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汉中实施方案》,主动对接中省制造业发展战略,加快汉中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追赶超越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我市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发展定位,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方向,着力强化制造业核心基础件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技术,在航空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精密复杂刀具、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新材料、输变电、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促进我市制造业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统筹先进制造业创新要素资源,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大力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使企业成为先进技术、创新要素、高端产业的承接地和聚集地,科技研发转化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统一,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2.坚持重点突破。围绕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形成一批标志性的重点装备产品,壮大一批优势龙头,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3.坚持智能转型。以智能制造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 协同制造”新引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打造智能制造的示范区。
4.坚持融合发展。依托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优势及市域军工企业科技实力,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与产业培育、园区建设、创业扶持相融合,与电子网络、服务平台、金融政策相联结,不断凝聚创新合力。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协同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全社会鼓励创新、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在航空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的重点装备产品,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产业集团,基本形成我市制造业创新体系。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50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7%以上。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50人,每年取得20项以上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50项以上,万人发明专利达到1件。建成汉中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新建10个制造业产业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或专业孵化器,新增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开发机构10个。
二、主要任务
(一)航空装备
1.整机制造。围绕国家航空航天战略,加快中型运输机、特种飞机、涡浆民用飞机的研制和产业化进程,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汉中航空智慧新城为目标,以陕飞公司为龙头开展运X系列飞机、中型中程运输机、特种机及涡浆飞机的研制生产。积极争取在国家大项目C919大型客机、ARJ21支线飞机、新舟700飞机和蛟龙600飞陆两用飞机生产中承担更多任务。
2.配套产业。以中航电测、千山电子、燎原公司、天达航空、华燕机电、群峰机械等配套企业为支撑,推动飞机零部件研发生产、航空机电装备制造及航空精密零件加工、轻质高强度钛合金及镁合金复合航空材料产业化,建设3D打印及修复技术中心,着力构建航空主干产业、航空分支产业、航空配套产业三大产业集群,打造整机制造——零部件配套——航空服务产业链。
(二)高档数控机床。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着力解决高档数控机床核心工艺缺乏、智能化程度不高、精度保持性差等难题,实现精密专用机床集成化、通用机床规模化、功能部件及复杂刀具高端化。
1.高档数控机床。以汉川机床、汉江机床、汉江工具等企业为龙头,完善智能制造设备系统,重点发展大型精密数控机床、螺纹磨床、龙门式加工中心、车镗铣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大型铝合金结构件5轴联动加工中心以及滚动功能部件等系列产品。
2.高性能精密工量具。依托汉江工具、陕西硬质合金、宏峰精密机械等企业,开展数控高性能刀具扩能改造、高效高性能精密复杂切削刀具技术改造,实施螺纹刀具、非标刀具、数控刀具、硬质合金刀具等生产项目;依托米克隆、海纳川等企业,围绕精密复杂数控切削刀具、高速数控刀具、高校精密异型刀具等实施大型复杂工具生产线项目。
(三)智能制造
1.汽车及零部件。支持陕西汉中客车新能源汽车、陕西宏象房车、金力重工、陕西心网等企业,研发生产汽车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系统技术、先进变速器、系统集成、充电设备等系列产品,针对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开展电池及蓄电技术、电机驱动及电子智能控制技术、整车安全技术以及能量管理技术研发和攻关,着力提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竞争优势。重点抓好陕西汉中客车年产6000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线,陕西心网公司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化基地,汉机精密涡轮增压器,燕航精工年产10万台汽车AMT电控机械式、数字化节能自动变速器,陕西宏象房车年产300辆房车及零部件生产线等项目。
2.工业机器人。支持汉川机床、永利机电、天杰电力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除冰机器人等智能作业工具,重点解决机器人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工艺应用问题,重点开发机器人新型减速器、高性能伺服机电与控制器、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在机器人人机协作上取得较大进展。
3.输变电。以特变电工、汉变公司、亚特高压、晟峰电气等企业为龙头,增强特高压超高压变压器、特种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高压电器配件以及输变电设备等产品生产能力,研发生产光伏并网智能箱式变电站、高压线路无功补偿智能装置等;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
4.工业传感器。依托中航电测、万目仪电、大蓝鹰等企业,发展各类传感器及敏感元器件、IC卡智能仪表和智能化量具、量仪等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重点在传感器的核心设计与制造技术、制造工艺和封装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研发出系列的高端工业传感器产品,典型技术成果及工艺装备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新材料
