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老京城建筑·砖雕

北京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北京为大都,立为首都。元都在北京建大都后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而设计。城门之间有九条大道相通,街巷排列有序,由北向南称为“经”,由西向东称为“纬”,经纬相交犹如棋盘。其间构成五十坊,每坊有坊名,如同方块田地一般镶嵌在纵横的街巷之间。今日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以南至永定门共有八坊;崇文门至宣武门之北有三坊;安定门至德胜门有七坊;朝阳门至东直门之内有五坊;东安门和西安门之外各有三坊……如今在保存较完整的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一些城建改造较少的胡同布局之中,还能看到当时的规划结构。北京人称邻居叫街坊,街坊一词就源于坊的街制,至于坊的坊名,现在仍在使用的也只有宣武区的白纸坊了。

老京城建筑·砖雕基本信息

老京城建筑·砖雕作者简介

田旭桐,1962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联展。部分作品被博物馆和私人收藏,有300余幅作品在报刊、电视台专文专版介绍发表。出版著作《田旭桐黑白画集》、《线描装笥饰画画法》、《超现实构形设计引导》等30余部。2100433B

查看详情

老京城建筑·砖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砖雕

  • 品种:机砖雕;说明:砖雕;
  • m2
  • 土巴哥
  • 13%
  • 北京金唐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砖雕

  • 品种:砖雕;规格(mm):1000×1000;
  • m2
  • 古城
  • 13%
  • 北京恒诚永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砖雕

  • 10*2m,雕刻较复杂的图案
  • m2
  • 13%
  • 曲阳县华育雕刻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砖雕

  • 2m*1m/2m*1m 石材
  • m2
  • 庭辉
  • 13%
  • 吴中区木渎庭辉砖雕工作室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砖雕

  • 抗压强度100(Mpa)/抗压强度100(Mpa) 粘土
  • 香山
  • 13%
  •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工匠园林砖瓦雕刻厂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岩洞石 600×600
  • 清远市英德市2012年下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水晶瓷晶玉 (白玉、银线玉石、亿威金、富贵m黄、玛瑙玉、)800×800
  • 清远市英德市2012年下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水晶瓷晶玉 (莱茵m黄、玉海玉、琥珀玉、鹅毛金、西班牙砂岩、贝金砂岩、珊瑚红、水晶m黄、木纹玉、洞石、银线玉石、富贵m黄、莎安娜、)800×800
  • 清远市英德市2012年下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卡拉拉 800×800
  • 清远市英德市2012年下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汉泥玉 800×800
  • 清远市英德市2012年下半年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砖雕造型

  • 详附图5
  • 20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1-12
查看价格

砖雕

  • 如图
  • 2幅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7-28
查看价格

成品砖雕

  • #
  • 2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10-27
查看价格

砖雕

  • Ф800
  • 74个
  • 1
  • 材质同小青瓦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08
查看价格

砖雕造型

  • 截面尺寸100×200
  • 30m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9-08-27
查看价格

老京城建筑·砖雕内容介绍

北京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北京为大都,立为首都。元都在北京建大都后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而设计。城门之间有九条大道相通,街巷排列有序,由北向南称为“经”,由西向东称为“纬”,经纬相交犹如棋盘。其间构成五十坊,每坊有坊名,如同方块田地一般镶嵌在纵横的街巷之间。今日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以南至永定门共有八坊;崇文门至宣武门之北有三坊;安定门至德胜门有七坊;朝阳门至东直门之内有五坊;东安门和西安门之外各有三坊……如今在保存较完整的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一些城建改造较少的胡同布局之中,还能看到当时的规划结构。北京人称邻居叫街坊,街坊一词就源于坊的街制,至于坊的坊名,现在仍在使用的也只有宣武区的白纸坊了。

