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成果。基本查明了经济区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系统分析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适宜性和地质环境效应,探索了地质环境承载力和功能区划的方法并在南沙区进行了试点研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区域性已发或潜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对策与建议。
第一章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概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
第二节水文气象
一、气象特征
二、水文特征
第三节社会经济
一、经济区发展沿革
二、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三、经济区城市发展规划
第二章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第一节地形地貌
一、侵蚀构造地貌
二、构造侵蚀地貌
三、剥蚀一侵蚀台地地貌
四、海蚀阶地
五、堆积地貌
第二节地层岩石
一、地层
二、岩石
第三节地质构造
一、褶皱构造
二、断裂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条件
一、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二、地下水类型分区
第五节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一、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二、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三、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第三章陆域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第一节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
一、水资源短缺
二、水环境污染
第二节土壤污染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
二、土壤有机物污染
三、典型特例――东莞市垃圾填埋场对水土污染的影响
四、土壤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三节岩溶地面塌陷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地面塌陷的分布特征
二、地面塌陷的危害及基本特征
三、地面塌陷的孕灾环境
四、致灾因子分析
五、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分析
六、结论
第四节断裂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
一、珠江三角洲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的基本认识
二、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的活动性与历史地震
三、典型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其他主要断裂活动性特征
四、珠江三角洲断裂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问题初步评价
第五节软土地面沉降
一、软土分布特征
二、软土沉降的危害
三、软土沉降的成因类型与形成机理
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软土沉降的易发性评价
第六节崩滑流地质灾害
一、崩塌和滑坡
二、泥石流
第四章海陆交互带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第一节海平面升降及岸线变迁
一、海平面升降
二、岸线变迁
第二节海岸侵蚀与河口淤积
一、海岸侵蚀
二、河口淤积
第三节海岸带生态功能退化
一、大规模填海造地导致生态功能退化
二、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成潮入侵
第五章地质环境承载力和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第一节经济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体系
一、地壳稳定性评价
二、经济区土壤肥力评价
三、经济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四、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五、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六、经济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七、特殊地质环境问题影响
第二节不同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一、不同功能地质环境承栽力评价原则和思路
二、城市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三、工业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四、农业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五、生态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第三节经济区功能区划
第六章南沙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区划
第一节试点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
二、地质背景
三、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第二节试点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体系
一、南沙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
二、南沙新区土壤肥力评价结果
三、南沙新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四、南沙新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结果
五、南沙新区地面建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
六、南沙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七、南沙新区特殊地质环境问题影响评价
第三节南沙新区不同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一、南沙新区的城市功能地质环境承栽力评价
二、南沙新区的工业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三、南沙新区的农业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四、南沙新区的生态功能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第四节南沙新区功能区划
第七章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环境问题的控制性要素
一、地形地貌
二、新构造运动
三、海平面变化
四、第四系沉积物
五、人类工程活动
六、控制性因素的内在统一性
第二节地质灾害防治
一、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第三节地质环境保护
一、水环境保护
二、重大工程建设场地的生态地质环境保护
三、矿山开发生态环境保护
四、海岸带开发保护
五、地质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2100433B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
您好,北辰三角洲从2007年拿地至今一直就是作为长沙的一张名片在打造! E4区总用地面积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万方,由6栋高层住宅、2栋公寓、1栋多层商业、沿街商业和两层停车场组成,规划...
