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质量记录填写有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报表填写必须完整,尽可能详细(可按照“6W2H”的表述方式进行描述),对所列示的所有内容均要填写清楚,如不能填写的内容要用斜线(/)划掉,特别是签名栏的填写,要写全名;
2.记录要求准确清晰,不得潦草,更不得随便在记录上乱涂乱画,记录背面也一样,特别注意的是要检查最后填写的清晰度,不清晰者要进行重填;
3.记录不得随便进行更改,需要更改时正确的做法是先将错误的地方用一条横线划掉,然后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内容,同时在旁边进行签名,并写上日期。值得注意的是:
(1) 如是数字错误,应将整个数字划掉,不能仅将数字中写错的位数划掉,如:将9002该为9001时,应为9002而不是9002。
(2) 签名时要注意写全名,不能仅写一个字或写某主任、某经理、某先生、某小姐等。
(3) 填写日期时要写全年月日,例如文件的起草日期为2004年2月1日可写为1/2/2004或2004/2/1、2004.2.1等。
4.不准使用涂改液,也不能使用修正纸等,不准用铅笔填写,一般不准用红色笔迹填写,尤其是签名;
5.记录报表的日期和流水号要写全,便于追溯和管理。日期填制要写全年月日,如2004年2月1日;流水号的填制必须按固定的编号规则进行,流水号的填写位置在报表的右上角。品证部推荐的编号格式为:年份/月份/流水号,如2004年2月的第15份报表的流水号为04/02/015。2100433B
大多数企业都通过了质量认证,虽然说体系运行已很成熟,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不重视科学程序的作用,凭经验办事,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记录是束缚自己的绳索,关注度下降,思想松懈,这些都是企业通过认证后的通病。主要表现为:
1.对质量记录认识不到位
目酌,仍有部分企业对于为什么要做记录、做什么样的记录和怎样做记录认识不足,这直接导致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对记录的要求不明确、在具体操作中对过程尤其是重要过程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过程结束后缺乏对记录的有效整理和监督。
2.记录的填写方式不规范
具体表现在记录表格的设计上存在缺漏项,如实验参数、实验项目不全;填写方法上数值类项目如重量、尺寸.参数等按符合性项目处理,在记录表格上甚至打√或打×,这种做法使得在实际操作时,项目之间容易混淆,也不利于后续开展统计分析,同时,过程的可追溯性变差;有的记录对事件过程表述含混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让人看后一头露水。
3.缺乏对记录的整理和加工
各种记录表格存档混乱,没有制定归档要求或是没有按要求整理,造成查找使用不方便。没有根据记录中的数据开展统计分析,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丧失改进的机会。
1、质量记录超过保存期时,由各科室填写《记录销毁申请》,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中心领导批准后,由各科室在质管科监督下进行销毁。
2、如有某种原因需保留超过保存期的质量记录,应整理成为质量档案保存。
住宅这种东西是非常关键的,关乎到你一辈子的,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不同的住宅的方位还有关键部位是怎么样的; 1)大家购房所付的保险费其实是可以打八五折的,不要在售楼处买保单,外面的保险...
1楼层的标高要设置准确,尤其是基础层的,影响土方,还有顶层的,一般建筑于结构有个高差,所以顶层层高一般建筑结构不一样 2构件标高及尺寸信息,输入错误会影响梁 3绘制位置要准确,否则影响扣减 4注...
如下图所示,图纸结构总说明中后浇带构造详图,除了筏板基础部分参照这个做法,那么条形基础也要参照这个做法【只要是后浇带都要这样做的,一般条形基础也不会出现后浇带的】,问题是后浇带底部的筏板基础应该是C3...
