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2 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本文研究问题域的界定
1.4 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
1.5 课题研究框架
第2章 全球化语境: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考察
2.1 开放——跨文化建筑传播的背景
2.1.1 跨国资本地产投资的全球化趋势
2.1.2 建筑实践的全球化和建筑师交流
2.1.3 建筑媒体传播的全球性和同步性
2.1.4 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全球推广
2.1.5 境外设计在中国的反馈
2.2 转型——市场化的经济环境
2.2.1 市场化转型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2.2 建筑商业化与传播宣传
2.3 突围——建筑师的主体意识表现
2.3.1 针对全球化的主体意识
2.3.2 针对商业主义的主体意识
2.3.3 全球化传播与中国建筑师的主体意识
2.4 本章小结
附录A 三谈机遇与挑战
第3章 文化传播理论与建筑文化传播
3.1 文化的传播性
3.1.1 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3.1.2 文化发展与传播
3.1.3 文化传播的特征
3.1.4 文化传播理论发展
3.2 文化传播与对话理论
3.2.1 对话关系
3.2.2 主体间性或主体通性
3.2.3 对话过程
3.2.4 对话的原则
3.3 建筑文化传播的历史回顾
3.3.1 文化传播历史回顾
3.3.2 古代东西方建筑艺术的传播
3.3.3 近现代跨文化建筑传播
3.3.4 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
3.4 本章小结
附录B 倾中外设计名师,造传世精品美筑——“苏州旺山六境”项目启动国际研讨会
第4章 全球化理论与跨文化建筑现象
4.1 全球化理论发展与跨文化建筑现象
4.1.1 全球化:理论与现实
4.1.2 “文化霸权”论与跨文化建筑传播
4.1.3 “全球地方化”与跨文化建筑传播
4.1.4 “生活组合建构”与跨文化建筑创新
4.2 全球消费社会与建筑传播趋向
4.2.1 消费主义与建筑消费倾向
4.2.2 大众文化的特性与建筑传播
4.2.3 全球化建筑传播中的大众文化效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跨文化传播理论和跨文化建筑现象
5.1 跨文化传播理论概述
5.2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历史
5.3 跨文化建筑交流宏观视野
5.3.1 “文化的全球化”
5.3.2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批判
5.3.3 资本与需要:全球化商业与跨文化传播
5.4 跨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因
5.4.1 他者作为自我文化猎奇欣赏的对象
5.4.2 他者作为自我文化烘托陪衬的对象
5.4.3 他者作为自我文化否定批判的对象
5.4.4 他者作为自我文化认同利用的对象
5.5 跨文化建筑传播的特性
5.5.1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同化融合现象
5.5.2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资本市场规律
5.5.3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文化优势规律
5.5.4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增殖创新
5.5.5 跨文化建筑传播中的变迁重构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与解析
6.1 建筑跨文化传播理论背景
6.2 建筑跨文化传播的伦理建构
6.2.1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
6.2.2 跨文化伦理的相关概念
6.2.3 伦理建构——跨文化传播伦理
6.3 建筑跨文化传播的范式
6.3.1 范式——作为学术思维的方式
6.3.2 跨文化建筑传播的范式
6.4 本章小结
附录C 解读当代中国现象的误差——与美国学者关于上海“一城九镇”的通信
附录C1 解读“一城九镇”的实践意义与启示
附录C2 故乡与异乡——城镇环境形象创新的一种思路
第7章 建筑跨文化传播评析
7.1 批评视野:中国建筑跨文化传播实践
7.1.1 “传播与发展”和“文化帝国主义”范式批评
7.1.2 “全球文化多元主义”范式批评
7.1.3 “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范式批评
7.1.4 “文化的商品化与传播”范式批评
7.2 他山之石:外国的建筑跨文化传播考察
7.2.1 日本建筑设计的跨文化传播
7.2.2 意大利和法国的建筑跨文化传播
7.2.3 荷兰建筑设计的政策与建筑传播
7.2.4 全球化语境中的建筑传播策略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跨文化建筑设计思维模式与评价