1.特种高端金属材料。依托洋县现代材料工业园、陕西有色集团和陕西理工大学等,重点发展钛、镍、铜等金属功能材料,开发钛镍形状记忆合金丝、薄板、薄膜及薄带,金属构件耐磨、防腐涂层合金等;依托陕飞公司、陕钢集团汉中公司、硬质合金公司、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洋县现代材料工业园,重点发展钛、镍、锌、钒、金属钙、高纯度超细硅微粉及超亚细金属锌粉等高新技术原材料,开发钛合金、镍基合金、热浸镀锌合金、高性能锌基合金以及高纯、高强、高韧和耐高温镁合金等高性能金属材料,研发冷轧薄板,航空用优质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的合金钢及数控机床和复杂刀具专用工具钢和特种钢。
2.先进非金属材料。依托陕飞公司、嘉木杜仲公司、陕西理工大学等,开展杜仲胶新材料综合利用研究,重点发展杜仲胶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隐身材料、减震材料、耐磨材料、医用材料;以镇巴天然气为原料,重点发展水性涂料、水性地坪建筑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依托略阳新兴阳纳米碳酸钙公司、秦元新材料公司等,发展烧结板状刚玉材料、多孔陶瓷材料、电子级硅微粉等材料;依托五郎工业园区、陕西盛华冶化公司、陕西天宝矿业资源综合利用公司等,生产硅、钙及轻质氧化镁。
3.石墨烯新兴材料。依托我市石墨储量丰富的优势,推动相关企业与陕西理工大学及省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转变石墨矿粗加工模式,重点发展新兴石墨烯材料。集中力量对重点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攻关,重点突破石墨烯材料在储能器材、消费电子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航空航天和竣工产品的产业化应用。
(五)新能源
1.新能源开发。依托陕西东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环保产业集团、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理工大学,发展太阳能制冷及蓄能技术,生产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太阳能热泵装备,形成太阳能制冷及热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凯迪绿色能源公司、汉能清源生物质电力开发公司,以农作物秸秆为生产原料,生产燃料酒精,开展生物质秸秆发电等;依托德融公司、春光生物能源公司、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利用汉中丰富植物资源,发展高效、低耗和环保型生物柴油制备技术。
2.新能源技术推广。在各产业园区、大中型企业中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发电技术和设备应用;依托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分布式发电应用示范区,应用分布式能源生产技术和设施,研究制定和推广实施建筑物新能源改造方案,积极开拓多元化新能源发电服务市场。
(六)节能环保
1.节能产业发展。依托陕西理工大学、陕西东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大力发展余热制冷及热泵装备、节能型地源水源热泵装备制造;依托汉中锌业公司、陕钢集团汉中公司和陕西省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和科研单位研发、采用节能技术和设施,提高节能效益;发展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页岩空心砖、烧结页岩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多孔砖等;建设能源管控系统、DCS过程控制系统和APC先进控制技术等,促进能源高效利用。
2.环保产业。发展污染预防、治理等技术装备,开展无公害环保产品研发,大力发展洁净产品生产,扩大产业规模。依托汉中锌业公司、陕钢集团汉中公司、汉江药业和陕西省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结合污染预防和治理,研制开发水污染、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及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的技术装备。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科技创新和项目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制约我市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对接中省制造业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科技项目,加速攻关、转化、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
(二)构建“汉中制造2025”研发平台。在高档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打造研发机构齐全、企业活力迸发、成果转化高效、创新环境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利用市内外创新资源,探索建立国家级、省级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技术联盟,推进制造业优势企业依托高校研发资源在高校建立“四主体一联合”的校企合作新型研发平台。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企业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的企业单位,市上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支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完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构建制造业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三)开展军民协同协作创新。开展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在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军民科技协同研发孵化、军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军地人才培养使用、军队社会化保障服务等方面先试先行,组建军民协同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军工单位利用先进设备、试验、检测仪器参与本市制造业资源统筹,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制造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鼓励航空、核工等大型军工企业充分利用技术、人才、装备、管理等优势开展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开发民用产品。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过程中的二次开发费用,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可以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快“民参军”产业发展,积极引导民口单位统筹设备资源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和军工基础建设,支持企业加大军民两用技术研发投入,协调“民参军”企业办理军工资质认证手续,提高认证效率,为“民参军”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四)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进创新评价和考核制度改革,以及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机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对外交流,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五)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健全良好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的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引进、集聚创新型人才。制订科技人才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打破创新人才自由流动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释放人才资本潜能。建立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和创新团队资源库,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给予科技项目支持,着重转化我市在制造业的成果积淀,攻克技术难题。
