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2014年房地产行业十大新闻

2014/12/311210 作者:佚名
导读:​当一线城市的房价不再一骑绝尘,当一线房企开始步入2000亿元时代,我们意识到,新常态下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变革的序幕已经拉开。

编者按:

这一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超出了许多所谓预言大师的盖棺定论范畴。限购令松绑,唯5个城市孤独坚守;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出台,历时7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局;房企博弈电商平台,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变革终不能“幸免”……年末,王健林讲述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商业模式在新语境下不被资本市场认可却在上市首日破发的故事,全球房地产行业的IPO历史纪录就此改写,让我们铭记此刻。

当一线城市的房价不再一骑绝尘,当一线房企开始步入2000亿元时代,我们意识到,新常态下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变革的序幕已经拉开。

房地产中介变局

新闻回放:

5月28日,占据杭州二手房市场逾80%份额的9家房产经纪公司,以联盟形式宣布下架在搜房网的所有房源。这一事件迅速在全国多个城市发酵。

6月,北京成立由链家、我爱我家、中原地产、麦田房产、21世纪不动产五家中介组成的中介联盟,与搜房网进行谈判。

11月,二手房行业两大巨头链家与我爱我家均与搜房网分手。

变局的导火索是搜房网提高房源发布端口费用。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下,中介行业已经处于寒冬时期,无法承受更重的成本负担。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搜房网的业务不断向下延伸,与中介公司形成竞争关系,如绕开公司直接对接经纪人,或与开发商直接合作。搜房网已宣布搭建互联网媒体平台、交易平台和金融平台,并建立更为广泛的合作伙伴机制。这也就意味着,搜房网开始全面渗透房产交易环节。

上榜理由:

先是中介联合抵制搜房网,搜房网被迫联合中介,然后是中介纷纷向线上延伸,中介与中介之间相互“挖角”。双方的业务呈融合趋势,竞争在所难免。但无论是传统中介,还是传统房产电商,都面临着发展模式的变革。

“以房养老”政策落地

新闻回放:

6月23日,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将于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试点“以房养老”。

7月1日,“以房养老”试点首日,有媒体采访了多家保险公司,发现开局并不理想。前期参与保监会征求意见的太平洋保险、合众人寿保险等保险公司均未申报“以房养老”产品。

几年前,“以房养老”曾由南京、上海、北京、长春等城市的个别金融机构自发兴起尝试,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萎缩。有业内人士指出,“以房养老”在美国的本质更多接近于银行按揭业务,但在我国的业务落点是终身年金保险,资金来源于保险公司自身。无论是养老者本人,还是保险公司,目前对“以房养老”比较谨慎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推广。

上榜理由:

“以房养老”是一项全新的政策,在国内并没有形成共识,在国外则较被认可,它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金问题、盘活已有房屋资源、扩大保险公司业务范围都有积极意义。“以房养老”开局差强人意,对于后续成果,我们拭目以待。

限购令松绑

新闻回放:

6月26日,呼和浩特取消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制度,市民买房时不再受房屋套数限制。呼和浩特成全国首个正式发文确定取消限购的城市。济南、厦门、南昌、成都、苏州等先后跟进。

7月底,杭州正式发文放开限购,限购松绑进入一个新高潮,且均为正式发文、对外公布,从“犹抱琵琶半遮面”过渡到全面松绑。此后,西安、宁波、徐州、青岛、合肥也陆续发文取消限购。

9月26日,珠海放开限购,全国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三亚5个城市未取消限购。

受限购令松绑影响,一些库存积压严重、销售萎靡的城市出现了短暂的成交小阳春。业内人士坦言,限购松绑的信号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在信贷环境没有根本改善的情况下,限购放松对楼市成交量的恢复作用有限,房企应积极营销,以价换量去库存。

上榜理由:

自2010年4月“国十条”颁布以来,这轮“史上最严调控”至今已四年有余。如今,限购令松绑,尽管没有正式下发文件,但政府已表露了救市意图,百姓翘首以盼的“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或不远矣。

房企进入电商时代

新闻回放:

8月25日,万科和淘宝网宣布用淘宝网消费额冲抵购房款,最高可抵扣200万元。4天后,万达集团、百度、腾讯成立战略同盟,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万达集团一期投资额达50亿元。绿地集团由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为智慧城市全产业链整合者,其中就包括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即一站式智慧云平台。

“双11”期间,万科原副总裁、金牌董秘肖莉入股房产电商房多多。在“双11光盘节”中,方兴地产24小时成交42亿元;万科联合阿里巴巴,在天猫“双11”购房专区,将108个楼盘以8.9折出售……

房企与电商越走越近的趋势已经显现,众多房企将原来传统的售房、选房、购房移到电商合作方的多元平台上进行。传统房企与电商的紧密结合,并非简单的对接,而在于未来新常态与大数据情况下资源的充分整合。

上榜理由:

今年被称为房地产行业的互联网元年。新常态之下,房企新思维转型号角已经吹响。未来几年内,大型区域性房地产电商平台或会出现,传统的产业创新与转型破局正依赖于楼市新周期的开创。#p#分页标题#e#

央行“9·30”新政+降息

新闻回放:

9月30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重申首套房首付最低30%,贷款利率最低7折。同时,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9·30”新政后,央行在时隔两年多后再度启用降息工具。自11月22日起,央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央行“9·30”新政和降息的托市大招令10月和11月楼市成交回升。在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为67个,但降幅收窄0.2%。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无一下降。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较10月有所增加,并创下年内新高。

上榜理由:

