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历史建筑保护技术》一书旨在成为历史建筑保护这一职业实践的开篇之作,集中阐述了旧建筑的始建问题和相关修缮技术。全书由五部分组成,编排上逐渐深入,内容包括:“进展情况”,讲述如何选择修缮方法;“建筑材料”,阐明木材、砌体、混凝土和建筑金属材料的历史用途、加工技术、腐蚀机制及修缮技术;“建筑构造”,描述屋顶、外墙饰面、窗户、入口及门廊和商铺的外部特征;“建筑装饰与饰面”,涉及内部特征如楼地面、墙体、天花板、工艺品、木制品、抹灰和装饰面层;“特别专题”,有关暖通空调系统、建筑服务系统、照明与电力系统和可持续发展。
译者序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进展概况1
第1章概述 3
第2章健康与生命安全 17
第3章建筑病理学: 勘察、分析和评定 31
第二部分 建筑材料45
第4章木材 47
第5章砌体 79
第6章混凝土 115
第7章建筑金属材料 133
第三部分 建筑构造155
第8章屋顶 157
第9章外墙饰面 177
第10章窗户 201
第11章入口及门廊 221
第12章商铺 237
第四部分 建筑装饰与饰面251
第13章楼地面 253
第14章墙体与天花板 269
第15章艺术玻璃与彩色玻璃 287
第16章木雕与工厂木制品 303
第17章装饰抹灰与一般抹灰 319
第18章保护面层与装饰面层 335
第五部分 特别专题355
第19章暖通空调系统 357
第20章建筑服务系统 369
第21章照明与电力系统 381
第22章可持续发展 393
附录A美国内务部历史遗产处理标准 407
附录B有关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资源 4192100433B
有些专业是国家规定的不少于这个年限的,包括建筑学类,城乡规划类,五年制医学类等等。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属于建筑学类的。还有一些是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所以教学计划安排这么长就要上这么长。就全国范围内看,...
应予保护的历史建筑 除了各级政府确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城市规划和城市改建中一般应考虑保护的历史建筑为: ①在城市发展史、建筑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建筑,即代表某一历史时期建筑技术或艺术的最高成就...
该书共分11章,主要描述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各种检测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参数、应用,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光电信号的数据与计算机接口,光电信号的变换和检测技术,光电信号变换形式和检测方...
历史建筑保护概论论文
1 课程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概论 题 目: 历史建筑保护概论学习的思考感悟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建筑学 年 级: 2012级 学生姓名 : 2012311718张磊 指导教师 : 戴翔 日 期: 2015年 12月 云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制 2 历史建筑保护概论学习的思考感悟 --------- 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 历史建筑是研究历史科学的实物例证。 历史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历史建筑是人民文化游息的好场所,是发展旅游的重要物质基础。 —— 梁思成 回顾历史,磅礴大气的汉唐宫阙、小桥流水的明清园林、天下一统的阿房宫、中西结 合的圆明园都在它那个时代绽放着夺目的光彩,而历史变迁留给后人的多是残石废墟让人 嗟吁。而现代中国对现代的狂热推崇曾让我们摒弃历史,耗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 来的政治影响在“拨乱反正”中被
南宁历史建筑保护总体规划简介
南宁市历史建筑保护总体规划 简 介 一、项目背景 当前,南宁市正积极筹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但现状关于南宁市历史文化遗产, 尤 其是历史建筑的相关研究成果不足,规划保护体系不够完善,使申报工作面临困难。因此, 在新的形势要求下,全面调查南宁市市区历史建筑现状,梳理南宁市历史建筑遗产及资源, 构建完善南宁市历史建筑保护框架体系, 从而协调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南宁市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做好基础性工作, 加快《南 宁市历史建筑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势在必行。 二、规划总则 (一)规划目的 通过对南宁市历史建筑的保护, 促进其合理利用, 为后人保存珍贵历史遗产和文化资产; 促进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 对城市风貌和环境的保护,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彰显城市 特色,提升城市人文品位和内涵;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 推进
《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着眼于“历史建筑的检测和鉴定”、“外立面和内部特色部位保护修缮”、“结构加固与耐久性处理”等修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检测和修缮的传统技术工艺,而且还介绍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检测分析的先进技术、修缮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最后还强调了对历史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本书作为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多年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领域工作的全面总结,在该领域不失为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技论著。
