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2009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
依法行政,是我们质监部门的基本职能,也是质监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坚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质监事业的立足之本,作为质监工作的生命线,切实提高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依法行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积极实施,安排工作时明确依法行政任务,检查工作时知晓依法行政情况,指导工作时提出依法行政要求,真正把依法行政工作融入到质监系统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将依法行政作为领导班子的必修课贯穿始终,较好地发挥了领导班子的导向作用。二是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二)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许可。
为改善机关作风,提升机关效能,按照市政府要求,多次对现行行政许可事项开展自查梳理,作出不同方式的调整,再造审批流程。许可、审批事项从07年前 9项进一步缩减到6项。对进驻审批中心的事项充分授权,对未进驻事项根据申办特点,提供上门检定、检测、检验服务,经检定、检测、检验合格的事项当场颁发相关的许可证书,以方便企业,提高办事效率。各项收费标准均上网公布,并在有关场所上墙。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按照法制办要求及时清理规范性文件,我局组织对印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结果均不属于规范性文件。
(三)紧抓法制教育,营造全局法制氛围。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调查、审理、决定”三分离制度,不断完善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信息公开专栏,及时、主动地公开信息内容;二是健全纪律约束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做到不吃、拿、卡、要、越权执法,做到亮证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依法执法、准确执法。三是落实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向上级部门备案工作制度,确保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适当性。今年来我局无制发规范性文件。四是加强法制宣传,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顺利进行。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条款进行梳理,对行政裁量权限予以细化,能够量化的予以量化,并将细化、量化的行政裁量标准予以公布执行,将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行政行为的公平公正、合法合理。二是规范执法文书格式。使用统一的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尽可能地打印制作,特别是在行政处罚告知书和决定书中,将当事人违反的法律法规条款,予以全文引用,不仅保证了当事人的知情权,而且宣传了质监法律法规,使执法与普法有机融合,达到了在执法中普法和在普法中执法的良好效果,减少了执法阻力,受到了行政相对人的普遍欢迎。三是严格执法程序,实现“五个确保”,即确保执法主体合法,现场检查主体合法;确保违法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确保处罚依据充分,处罚裁量适当;确保处罚程序符合法律规定,送达和执行合法、到位;确保罚缴分离,严格执行罚没款收缴制度。
(五)依托行政复议为载体,扎实开展依法行政工作。
我局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在日常工作和案卷自查过程中,努力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公布行政复议受理电话。凡作出可能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时,书面告知当事人依法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救济途径及期限,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虽然我局在依法行政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政府法制办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基层部门受人员编制的限制,专职法制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法制监督工作成效还有待加强;二是依法行政的保障措施还不到位,工作经费以及技术装备还有差距;三是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四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监管工作中仍有死角,对于一些老大难问题办法还不多、不新等。五是依法行政工作宣传与行政执法理论调研还欠缺;六是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还不够扎实。
二、2010年工作意见
2010年依法行政工作我局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作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要处理好监管和服务的关系。执法是本职,服务是宗旨,要热情服务,严格执法。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确保“两个安全”为已任,以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全力打造法治质监。为此,切实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
明年是五五普法工作的最后一年,要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把质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触及和覆盖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要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质监法律知识的认知度。其次要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要在继续做好全局人员普法教育的同时,仍然要更加突出加强国家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施检。
(二)抓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增强行政执法责任意识。
责任制的制定只是依法行政的第一步,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必须保证责任制落实到位。要按照局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和关于上报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试行办法和行政许可自由裁量细化标准等制度的报告的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保证责任制贯彻执行到位,增强责任意识。一是要清理明确行政执法职责,理清、理顺质监部门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把法定职能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和岗位,明确责任,依法确定执法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种类和具体内容。二是要建立起明确的可操作的具体考核方案,注重考核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三是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坚决追究。
(三)加强法制监督,继续执行行政处罚“调查、审理、决定”三分离制度,严格执行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法律法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试行办法,防止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工作,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
(四)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2100433B
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职能部门之一,以贯彻国家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的国家行政部门。 质量技术监督局(the Quality and Technology Supervision Bureau)...