(六)建立区域创新开放合作基地。实施跨区域科技资源整合战略,形成汉中科技创新要素和产业优势与国内外、省内外特色资源的有机融合,抢抓汉中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机遇,建设科技合作基地,推动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市外转移。充分发挥汉中在全省“一核四极”区域规划格局中的极点作用,整合陕南三市的科技资源,引领、带动、示范陕南循环经济聚集区建设,打造西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循环示范基地。 2100433B
都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另外,如果你的论文需要发表的话可以找我(*^__^*) 嘻嘻……
设计案封面内容照明器具表LIGHTING - EUROBAY EB250M CMH GY CWL 230V EBR 灯具资料表 平面图 照明(位置图) 测光结果 ...
第一条 为加快全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步伐,全面消除校舍安全隐患,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
百户科技型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百户科技型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省科技厅 二○○九年七月十六日) 根据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吉林 的决定》(吉发 〔2006〕26号)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我省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主体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实现建设创新型吉林的总体目标,决定开展 “百户科技型创新企业 培育工程”。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为培育主体, 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 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制度为培育内容, 以提升企业自 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将扶持企业创新与发展的科技计划、 科技创新条件建设、 科 技融资担保、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进行有效整合, 通过对企业的 培育工作,引导和提升我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重 点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0日,国家发改委就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举行发布会。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蔡荣华在发布会上介绍,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包含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最后一个是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这么六个领域,这六个领域各具特点。
首先,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已成为国家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一个标志,这不仅在国际市场上需求比较大,在国内市场需求也很大。估计到今年年底,我国高铁里程要达到1.7万到1.8万公里,这已经超过其它国家的总和了。所以这么大的高铁线路,我们对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地铁也是同样的情况。
二是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我们是一个海洋大国,我们国家的海岸线是1.8万公里。我们现在进出口的货物90%都是靠船舶来运输的,我们现在新勘探的一些资源,相当一部分甚至说大部分是在海洋,所以这个领域对我们国家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已经提出来要建设海洋强国,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强的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那是不行的。
三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应该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创新水平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很有可能改变全球的制造业分布格局,这个领域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不仅是我们国家发展得很快,全球发展得也很快。现在全球经济增长率相对来说比较低,都是1%、2%,但是机器人这个市场空间的增长率都是在两位数以上,我们国家可能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所以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四是新能源汽车。我们现在是汽车生产大国了,我们在汽车的使用上也是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广。但是,传统汽车的使用带来两大问题。一是石油安全的问题。从我们国家来看,因为我们石油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缺的。我们现在的车主要烧的还是石油,这是一方面的问题。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城市机动车大量使用以后,城市污染防控的问题,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大中型城市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几年我们国家也好,其他主要国家也好,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很快的,增长速度很快,有的地方是成倍的增长。
五是农业机械。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农业生产压力很大,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粮食的安全,农业必须要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要有现代的农业机械。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我们国家规模化的种植,包括精准农业的推广,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也是越来越普及,这块对我们国家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是医疗器械和药品。这个领域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也是强国必争之地,大国必须要拥有的产业,因为它跟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密切相关,也是我们健康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这几年随着我们国家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要求也是非常高,所以我们把这个领域也作为我们率先要突破的领域。
