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汽油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检修》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汽车运用与维修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控制发动机运行的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有关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的课程就成为专业学习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汽油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检修》集理论与实戏于一体,既有较深层次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戏性,更渗入了较新的前沿技术,增加了教学难度。这就需要科学、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是解决“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我们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解决“讲什么”的问题;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解决“怎么讲”的问题。
我们深入企业调研,全面、具体分析实际工作任务,提炼完成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再按照认知规律创设学习情境,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本教材分为五个学习情境,即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策略、发动机微机控制燃油系统的检修、发动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检修、发动机微机控制进气系统的检修、发动机微机控制排放系统的检修。学习情境1与其他学习情境是递进关系,学习情境2,3,4,5是并列关系。每个学习情境下有若干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学习单元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1.明确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和为了达到目标而提出的具体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设计任务载体和教学实施的工具媒体,全方位地设计教学活动。
2.按照“够用”原则组织学习内容,我们不追求知识的系统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学什么知识,到什么程度,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将知识与技能完美结合,实现工学结合。
学习情境1 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策略
学习单元1.1 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的认识
学习单元1.2 随车诊断系统的认识
学习单元1.3 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设备
学习单元1.4 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学习情境2 发动机微机控制燃油系统的检修
学习单元2.1 发动机微机控制燃油系统的认识
学习单元2.2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
学习单元2.3 喷油器的检修
学习单元2.4 进气流量传感器电路的检修
学习单元2.5 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的检修
学习单元2.6 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的检修
学习单元2.7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路的检修
学习单元2.8 温度传感器电路的检修
学习单元2.9 氧传感器电路的检修
学习情境3 发动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检修
学习单元3.1 发动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认识
学习单元3.2 发动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
学习单元3.3 爆燃传感器电路的检修
学习情境4 发动机微机控制进气系统的检修
学习单元4.1 发动机微机控制怠速系统的检修
学习单元4.2 发动机微机控制可变进气系统的检修
学习单元4.3 发动机微机控制可变配气机构的检修
学习单元4.4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检修
学习情境5 发动机微机控制排放系统的检修
学习单元5.1 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
学习单元5.2 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检修
附 录
附录1 OBD I1缩写和术语(SAE标准J1930)
附录2 通用汽车公司0BD故障码
参考文献 2100433B
一定有,直流电机,电流大,汽车每次启动前都把电子设备关掉就是这原因。
200多小时,已经非常够用了。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可遥控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
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输出的机械功与燃烧燃油产生的化学能之间的比率。即有多少热量转化成有效功。目前发动机的热效率一般只有30%多一点。
汽油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说课案