北京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元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北京为大都,立为首都。元都在北京建大都后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而设计。城门之间有九条大道相通,街巷排列有序,由北向南称为“经”,由西向东称为“纬”,经纬相交犹如棋盘。其间构成五十坊,每坊有坊名,如同方块田地一般镶嵌在纵横的街巷之间。今日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以南至永定门共有八坊;崇文门至宣武门之北有三坊;安定门至德胜门有七坊;朝阳门至东直门之内有五坊;东安门和西安门之外各有三坊……如今在保存较完整的东城区和西城区的一些城建改造较少的胡同布局之中,还能看到当时的规划结构。北京人称邻居叫街坊,街坊一词就源于坊的街制,至于坊的坊名,现在仍在使用的也只有宣武区的白纸坊了。

据史载,元朝时北京城是口字形,这种方正格局也为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式的建筑打下了一个基础。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因元大都城区面积庞大,为防务需要将北城墙内空旷之地废弃,城墙南移五里,重建北京城。明中叶后,南城正阳门外商贾云集,市肆繁华,人口激增。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掌都察院毛伯温等建议修筑外城(正阳门以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给事中朱伯辰上书说:北京城郊尚遗存有金、元土城故址“周可百二十佘里”,如能“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可事半而功倍”。此言既符合“内城外郭”的重城制,保护日渐繁华的街市,又能防止瓦剌、俺答等部族的侵扰,因此,嘉靖帝下旨兴工修筑。不过修城墙需要巨资,此事责成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严嵩办理。严嵩在规划时将北京城南已有的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西南角”,因而老北京城的外貌自此形成了“凸”字形,北京人形象地称为“帽子城”。著名的前门大街、天桥、天坛等商业区域都在外城,这一点也证明了为何有许多著名的胡同、大型的四合院、门楼上精美的砖雕都在外城的原因。

1644年李白成率农民起义军进京,随后清军趁机人关,建立了清王朝。清政府定都北京后,除在京城西北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园林之外,对北京城区没有大的改建。不过,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十九日清政府颁布规定:凡汉宫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其原房屋拆去另盖或按房取价,各从其便。让户部、工部详察房屋间数,每间给银四两,作为搬迁费用,并限来岁岁终搬尽。汉人不仅不能在内城居住,也不能开戏园、会馆,经商之人不能在内城过夜。城门朝开夕闭,各胡同口还要设栅栏,乾隆年间已有1700道之多,晚清时此规定已不存在,多数栅栏被拆除,留下了前门大栅栏之类的地名,让人们遥想当年的情景。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清代对城市规划、街景的面貌非常重视。街巷胡同两侧的房屋不能随便拆改,侵占街道路面的要拆除,凹进去的要补齐,要横看一条线,没有房屋的地方要修筑墙垣遮蔽。与之对应的是城南的外城,因为有许多店铺、戏楼、酒肆、会馆,街巷则很不整齐,出现了许多斜街、斜巷。旧时的北京有句俗话:“东富西贵”,“东直门的宅子,西直门的府”。这里说的“东富”是指东城有很多富贾的邸宅,“西贵”是指西城有许多王爷高官的府邸。北京内城是王公贵族、八旗官兵、差役的居住地,八旗的分布大体上是这样的:安定门内是镶黄旗,东直门内是正白旗,朝阳门内是镶白旗,崇文门内是正蓝旗,德胜门内是正黄旗,西直门内是正红旗,阜成门内是镶红旗,宣武门内是镶蓝旗。北京外城的分布基本上是:宣武门外一带是会馆云集的地方,外省官员和应试举子们的寓所也大部分在这个区域;前门外是商店铺号之地,前门外至今仍有廊坊头条、廊坊二条等胡同名,“廊坊”也称“廊房”,是修建租与商人经商的房子,前门外东西两侧还散布着很多戏院;崇文门外是手艺人、手工业者集中居住的地方;天桥一带几乎没有像样的宅院,这里是平民百姓娱乐的场所,三教九流、杂耍戏班、相声评书常年在这里演出。

