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国际环境服务业的内涵和分类全球对环境服务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分类。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分类方式有五种:联合国中心产品分类(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CPC);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所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中( W/120,1991)所使用的服务部门分类目录( Services SectoralClassification List,SSCL);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欧盟统计局(OECD/EUROSTAT)关于环境服务的分类;欧盟在 WTO新一轮谈判中提出的新的环境服务分类和我国环境保护总局对我国环境服务业分类。
(1)CPC环境服务分类
将环境服务业定义为污水处理服务( CPC9401)、废物处置服务(CPC9402)、卫生和类似服务( CPC9403)、废气消除服务( CPC9404)、噪声消除服务(CPC9405)、自然与景观维护服务(CPC9406)及其他环境保护服务(CPC9409),有临时 CPC(CPC,1991)和修订 CPC两个版本(CPC1.0,1998),两种版本对环境服务的定义一样,不同的是 CPC1.0在临时 CPC基础上进行了二级分类,例如:CPC1.0将废物处置服务又细化分为非危险废物收集、非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收集、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四种。
(2)GATS中所使用的环境服务分类(SSCL)
GATS W/120分类目录主要依据临时 CPC分类,其环境服务分类为: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置服务、卫生和类似服务、其他环境服务四类。与 CPC1.0相比,GATS环境服务分类没有对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置服务等进行次级分类。GATS W/120服务部门分类名录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秘书处与各成员磋商的结果。因此,它应被看成是一个谈判目录,而不是一个统计分类。
(3)OECD/EUROSTAT环境服务分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统计局(OECD/EUROSTAT)认为 CPC1.0及 W120中的环境服务定义都过于泛化,经过研究,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环境服务定义和分类2。他们认为环境服务具体指提供度量、预防、限制与水、空气、土壤、废物、噪声、生态系统等相关的环境破坏的服务,以及将这些环境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的服务。该分类包括两部分:一是为一次或多次环境保护、污染控制、补救和预防活动提供的服务,具体包括提供有关分析和监测服务、技术工程服务、环境研发,培训与教育、环境核算与法律服务、咨询服务、其他环境事务等;二是指具体环境媒介所提供的服务,具体包括从事废水处理、废物处置、大气污染控制、消除噪声等方面的操作(OECD/EUROSTAT的环境服务分类见表 1.2)。
(4)欧盟的环境服务分类
最近,在 WTO服务贸易委员会的谈判中,欧盟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服务分类。它将环境服务分为“核心”环境服务及与环境相关的分部门(详见表 1.3)。其内容包含了“单纯”的环境服务业,及设计、工程、研发等被归于 GATS其他部门的概念性服务。
(5)中国
我国环境保护总局印发的,《2000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中,我国环境服务业首次被定义为与环境相关的服务贸易活动,具体分为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咨询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废旧资源回收处置、环境贸易与金融服务、环境功能及其它环境服务六类。 2100433B
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规范、制度等还需研究探索
为进一步促进包括环境服务业在内的环保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部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配合国家发改委编制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目前已报国务院审批。
第二,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开展2011年全国环保及相关产业调查,目前已经发布《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状况公报》。
第三,组织编制了《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草案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第四,为探索适合国情的环境服务业发展道路,消除阻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各地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环境保护部将开展环境服务业试点工作。
目前,环境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其发展规律、地位、作用等的认识还很不成熟,在管理、规范、制度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在发展环境服务业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其与环保制造业的关系,无形技术与有形载体相结合才能实现产业化。环保产品与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环保产业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制造业。
另外,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环境服务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与其他管理手段结合运用。例如,污染治理设施的社会化运营就离不开严格的执法监管等。
以有效的环境执法监管为前提,与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关系密切
目前,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行业规模小,在环保产业中占比偏低;企业规模小,大型、综合性服务企业数量少;服务类型较少,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等。
环境服务业是为满足应对和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广泛性和复杂性,准确地界定环境服务业的范围比较困难。环境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内容较为宽泛,边界较为模糊,多数服务产品与其他服务业重叠,如环境咨询、环境认证、环境金融、环境保险等。再如,属于环境服务业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又同时具有城市管理服务的性质。
第二,与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关系密切,以生产性服务为主,并依附于环境执法监管工作。如污染治理、污染物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都是法律规定的内容,其服务需求均源自政府执法监管工作。
第三,服务的权利责任关系较为复杂。主要服务的消费者(受益者)为社会公众,而非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服务的购买者(排污企业或政府)并非服务的直接受益人。而其他服务的消费者和购买者一般为同一主体。
发展环境服务业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有效的环境执法监管为前提,运用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式,促进各类环境问题解决,最终实现环境质量改善。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污染性质分: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按环境要素(形态)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污染和电磁污染此外还有热污染、光化学污染等等。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两种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
