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棕色土地与其它土地的主要区别,在于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或环境问题,污染的类型和造成污染的原因都是多种多样的。污染包括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建筑物以及其它环境物质的污染;污染物的类型包括有害工业化学物质、铅等重金属、石棉、石油产品、医院垃圾等,甚至鸽子等鸟类的粪便也能构成对建筑物的污染,一块曾经属于肉联厂的用地也被纳入了“棕色土地”开发项目。
棕色土地,从土地利用现状上,既可以是废弃闲置的,也可以是仍在利用之中的,如仍在惨淡经营中的老工业区;从用地功能上,以前既可以是工业用地,也可以是其它用地,但属于工业用地的居多;从空间分布上,既可以是城市土地,也可以是非城市土地,但往往以城市土地为主;从用地规模上,既可以是大片土地,大到数百英亩,也可以是小片用地,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都小于10英亩;从受污染的程度上,有的明显存在、或证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有的只是令人担心存在污染,污染程度可轻可重。
美国国家环保局(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简称EPA)对棕色土地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棕色土地是指废弃的、闲置的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或商业用地及设施,在这类土地的再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因存在着客观上的或意想中的环境污染而比其它的开发过程更为复杂”。按照法律规定,这类土地的开发受环保部门的制约,开发活动必须按照程序得到环境保护部门的许可才能进行,包括对污染进行必要的治理和达到规定的标准。
《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为第一代巴巴多斯移民的后代,非洲裔小说家波.马歇尔虽然没有得到美国主流作家们的认可,但在黑人女作家的经典著作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她的作品为年轻的文学姐妹们提供了一种声音,一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暴力和仇恨框架,赋予作品以新的力量,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茫、痛苦、无奈和激奋,更多的是读到了她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信心。马歇尔在小说《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中成功地塑造了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移民母亲的典型代表希拉,边缘人物成长的典型代表赛丽娜,挣扎在生存边缘的典型代表苏吉和汤普森等几位黑人女性形象,描述了第一代移民及其后代在多重压迫下表现出来的坚韧和毅力。
棕色针叶林土的质地大多轻、粗,含砂粒及石砾量多,砂粒含量在30%-85%,>2毫米的石砾量为3%-35%,同时石块较多,石土比为30-80。而大兴安岭北部由第三世纪陆相沉积带(古红土)上形成的棕色针叶林土粘粒含量增高达34.5%,具积水潜育成土过程的棕色针叶林土,粘粒含量也较高,为25.0%-25.5%。
棕色针叶林土呈酸性反应,pH4.5-6.5,上部土层较酸,下部土层呈微酸至中性。土壤盐基交换量不高(4-7me/100g),其组成中钙、镁占80%以上。交换性酸含量除表土层较高外(2-5me/100g),一般均小于1me/100g,盐基饱和度除22011剖面底层发育于玄武岩火山灰母质外,均呈不饱和状态。棕色针叶林土的养分状况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但总的趋势是养分贮量均较高。
由于常年气温较低,分解与转化有机物的微生物活动受到限制,加之冻融期与伏雨期土壤过湿,使养分的转化与氧化过程减弱。
棕色针叶林土的有机质含量虽高,但氮量与磷量均低,碳氮比值增大。微量元素的有效量,除铁以外,其余均较暗棕壤少,凡此说明棕色针叶林土的有效养分贫乏,而铁却较活化。
棕色针叶林土的形态特征通常是土层较浅薄,一般在40cm左右,土层内多砾质岩屑,质地较轻,无论坡上坡下多以壤质为主;全层呈棕色或暗棕色,分层不明显;表层腐殖质处于半分解状态。其剖面形态为:O(O1,O2)-Ah-AhB-Bs-C。
O(O1,O2)层:枯枝落叶层。包括两个亚层,0~2cm厚的新鲜未分解的枯枝落叶,常与藓类混合,潮润,棕色(7.5YR5/4),疏松有弹性,局部可见白色菌丝体;其下为半分解的植物残体,厚度约为2~10cm左右,比上层紧密,有时微显泥炭化,暗棕色(7.5YR4/4),可见细根和白色真菌菌丝体,明显过渡。
Ah(或H)层:腐殖质层(或毡状泥炭层),厚度约10cm,腐殖质含量40g/kg~80g/kg,不稳固的团块结构,暗棕灰色(7.5YR6/2),较疏松,多木质粗根及局部白色菌丝体。或该层为泥炭层,为毡状凋落物与矿物质混合物,暗棕色(7.5YR4/3),中壤,有白色菌丝体。向下层逐渐过渡。
H层自上而下又可细分三个亚层:H。层,松针累叠而成,原形尚可辨认,但颜色已有改变,呈暗棕色;He层,已部分分解,呈黑色,但手感尚可查知针脉等较紧硬的部分;Hi层,呈腐泥状,黑色,手槎有黑褐色粉末留于指上。H层很湿,具隔热作用,因此棕色针叶林土的矿质土体部分常年处于低温状态。向下层过渡明显并较平整。
AB层:过渡层,为矿质土层,厚约6cm左右,暗灰棕(7.5YR5/2),质地多为中壤 ,核块状结构,含有石块,石块底部可见少量铁锰胶膜,较紧实,有木质粗根。
Bhs层:淀积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0~30cm,淡棕色(10YR7/6),核块状结构,较紧实,根极少。土层薄处,有大量砾石,层内或砾石面上可见铁锰和腐殖质胶膜及SiO2粉末,该层一般无明显淀积现象。
C层:母质层,棕色(7.5YR5/4)或同母岩颜色,以石块为主,在石块底面,大都可见铁、锰和腐殖质胶膜。母质多为花岗岩及石英粗面岩的风化物,质地粗造,酸性反应。 棕色针叶林土全剖面均有亚铁反应,尤以表层量最高。
又称"褐色石灰土"。石灰(岩)土之一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较为低矮的石灰岩山丘区,以中国广西西北部及北部石山地区面积较大,常见于山麓坡地或微呈起伏的山间谷地。
由于排水良好,碳酸钙淋溶作用较强,一般剖面上部已无石灰反应。土层较厚,表层有机质含量低于黑色石灰土,暗灰棕色,团粒结构较不明显,质地粘重;向下为棕色心土层,块状或棱块状结构,结构体表面有光亮胶膜,有时还出现细粒状铁锰结核。土壤pH值6.0-7.5。盐基饱和度低于50%。粘粒硅铝率约18,粘土矿物以蛭石与高岭石为主。氧化钾含量约0.49-0.82%,游离氧化铁在10%左右。由此表明,这种土壤剖面铁锰氧化物出现移动淀积,且有一定程度的脱硅富铝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