负责《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执法
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能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二)负责《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XX年社会评价工作情况报告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XX年社会评价工作情况 报告
质量技术监督局2010年总结
- 1 - 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年工作总结 2010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以促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紧 紧围绕提高质量管理和监督执法能力,完善监管制度,创新 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能这个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 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强化服务、强化监管、强化管 理、提升能力”上有所作为,较好的完成了工作目标。 一、大力推进质量振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深入开展质量振兴战略。 围绕市委兴市战略, 全力抓好 全市产品质量提升,促进依靠地方、依靠部门、抓住企业、 监管产品的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形成, 形成工作合力, 推进质 量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 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 “质量提升 年”活动。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活 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和工作重点, 部署落实相关专项行动,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促进提升产品质
一、基本成效
一是狠抓制度建设,促进依法行政。初步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体系,有效规范了行政权力的使用。依法界定了执法职责,通过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清理、行政职权分解,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基础,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政府立法工作,并搞好调研论证。制定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制度,为规范行政处罚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杜绝无证上岗。二是狠抓教育培训,打造坚强的执法队伍,提高文明执法水平。较好地落实行政执法人员三年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完成培训工作。严格执法证件管理制度,严格登记、统计。我局共有行政人员13人,其中持有福建省执法证件的共11人,国家质检总局执法证件13人,全部稽查人员、行政监管和行政许可人员均做到了持证上岗。三是依法履行职责,在严格执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主题,先后开展了百日安全督查专项行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年共监察企业254家,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87份,提出整改意见334条。2、围绕“从生产环节抓质量”先后开展4次企业巡查,对含有乳制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对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实行驻厂监管。在开展“金质亮剑保春耕”行动中,共检查化肥生产企业4家,抽样化肥40批次,饲料20批次,查处假冒有机肥6吨及部分包装袋。在“迎奥运,保安全”专项检查中,针对节日消费大、风险高的食品进行监督抽查,共抽查食品195批次,查处生产不合格食品案件9起,查处食品标签伪造生产日期案件2起,查处无证生产食品案件2起;查处超市冒用条形码案件2起。针对建材市场钢材和水泥的质量、短斤少两等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抽检,共监督抽查钢材11批次,水泥6批次,查获2批次不合格水泥,有效遏制住伪劣建材流入建筑工程。2008年稽查执法案件共52起,其中涉及打假的案件18起,涉案金额达17万元。为构建和谐龙海,保障辖区人民生活安全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较好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提高了质监人的自身形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一是开展执法依据清理。1.组织人员对以前制定的各项制度按福建省质监系统行政执法和打假责任制评价体系的要求进行修订和整理,重点加强了案件办理质量、案卷管理、罚没物品管理、办审分离、案件延期报批、案件线索办理、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将所有执法项目和执法责任分解到3个具体的行政科室。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第二责任,办事人员负具体责任,各级执法人员逐级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初步体现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基本目标以及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对执法失误明确了追究的责任。行政执法责任体系的建立,不仅完善了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而且有效地规范了行政权的使用。2、按照效能办的要求,对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部分进行清理,以表格形式明列细化标准,从处罚项目、法律依据、细化标准、审批流程和实施岗位等要素加以明确,并出台相关配套的规范制度,为规范质监系统的行政执法行为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和培训,建立执法人员管理台帐。1、加强教育培训。我局每年制定当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并列出具体学法和培训目录。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自行组织和自学四种形式学习,全年先后派出4人次到省局参加执法培训;邀请检察院反渎局局长,为我局干部职工宣贯渎职犯罪立案标准等内容;邀请漳州市局法规科的同志来授课,全面提高全局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全年所办行政案件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通过岗位练兵,由局纪检组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考试的形式,检查学习效果;对于国家新出台的法规及时进行宣贯,一方面在本局组织全体职工对新法规的要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召集企业以座谈会形式进行集中培训,并邀请有关专家讲课,要求本局相关人员全部参加听课,系统学习。
这两项举措确保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对执法依据清清楚楚,行政执法得心应手,减少随意性,不越权、不缺位,不断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文书档案的处理工作,强化了过错责任追究,健全了执法监督机制,从而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效率。