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环境法学、环境经济、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环评教材。可购买到
卓越 当当都可以买到这些书籍
我国环境服务业包括以下内容:治理水、气、噪声振动、固体废物等污染,其中水、气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营已经设置临时性行政许可,噪声、振动治理服务未设置许可,危险废物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
改善环境质量与修复被污染环境介质,包括水体、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土壤(场地)污染修复等。环境咨询、培训与评估,包括工程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技术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执业能力培训、环境损害评估等。
环境认证与符合性评定,包括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生态建设示范评定、环保科技成果评奖、环境技术专利评定等。环境监测和污染检测,包括社会化环境监测、机动车排放控制性能定期检测、污染物自动监测设施运营(已设置临时性行政许可)等。环境投融资和保险,包括企业环境融资、环保投资、环境保险等。
“十一五”时期,社会各方面对环境服务的需求得以初步释放,驱动环境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环境服务业收入年增长率约为30%,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社会化运营比例为50%,工业水、气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比例为5%。据测算,到“十一五”末期,我国环境服务业年收入总额为1500亿元,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为15%,从业单位1.2万家,从业人员270万人。
环境服务业成新亮点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为:“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
《规划》显示,节能环保服务将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这一产业产值在2010年已达830亿元。
到2015年,还将分别形成20个和50个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环保服务公司,节能服务业和环保服务业总产值将分别突破3000亿元和5000亿元。
环保部于2011年4月发布《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助力环境服务业发展,提出推进环境保护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和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明确强调了环境服务业在环境产业中的地位。
同时,环保部也已完成《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环境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对记者表示,我国环保产业转型的序幕已经拉开,将逐渐由以设备为主导的产业形态,向综合服务形态进行转型。一批环境服务企业也正在逐渐以服务形态进入产业链。“环境保护所面对的环境压力越来越综合,仅靠传统手段,环保的基本措施已很难达到当前的环境要求,所以需要一个跟环境效果密切关联的产业形态来进行支撑。”傅涛表示,环保产业的转型已经非常必要。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环境服务业内容众多、包罗万象,但其核心是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治理服务,其他环境服务业都是为开展这两个服务而派生出来的。“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业新兴领域高速增长,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发展环境服务业,有利于实现污染治理专业化,与有效的环境监管相配合,有利于保持环境质量稳定,防范环境风险。
环境服务业是指与环境相关的服务贸易活动,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分支,不仅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时在消费性服务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环境服务业主要包括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营,环境评价、规划、决策、管理等咨询,环境技术研究与开发,环境监测与检测,环境贸易、金融服务,环境信息、教育与培训及其它与环境相关的服务活动。
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环保产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提高,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实现环保产业业态转型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对于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合同环境服务综述
合同环境服务综述 第一节 合同环境服务的概念和政策 2011 年 4 月,环保部出台《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 指出: “鼓励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业;在工业园区、城市和重点行业开展 综合环境服务试点,积极探索合同环境服务等新型环境服务模式 ”,在综合环境服务的基础 上正式提出合同环境服务的概念。 在环保部 2012 年提出的《环境服务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中有关于 重 点发展综合环境服务 的一节: “大力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制定综合环境 服务的技术标准,鼓励政府、企业综合环境服务外包。培育 集开发、投融资、设计、设备 制造或采购、工程总承包、运营于一体 的大型专业环保公司。鼓励开展区域或企业水、气、 渣等多要素 、全过程 污染防治的综合环境服务。 试点开展合同环境服务模式创新。鼓励环 境服务市场主体以合同环境服务的
服务外包方安全环境协议
注重环保 造福后代 服务分包方安全 /环保协议 甲方将外包项目委托给乙方承包,对于服务过程中的服务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保护事 项,经双方商议达成如下协议: 1 乙方进入甲方现场服务,应遵守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管理制度,并接受甲方的 监督与检查。 2 乙方对油类、化学物品等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应专人管理,不得露天存放,防止 因泄漏或雨水冲刷污染环境。 3 乙方在活动过程中,应安全用电,节约用水,防止因火灾污染环境,资源浪费。 4 乙方应保证服务质量,有因服务质量问题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和人员伤害。 5 乙方在服务过程使用运输车辆的,车的废气、噪声、冲冼水应达标排放。 6 乙方在服务过程中应保护服务现场周围的环境, 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应有的损坏。 如确需造成破坏的,应征得甲方同意后方可服务,项目竣工后,应当修整和恢复在 建设中受到破坏的环境。 7 乙方在服务过程中的废油、废水、固
导论
第一部分基础篇
第一章设计服务业产业创新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设计服务业的特征、分类与政策环境
第三节设计服务业基础创新
第二部分市场篇
第二章设计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设计产业
第二节全球设计服务外包
第三节设计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新兴业态
第三章设计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一节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北京市设计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第四节北京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态势
第五节国际环境下北京市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第三部分应用篇
第四章设计服务业制度创新——勘察设计服务业制度创新国际比较
第一节勘察设计产业的市场准入制度
