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GB 5009.2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羰基价的测定》 是根据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氢氧化钾-乙醇)中形成褐红色或酒红色,在440nm下,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羰基价。
羰基价的测定结果会随三氯乙酸浓度(3.0~5.0 g/100 mL)、2,4-二硝基苯肼浓度(40~60 mg/100 mL)、水浴时间(20~40 min)、水浴温度(50~70 ℃)的增大而增大,会随氢氧化钾浓度(3.0~5.0 g/100 mL)的增大而降低、90%无醛乙醇会使显色液发生浑浊而无法测定 。
羰基价测定过程中全部反应均在无水条件下进行,试剂的精制是关键,特别是苯的精制过程复杂,必须注意在硫酸提取杂质,水作充分清洗后,脱水一定要完全,用无水硫酸钠过滤时量要充足,因易结块,苯不易滤出,可直接把苯倒入烧杯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入无水硫酸钠至有剩余的粉状无水硫酸钠存在,再将上层苯液倒入蒸馏瓶中蒸馏。蒸馏液应澄清透明,如有混浊,说明脱水不完全,无法进行测定,要及时作处理 。
韩瑞阳等采用正丁醇为提取溶剂对煎炸油脂进行羰基价测定,用比色法测得吸光度值,通过吸光度常数直接算出羰基价。发现正丁醇常数法比现有国标方法更简便,方法添加回收率为88%~127%,相对标准偏差为1.92%~9.82%。最终证实正丁醇常数法具有快速、简便、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煎炸油脂中羰基价的测定 。
油脂受环境(空气、温度、微生物、热、光等)影响,使油脂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为含羰基的化合物,这些二次产物中的羰基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其聚积量就是羰基价。
羰基价通常是以被测油脂经处理后在440nm下相当1g(或100mg)油样的吸光度表示,或以相当1kg油样中羰基的mEq数表示。大多数酸败油脂和加热劣化油的CGV超过50mEq/kg,有明显酸败味的食品可高达70mEq/kg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17401-2014等标准的要求:
(1)膨化食品中羰基价的标准值应该≤20mEq/kg。
(2)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CGV≤50mEq/kg。
甲醛检测国家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 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8毫克/立方米(0.08mg/m...
1、首先就是针对测定工业的废气和环境空气中的甲醛,这种检测的方法就是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使用与树脂制造、涂料、人造纤维、塑料、橡胶、染料、制药、油漆、制革等行业的排放废气以及做医药消毒、防腐、熏蒸时产...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用洗洁精,先不用水,就放洗洁精去搓,你觉得差不多了就用水冲洗下,之前我也把油脂不小心搞到床单上的,就这样洗干净的,希望对你有用!
羰基价是反映油脂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二聚体、三聚体、羧基、环氧基等有害物质的指标,游离脂肪酸分子裂解和双键被氧化形成羰基化物。羰基值在煎炸开始时间变化不太明显,但是随着煎炸时间的增加,羰基价就逐渐升高。整体而言,油脂的羰基值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关系增加。在油炸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当温度过高时油脂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为醛、酮、酸及小分子醛。消费者长期食用此类产品(羰基价超标的产品),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慢性毒性,严重的会影响到肝脏功能,还有致癌的可能 。2100433B
塑料检测方法国标汇总
塑料检测方法国标汇总 2008-10-05 19:59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 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
血脂检测方法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又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