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的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城镇建设专业科,是河南城建学院创办最早的两个系部之一。
1993 年更名为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
2002 年成立平顶山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008 年学校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后,设立土木与材料工程系和交通工程系
2013年4月撤系建院,分别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和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6年4两院合并成立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是学校重点支持发展的龙头学院。
学院开设有土木工程(河南省一本招生)、交通工程(河南省一本招生) 、勘查技术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分别由土木工程系、交通工程系、岩土工程系、道路桥梁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系等五个专业系负责相应专业建设。
河南省重点学科:结构工程
河南城建学院结构工程学科于2006年定为河南城建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通过多年建设和发展,2018年批准为河南省结构工程重点学科。该学科紧跟国家发展政策导向,积极服务地方及行业发展,在建筑行业领域已显示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本学科通过人才引进、培育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研究骨干成员等方式,已组建了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学科团队。
专业硕士学位培育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交通运输工程领域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为河南城建学院的A类硕士专业学位培育点,现有土木防灾减灾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平顶山市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3个省级重点学科,由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牵头,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3个学院参与,共设岩土工程新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燃气高效应用与节能新技术、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等五个特色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为河南城建学院的A类硕士专业学位培育点。该领域以公路和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开展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控制与设计、道路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团队在城市交通规划、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交通流运行特性研究、交通安全分析、交叉口控制与设计、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新型道路建筑材料制备及道路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134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14 人,副高级职称 31 人,具有博士学位 41 人,硕士学位 72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比例达到84%,已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师资队伍中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4人,先后有4人次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学院重视本科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先后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河南省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中南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得60多项奖励。毕业生大多分布在城镇建设各领域的工程一线,工作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河南城建学院——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土木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交通工程
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交通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交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结构工程实验中心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土木防灾减灾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智慧交通决策规划与管理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岩土工程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教研室
省级一流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 土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土木工程材料(线上线下混合式)、 建筑材料(线上)
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地质学基础(联合)
校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学院根据专业特点,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建有工程力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构工程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防灾减灾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平顶山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平顶山市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学院实验中心下设结构工程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智慧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检测中心、力学实验室、CAD实验室(虚拟仿真暨BIM中心)等专业实验室,总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4300余万元,为本科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平台。
学院已与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先后与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河南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平顶山市宝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建了40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土木防灾减灾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坝道工程医院河南城建学院分院
虚拟仿真暨BIM技术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河南城建学院智慧建造产业学院
工程力学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河南省智慧交通决策规划与管理工程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道路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
平顶山市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测绘 很热门啊 在校的话就是学房建 测量 制图CAD等一些知识 就业方向一般就是什么城乡规划 建筑测量 设计院等 我本人的专业 和你 比较类似 我是学路桥的 待遇还是不错 5000~6000
要学的。工程类的专业,或者设计累的专业都要学CAD的。 也是比较必要的基础。
我是湖南工程学院的。就你的问题v我简要回答一下。1、专业好不好关键还是看学校了。我们学校就属于二本二流的角色,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专业还是看你自己了,如果你有注册会计师,无论你在哪个学校,都没关系...
学院教师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地厅级项目及横向课题80余项;完成各类科研成果鉴定4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1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一、党委书记 卫国祥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学院党建、分工会、校友会;联系道路桥梁工程系。
二、院长 宋新生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财务工作;联系地下建筑工程系。
三、土木工程与智慧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李爱增
分管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建设、院属公司等工作;联系交通工程系。
四、党委副书记 杨国洲
协助党委书记分管学院党建、工会、宣传等工作,协助院长分管学科竞赛、招生就业与双创等工作;分管党政办(包括:档案室、图书资料室)、团学办;联系岩土工程系。
五、副院长 王 仪
分管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及运行(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等工作;分管教务办;联系土木工程系。
六、副院长 宋帅奇
2020 年 8 月--2021 年 9 月借调教育部工作。
七、副院长 吕大为
分管学院科研、智慧建造产业学院、坝道工程医院、院属公司等工作;分管科研与校企合作办;联系专业基础教研室。 2100433B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工程学院专业介绍及招生...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工程学院专业介绍及招生简章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年 )》,2012 年前 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连通区域内所有地级以上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架, 2020 年前形成“三环八射”城 际轨道交通网络,打造“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投资将达几千亿元,实现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轨道交通 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轨道交通施工、养护、检修、驾驶、通信、控制、运营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特 别是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缺口极大。 为适应广东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发展,我校于 2009 年 6 月在原有 7 个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在广东省内 率先成立了轨道交通工程学院。学院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导、博士(后) 、硕士、高级工程师等 高层次专业人才组成的高水平“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与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密 切合作,
工程测量教改依据及对策研究——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为例
随着测量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企业工程测量技术人员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当今企业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其重要。通过研究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结果表明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交叉式教学模式、评估学生等方法对工程测量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且得到学生良好的评价。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始于2003年的平顶山工学院电气系;
2008年学校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2013年4月撤系设院,更名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4月更名为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平顶山市建筑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工程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室内环境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建筑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重点实验室
燃气与热能研究中心
楼宇自动化研究所
学院拥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在燃气高效应用与节能技术、低品位能综合利用技术、生物质燃气及转换利用技术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4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73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7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出版论著、主参编教材2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28项。
本学科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电气传动及其自动化等理论技术和应用。如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电力电子装置系统及其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力牵引等。它是综合了电能变换、电磁学、自动控制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新技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包括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特种电源技术、电力电子设备故障诊断、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四个研究方向。
学科带头人:张绍忠教授、韩耀飞博士
学术带头人:张绍忠教授、韩耀飞博士、樊晓虹教授、王辉副教授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2人。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8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约50万元,近三年共发表论文30篇,SCI、EI、ISTP收录5篇,出版学术教材、专著共10余部。
(1)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该方向主要研究电力电子技术的原理、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工业和电气传动中的应用。如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控性等交流输电技术;以节约能源和更好地满足生产要求的现代交,直流调速技术。
(2)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
研究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大规模集成芯片和微型计算机等组成的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研究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的各种先进有效的控制手段及数字化控制等工程实际应用问题。
(3)电力电子设备故障诊断
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机理、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的研究。侧重于小波分析、神经网络等先进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理论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特种电源技术
主要利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来研究,设计各种特殊用途的电源。如:高频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逆变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等,解决各种设备对不同电源的要求,以达到节约电能,提高用电设备的效率及运行可靠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