8.1 文化的传承与杂交
8.2 跨文化建筑思维
8.2.1 关于发扬民族文化的思维
8.2.2 关于地域文化继承创新思维
8.2.3 关于片面追随西方潮流思维
8.3 跨文化建筑思维的人文逻辑
8.3.1 跨文化社会审美心理
8.3.2 跨文化建筑思维的史观逻辑
8.4 著名建筑师的跨文化建筑思维
8.5 跨文化建筑设计模式
8.5.1 “化合”模式
8.5.2 对比并置模式
8.5.3 衍生变异模式
8.6 跨文化建筑设计实践评价
8.6.1 跨文化设计思维的层次
8.6.2 跨文化设计的评价标准
8.6.3 “一城九镇”跨文化设计实践评价
8.6.4 “山水新镇”等实践作品案例
8.7 本章小结
附录D 理解文化感受——卢斯鲍密斯特对戴维齐普菲尔德的访谈
第9章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与建筑创新
9.1 全球化时代的建筑观
9.1.1 当代建筑学的全球化背景
9.1.2 建筑学的发展和再定义
9.2 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观:城市文脉发展观与城市特色
9.2.1 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理解和面对
9.2.2 城市文脉与城市发展——延续与创新
9.3 话语权:全球化传播与创新
9.3.1 全球化传播与创新
9.3.2 建筑教育机制创新
9.3.3 建筑师的状态机制问题与创新
9.3.4 外部机制环境与决策意识创新
9.4 本章小结
附录E 新旧对比中的文脉表达——欧洲的案例
总结语
图表索引
致谢2100433B
刘晓平,男,1971年9月生。苏州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硕士生导师,建筑规划系系主任。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在现代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5年,获全国及省级以上奖项十余项。2008年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在作为建筑师实践的同时,长期从事学术探索,在建筑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
由刘晓平编著的《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所论及的理论问题很广泛,相信读者会随着作者的述说而被带入对于当今建筑现象的思考和产生众多的问题,在了解传播学、全球化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精髓之后能够进一步理解作者提出的有关跨文化建筑理论的诸多观点和分析。
1、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音乐堂、会展中心、档案馆、美术馆、艺术中心、剧院、古代建筑等,2、文化建筑是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的建筑,方便人们学习欣赏吸收传播文化的地方。
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传统文化建筑吗?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要解释当代建筑现象,就必须研究这两个主要社会背景。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对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研究正是研究当代建筑学的重要领域。
由刘晓平编著的《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的核心工作就是依托文化传播理论、全球化理论和跨文化传播理论成果,从较宽广的视野来建构跨文化建筑现象研究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既能为认识当前跨文
化建筑现象提供新的认识论,又试图为建筑学领域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方法和评价体系。作为价值论(篇章),《跨文化建筑语境中的建筑思维》最后围绕“建筑传播话语权的创新基础”探讨了我国建筑相关机制创新等策略性课题。本书适合建筑规划专业师生作为当代建筑研究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城市建设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认识当代建筑文化提供重要参考路径。
从古镇泛滥谈文化建筑的内涵性表达
古镇建筑作为古街文化的载体,本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其文化内涵、展现历史风貌。但是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古镇受商业化影响,逐步丧失其原有特点,陷入了过于同一化和泛滥化的尴尬境地,原有建筑特色逐步脱离于其文化,走向趋同,不仅与当代文化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甚至对古代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关于建筑文化内涵的保护,将成为社会发展中一个重大的课题。