汽油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说课案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比赛。这学期我担任汽车系 0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 师专业项目教学指导工作, 这次我就我的项目教学展开说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汽油发动机不 能起动故障检修。 我的说课分为五大部分, 其中第五部分实习指导程序设计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我 采用现代工学结合的方式, 现代工学结合是将教学项目与企业实际岗位操作流程相结合的教 学方式完成预备技师培养任务。 第一部分:说项目地位,分三点阐述。 1、说实习大纲。根据人事部职教司( 2009)33 号 函要求, 执行《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 (试行)》 2、说实训项目的地理位置。实训项目是职业能力课程《汽车电控汽油发动机检修》的第一 项目模块。 3、说项目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该模块是建立在学生系统学习汽车构造学和 总成
第1章 汽油发动机概述
1.1 汽油发动机的历史
1.2 汽油发动机需要具有的功能
1.3 汽油发动机的类型
1.4 汽油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4.1 动力性指标
1.4.2 经济性指标
1.4.3 强化指标
1.4.4 紧凑性指标
1.4.5 运转性能指标
1.4.6 可靠性与耐久性指标
1.5 汽油发动机的编号规则
思考题
第2章 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及其构造
2.1 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1 基本结构及常用术语
2.1.2 4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3 2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4 2冲程与4冲程汽油发动机的比较
2.2 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2.3 转子汽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
2.4 往复活塞式及转子发动机的特点
思考题
第3章 曲柄连杆机构
3.1 曲柄连杆机构概述
3.2 机体组
3.2.1 机体
3.2.2 气缸盖及气缸盖罩盖
3.2.3 气缸垫
3.2.4 油底壳
3.2.5 发动机的支承
3.3 活塞连杆组
3.3.1 活塞
3.3.2 活塞环
3.3.3 活塞销
3.3.4 连杆组
3.4 曲轴飞轮组
3.4.1 曲轴的功能及构造
3.4.2 曲轴前、后端密封及曲轴前端驱动
3.4.3 曲轴扭转减振器
3.4.4 飞轮
3.4.5 发动机的滑动轴承
3.5 发动机平衡机构
思考题
第4章 配气机构
4.1 概述
4.1.1 配气机构的功能
4.1.2 配气机构的组成
4.1.3 配气机构的类型
4.2 气门组
4.2.1 气门
4.2.2 气门座与气门座圈
4.2.3 气门导管及气门弹簧
4.2.4 气门旋转机构
4.3 气门传动组
4.3.1 凸轮轴
4.3.2 挺柱
4.3.3 推杆
4.3.4 摇臂
4.3.5 摆臂与气门间隙自动补偿器
4.4 配气定时
4.4.1 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4.4.2 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4.4.3 气门的叠开
4.4.4 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延续时间
4.5 气门间隙
思考题
第5章 化油器式燃油系统
5.1 汽油的性能及使用要求
5.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5.3 可燃混合气的成分
5.4 汽油发动机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5.5 化油器的基本结构及附加装置
5.5.1 浮子系统
5.5.2 起动系统
5.5.3 怠速系统
5.5.4 主供油系统
5.5.5 主供油系统与怠速系统的相互影响
5.5.6 加浓系统
5.5.7 加速系统
5.5.8 化油器的附加装置
5.6 燃油系统的辅助装置
5.6.1 汽油箱
5.6.2 汽油泵
5.6.3 汽油滤清器
思考题
第6章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6.1 概述
6.1.1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6.1.2 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6.1.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6.2 燃油供给系统
6.2.1 电动汽油泵
6.2.2 燃油分配管
6.2.3 油压调节器
6.2.4 油压脉动缓冲器
6.2.5 喷油器
6.2.6 冷起动喷嘴及热时间开关
6.3 空气供给系统
6.3.1 空气流量计
6.3.2 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6.3.3 怠速控制阀
6.3.4 补充空气阀
6.4 电子控制系统
6.4.1 电控单元(ECU)
6.4.2 传感器(sensor)
6.5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类型
6.5.1 博世D型汽油喷射系统
6.5.2 博世L型汽油喷射系统
6.5.3 博世LH型汽油喷射系统
6.5.4 博世M型汽油喷射系统
6.5.5 节气门体汽油喷射系统
思考题
第7章 进、排气系统及排放净化技术
7.1 进、排气系统
7.1.1 空气滤清器
7.1.2 进、排气歧管
7.1.3 排气消声器
7.2 排放污染物
7.3 机内净化技术
7.3.1 采用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7.3.2 推迟点火提前角
7.3.3 排气再循环(EGR)系统
7.3.4 燃烧系统优化设计
7.3.5 层状充气发动机
7.4 机外净化技术
7.4.1 催化转换装置
7.4.2 降低低温HC:排放装置
7.4.3 NOx吸附还原型催化转化装置
7.4.4 其他控制措施