央行出手救市,各项政策逐渐落地,效果正在不断内化。宏观政策向市场调节回归,购房者是最大受益方。以20年期100万元贷款为例,降息后,购房者月供可减少234元,20年可减少利息支出4万元。

众筹买房成风

新闻回放:

11月11日,房企首次推出众筹买房活动,远洋、万科、龙湖、保利、方兴等众多房企纷纷加入众筹大军。

当天,远洋联手京东金融推出“11元筹1.1折房”。此次远洋推出的1.1折众筹房源,包括北京、大连的多个楼盘项目。远洋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4小时内的筹资额已达1220万元,刷新了中国实物众筹纪录。11月14日,远洋将活动升级,推出名为“11元筹首付”的项目。最重要的是,双方在此次活动中并不收取用户任何费用。

从11月17日开始,万科与平安好房网联手推出了房产众筹项目“平安&北部万科城”,一次性推出216套房源众筹,如果此次众筹成功,将创下国内单次房产众筹房源数量最多的纪录。

此外,绿地“微信众筹抢房”、方兴“100元众筹30万元”等也纷纷跟进。

上榜理由:

一时热情的促销演变成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这种众筹方式一度被认为是房企借力“双11”进行的短暂性促销活动,但此后房企在众筹买房方面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涉及的楼盘和房源也不断增加。

中国房企在美最大投资项目开工

新闻回放:

12月15日,绿地美国公司与森林城集团纽约公司合作投资开发的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太平洋公园项目正式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50亿美元,是纽约30年来规模最大的房地产综合体项目之一,也是中国房企迄今在美国的最大投资。加上之前在洛杉矶的绿地中心项目,绿地在美项目总投资已达60亿美元。

此次开工的纽约太平洋公园项目位于布鲁克林正中心,将建设拥有14栋大楼的大型综合社区,包括6067户出租公寓和可售住宅单元、办公楼和酒店。同时,社区规划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公立中学、健康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

在绿地介入之前,纽约太平洋公园项目已历经10年进行规划设计和前期准备。2013年12月,绿地美国公司与森林城集团纽约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并于今年7月由绿地持股70%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收购并开发纽约太平洋公园项目。

上榜理由:

中国房企“走出去”达到新高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一路下行,但包括万达、绿地、万科、碧桂园等在内的房企巨头在海外的投资却不断加速。这一项目规模庞大,对处于复苏中的纽约房地产市场也有积极的提振作用。

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出台

新闻回放:

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56号国务院令,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共六章三十五条,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登记范围等做了明确规定。关于多层次信息共享的制度是一大亮点,而此前备受关注的“以人查房”并未提及。

受此消息影响,12月22日,A股早盘房地产板块高位跳水。截至当日收盘,房地产板块的143只个股中,115家同比下跌,其中69只个股跌幅超过5%,国兴地产、铁岭新城等9只个股跌幅更是超过10%。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确认、保护合法财产,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以更好地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多头管理,逐步实现一个窗口对外。

上榜理由:

酝酿7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终于姗姗而至。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本身是房地产长期管理基础制度的一部分,并不直接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但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这一制度还承载了百姓在反腐、房价调控等方面的多重期待。

地产界年度最大并购逆转性收尾

新闻回放:

12月23日,地产界年度最大金额并购终于落定。

早在5月22日,融创发布公告,拟以62.98亿港元收购绿城24.313%股权。收购完成后,融创与九龙仓并列成为绿城最大股东,绿城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宋卫平的股份由21.871%降至10.473%。

这是近年来地产界金额最大的一次并购。7月前后,融创交付了收购款,并派出以孙宏斌麾下大将、上海融绿公司总经理田强为代表的团队,接管了绿城的经营大权。

11月13日,有举报信举报宋卫平夫妇、绿城副董事长寿柏年及孙宏斌是一致行动人。12月1日,融创发布公告称,正考虑可能调整收购事项。

然而,12月18日,孙宏斌和宋卫平正式签订终止协议的文件。12月23日,中交集团以总价约60.13亿港元收购宋卫平持有的绿城24.288%股份。中交集团与九龙仓并列为绿城第一大股东。

上榜理由:

年度最大并购上演逆转剧情。从融创到中交,短短几个月,变化之大令人感慨。宋卫平曾表示,如果没有中央关于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就没有这次合作。引入中交集团后,绿城是否试水混合制值得关注。

万达商业地产上市

新闻回放:

12月23日上午9时30分,万达商业地产在港交所上市,总融资规模达42.7亿美元,刷新全球房地产行业IPO历史纪录。

正式在港交所H股挂牌交易,以48港元开盘,近300亿港元的集资净额也让万达商业地产摘得今年港股最大IPO桂冠。尽管当日收盘时证明市场预期过分乐观,但通过万达商业地产上市,万达集团掌门人王健林的个人财富仍暴增63%。

万达商业地产登陆H股,可谓继阿里巴巴赴美IPO后的一大盛事。从招股说明书看,此次上市的万达商业地产包括178个物业项目,分别为159个万达广场、8个万达城和11个独立开发的小项目。在万达商业地产的股东结构中,除大股东王氏、以丁本锡为首的骨干员工外,还包括建银国际等7家财务投资公司,以及孙喜双等外部自然人股东。

上榜理由:

首富之争风云再起。万达商业地产上市后,万达集团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房地产开发商,王健林家族的财富达到950亿元。此前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成功逆袭,成为新一代中国首富。但目前万达院线A股上市只差临门一脚,若成功上市,王健林的财富将再度剧增。

文章来源:中华建筑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