母、夫妻投靠)人员迁入,应坚持条件严格按控制指标迁入。

第十五条对于被注销大连市常住户口的人员按规定可以回连的,应予落户。

第十六条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要求回连定居的,应按有关规定接收安置。

第十七条外省、市单位成建制迁入的,须经国家、省、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八条外地驻连机构的人员,不再办理常住户口迁入手续,只给办理多年有效的暂住户口。

第十九条特困或落实政策人员需调、迁入的,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人才的,须经市政府或控制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批准。

第三章 审批程序

第二十一条录取和分配的大、中专院校学生,转业、复退军人凭主管部门签发的录取、分配、安置手续到市人口控制办办理核签手续后,再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籍登记。

第二十二条被批准正式录用、招工或调转的干部、工人凭市组织、人事、劳动部门或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人事部门出具的《调入人员情况登记表》、《迁入人员审核表》,“三投靠”人员凭公安部门的审批手续、《迁入人员审核表》到市人口控制办办理核签手续,经核签同意后由市公安局签发《准予迁入证明》。

第二十三条其它迁入的人员,凭有关部门出具的手续和《迁入人员审核表》到市人口控制办办理核签手续,经核签同意后,由公安部门签发《准予迁入证明》。

第四章 城市建设增容费的收缴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符合规定条件并经批准调迁入市内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下列人员,应按以下标准收取城市建设增容费:

(一)调入的干部、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不是从本市出国的留学归国人员,每人收取5万元,随迁家属(指配偶、子女、下同)每人收取4万元;

(二)投资经商办企业或购买商品房迁入的人员,因特殊情况调入的人员及其随迁家属每人收取5万元;

(三)成建制迁入的人员及其随迁家属每人收取3万元;

(四)城市郊区招聘“农对农”迁入的人员及其随迁家属,每人收取2万元。

鉴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特殊性及旅顺口区、金州区与市内四区的差别,他们的增容费标准由各区上报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审定。

第二十五条对应收取城市建设增容费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收城市建设增容费。

(一)批准调入国家机关工作的干部及随迁家属;

(二)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及随迁家属;

(三)从大连调出,离休后回连投靠配偶或其子女都在大连的干部;

(四)经市以上组织部门指派的领导干部及随迁家属;

(五)按规定解决两地生活的人员;

(六)经市政府特批调入的中小学教师。

第二十六条符合规定条件并经批准调迁、入的人员应收取城市建设增容费又不符合免收条件但缴费确有困难的,经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批准,可以适当减收城市建设增容费。

第二十七条城市建设增容费由市人口控制办在办理核签手续时收取。收取城市建设增容费,须使用市财政局制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收费统一上交市财政;属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由市人口控制办按全额分别返还。

第二十八条市人口控制办所需办公经费由市财政列支。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市公安、劳动、人事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涉及调、迁入人员审批的部门,应根据本规定制定本部门、本地区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管理实施细则,经市政府同意后发布施行。

第三十条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辖区内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管理规定,但人口机械增长指标年度计划,应纳入全市人口机械增长计划中。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由大连市控制城市人口机械增长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前本市有关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规定,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规定为准。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