(二)坚持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法制监督。
我局在行政执法上,坚持能够公开的内容尽量公开,使得行政执法权力透明运行。一是稳步推进行政权力清理工作。抓各个领导和科室行使审核把关权力过程的公开。二是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公开透明。同时在局内部建立了政务公开内容预审制度,对各岗位所要公开的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对公开内容、公开时间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与要求,认真进行自检自查。对按规定必须保密或经审核暂不宜公开的事项予以备案。三是多层面打造政务公开平台。在机关设立政务公开栏、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贯彻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坚持上墙制度,并利用政府政务公开网的网页进行公开,确保了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地运行。根据权限我局行政许可分计量和代码两大类共6项,其中计量行政许可4项。全部实行公示项目、公开设立依据,公开许可条件、公开实施主体、公开审批程序、公开许可时间和公开收费标准的七公开。根据市政府的要求,行政许可工作办公地点都放在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体办公,实行了一站式服务的便民措施。
为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局在依法管理、严格执法监督上提高要求,努力完善人员配备,健全监督机制,强化案件监督。1、人员配制方面:我局设有纪检监察室,配备纪检组长和一名纪检监察员,对本单位的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着重对行政处罚案,行政监管职能的正确履行和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大要案、复议和诉讼案件除及时上报市局外,还按规定报地方政府法制、检察、监察等部门备案。2、规范制度建设:利用规范自由裁量权的契机,对已有规章制度重新进行整理、修订和完善,并发给各科室和技术机构。3、加强案件审理和卷宗管理:我局成立案件审理委员会。本单位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案卷实行统一管理,格式统一。
(三)严格履职,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服务体系。
我们依据“坚持以源头打假治劣为重点”的执法工作思路,按照“查处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工作目标,全面展开行政执法工作,充分发挥了监督稽查的主力军作用。并在行政执法中,大力推行“三步式”执法模式,即对一般违规者先教育规范、再限期整改、最后依法处罚的执法方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我们结合辖区实际,以企业、商城、集贸市场、超市等为重点,及时组织了危害大、影响面广、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农资、建材、汽配、石油、强制性认证产品、化妆品等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我们也把依法行政和服务企业结合起来。着力于理顺监督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通过经常性的访问企业、及时向社会宣传新的经济政策和部门职责、主动提供咨询和服务等方式,使部门工作的社会满意率得到不断的提高。立足抓企业源头,全面落实“县为基础、划分区域、明确职责、省市督办、严格奖惩”的辖区打假责任制,把好厂门,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紧紧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履行职责,加快产业化步伐,培育名牌产品,扶持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名牌战略,引导我市的无公害化和标准化工作逐步发展。今年来,在我局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有101家食品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有15家16项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支持2家企业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家企业已经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家企业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知识更新和改革创新的意识还要加强。深入调研、开拓思维观念不够,法规运用知识有待于更新。
2、本系统案件查处的档案管理有待完善,办铁案的能力有待提高。
3、在执法打假工作中创新意识不足,手段单一传统,表现在不能很好地开辟新案源,拓宽执法打假领域;缺乏科技打假手段,如应用或创新现场快速鉴别技术等方式执法打假;信息不通畅,对新的造假手段、方式不能及时掌握。
四、2009年工作安排
1、整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局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相统一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结构科学、主体合法、权责明确、程序正当严密的行政执法体制;完善严谨、高效、便捷的行政监督机制。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全面加强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等基础性工作,加大质量管理、安全监察执法两大方面的工作力度;服务经济建设的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机关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法律法规,投身实践,加强调研,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
二是推进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把整规市场经济秩序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促进执法水平、办案质量再有新的提高。2100433B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进一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以下简称《纲要》)和《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结合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关于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的通报
陕建科发〔2019〕1004号
今年以来,各地按照《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7〕15号),完善举措,落实政策规定,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装配式建筑项目发展规模扩大。西安、咸阳、铜川、延安、汉中、安康、杨凌7市(区),按照《关于进一步确认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统计数据的通知》(陕建发〔2019〕1015号),对2017年、2018年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排查、统计分析,建立完善了基础数据;对照本地区承担的工作任务、目标要求,结合本地产业基础、技术发展等实际,制定了占年度新建建筑的比例、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规模等年度目标。
