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地籍要素测量界址点坐标测量常用方祛

地籍要素测量界址点坐标测量常用方祛

测定界址点时,首先在野外利用测量仪器来采集界址点的观测数据,然后用对应的数学公式计算出界址点的坐标。常用的方法有极坐标法、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直角坐标法等。在野外作业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

地籍要素测量极坐标法

如图1所示,将仪器安置在已知点A上,用经纬仪测量出已知方向AB和未知方向AP之间的水平角β,用测距仪或钢尺测量点A到点P的距离,从而确定出点P的坐标,或者利用全站仪测量点P的位置。

地籍要素测量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是分别在两个测站上对同一界址点测量两个水平角进行交会,以确定界址点的坐标的方法。如图2所示,点A,B为已知点,分别在点A,B上安置经纬仪,瞄准界址点P,观测水平角α,β,从而确定点P的位置。

地籍要素测量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就是从两个已知点分别测量出其至一个未知界址点的水平距离,从而确定界址点位置的方法。如图3所示,用测距仪或钢尺测量已知点A到界址点P的水平距离S1和已知点B到点P的水平距离S2,就可以计算出点P的平面坐标。

地籍要素测量内外分点法

当未知界址点P位于两个已知点A,B的连线上时,分别测量两已知点到点P的水平距离S1,S2,从而确定点P的位置。

地籍要素测量截距法

截距法又称为直角坐标法,一般以某控制线(如导线边)为基线,测出界址点在基线上的投影位置,并测量投影位置至基线一端点的距离和至界址点的垂直距离,即可确定出界址点的位置,如图5所示。

地籍要素测量摄影测量方法

如果界址点很多,地面通视条件不好,而且从空中能够看到界址点,在界址点上便于布设辅助标志,可以利用摄影测量方法加密界址点坐标。

查看详情

地籍要素测量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坐标测量

  • 1000*800*600(mm)
  • LEADER
  • 13%
  • 重庆嘉创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液位测量装置

  • QYW600W
  • 广州兴进
  • 13%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测量模块

  • 品种:测量模块;系列:Tmax T型;规格:PR300/V;产品说明:塑壳断路器附件,脱扣器附件;
  • ABB
  • 13%
  • 西安赢家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测量模块

  • 品种:测量模块;系列:Tmax T型;规格:PR300/V;产品说明:塑壳断路器附件,脱扣器附件;
  • ABB
  • 13%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压差测量

  • DN15
  • 13%
  • 四川特安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坐标镗床

  • 工作台800×12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坐标镗床

  • 工作台800×12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坐标镗床

  • 工作台800×1200mm
  • 台班
  •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坐标镗床

  • 工作台800×1200(mm)
  • 台班
  •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坐标镗床

  • 工作台800×1200mm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像控测量

  • 详见附件
  • 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5-19
查看价格

方格网测量

  • 方格网测量
  • 1m²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0-03-15
查看价格

COD测量

  • 测量范围:0-1000mg/L
  • 1台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7-11
查看价格

SS测量

  • 测量范围:0-500mg/L
  • 1台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7-11
查看价格

氨氮测量

  • 测量范围:0-50mg/L
  • 1台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7-11
查看价格

地籍要素测量地籍要素测量的基本方法

地籍要素测量解析法

在施测地区实测全部界址点和地形特征点,根据实测数据解算出对应点的点位坐标。解析法一般采用交会法、极坐标法等方法施测。

地籍要素测量部分解析祛

采用解析法实测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比较明显界址点的坐标,再用图解法确定街坊内部宗地的界址点及其它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地籍要素测量图解法

有些界址点和特征点处于隐蔽的地方,用现有的各种解析法或部分解析法测量这些点位比较困难,可以利用图解法直接确定界址点和其它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也可利用反映现状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经过纠正图纸变形误差之后,实地补充测量界址点和其它地籍要素。图解法常用的工具有高精度的格网尺、三角板、分规和复式比例尺等。

查看详情

地籍要素测量主要对象

地籍要素测量的对象主要包括:界址点、线以及其它重要的界标设施;行政区划和街道(地籍区)、街坊(地籍子区)的界线;建筑物和永久性的构筑物;地类界和保护区的界线;有时还需测定某些高程要素。