北京城内的街巷胡同自明清之后历经数百年的变迁,战乱火灾毁坏了不少,后建的房屋大小不一,使很多地方改变了原有的面貌,甚至出现了“死胡同”。但有些地方保存得还比较完整。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够在宅邸建筑上使用砖雕的,一般是有晶级的官员和富商,这样的话留存到现在的砖雕,比较精美、比较集中的地方,与“东富西贵”之说是非常一致的。在北京比较有名的砖雕主要分布在这样一些胡同的四合院中:交道口头条至国子监大街之间的方家胡同、北头条、北二条、北三条,这里是北京保存非常完整的胡同文化地带之一,在这些胡同中不仅随处可见砖雕石刻,而且还有明代典型的尼庵--古刹白衣庵,清代乾隆皇帝的三子循郡王的府邸,闻名中外的孑L庙,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处于赵登禹路至西四北大街之间的西四北头条至八条(西四北头条至八条的称谓是1965年北京城规划时改的,其原来的胡同名称应该是:西四北头条是驴肉胡同,西四北二条是帅府胡同,西四北三条是报子胡同……),这里的胡同基本上是明清时期的格局;什刹海地区保存着许多清代的王府,胡同也比较完整,如柳荫街、羊房胡同、东明胡同、银锭桥、南官房、东官房、鼓楼大街、后海南河沿、后海西河沿……在胡同街巷两旁的四合院门楼上能看到雕刻工艺十分精良的砖雕;东城区的南罗鼓巷和东西对称的十六条胡同,建成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至今数百年的风云变化,现在依然保存原样。有些胡同的名称,一直廷用着古老的地名。其地区的街道对称的胡同与南北主街整体组成了蜈蚣状,老百姓称之为“蜈蚣卷”。胡同内四合院不同类型的门建筑完整,广亮大门、如意门,均可见到。……在帽儿胡同有古代名园--可园,至今保存完好。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婉容的出生地,也在这条胡同的一座老宅子里。黑芝麻胡同内的清代总督府,至今建筑及全貌保存完好。前圆恩寺胡同里有座古老的小学校,那是座清代老四合院,分前后院,建筑很有特色。除上述的著名胡同内的四合院建筑上的砖雕很有特色外,前门大街两侧的胡同内有许多店铺,其门脸之上一般也要雕饰各式的砖雕,与北京内城的砖雕有所区别的是,它们的造型风格更多地受到了西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装饰特征倾向纤细、轻巧、华丽和烦琐。

胡同中的四合院是砖雕的载体,而四合院的门楼则是砖雕的重点装饰部位。中国人一直都非常注重门的装饰效果,它的装饰手法也十分讲究。另外,从另--个角度看,门楼的作用除了是一个建筑整体的出人口外,人们还将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家风”,“将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作‘门望’;一个家庭的儿子长大要完婚,自然遵从父母之命,听信媒妁之言,而其中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选择对方的家庭与自己家庭在地位、财富方面的相当者,称为‘门当产对’;在朝官员犯了王法,不但自身被判死刑,而且还会株连九族,祸及满门,称为‘门诛’。由此可见,一个家庭住屋的大门,不单纯是一个出人口,它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代表,一个家族的象征了”。

一个门楼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当然要花大力气精雕细刻地进行装饰了。不过,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建筑上的每一样装饰构件都有律法规定,不能逾制。以王府为例,在《清会典》中是这样规定的:亲王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护以石阑,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基高尺有八寸。共屋五重。正殿设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度十一尺;后列屏三,高八尺,绘金云龙。凡正门殿寝均酢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丹镬,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龙首,压脊七种,门钉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廪、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黑油门柱。

查看详情

老京城建筑·砖雕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老京城建筑·砖雕文献

砖雕 (2) 砖雕 (2)

砖雕 (2)

格式:pdf

大小:3.1MB

页数: 20页

砖雕 (2)