1、由品管部保管的质量记录,在各质量活动结束之前交到品管部时按受控文件进行控制,在质量活动结束后交品管部存档。
2、由各部门归档管理的质量记录,由各部门收集保管。
1、质量记录的贮存条件应可靠、安全、防止损坏、变质或丢失。
2、质量记录未经批准不得复印、销毁。有关产品检验、实验的质量记录复印须盖受控文件专用章,并由文控中心登记;其它部门质量记录复印由本部门在质量记录原件上注明分发份数和抄送部门。
3、各部门归档管理的质量记录应按月或在质量活动结束后收集分类、按编号顺序装订成册。
4、借阅质量记录须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借阅,并按期归还。
1、质量记录填写要清楚,字迹要清晰,不得使用铅笔填写,不得随意更改,如质量记录因笔误需更改,当事人应在更改处字上划一横线并更正及签名认可或备注栏中签名认可。
2、填写质量记录内容要求真实、完整。
3、记录完毕后,责任人应签名,签名时须填写全名。
4、质量记录的表格上所有须填的栏目,均应进行相应填写,若有不适用的栏目应加划斜线。
也叫管理记录,是记录工作的一部分。记录控制包括技术记录,质量记录;
这些记录包括下列类型的文件:
产品规范。主要设备的图纸,原材料构成说明书。
原材料实验报告。
产品制造各阶段的检验和实验报告。
产品允许偏差和获得认可的详细记录。
不合格材料及其处理的记录。
委托安装和保修期内服务的记录。
产品质量投诉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来自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报告及纠正措施的记录;
这些记录将证实质量体系的正常运作,包括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运行。
质量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记录。
对供方及其定额的认可记录。
过程控制和纠正措施记录。
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标识记录。
人员资格和培训方面的记录。
记录与文件的不同,记录可以提供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及有效性运作的证据,具有可追溯性、证据并据此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作用。
(1)为质量活动及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2)为正确有效地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提供客观证据;
(3)为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
(4)为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5)为评价和验证质量活动提供信息;
(6)质量手册及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控制内容:标识、储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
1、可操作性
指导操作性使用的一种文件,因而明确、具体、实用。
2、可检查性
质量记录反映操作者的实际操作活动,具有数量化和特征化,因而可以检查和评价。
3、可追溯性
要需要追踪了解查明原因时对通过质量记录查明情况,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4、可见证性
为企业进行内部或外部质量体系审核提供证据,它可以证实是否已实施了规定的质量体系要求及实施的程度。另外质量记录也可以反映对不合格采取了哪些纠正措施。
5、系统性
记录了整个质量活动的完整过程,因而具有连续性,也为管理者分析质量问题、质量发趋势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质量成本分析、统计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依据。
质量记录报表填写意义与要求及注意事项
质量记录报表填写意义与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 记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记录是记载过程状态和过程结果的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过程 状态主要针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和体系的运行过程,而过程结果则是指体系运行效果和产品 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 根据记录的上述特性,记录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在记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 盲:记录的设置、设计目的、功能不明,不是为管理、改进所用,而是为了应付检查。 (例如:我们在填写质量报表时,本来该真实记录的而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更改) (2) 乱:记录的设置、设计随意性强,缺乏体系考虑,记录的填写,保管收集混乱,责任不 清。 (3) 散:保存、管理分散,未作统一的规定。 (4) 松:记录填写、传递、保管不严,日常疏于检查,达不到要求,无人考核,且丢失和涂 改现象严重。 (5) 空:该填不填,空格很多,缺乏严肃性
旁站记录填写注意事项
。 。 1 混凝土旁站记录 施工情况: 砼浇筑前对钢筋、模板已验收合格,已签发砼浇筑令。有配合比报告单和材料质保书。 电工、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质检员、安全员及施工队长在现场监督、巡查。 实测坍落度 125mm(7;30)、110mmm(11:30)、130mm(5:00)。 试块取样、留置:标养 1 组、 同条件 1 组、拆模 1 组。 复查楼面砼浇筑厚度: 3 次, 8.5 、8.3、7.6 cm,抽查楼面标高 3次, 3.815 、 3.795 、3.780 m 。 钢筋保护:保护层控制良好,无漏放负弯筋现象。 检查构件截面尺寸变化和模板加固情况:无变形、爆模,缝隙已补好。 砼振捣情况无漏振,振捣方法正确。 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 1、砼浇筑前模板湿水不充分,已要求专人负责湿水; 2、板筋有踩压变形,已进行调整; 浇筑过程 中个别预埋线管、件有偏位,立即暂时停止该部位的振捣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水泥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石渣产品合格证。
2.砂子材质证明。
3.胶粘剂和矿物颜料的出厂合格证。
4.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2100433B
1.制作单位质量管理检查资料
2.设备制造依据及工艺资料
3.设备制造材料的质量记录
4.零部件加工检查验收资料
5.监理工程师对质量记录资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