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安俊岭,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1992年、1996年分别获得南京气象学院理学学士、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理学硕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在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日本酸沉降与氧化剂研究中心(现更名为空气污染研究亚洲中心,ACAP)任高级访问学者,从事东亚地区氧化剂、酸沉降和区域尺度大气化学模式研究工作,并研发了区域空气质量模式RAQM。先后主持过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等。现为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空气质量、酸沉降、大气应急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已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突发性大气污染监测预报及应急预案》可供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环境监测、软件开发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的业务工作人员阅读和参考。
大气安全关乎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其强度高、危害大,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全、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成为当前环境污染控制和安全保障的重大议题。本书讨论在突发事故的监测、模拟、处理处置和防范应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监测与模拟预报技术于一体的移动平台、基于动态风险场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及分类预案,以及相关应急响应和处理、处置建议。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提前声明,这是一个范文,请兄弟照葫芦画瓢吧 □ 主题: 事故预案的编写格式 □ 内容: 2005年**地区电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第一章 总体要求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以及正确、快速地处理电网突发事...
应急预案分为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害3、公共卫生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大部分企业的应急预案都属于事故灾害应急预案严重等级也分为四级1、Ⅰ级(特别重大)、2、Ⅱ级(重大)、3、Ⅲ级(较大)4、Ⅳ级(一...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突发性大气污染监测与预报技术集成移动平台
1.1监测与预报技术集成移动平台
1.2车载被动红外遥测系统
1.3被动红外吸收标准谱库
1.4室内验证实验和外场实验检验
1.5小结
第2章大气污染应急响应数值预报系统发展
2.1应急预报系统框架
2.2气象预报模式
2.2.1 MM5前处理模块
2.2.2 MM5主模块
2.2.3应急气象预报的模拟参数设置
2.2.4气象预报模式的改进
2.3污染物扩散模型
2.3.1控制方程
2.3.2主要物理化学过程求解方案
2.3.3双向嵌套和并行计算技术
2.3.4污染物扩散模型的改进
2.4典型事故源仿真
2.4.1火灾事故源
2.4.2爆炸事故源
2.4.3泄漏事故源
2.5基础数据
2.5.1地形及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5.2气象观测数据
2.5.3污染源应急监测数据
2.5.4化学危险品数据库
2.5.5事故现场基本信息
2.6小结
第3章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
3.1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3.2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剂量一反应关系评价方法
3.2.1概率方程法
3.2.2阈值法
3.3 突发大气污染事件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软件
3.3.1突发大气污染事件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
3.3.2突发大气污染事件人群健康风险评估软件
3.4小结
第4章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动态应急预案
4.1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动态应急预案系统
4.1.1基础信息数据库
4.1.2污染物模拟预测与健康风险评估模块
4.1.3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
4.2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动态应急预案系统应用检验
4.3小结
第5章综合外场实验和大气污染应急系统检验评估
5.1综合外场观测实验介绍
5.2实验区域气象预报与观测对比
5.3近地面黑碳最大浓度预报与观测对比
5.4六氟化硫扩散实验模拟评估
5.4.1外场六氟化硫扩散实验介绍及实验参数设置
5.4.2近地面SF6浓度模拟与观测对比
5.5城市冠层对风廓线的影响
5.6重气泄漏扩散中城市冠层影响
5.7被动气体泄漏扩散中城市冠层影响
5.8小结
参考文献
彩图 2100433B
大气污染应急预案
大气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构建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高效快速的应急反应机制,制订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减少大气污染事故造成的人 员伤害;切实加强应急处置专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建立健全预防、预测和预警体系, 对潜在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根据我市污染的特点,建立不同级别环境应急预案,环保局对全县存在隐患的企业 建立台账,根据污染类别及危害程度,分级强化管理。 3. 信息共享、分工协作 建立健全以县政府为主线,环保局与相关部门互联共享的信息网络。保证信息传递 快速、通畅,根据大气污染突发事故随机、易燃、易爆等特点,加强与公安、消防、 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环境应急分工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置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置
《突发性洪水预报预警》通过大量水库大坝病险和溃坝的案例,研究了土石坝老化过程和评估方法,分析了水库溃坝机理和规律,总结了土石坝渗流安全、大坝抗震安全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了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和水库大坝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较系统地总结了病险水库和溃坝防治经验和成果。
为了高效有序地做好我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山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运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永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编制。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实行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
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各镇(街道)突发地质灾害应对的主体责任。
科学应对,专业处置。运用科学手段分析论证,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作用,正确应对和处置地质灾害。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我市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或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区域或地段。
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本预案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14年5月23日印发的《永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永政办发〔2014〕26号)同时废止。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