砖雕介绍 砖雕介绍

砖雕介绍

格式:pdf

大小:3.1MB

页数: 5页

砖 雕 砖雕顾名思义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 花卉、人物等图案, 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 艺术形式, 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 这是我国几 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其它采用合成、翻模、窑前(即捏制成形后再烧制)等其他 技术做成的产品可能在外观上可以效仿与复制, 但随着安装后时间上的增加 “仿品”的色泽, 形变会逐渐体现出来甚至多数发生断裂、 脱色、变色,并且在价值意义上忽略了传统砖雕精 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一、历史沿革 例如,南京明孝陵宫城东西两侧的砖雕八字墙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图案, 安徽凤 阳明代中都城址内须弥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云彩、龙等砖雕图案 ;同时 ,安徽、江苏等地 的民间砖雕也有了发展。建于同治年间 (1862 ~1874) 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的浙江金华府第, 其前庭照壁的砖上雕刻龙、 凤、仙鹤等图案, 风格刚劲

老京城建筑·琉璃内容介绍

北京是一座根植于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自金代成为一代封建王朝的国都,至今已有大约七百余年的建都史。至明、清时,由过去的土砖城,建成呈凸字形的,四周是青砖墙围绕的雄伟壮观的都城。老北京城的布局相当完整,据史载:"永乐中定都北京,改北平为顺天府。建筑京城,周围四十里。为九门……"南部为外城,北部为内城,以皇宫紫禁城的主体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形成贯穿南北的,南至永定门,北到钟鼓楼的一条中轴线,并依祖制"左祖右社",左边是皇家太庙(今日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右边是社稷坛(今日的中山公园)。四周方位上,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

查看详情

旧事作品:老北京的砖雕

老北京的砖雕

祁建

我喜欢在胡同中穿行,爱看四合院瓦檐下那雕刻精美的砖雕,大门两侧的墙上有砖雕影壁……北京砖雕根植于古都京城,表现了皇城的雄宏大气与华丽精细,既反映了一种建筑文化,也反映了一种传统文化。四合院是砖雕的载体,而四合院的门楼则是砖雕的重点装饰部位,比如香饵胡同7号门楼上,有一大块极其精美的镂空砖雕,据说很多人都曾坐在门前把它一笔一笔地勾画了下来。

细说砖雕,不得不说北京东棉花胡同15号院的刘凤山故居。刘凤山,晚清著名人士,隶属汉军镶白旗。曾任清新编陆军第一镇统制,后调任广州将军。时武昌起义爆发,他不顾下属劝阻,坚持去广州赴任,于1911年10月25日被革命党人炸弹暗杀,成为满清王朝最后的牺牲品。

刘凤山故居已破旧得不成样子,惟有院内拱门非常精美,透过形象生动的砖雕,让人依稀能想象当年的繁华。拱顶栏板上雕着岁寒三友松、竹、梅,拱券上石榴花怒放,叶子缠绕有致,拱门两侧雕有多宝阁,阁内为暗八仙图案。

秦老胡同35号的如意门砖雕,处处是“蝙蝠”,嘴里还叼着“桃”和“暗八仙”,前细瓦厂13号砖雕门楼,西安门大街141号砖雕门楼,粉房琉璃街124号戗檐砖雕,还有已经消失的米市胡同115号关帝庙(潘祖荫祠)戗檐砖雕极为精致。从东四路口往南的礼士胡同,电视剧《大宅门》就是在路北129号清时武昌知府的豪宅拍摄的外景,同中部路北墙上还有十几块大幅清代砖雕。据说,如此精美的砖雕甚至在故宫都找不到。

北京砖雕艺术被称为汉族砖雕艺术“四大名旦”(京雕、徽雕、苏雕、晋雕)之首,大多作为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园林等建筑的装饰,广泛用于老北京建筑。明清两代,是古代砖雕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砖雕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题材多样新颖,装饰雕刻精巧,并且争奇斗胜,富贵华丽。

北京砖雕题材以花卉为主,还有动物、人物、字体等。如凤戏牡丹、四君子、富贵牡丹、五蝠捧寿、荷花、竹子、岁寒三友等。戗檐雕刻题材尤其广泛,如鹤鹿同春、子孙万代、麒麟卧松、太师少师、博古炉瓶、鸳鸯荷花、玉棠富贵等。戗檐侧面的砖雕缝头上还常刻有万事如意、太极图等图案。

