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书籍信息
轻绿色:轻型绿色建筑发展
定价:¥68.00
ISBN:978-7-5608-6210-1
作者: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None
版次:1
印次:1
开本:16开
装帧:12100433B
加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近零能耗建筑、建筑新型高效供暖解决方案研究,建立绿色建筑基础数据系统,研发室内环境保障和既有建筑高性能改造技术加强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管理全过...
打造“绿色”四大目标环境•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Consumes less natural resources•保护空气、水资源、生态的多样性Protects air, water...
1.1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1.1.1基本概念根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所给的定义,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
绿色建筑发展及绿色施工管理控制
关注建筑施工期间的绿色与环保,提倡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推行“清洁生产”,这对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意义重大。讲“绿色建筑”,尤其要注重施工期间的“绿色施工管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加快绿色建筑发展进程,严格按照《青海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从四方面着力推动我省绿色建筑发展。
一是科学组织实施。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分步实施、分类推进原则,按照实施示范项目,典型引路,逐步发展的思路,在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工程中,落实绿色建筑指标体系要求,加强规划审查,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对依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单位和取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给予一定奖励。
二是健全监管模式。从四个方面入手,实施闭合式管理。即:从规划入手,将绿色建筑比率纳入规划条件中,在规划设计方案审查中增加绿色建筑相关内容;从设计入手执行2015年3月15日实施的《青海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严格施工图审查中增加绿色建筑相关内容,不通过绿色建筑图纸审查备案的,不发放施工许可证;从施工入手,加大对在建项目的检查与日常巡查力度,确保按标准施工;从管理入手,加强绿色建筑的运行管理,严格执行2015年4月15日施行的《青海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效能。
三是确保建设增量。对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及公共建筑进行绿色建筑专项审查,新建保障性住房都要按要求建成绿色建筑,确保绿色建筑总量不断提高。
四是完善政策措施。适时制定出台《青海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办法》,建立绿色建筑财政奖励机制,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展开绿色建筑评价,从标准和法律层面,进一步保障和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江西省赣州市城乡建设局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赣州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的时间安排、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范围等内容再次进行明确与细化。
根据《意见》,2016年、2018年、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将分别达到20%、30%、50%以上。新建建筑须全面执行50%及以上节能设计标准,其中新建甲类公共建筑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合格率及施工合格率均须达到100%。按此要求,该市将对新建的政府投资行政办公、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建筑,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中心城区范围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各县(市)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也必须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新建商品住宅必须明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相关信息。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2005年我国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到2008年4月开始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再到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绿色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绿色理念“纸上谈兵”、绿色技术难以落地等问题,亟待解决。
绿色建筑发展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有一个很重要的时限前提,即:“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标识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设计标识是由标识主管部门对项目的设计资料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项目颁发设计标识证书。运行标识是在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1年以上,由专家现场查验且项目各项运行指标和数据符合绿色建筑要求后予以颁发。从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来看,只有获得运行标识才算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以江苏省为例,2016年底,共有1394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其中设计标识1341个、占比96.2%,建筑面积约13769万平方米、面积占比约94.9%;运行标识53个、占比3.8%,建筑面积约738万平方米、面积占比5.1%。花桥国际商务城是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的排头兵,既是江苏省的绿色建筑示范区,也是国家级绿色建筑创建区。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整个花桥国际商务城有85个绿色建筑项目,其中设计标识项目81个、占比95.29%,运行标识项目只有4个、占比4.71%;获得设计标识的建筑总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占比95.12%,获得运行标识的建筑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占比只有4.88%。由以上数据可见,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的数量与设计标识项目的数量差距很大,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让绿色技术最终落地,依旧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缘何多停留在设计阶段
之所以出现绿色建筑多停留在设计阶段、运行标识项目的数量不多等问题,与绿色建筑设计脱离传统设计流程、绿色建筑仅限于设计图纸、物业管理技术水平落后等有着重要关系。
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流程。建造真正的绿色建筑,必须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就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按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但现实却是绿色建筑设计脱离于方案设计,往往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才考虑绿色建筑的要求,就像“打补丁”一样将绿色建筑的要求强加到已完成的施工图上,这必然导致难以做出真正的绿色建筑。
此外,有的项目,为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专门做一套图纸应付审查;有的项目,施工阶段随意变更设计方案中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不按图纸和绿色建筑标准施工,这样的建筑即使获得设计标识,也必定无法获评运行标识。还有的项目,虽然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要求已将前期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都落实到位,但是由于建管分离,最后却因物业公司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落后,导致先进的绿色技术和设备因物业不会用、不愿用而“晒太阳”。
三措施确保绿色技术落地
解决当前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难题,应从流程优化、技术提升、体制保障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优化流程,将绿色理念融入传统设计。在传统的设计流程中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在方案设计阶段就介入,提出绿色建筑的要求和标准,并通过模拟分析对项目方案进行优化。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将绿色建筑的要求与设计单位交底。
其次,要提升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向深层次发展。“绿色建筑+”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方向,将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等技术融合起来,通过云平台对绿色建筑项目予以监管,并通过APP终端将项目的运行情况实时分享给业主,由业主对物业管理单位进行监督。
最后,要建立绿色建筑发展保障体制。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设计标识主要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五部分内容,如果能将施工管理环节的要求也加进去,在项目竣工后再去进行绿色建筑标识的评审,就能有效保证前期设计的绿色技术和措施最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