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津市市工业志 | 津市工业的兴起——手工业的起源

2018/09/0699 作者:佚名
导读:手工业的起源 明朝中叶津市水运便利,商业发达,形成港口渔村。随之有手工业兴起,开始是为水运渔业服务,有木船修造、渔具制作,相继更是为附近农业和人民生活服务,有纺织,铁木、农具、砖瓦、食品加工等行业出现。当时手工业只是作为农民副业,农忙务农,

手工业的起源

明朝中叶津市水运便利,商业发达,形成港口渔村。随之有手工业兴起,开始是为水运渔业服务,有木船修造、渔具制作,相继更是为附近农业和人民生活服务,有纺织,铁木、农具、砖瓦、食品加工等行业出现。当时手工业只是作为农民副业,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摆摊设点或走街串巷。明末清初,市场日趋繁荣,有手工业店铺作坊开业,至民国元年津市人口正户1500户,附户1410户,有店铺723户,其中各项(消防)危险物店铺:有编炮店13户,铁铺15户,铜锡铺23户,柴炭行12户,油榨行12户“注”可见当时手工店铺已很普遍。津市窑坡渡就是因砖瓦窑而命名。砖瓦窑为津市成长最早的手工业之一,始于明洪武二年(1369),后有韩承斌等11户设窑17座,生产青砖布瓦,历时数百年而不衰。随津市水运的发达,民国初年船木业有所发展,先后有杨长贵、李祖生等14户,从事木船修理制造,船木工有时多达数百人,其他较早的手工业户,有清顺治元年(1664年)升太隆秤铺,清康熙8年(1670年)曾鸿发园木铺,清乾隆42年(1778年)刘宏顺棕索铺,清乾隆48年(1784年)张万和、邹万顺笔墨铺,清道光20年(1840年)毕宏发皮革作坊,清同治12年(1873年)于大友陶器厂,民国四年永泰服装公司等。

津市附近农村,盛产棉花,纺织印染业,历史悠久,为津市最大的手工业。清朝末年有土布店和染坊数十户,产品有青布、白布、兰布、印花布、格子布等。民国12年(1923年)长沙、常德等地商人刘福生等来津开设袜厂,年产线袜四万余打,清光绪元年(1875年)津市人彭先正在刘公桥开设彭宏太丝线号,年制丝线数百斤,以后有梁美和、裴恒新等20户相继开业,并发展生产棉线、线带。

清末民初津市碓碾坊有十余户,除碾米供应民食外,大部分兼营槽坊,酿酒熬糖作为副业,其中夏新发槽坊开业最早(1878年),杨正记碓坊规模最大。民国12年(1923年)常德鑫记机器店迁来津市,更名胜昌机器店、以修理机械为主,兼营袜机、压面机制作,以后有德昌机器店、鑫胜机器店相继开业,为津市有机械行业的开端。民国初年,津市已有石印店数家,取代了以往的刻板印刷,先后有较大的印刷组合开明印刷公司、又新图书印务馆等相继开业。民国初年有创烟业恒兴、开太等25户,后发展为手工卷制金棠烟。抗日战争时期,很多难民手工卷制香烟,最盛时容纳工人数百人、为时不久,抗战胜利后即告结束。至此津市手工业已有建材、船舶、渔具、纺织、皮革、缝纫、针织、蚕丝、食品、铁木、五金、机械,印刷、烟草、竹器、笔墨、雕刻、鞋帽、制索、油漆等30多个行业,两百多个品种,170多家作坊,从业人员共计一千五百余人。

“注”据九澧共和报民国元年11月10日第十次版九澧近闻(湖南省图书馆收藏)

来源:津市市工业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