思考题
第8章 冷却系统
8.1 概述
8.1.1 冷却系统的功能
8.1.2 冷却系统的分类
8.2 水冷系统
8.2.1 水冷系统的组成
8.2.2 冷却液
8.2.3 水泵
8.2.4 散热器
8.2.5 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8.3 风冷系统
8.3.1 风冷发动机的特点
8.3.2 冷却系统的布置
8.3.3 冷却强度的调节
8.3.4 冷却风扇的传动
思考题
第9章 润滑系统
9.1 概述
9.1.1 润滑系统的作用
9.1.2 润滑方式
9.1.3 润滑系统的组成
9.1.4 润滑油路
9.2 润滑剂
9.2.1 润滑油的性能
9.2.2 润滑油的分类
9.2.3 合成润滑油
9.2.4 润滑脂
9.3 机油泵
9.3.1 转子式机油泵
9.3.2 齿轮式机油泵
9.3.3 内接齿轮式机油泵
9.4 机油滤清器
9.5 机油冷却器
9.6 阀门及油尺
思考题
第10章 点火系统
10.1 概述
10.1.1 点火系统的功能
10.1.2 点火系统的基本要求
10.1.3 点火系统的类型
10.1.4 点火系统的特点
10.2 传统点火系统
10.2.1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10.2.2 断电器(breaker)
10.2.3 电容器
10.2.4 配电器
10.2.5 点火提前调节装置
10.2.6 火花塞
10.2.7 点火线圈
10.3 电子点火系统
10.3.1 传统点火系统的缺点与电子点火系统的优点
10.3.2 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10.3.3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10.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0.4.1 概述
10.4.2 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0.4.3 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0.5 汽车电源
10.5.1 蓄电池
10.5.2 发电机
10.5.3 电压调节器
思考题
第11章 起动系统
11.1 概述
11.2 低温起动预热装置
11.3 起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3.1 直流电动机
11.3.2 起动机的传动机构
11.3.3 起动机的控制机构
11.4 起动机的种类及型号
11.5 减速起动机
11.6 永磁减速起动机
思考题
第12章 汽油发动机新技术简介
12.1 稀薄燃烧技术
12.2 缸内直喷技术
12.2.1 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结构特点
12.2.2 GDI的工作原理
12.2.3 GDI发动机的特性
12.3 可变配气技术
12.3.1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
12.3.2 可变配气正时技术
12.3.3 VTEC技术
12.3.4 可变进气管技术
12.3.5 可变进气歧管截面积技术
思考题
参考文献2100433B
《汽油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车用汽油发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当前的新技术。全书共12章,具体内容包括汽油发动机概述,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及其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化油器式燃油系统,电控汽油喷射系统,进、排气系统及排放净化技术,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汽油发动机新技术简介。
编写过程中,编者力求“实”、“特”、“新”。“实”是指书中的内容真实、实用;“特”是指专业特色明显;“新”是指新内容,与目前已实用化的新结构、新技术尽量相适应。
原理缸内喷注式汽油发动机与一般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汽油喷射的位置,一般汽油发动机上所用的汽油电控喷射系统,是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或进气管道上,与空气混合成混合气后再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燃烧室内被点燃作功;而缸内喷注式汽油发动机顾名思义是在气缸内喷注汽油,它将喷油嘴安装在燃烧室内,将汽油直接喷注在气缸燃烧室内,空气则通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与汽油混合成混合气被点燃作功,这种形式与直喷式柴油机相似,因此有人认为缸内喷注式汽油发动机是将柴油机的形式移植到汽油机上的一种创举。
GDI--(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详见三菱直喷式汽油机)
优点缸内喷注式汽油发动机的优点是油耗量低,升功率大。混合比达到40:1(一般汽油发动机的混合比是15:1),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稀燃”。机内的活塞顶部一半是球形,另一半是壁面,空气从气门冲进来后在活塞的压缩下形成一股涡流运动,当压缩行程行将结束时,在燃烧室顶部的喷油嘴开始喷油,汽油与空气在涡流运动的作用下形成混合气,这种急速旋转的混合气是分层次的,越接近火花塞越浓,易于点火作功。由于缸内喷注压缩比达到12,与同体积的一般发动机相比功率与扭矩都提高了10%.2100433B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新阁教育 C#/.NET工控上位机、C#/.NET全栈开发知识
基于GDI 技术开发工业仪表盘控件
写在前面上次给大家看了一个上位机界面之后,很多人表示对那个仪表盘的开发感兴趣,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个的开发过程,由于整个仪表盘开发的过程还是有些复杂的,无法将所有的代码都一一展示,所以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下开发的思路,毕竟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1、效果图展示先给大家看看实际项...
2021-06-181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