蔡荣华称,现在确定的这六个领域只是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包括未来一段时间发展情况做出来的一个选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将来环境条件的变化,还会动态来调整我们支持的这些重点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为做好制造业稳预期、稳信心、稳投资、稳增长工作,促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经国务院同意,现正式发布有关事项通知。
汉中市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汉中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迈入中高端,促进制造强市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紧扣中、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机遇,围绕《中国制造2025汉中实施方案》重点领域,以实现“追赶超越”目标任务为引领,以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创新发展为方向,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提升设计、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等各个环节发展水平,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实施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形成标志性的重点装备产品,壮大优势龙头骨干企业,协调推进我市装备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航空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复杂数控刀具、机械设备等优势领域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内先进行列,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航空配套、临空高科技制造、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制造等领域研发、设计、制造的能力大幅提升,关键技术有所突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完成总产值450亿元,实现增加值18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航空装备。通过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生产与引进、吸收转化相结合,以自主化,系列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实现航空制造产业规模化集群发展,建成产业链条完整、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航空装备制造基地。
1. 飞机整机集成。以中航工业陕飞工业有限公司、陕飞联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加快现有机型改造,开发运X中型民用货机,实现运X系列飞机的改进改型、适航取证和产业化发展。
2. 航空配套。以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为契机,以航空零组件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带动形成体系完整的航空配套产业集群,构建区域产业和资源集成网络,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的协作创新体系。力争把汉中打造为集聚效应显著、协作功能完善的航空配套制造中心。
(1)航空配套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中小型机体结构件、钣金零件、锻件、铸件的加工生产及热表处理等制造工艺,形成航空配套制造产业。
(2)航空工艺装备。重点发展工装型架、模线、模板等传统工装设备,以及激光定位系统集成模块、柔性装配系统等先进工艺装备系统。
(3)飞机内饰件。引进和拓展先进的航空复合材料以及飞机内装饰制造技术和加工能力,重点发展壁板、行李架、机内舱门、厨房及盥洗间等产品。
(4)航空地面配套设备。重点发展飞机服务设备、航空运输服务设备、飞行区服务、应急救援设备等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节能提升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技术,以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努力将我市打造成重要的节能新能源汽车研制生产基地。
1. 节能汽车。以陕西汉中客车有限公司和华燕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开展混合动力系统,高效内燃机及关键零部件、高效自动变速器及关键零部件的开发。
2. 新能源汽车。以陕西汉中客车有限公司为重点,开展新能源电动客车和清洁能源客车的研发,完成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完善、检测、测试。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和升级,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完善产品系列,提升产品品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关键零部件及充电设施。以陕西心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研发,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交流慢充充电桩、车载充电机和直流快充充电桩等产品。
(三)高档数控机床、复杂数控刀具。
1. 高档数控机床。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完成传统机床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机床的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着力打造高档数控机床结构更为合理、核心功能部件配套能力更强的产业体系。
(1)通用机床。以汉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和汉中泰鑫机械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发展精密数控磨床、大型数控卧式镗铣床、立式加工中心及数控铣床、龙门式加工中心及数控铣床、数控坐标镗铣床、叶片铣磨复合机床、多线数控线切割机床、电加工机床等,提升机床精度、加工效率、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性能指标,进一步提高主机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发展高速主轴单元、精密滚动功能部件、动力刀架、精密转台、高速导轨防护装置等高水平的功能部件,实现功能部件与数控机床同步发展。
(2)专用及特种机床。以兴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为重点,发展龙门式车镗铣复合加工中心、数控叶片磨床、龙门式五轴联动镗铣床、高精大型铝合金结构件5轴联动加工机床。研发六轴联动高速对头铣床、核电蒸发器支撑板拉床、大型精密高速对头铣镗床生产线以及光伏产业专用磨床。
(3)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以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和汉中泰鑫机械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开发高速、重载、精密滚珠丝杠、直线导轨、行星滚柱丝杠、微型丝杠和静音丝杠导轨等新产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继续保持滚动功能部件技术研发国内领先水平,加快产业化应用;研发并生产高精度螺杆转子及组件。
2. 复杂数控刀具。以硬质合金刀具公司、海纳川精密刀具有限责任公司和汉江工具有限公司为重点,发展大型、重型系列刀具,新型高速、高效切削刀具,高效精密异型、成型刀具,形成门类较齐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杂刀具系列产品。结合汉中区域发展和行业布局,针对航空制造业发展需求,研发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刀具,如硬质合金材料加工、钛合金材料加工等。加快推进刀具制造企业资源整合,研制开发一批陕西省名牌刀具产品。