2019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计划比例,分别为西安21%、铜川13%、延安10%、汉中1%、安康3%、杨凌8%。装配式建筑建设计划规模为西安289万平方米、咸阳25.9万平方米、铜川10万平方米、延安9.54万平方米、安康14.51万平方米、汉中4.5万平方米、杨凌3.5万平方米;与2018年相比,装配式建筑建设量有增加的城市,重点地区是咸阳、延安、西安,增长幅度分别是85.91%、27.67%、6.57%,积极推进地区是杨凌、铜川,增长幅度分别是100%、80.5%,鼓励推进地区是汉中,增长幅度是93.11%。
2.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加大。西安市制定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市政办函〔2019〕103号),渭南市发布《渭南市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渭政办发〔2019〕51号)。西安、咸阳、延安3市从供地环节进行推动,计划招拍挂土地用于装配式建筑建设的比例分别17.67%、66.67%、0.87%,供地规模约396万平方米、87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西安、咸阳、延安、榆林、西咸新区,加快装配式建筑工程进度,一季度已分别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126.6万平方米、8.6万平方米、8.69万平方米、4.63万平方米、28.26万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从年度建设计划、项目开工以及产业发展等情况看,装配式建筑政策规定执行、项目建设推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
1.装配式建筑发展定位低、重视不够。市县(区)政府把发展装配式建筑仅仅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没有从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高度去充分认识,列为治污降霾、建筑行业稳就业的重要举措,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任务。对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发展规模等年度计划和项目建设等重要事项,没有召开装配式建筑联席会议或者政府会议进行研究和安排部署。个别城市装配式建筑发展,靠市场行为自发推进,政府工作缺位、迟缓。
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10市(区)中,榆林市、杨凌示范区至今没有出台本地区实施方案。宝鸡、榆林、商洛、韩城,没有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3部门的通知,制定年度装配式建筑建设计划。
2.装配式建筑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完善。装配式建筑项目立项、规划、土地供应和工程建设,职能部门缺乏具体的推进、扶持举措,部门协调协作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对市场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监管、约束不力。项目落地上,规划设计滞后,开工量不足、不稳定;保障性住房、财政资金、国有企业全额投资的房建工程,装配式建筑建设比例低。宝鸡、铜川、渭南、汉中、杨凌、神木,一季度装配式开工建设项目为零。韩城、安康、商洛、府谷,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进度管理薄弱,没有建立统计台账。
3.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差距较大。按照2018年开工建设建筑总量和年度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10%进行测算,西安(含西咸新区)、宝鸡、咸阳、延安、榆林5城市,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应不低于360万平方米、57万平方米、89万平方米、22万平方米、55万平方米;西安要达到21%的比例,需要组织建设装配式建筑720万平方米。各城市年度计划偏低较多。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请你们对照本地区承担的工作任务、发展基础和本地实施方案、意见,坚持目标导向,紧盯薄弱环节与问题,切实落实装配式建筑工作进度、项目建设、工程实施能力提升等要求,加大力度推进装配式建筑建设。
1.加大装配式建筑工作力度。住建部门要加强与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调协作,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土地供应、规划设计、基础施工等情况,及时制定、完善工作计划,定期对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算评估,查找差距,及早发现问题,将项目建设计划与中长期目标相协调,完善工作举措,切实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各市、县政府作为本行政区域装配式建筑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强化安排部署和部门分工,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装配式建筑联席会议或者政府会议,对装配式建筑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部署。
2.进一步强化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产能能够辐射保障的城市,要以项目开工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完善装配式建筑项目台账,对项目规划设计、基础施工、主体施工等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指导、督促,组织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人员、工人培训;对不能按计划开工建设的项目,要了解面临的困难问题、影响因素,属于住建部门职能责任的要限时予以办理、解决。装配式建筑产业基础薄弱的城市,要以项目规划设计为着力点,加快组织一批2020年可开工建设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明确规划设计、施工等工程计划进度,强化市场预期,催动各方投资,加快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产业。
3.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要在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地下综合管廊、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等项目,推广工程主体、装饰装修、设备管线等分项工程应用预制装配部品构件,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钢混组合结构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项目,要优先选择具有资质能力的企业,采用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模式。已有工作基础的城市要加快发展步伐,其他城市要有突破性发展。
西安市,要对标成都、合肥等国家积极推进的城市,增强示范引领、创新追赶意识,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提升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要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总承包试点,提升装配式建造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发展水平;可因地制宜在未列入装配式建筑计划的居住类建筑项目中推广预制楼梯、叠合楼板、非砌筑式墙板等部品构件。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