查看详情

地籍要素测量界址点坐标测量常用方祛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的测绘

地籍图是不动产地籍的图形部分,地籍图应当能够与地籍册、地籍数据集--起,为不动产管理、税收、规划等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的比例尺

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应能满足地籍管理的不同需要。根据我国现状,考虑到城乡土地的价值、用途等的差别,农村地籍图的比例尺比城市地籍图的比例可小一些。即使在同产地区,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比例尺。《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 ,城镇宜采用1: 500,独立工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 2000。《地籍测绘规范》规定:城镇地区城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 1000 郊区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 2000,复杂地区或特殊需要地区地籍图的比例尺采用1: 500。

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的形式

地籍图包括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基本地籍图采用分幅形式,分幅方式为矩形或正方形分幅,幅面规格一般为50cm x 50cm。基本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方法相同。

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绘制的,是处理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是土地证书附图的基本图件。宗地图的比例尺有关规程或规范不作统一规定,根据宗地大小及其繁简程度一般选用32开、16开或8开的图纸。

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采用单色成图。

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的基本内容

地籍图表示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以地籍要素为主,辅之以与地籍要素有关的地形要素,这样图面负载适量,主次分明,清晰易读。

地籍图应表示的内容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宗地及其编号、街道及其编号、街坊及其编号、土地利用类别永久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街道和街坊的界线行政区划界、平面控制点、地类界保护区界,道路和水域有关地理名称及单位名称和门牌号等。 2100433B

查看详情

地籍要素测量界址点坐标测量常用方祛文献

海籍测量的常用方法及测量过程探讨 海籍测量的常用方法及测量过程探讨

海籍测量的常用方法及测量过程探讨

格式:pdf

大小:187KB

页数: 1页

在进行海籍测量中,需要用到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核对检测结果,但是,不同的测量方法,均有不同的优缺点,这一事实无法避免。那么什么样的测量方法能够更好的满足检测需求,且具有更好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针对于此进行简要的论述分析。

几种常用测量方法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几种常用测量方法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几种常用测量方法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187KB

页数: 未知

测绘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先进的测量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地籍测绘工作的相关经验,就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做简要的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测绘同仁提供参考。

地籍控制测量特点

地籍控制测量除具有一般地形控制测量的特点之外,无论在精度要求还是密度要求上都有别于地形控制测量。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度要求高。地籍图比例尺通常较大,地籍要素间的相对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以达到界址点和地籍要素的精度要求。

(2)地籍控制点的密度与比例尺无直接关系。在一个区域内,界址点的数量、精度和地籍图比例尺都是固定的。必须优先考虑有足够多的控制点来满足界址点测量的要求,再考虑地籍图比例尺所要求的控制点密度。

(3)地籍控制点的精度与比例尺无直接关系。地形测量控制点精度一般用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来要求(测量地物的控制点的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0.1mm×比例尺分母)界址点坐标精度通常以实地具体的数值来标定,而与地籍图的比例尺精度无关。一般情况下,界址点坐标精度要高于其地籍图的比例尺精度,如果地籍控制点的精度能够满足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则也能够满足测绘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2100433B

查看详情

地籍控制测量简介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地籍图和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再考虑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现有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的测量工作。

地籍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在测区内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精度和密度的地籍控制网,为该测区的地籍测量提供一个准确可靠的定位基准。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界址点测量、地籍图测绘和面积量算的精度,也影响地籍数据库资料更新的质量和效率。地籍控制网是为开展地籍细部测量、变更地籍测量以及日常地籍测量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具有控制全局、传递点位坐标、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地籍控制测量按性质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按作用分为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按精度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地籍基本控制测量可采用三角网、测边网、导线网和GPS相对定位测量网进行施测,施测精度可以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在地籍基本控制测网的基础上布设地籍图根控制测网,满足地籍图与界址点测量的需要。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导线网和GPS相对定位测量网施测.施测精度可以为一、二级。

地籍控制点是进行地籍测量的依据,为地籍测量工作提供测量位置基准,保证地籍图与界址点测量精度.使分片施测的碎部能准确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保证测区测量精度均匀。

查看详情

地籍与房产测量内容简介

《地籍与房产测量》为全国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通用教材系列之一。全书共分11章,主要包括地籍与地籍管理基本知识、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概述、初始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农村土地调查、变更地籍调查、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调查成果整理及检查验收、土地勘测定界、房产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