本稿件为齐康院士专门为《建筑与文化》杂志撰写,独家供稿
齐 康
《建筑与文化》杂志编委会 名誉主任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名誉会长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东南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Spatial Thinking
空间思维
建筑是个空间体,其内部供人们工作、学习、研究、生产、办公、休憩等功用。其外部与其他建筑群相关联,扩而大之是为城市。建筑要适合其地形地貌,以及所处位置的气候及当地风俗。
建筑的内部由各种类型的房间及高低大小的空间所串联,人们要达到的空间必然要有序列,是为 sequence。建筑总是有新和旧,有传承traditional,有转化 transformation,有创新 creation,人类的进步是在创新中行进。新与旧必然有一个新陈代谢,这是必然的。
江苏江阴
▲江苏省江阴市 望江楼
我们要求设计者有空间思维,这是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在室内有天花、地面和四面的墙,共六个面,其中开窗面要争取足够的阳光和空气。有物体存在就有空间感,假如在室外草皮上铺上席子,人们就想到可以坐着,如果是 L 形,人们可以仰望和休憩,如三个面,就成为房间,我们关注空间感,即感受空间。
建筑的结构是支撑建筑必要的构件。历史的进程经过梁柱建筑到拱劵,到穹顶 dome。由于建筑材料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出现可以有大跨度,它是可塑性的建筑。希腊雅典神庙是为梁柱建筑的典范,古罗马的承梁是为拱劵,至今保留,也是著名历史文物。中世纪教堂的拱顶,Gothic 哥特式,它高耸而有垂直的神圣。在我国多为木构架建筑,是一种举架。
建筑的结构是为了建筑的形式。建筑的功能与空间是相互匹配的,我们说“功能是基本的,形式又是必要的”,我们思维要随功能function,形式 form,空间 space 而变化。
福建长乐
▲福建省长乐市 冰心文学馆
空间思维即要求我们具有空间的知觉 space perception,即感觉物体空间的距离、形状、大小、方位、远近等空间性,以及物质的质感、色彩等。空间思维是一种对建筑师的训练,加大空间中有效空间。空间有光亮,有过渡的灰空间。
空间也是一种空间艺术 space arts,建筑是为空间艺术之一(包括雕塑、绘画、工业美术、书法、篆刻等)。建筑的空间艺术是以其外围形体,即屋顶、墙身、门、窗、基层、入口等为标志,其内部以天花、四个墙壁为装饰的艺术品为标志来实现。一种是虚空间,再是实空间,是人们活动中的视觉感受。
我们讲建筑的空间思维,是在众多的观察学习、实践中培养自身的想象力,能在设计中做出多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使设计通过脑、心、手得以快速反应,从虚幻的各种空间中得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辽宁
大连
▲辽宁省大连市 大连贝壳博物馆
空间思维是怎么得来,创作的灵感怎么获得,我想有几点:
首先,不断地观察,即处处留心皆学习。平时来到一个城市,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建筑,其中有优有劣。在老师同样的指点下区别优劣,学其优者,观察是个好方法。青年时我在观察各城市、各建筑时,总是尽快地速写,有时 7 分钟,有时 15 分钟,好像到一个地方次数多了,日积月累,我就能信手画出草图。福建省长乐的冰心文学馆,当甲方来时,我总十分仔细倾听“冰心的历史和故事”,于是心里不断捉摸,走出办公室,我已有了初步的构思。
福建长乐
▲福建省长乐市 冰心文学馆
其次是大量的抄图。我画了许多世界名建筑,同时也看过相关的分析,大量的抄图是个十分好的办法。正好比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大学毕业后我收集老师的改图,也为老师画历史上的名建筑的插图,这使我获益颇多。日积月累,我的手上有许多抄图,这对思维的充实很有益处。
第三,建筑创作的思维,要不断地实践,实践是增长自己的思维的源泉之一。我二十一岁大学毕业,便参加工程,并不断下工地,向书本学习,又向施工工人师傅学习,心、手、脑都得到知识,这也是向能者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定要有谦逊的态度,才能获取真知。这种方法即要下工地,多思多问,就会有自我启迪。
最后要熟读基本经典,且要作笔记,并把心得记下来,作好分析及体会,使读书要读“活”,而不是死读书。
本文章使用的所有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杂志2018年1月刊“建筑师的建筑”栏目
内容介绍
《建筑细部设计思维》通过六部分内容对筹划和开展建筑细部设计时所要思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六部分内容分别包括系统思维,界面思维,材料思维,施工思维,环境思维,规范与创新、课题与展望。《建筑细部设计思维》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对建筑学和相关专业设计人员所从事的建筑细部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