(四)机械设备。以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掌握械设备的关键技术,发展输配电设备、石材加工设备、能源化工设备、农用机械设备等重点机械设备产品,做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发展。全面提升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形成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的机械设备生产基地。
1. 特(超)高压输变电及智能电网设备。以汉中变压器公司、亚特高压电器公司、晟峰电气设备公司和汉中天杰电力机具制造等公司为重点,突破节能、小型、低噪音、高阻抗、防爆、超特高压、大容量等变压器制造关键技术和高压线路无功补偿智能装置,发展特高压、超高压变压器、特种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高压电器配件以及输变电设备等产品。
2. 能源化工设备。以陕西东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重点培育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太阳能热泵装备、单晶/多晶硅设备制造产业,发展生物质秸秆发电及燃料转化设备,推进镇巴区块然气田大规模开发及配套设备研发与制造。
3. 农用机械设备。以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始皇磨粉机有限公司和汉中东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加快洗麦机、磨粉机、元胡收获机、NFC果汁包装机、液压挖掘机等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以陕西绿茶有限公司和汉中中瑞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加快食品、生物开发专用设备的研发。
(五)智能制造。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智能输配电设备、智能仪表仪器、智能交通设备、智能机器人、感知系统等智能测控装置及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开发并掌握核心基础零部件制造技术、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使智能制造成为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1. 工业机器人。以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和汉中永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发展制造业领域应用广泛的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检测机器人等。进一步加快工业机器人集成创新。
2. 增材制造(3D打印)。以陕理工等高校为技术支撑、以汉中锐智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为产业支撑,搭建增材制造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推进增材制造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加快3D打印技术的示范应用。
3. 材料及工艺。以陕西盛华冶化有限公司和汉江工具公司为重点,加大研发3D金属打印材料力度,重点突破制备钛和钛合金3D金属打印材料机理研究,完成基本实验数据采集和3D金属打印材料制备中试;探索增材修复技术,采用激光或电子束直接熔化金属粉技术,对有加工缺陷的或改制的复杂刀具实施修补,提高刀具制造的成功率。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同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支持申报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组织实施航空装备制造和高档数控机床、工量具等重点产业装备研制,提升企业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组织引导高端装备领域骨干企业,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构建技术、设备共享平台,在科研、市场、业务等等方面开展合作,强强联手,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奖扶资金,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并实行项目库管理。对新建及重大技改项目、竣工投产项目、重点骨干企业、工业小巨人企业由市级产业基金优先给予参股支持,促进快速成长带动全市制造业发展的“引擎”。
(三)加快促进高端装备创新。鼓励和引导扶持企业承担航空零部件、智能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燕航精工汽车等领域高端创新工程产业化项目;积极推荐汉中市高端装备产品上国家《鼓励投资高端装备产品指南》,争取在重大技术装备税收减免政策和国家重大专项方面获得支持;完善我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政策,对经审核确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按首台(套)产品销售价格的10%给予最低10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对经审核确定为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按首台(套)产品销售价格的5%给予最低10万元、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
(四)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及时掌握国际国内高端装备产业投资动向,依托我市的自然禀赋和制造业产业基础,精心策划一批针对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高端装备产业项目,主动出击,加大对江苏南通扶贫对口企业的宣介工作,邀请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考察,激发投资置业欲望。鼓励高端装备企业通过工程总包、合作办厂和产品销售等方式开拓国际国内市场;鼓励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共同开发高端装备产业新产品。
(五)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加大对引进人才在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生活费补贴、创业场地和启动经费等方面政策支持;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大国工匠”活动,积极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新型导师带徒”制度,大力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定期评选表彰各行业技能领军人物;实施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计划,搭建企业家学习交流合作平台。指导建立股权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合理提高主要发明人、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受益比例,调动各类人才创新积极性。
(六)建立区域创新开放合作基地。实施跨区域科技资源整合战略,形成汉中科技创新要素和产业优势与国内外、省内外特色资源的有机融合,抢抓汉中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源点城市机遇,建设科技合作基地,推动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市外转移。充分发挥汉中在全省“一核四极”区域规划格局中的极点作用,整合陕南三市的科技资源,引领、带动、示范陕南循环经济聚集区建设,打造西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循环示范基地。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