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绪论
1.1 精细化学品的释义
1.2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
1.3 精细化工的特点
1.4 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5 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
1.6 本书的编写体系和讨论范围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2章 精细有机合成基础
2.1 芳香族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
2.2 化学反应的计量学
2.3 化学反应器
2.4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溶剂效应
2.5 气-固相接触催化
2.6 相转移催化
2.7 均相配位催化
2.8 水相/有机相两相催化
2.9 杂多化合物催化
2.10 分子筛催化剂
2.11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2.12 不对称合成催化剂
2.13 生物催化有机合成
2.14 电解有机合成
2.15 光有机合成
2.16 微波促进
2.17 超临界流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18 液体离子对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2.19 有机合成的其他新方法和新技术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3章 卤化
3.1 概述
3.2 芳环上的取代卤化
3.3 羰基α-氢的取代卤化
3.4 芳环侧链α-氢的取代卤化
3.5 饱和烃的取代卤化
3.6 烯键α-氢的取代卤化
3.7 卤素对双键的加成卤化
3.8 卤化氢对双键的加成卤化
3.9 置换卤化
3.10 电解氟化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4章 磺化和硫酸化
4.1 芳环上的取代磺化
4.2 α-烯烃用三氧化硫的取代磺化
4.3 高碳脂肪酸甲酯用三氧化硫的取代磺化
4.4 链烷烃用二氧化硫的磺氧化和磺氯化
4.5 烯烃与亚硫酸盐的加成磺化
4.6 亚硫酸盐的置换磺化
4.7 烯烃的硫酸化
4.8 脂肪醇的硫酸化
4.9 聚氧乙烯醚的硫酸化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5章 硝化和亚硝化
5.1 概述
5.2 硝化反应历程
5.3 混酸硝化
5.4 硫酸介质中的硝化
5.5 有机溶剂-混酸硝化
5.6 在乙酐或乙酸中的硝化
5.7 稀硝酸硝化
5.8 置换硝化法
5.9 亚硝化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6章 还原
6.1 概述
6.2 铁粉还原
6.3 锌粉还原
6.4 硫化碱还原
6.5 亚硫酸盐还原
6.6 金属复氢化合物还原
6.7 催化氢化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7章 氧化
7.1 空气液相氧化
7.2 空气的气?固相接触催化氧化
7.3 化学氧化法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8章 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
8.1 概述
8.2 重氮化
8.3 重氮盐的反应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9章 氨基化
9.1 概述
9.2 氨基化剂
9.3 醇羟基的氨解
9.4 羰基化合物的胺化氢化
9.5 环氧烷类的加成胺化
9.6 脂肪族卤素衍生物的氨解
9.7 芳环上卤基的氨解
9.8 芳环上羟基的氨解
9.9 芳环上磺基的氨解
9.10 芳环上硝基的氨解
9.11 芳环上氢的直接胺化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10章 烃化
10.1 概述
10.2 N-烃化
10.3 0-烃化
10.4 芳环上的C-烷化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11章 酰化
11.1 概述
11.2 N-酰化
11.3 O-酰化(酯化)
11.4 C-化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12章 水解
12.1 脂链上卤基的水解
12.2 芳环上卤基的水解
12.3 芳磺酸及其盐类的水解
12.4 芳环上氨基的水解
12.5 酯类的水解
12.6 氰基的水解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13章 缩合
13.1 概述
13.2 羟醛缩合反应
13.3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缩合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第14章 环合
14.1 概述
14.2 形成六元碳环的环合反应
14.3 形成含一个氧原子的杂环的环合反应
14.4 形成含一个氮原子的杂环的环合反应
14.5 形成含两个氮原子的杂环的环合反应
14.6 形成含一个氮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的杂环的环合反应
14.7 嘌呤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14.8 三聚氰酰氯的制备
习题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本书以单元反应为体系,在综述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新技术的基础上分章讨论有关单元反应的理论、影响因素和生产工艺,并有若干典型生产实例。主要单元反应包括:卤化、磺化和硫酸化、硝化和亚硝化、还原、氧化、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氨基化、烃化、酰化、水解、缩合和环合。每章末附有若干习题、参考书目和大量参考文献。
本书适于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石油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有机合成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为便于教学,本书将配备电子教学课件。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电厂图书目录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涂料化学与工艺学》系统地介绍了涂料化学和涂料工艺学知识。《涂料化学与工艺学》可作为高等院校精细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涂料生产和经营人员的培训教材,同时还可作为从事涂料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船舶工业、建筑行业、桥梁产业以及家庭装饰业的发展,涂料作为保护、装饰、美化物体表面的涂装材料得到长足的发展,涂料的品种迅速增加,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推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涂料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进一步促进涂料行业人才的培养,笔者在参考国内相关教材和书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编写了《涂料化学与工艺学》一书。本书既介绍涂料化学知识,又介绍涂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涂料涂装等涂料知识,是将涂料化学与涂料工艺学有机的统一。全书共14章,重点介绍了涂料的基本组成和作用;涂料的化学基础;涂料用树脂(如醇酸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氟硅树脂)的合成原理、合成原料、合成方法和合成实例;以及涂料用颜填料、助剂、涂料配方原理;涂料的涂装工艺;漆膜的形成机理;涂料的工业应用;新型绿色环保型涂料;涂料生产工艺及设备。书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配方设计和生产实例,力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精简不失系统,直观不失完美,表达力求清楚明了,做到简明扼要,易学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精细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涂料生产和经营的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同时还可作为从事涂料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全书由官仕龙教授统稿和定稿,第10章和第11章由胡登华编写,第14章由陈协编写,其余各章由官仕龙教授编写。本书的编写得到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也得到涂料界朋友、同仁的无私帮助,在此深表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林产化学工艺学》经教育部批准列入了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重点教材的编写计划。本教材是根据全国林业院校林产化工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制定的教学大纲和编写原则来编写的。
本教材按林产原料的不同加工方法进行编排,共分成4篇。系统阐述了水蒸气蒸馏、精馏、溶剂提取、热分解、水解和生物处理等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介绍了用这些方法加工得到的主要林产化学产品的原料组成和性质、反应机理、生产工艺过程、适宜的操作条件、生产设备以及产品质量和用途,并力求反映近年来林产化工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
本教材主编为安鑫南。第一篇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由南京林业大学张晋康、安鑫南编写,第四章由安鑫南编写,第五章由南京林业大学程芝编写。第二篇由南京林业大学冯辉明编写。第三篇由南京林业大学高尚愚编写。第四篇由北京林业大学黄镇亚编写。
本教材内容涉及范围较广,限于编者水平和能力,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使本书在使用中不断提高和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