工匠们采用薄肉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多项高难的技法,根据门楼宅第的不同,在门楼、门头、戗檐、门墩儿上进行图案设计,按照图样的尺寸去烧制澄浆泥砖,在砖上雕刻。其中以浮雕最具特色,有些画面的精彩部分,则单独制做,后再镶在砖面上,如花朵、兽头……还有部分运用透雕技术,表现出的图案效果更佳。

用拼接的方式,如两拼、四拼、六拼、八拼等完成门头的整个砖雕装饰。画面上呈现的人物、花卉图案的完成,要靠工匠的刀工技巧,画面玲珑剔透,一般雕完后不再另行打磨,几块砖雕拼砌在一起,就形成了巨幅的佳品了。

在旧民宅里,砖雕是传统的民间艺术,从一个侧面见证着历史上民间生活,是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功能有美化家宅的作用,有炫耀显示家庭、家族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成分,更主要的却是为求吉、避灾、镇邪。因此,它的题材,基本都是在传统中形成的吉祥题材。设雕刻的镇邪物也是为了求吉,它们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一部分。

“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民间的砖雕从图案类型上,有文字,有纹饰,有图画,有神像,还有仿木建筑构件,吉祥文字常见的有“泰山石敢当”“鸿禧”“福”“禄”“寿”等。

纹饰是最让人眼花缭乱的,只有专家才能准确地辨识出来吧。有花卉纹,有鸟兽纹,还有花卉与花卉组合,花卉与兽鸟组合,花卉与字组合等等。

砖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制作,留有“厚敛雕墙”的记载。北京始建年代较早而遗存至今的宗教建筑,比较容易看到大量的砖雕,如房山云居寺的辽代北塔,昌平银山塔林的唐塔、元塔,石景山西山八大处的辽代招仙塔,门头沟区始建于晋代的潭柘寺,西城区始建于唐贞观年的法源寺,通州区辽代建的燃灯塔。塔上的神像人物砖雕特别吸引砖雕艺术的痴迷者。燃灯塔每面都有精美的砖雕,须弥座双束腰的上腰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力士披甲顶盔。云居寺北塔上能看到音乐人的形象,角雕的力士各个都威猛神武。

寺庙殿宇的正脊、垂脊、戗脊都是砖雕艺术的精彩舞台,宝顶、大吻、角兽、仙人虽是定制的,但各个寺庙并不完全相同,各见风采。山墙上的透风也是砖雕艺术的用武之地,法源寺的透风雕八吉祥图,有宝瓶、盘长、双鱼等,既有实用性,又是精美小巧的吉祥艺术小品,富有观赏性。

随着城市的建设开发,北京有些老胡同已消亡,四合院消失了不少,很多老街道也很难找到了,使得砖雕艺术更显珍贵。(祁建)

征集全国古村古镇相关信息和商业合作

查看详情

老莱子砖雕基本简介

【老莱子砖雕描述】

老莱子砖雕,北宋,长19.2cm,宽26cm,厚3cm。

据传,老莱子本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后来不知怎的传为他为尽孝道,都年过70了,还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在父母身边作小鸟状,以博父母一乐。老莱子的图像,现存最早的为东汉晚期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室画像,宋、金时期北方地区的墓室内发现尤多,多表现为老莱子手持鼗鼔(即拨浪鼓),后也有描绘老莱子将挑水桶摔在地上的内容,意在表现老莱子装成天真烂漫的儿童,为的是让双亲觉得他们自己还未衰老。老莱子的孝行故事后来发生了变化。后人将其说成是从堂上取水,故意跌倒,将水洒在地上,装作小孩啼哭。

使用"诈"的方法描述孝亲,并让孩子们学习效法,是鲁迅最为反感的。他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说道:"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