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目 录
第一章 区域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述
第二节 区域地质特征
一、地层与岩性
二、地质构造
第二章 地苏地区地质背景
第一节 地层与岩性
第二节 地质构造
一、褶皱
二、断层
三、裂隙
第三节 地壳运动
第三章 地苏地区岩溶地貌
第一节 岩溶形态
一、个体形态
二、组合形态
第二节 岩溶洞穴
一、洞穴分类及发育特征
二、多层洞穴
三、洞穴堆积物
四、洞穴发育分布规律
五、洞穴发育时代
第三节 岩溶山地地貌
一、地貌类型及形态特征
二、多层地貌特征
第四节 河谷地貌
一、红水河河谷地貌
二、地苏河与拉棠河河谷地貌
第五节 岩溶地貌发育的制约因素
一、岩性
二、地质构造
三、气候
四、挽近构造运动
第六节 岩溶地貌的演化
一、岩溶地貌阶段演化
二、岩溶化时期划分
第四章 地苏地下河系水文地质特征
第一节 地下河系的确定
一、地下河系的存在
二、地下河系主流河道的确定
三、地下河系支流及主流上游河道的确定
四、地下分水岭的确定
第二节 地下河系的规模与结构
一、地下河系的规模
二、地下河系的结构
三、地下河发育深度
第三节 地下河系水文动态
一、水位与水温周期变化规律
二、流量变化规律
三、水质变化特征
第四节 地下河运动特征
一、地下河系的补给与排泄
二、支流与主流的水力联系
三、地下河纵比降的变化
四、水力特征及地下河流动速度
第五节 地下河系发育历史
一、“都安湖”时期的水系
二、地苏地下河系前期的发育
三、地苏地下河系主流后期的发育
四、现代地下河系的形成
第五章 地苏地下河系水资源评价
第一节 水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
一、岩溶水资源分类
二、水资源评价原则
三、岩溶水资源评价内容
四、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
第二节 回归分析法
一、回归分析
二、水文动态分析
三、计算
四、动态预测
五、水资源评价
第三节 水文地质相关比拟法
一、大兴地下河、澄江与地苏地下河系水文地质条件比较
二、大兴地下河水位与流量的统计分析
三、澄江水位与流量的统计分析
四、地苏地下河系数理统计模型
五、计算
六、水资源评价
第四节 径流模数法
一、地苏地下河系径流模数的计算
二、青水总出口的排泄量、补给量与可采量的计算
三、各支流排泄量的计算
四、水资源评价
第五节 水均衡法
一、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二、水输入
三、水输出
四、地下河系水均衡
五、水资源评价
第六节 水资源总评价
一、水资源计算比较
二、水量总评价
三、水质评价
第六章 都安县岩溶地下水开发条件
第一节 都安县岩溶地下水的分布
第二节 都安县岩溶地下水资源概算
一、内容与方法
二、参数的确定
三、水资源概算
四、水资源评价
第三节 都安县岩溶地下水开发条件
一、岩溶地下水开发条件
二、岩溶地下水开发条件分区
第七章 都安县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治理
第一节 岩溶地下水开发形式
一、排泄区的开发形式
二、径流区的开发形式
三、补给区的开发形式
第二节 岩溶地下水开发形式的选择
第三节 地苏地下河系的开发利用
一、开发利用现状
二、地下水库的一般工程地质问题
三、兴建青水地下水库的设想
四、青水地下水库工程地质评价
五、堵洞成库的新设想
第四节 改造利用地苏河
第五节 岩溶水害的防治
第八章 探测岩溶技术方法试验研究
第一节 试验研究概况
第二节 孔中无线电波透视法
第三节 地面视电阻率法
第四节 甚低频电磁法
第五节 交流剖面法(低频激励法)
第六节 航空红外遥感探测技术
第七节 放射性γ测量(能谱仪、辐射仪测量)
第八节 浅层地震法
第九节 声频大地电流法(电脉冲法)
第十节 其它物探方法
第十一节 探测岩溶技术方法的评价与展望
第九章 结论
一、地苏地区岩溶发育特征与规律
二、地苏地下河系发育特征与规律
三、地下河系水资源
四、地下河的开发利用
五、地下河的勘查
六、岩溶水开发形式与位置的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
英文摘要
附图1地苏地区地貌图1:10万(彩色)
附图2地苏地下河系图1:20(彩色)
附图3都安县岩溶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区图1:20万(彩色)
2100433B
内 容 简 介
本书论述了广西最大的地下河系――地苏地下河系的发育、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水运动特征。水资
源计算评价,采用了回归分析与水均衡计算相结合等方法,并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回归方程优选验证。著者
在全面总结群众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的基础上,论述了岩溶地下水的开发条件,提出了因地制宜开发、治理岩
溶地下水的意见。此外,著者对探测岩溶的10多种技术方法,其中包括航空红外遥感探测、无线电波透视、视
电阻率法、低频激励法、甚低频电磁法、放射性法、浅地震法、声频大地电流法、微型收发报机法等,也系统
地作了总结和论述。
本书可供从事岩溶地质研究和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者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网下载吧,
是国家审计署吗?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北露园1号 邮政编码:100830 总机:(010)68301114 可以搭乘15、16(支)、65、101、708、709、714、716、732、814等路...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水 文 地 质 工 程 地 质 实 习 报 告 学 院: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地质 07-3 班 姓 名: 学 号: 310703010315 日 期: 2010-9-2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实习目的和任务 实习过程(实习阶段的划分、踏勘点观测内容) 完成工作量统计(踏勘点数量、统测水位面积、测量井点数量、水质分析数量等) 1、 自然地理及地貌概况 1、 1气象、水文 焦作的气候属大陆季风型温暖带半干旱性气候, 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 14.9℃,多年 平均降水量为 594.4mm,年最大降水量为 921.6mm(1965 年),年最小降水量为 289.4mm(1981 年)。