第二节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第三节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第四节招投标管理与市场监管制度
第五节北京勘察设计测绘行业制度创新措施
第五章设计服务业文化创新——规划设计服务业与软实力的融合
第一节设计文化创新
第二节城市文化与城市规划设计
第三节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演变
第四节城市规划设计与文化元素
第五节国外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文化发展
第六节设计产业与文化软实力提升
第六章设计服务业管理创新——勘察设计服务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第一节市场与行业自律
第二节行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诚信评估工作机制
第七章设计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建筑设计事务所企业形式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一节建筑设计的机会、市场与发展
第二节我国建筑事务所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建筑事务所行业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设计服务业与创新要素市场——打造城市设计品牌
第一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与市场激励
第二节打造城市设计产业的市场环境
第三节城市设计产业的品牌与推广
后记
图表目录
图目录
图3-1北京工程勘察设计产业企业数量
图3-2北京工程勘察设计产业从业人数
图3-32001~2011年北京工程勘察设计产业营业收入
图3-4全球建筑设计企业所在地分布
图4-1国际建筑业准入管理权限
图4-2bim河洛图
图4-3bim应用的三个维度
图6-1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研究框架
表目录
表2-12004~201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变动情况
表2-22003~201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表2-32004~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产值
表2-42004~2011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占gdp比重变动情况
表2-52004~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增长速度
表2-62004~2010年北京市各行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
表2-72004~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偏离度
表2-82004~2010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比较劳动率
表2-9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子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表2-10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表2-11第三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表3-1使用“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和地区的行业范围与分类
表3-2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创意产业分类
表3-3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
表3-4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分类对比
表3-52011年工程勘察设计产业单位业务完成情况
表3-6中外全过程合作设计分工及设计费分配
表3-7《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部门分类
表4-1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工程咨询不同阶段的市场准入管理
表4-2bim业务需求分类
表4-3不同类型的设计产业企业
表5-1北京城市各时期建筑设计特征
表6-1建筑设计行业自律调查问卷结果汇总
表6-2建筑设计行业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网站诚信信息渠道
表7-1国际间设计产业协作分工
表7-2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筑设计产业分类
表7-3世界设计之都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2100433B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污染物总量控制、重金属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社会环保服务需求增加,为环保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环保服务市场容量扩大的同时,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据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长率约为30%。到“十一五”末,我国环保服务业年收入总额约为1500亿元,环保产业中环保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约为15%,从业单位约1.2万个,从业人员约270万,持有有效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许可证书的单位有2100多个。
虽然我国环保服务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看还存在发展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市场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环保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国内国际环境新特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着眼于满足我国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加快发展环保服务相关产业,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Hansen(1990,1994)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发挥着中间功能,其定义包括上游的活动(如研发)和下游的活动(如市场)。美国商务部又进一步将这种中间功能的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联合生产性服务业”,总部与外国生产性服务业子公司之间的交易(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10%);另外一类是“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与国外厂商、私人企业、国外政府的合作(占生产性服务业总量的90%)。
我国学者钟韵、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性服务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总体上来说,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是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者市场化,即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从企业分离和独立而去的发展趋势,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
“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和外延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2006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十一五”规划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被确定为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则提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国务院2014年7月28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生产性租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