本书结合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阐述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历史建筑检测和鉴定技术研究,历史建筑外立面保护修缮技术研究,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保护修缮技术研究,历史建筑结构加固专项技术研究,历史建筑结构耐久性修缮技术研究,历史建筑修缮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等问题。
第一章 上海历史建筑概述
1.1 上海历史建筑沿革
1.1.1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法规溯源
1.1.2 历史建筑概念辨析
1.1.3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概况
1.2 上海历史建筑的特性
1.2.1 历史性
1.2.2 艺术性
1.2.3 科学性
1.3 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
1.3.1 保护原则
1.3.2 修缮原则
1.4 上海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的主要成果
1.4.1 立法保护优秀历史建筑
1.4.2 公布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1.4.3 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体系
第二章 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技术
2.1 历史建筑的检测和鉴定原则
2.1.1 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2.1.2 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的基本内容
2.2 历史建筑的检测
2.2.1 历史建筑的材性检测方法
2.2.2 历史建筑结构损伤及耐久性检测
2.2.3 历史建筑修缮专项检测技术
2.3 历史建筑的安全性鉴定
2.3.1 既有建筑的安全性鉴定方法
2.3.2 历史建筑的结构验算
第三章 历史建筑外立面保护修缮技术
3.1 外立面的分类
3.1.1 按建筑风格分类
3.1.2 按材料和施工工艺分类
3.2 外立面保护修缮的原则
3.3 外立面保护修缮常用传统技术
3.3.1 外墙面清洗
3.3.2 外墙面维修
3.3.3 外墙面憎水保护
3.3.4 避潮层修复
3.3.5 建筑外门窗的修复
3.3.6 瓦屋面
3.4 外立面保护修缮新技术
3.4.1 砖石风化的物理指标
3.4.2 避潮层修复的化学注射方法
3.4.3 外墙面砖石增强保护
3.4.4 外墙历史材料的修补
3.4.5 外墙憎水
3.4.6 外墙防泛碱处理
3.4.7 木材的修复
3.5 外立面维护修缮技术的适用性
3.5.1 传统和现代修缮技术的比较
3.5.2 优化的维修方案
3.6 外立面保护修缮典型案例介绍
3.6.1 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修缮工程
3.6.2 “洛克·外滩源”历史建筑外墙修缮施工
3.6.3 淞浦特委办公旧址修缮工程外墙修缮施工
第四章 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保护修缮工艺
4.1 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保护的思路及保护要求
4.1.1 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的保护思路
4.1.2 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的保护要求
4.2 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材料的使用
4.3 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的工艺
4.4 历史建筑内部特色部位保护修缮工艺
4.4.1 楼地面
4.4.2 木装修
4.4.3 雕饰
4.4.4 油饰
4.4.5 花饰线脚
4.4.6 铅条镶嵌花玻璃
4.4.7 大理石清洗修补工艺
第五章 历史建筑结构加固与耐久性处理技术
5.1 历史建筑结构加固技术
5.1.1 历史建筑结构加固的特殊性
5.1.2 历史建筑加固的原因
5.1.3 历史建筑加固的基本原则
5.1.4 历史建筑加固在抗震方面的协调原则
5.1.5 历史建筑结构加固的一般方法
5.2 历史建筑结构耐久性处理技术
5.2.1 历史建筑结构耐久性问题
5.2.2 提高历史建筑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第六章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管理
6.1 项目前期策划管理
6.1.1 项目前期策划
6.1.2 项目前期决策
6.2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项目勘察与设计管理
6.2.1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项目勘察管理
6.2.2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管理
6.3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施工和监理招标与设备材料采购管理
6.3.1 项目施工、监理招标管理
6.3.2 主要材料设备采购管理
6.4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管理
6.4.1 合同管理
6.4.2 进度管理
6.4.3 费用管理
6.4.4 质量管理
6.4.5 沟通管理
6.4.6 档案管理
6.4.7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6.4.8 风险管理
6.5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管理
6.5.1 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内容与流程
6.5.2 协助业主单位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6.5.3 制订竣工验收方案的内容
6.5.4 竣工验收程序和组织
跋
老建筑的保留以及未来新建筑的保护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