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5% 左右。区内河流有丹河、峪河、西石河、三门河,丹河属黄河水系,其余属海河水系。丹河 和峪河为常年性河流,其它为季节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第 1 页 共 4 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特 征码 标签 特征码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57年创刊,是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 质环境监测院主办的, 我国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领域 创刊较早、发行较广,并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的学术理论与实践刊物 之一。下面是带来的关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主要内容: 国内外水文地质学科、工程地质学科以及环境地质学、农业地质 学科研究,地质与环境工程建设、技术方法应用与创新、地下水资源 监测与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地质环境监测与开发、生态环境 保护等多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著者、读者。主要栏目:基础与专题、 应用与实践、经验与探索、综合述评、问题讨论、信息园地。 第 2 页 共 4 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主要栏目: 基础与专题、应用与实践、经验与探索、综合述评、问题讨论、 信息园地、新书评论。同时,
原为地质部水文工程地质局直属第六大队, 1975年后由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管辖。由于局结构调整,先后于1981年、1984年、1985年、1987年和1991年,从该院(队)划出部分精良人员和装备,分别组建了广西水文地质环境总站、北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桂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和柳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与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公司等单位。1993年,局又将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公司与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合并,更名为广西柳州地质工程公司。1998年,又将柳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与广西柳州地质工程公司合并,组建为新的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保持队、院、公司三块牌子)。广西水文地质勘察院
广西水、工、地质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于1989~1994年完成的一项成果。该成果是在1:20万水文地质普查及广西主要城市1:5万、1:10万精度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以及重点流域地质评价工作等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后完成的。该"志"对广西全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全面系统的论述。"志"紧密结合自治区的经济建设的需求,针对区内存在的水、工、环问题,提出解决途径。该项目对广西的深层岩溶与浅层岩溶的区别及其科学定义给予了合理的确定,对广西广泛分布的红粘土的成因提出新的学说,认为是次生堆积物,在查清广西地下水系统分布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不同保证率下的地下水资源量,对区内水土流失、矿坑充水、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图,分别进行了数理分析,建立了预测数学模型,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2100433B
1957年1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在北京创刊。
1959年,中国学者、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题写了刊名。
1960年7月,该刊因故停刊。
1966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不定期出版两期。
1979年1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在两度停刊近20年后正式复刊,并从总第45期起由月刊改为双月刊,页码由48页扩版为62页。
1982年7月,该刊领导单位由国家地质总局水文局和地质出版社划归至地质矿产部水文司。
1983年3月,该刊又划归至地质出版社领导。
1989年12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成建制划归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
2001年1月,该刊由原来的62页扩版为78页。
2002年3月,由于主办单位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勘查院工作性质和名称的改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主办单位更名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003年1月,扩版为120页;10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机构改革中,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整合为一个编辑部。
2006年1月,扩版为128页。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