您好,北辰三角洲从2007年拿地至今一直就是作为长沙的一张名片在打造! E4区总用地面积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万方,由6栋高层住宅、2栋公寓、1栋多层商业、沿街商业和两层停车场组成,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指标评价
本文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十二市的经济情况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按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各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位。
序
前言
第一篇 综合篇
第1章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概况
1.2 社会经济状况
1.3 研究区地质环境类型及水文生态特点
1.4 近年来的新问题
第2章 典型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考察
2.1 广西、云南、重庆野外考察
2.2 广东、贵州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考察
2.3 湘、鄂西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考察
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工程建设造成含水层疏干和边界条件变化
第3章 石漠化问题
3.1 石漠化原因及现状
3.2 石漠化分布与发育特征
3.3 石漠化危害
3.4 石漠化综合治理
3.5 石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4章 旱涝问题
4.1 旱涝出现的原因和对策回顾
4.2 西南地区干旱的现状
4.3 对2010年西南大旱的反思
4.4 结论和建议
第5章 水污染
5.1 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分布
5.2 水质状况
5.3 原因分析
5.4 对策与建议
第6章 典型工程地质环境灾害问题
6.1 岩溶区地质环境及典型工程地质灾害问题
6.2 以往工程环境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程度
6.3 工程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7.1 岩溶石山区地质环境脆弱
7.2 对策建议
本篇参考文献
第二篇 云南篇
第8章 云南省区域环境地质概况
8.1 地质环境概况
8.2 岩溶水的运动及赋存特征
8.3 云南岩溶环境调查
第9章 石漠化
9.1 石漠化概况
9.2 石漠化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9.3 石漠化的危害
第10章 旱涝灾害
10.1 旱涝灾害的分布及特征
10.2 干旱、内涝灾害成因
第11章 水污染
11.1 水质现状
11.2 地下水污染现状
11.3 地下水污染类型
11.4 岩溶水水质变化趋势
第12章 典型工程环境地质问题
12.1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概况
12.2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及泉水疏干
第13章 土壤As、Cd元素超标
13.1 As、Cd元素的背景含量
13.2 As、Cd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
13.3 As、Cd元素的来源分析
13.4 As、Cd元素富集机理的初步认识
第14章 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对策及建议
第三篇 贵州篇
第15章 环境背景
第16章 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第17章 对策和建议
第四篇 广西篇
第18章 环境地质问题
第19章 环境地质问题实例
第20章 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措施及建议
第五篇 广东(粤北)篇
第21章 粤北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第22章 石漠化
第23章 旱涝问题
第24章 水环境问题
第25章 其他环境问题
第六篇 湖南(湘西)篇
第26章 湘西地质环境概况
第27章 湘西石漠化
第28章 旱涝灾害
第29章 水环境问题
第30章 典型地质灾害或工程地质问题
第七篇 湖北(鄂西)篇
第31章 鄂西岩溶石山地区基本概况
第32章 石漠化及防治对策
第33章 旱涝灾害及防治对策
第34章 宣恩县下坝村排涝工程实例
第35章 宣恩县西坪村排涝工程实例
第36章 岩溶地下水污染问题
第37章 岩溶地区地质灾害问题
第八篇 川南、重庆篇
第38章 川渝岩溶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
第39章 对策建议
第九篇 有机污染篇
第40章 有机污染概述
第41章 研究区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
第42章 岩溶区典型有机污染环境问题
图版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19940443[07134] |
项目名称 |
上海市地下工程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上海市地质矿产局地质资料馆 |
主要完成人 |
严礼川、叶欣、郎宝玉、费宝兴、李东航、周密 |
研究起始日期 |
1988-04-01 |
研究终止日期 |
1990-04-01 |
主题词 |
工程地质勘察;环境地质学;上海;地下工程 |
任务来源 |
B |
本书是我国西南八省岩溶工作者通力合作,深入岩溶石山地区,进行了大量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在全面分析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质环境和典型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本书内容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粤北)、湖南(湘西)、湖北(鄂西)、重庆、四川(川南)等我国主要岩溶省(区),是我国目前**部以岩溶地区环境地质问题为主题的专著,全面、系统、客观地分篇论述了西南岩溶地区广泛面临的包括石漠化、旱涝灾害、水质污染和典型工程环境在内的环境地质问题,针对各地区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治理提供了专门的对策,并首次论述了岩溶地区所面临的有机污染问题。
本书既是对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现阶段环境地质问题的总结,也是各地今后进行环境地质调查及治理工作可参考的宝贵资料,将为政府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可供从事地质、地理、农林、水利、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员及有关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