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金丝芥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属叶用芥菜变种中的花叶芥菜型,上海地区农 家品种。根为直根,入土纵深18-36cm,茎为短缩茎,茎粗1.0-2.2cm,叶片生长短缩茎,叶色黄绿色,叶片数30-40片,叶长15-20cm,叶细小。金丝芥适应性较强,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喜冷气候,适宜春秋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用于鲜食的,直接播种,亩用种量 500g,淹渍用,育苗移栽,亩用种量20-30g.质量标准;纯度;90%净度;95%水分;8%
金丝芥上海地区播种一般在十月初开始进行,采收期较长,从11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分批间株采收,3月下旬进入抽苔开花期,食用停止。
金丝芥风味独特,食用方法也较特别,一般请现后放些盐淹制5个小时后清洗干净,若炒食,切碎后放些肉丝、笋丝炒食,味鲜美,有特殊清香,若煮汤,切段后放入汤内,汤清漂着绿丝,色美味鲜,增加食欲。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以上,树冠长卵圆形或卵圆形,枝条细长下垂。小枝黄色或金黄色。叶狭长披针形,长9~14厘米,缘有细锯齿。 生长季节枝条为黄绿色,落叶后至早春则为黄色,经霜冻后颜色尤为鲜艳。幼年树皮...
常绿乔木,高达60米,胸径5米。幼枝和幼叶密生褐色绒毛。单叶互生,革质,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8~24厘米,宽4~9厘米,先端短尾尖,偶为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幼时脉上有细毛,后渐脱落,下面灰绿色,...
金丝楠木为桢楠属树种,楠木在中国约有34种;闻香园林金丝楠木名气很大也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但绝大多数人只是听过没有见过,因为自古以来金丝楠木就是皇家专用木材,历史上金丝楠木专用于皇家宫殿、少数寺庙的...
镉在土壤-金丝垂柳系统中的迁移特征
以金丝垂柳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无植物和金丝垂柳两组试验,分别对两组试验的土壤做梯度浓度Cd处理:0(无镉处理)、2(低浓度处理)、20(中浓度处理)、80(高浓度处理)mg/kg土壤干重,无植物组各处理分别定义为CK(无镉处理)、L(低浓度处理)、M(中浓度处理)、H(高浓度处理),金丝垂柳组各处理分别定义为CKP(无镉处理)、LP(低浓度处理)、MP(中浓度处理)、HP(高浓度处理)。通过对土壤中各形态Cd含量及金丝垂柳叶、韧皮部、木质部、根部的Cd含量测定,分析了金丝垂柳及不同浓度Cd处理对土壤中中性交换态、螯合态和残渣态Cd含量的影响,并评价了富集指数(BCF)、转移系数(TF)和生物有效性(BF),明确了Cd在土壤-金丝垂柳系统中的转移特征及金丝垂柳对土壤中Cd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金丝垂柳对土壤中中性交换态、有效态Cd含量及总Cd量的降低具有极显著影响,HP组与无植物H组相比,中性交换态及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52.73%、25.34%,MP、HP组与对应的无植物处理组的总Cd量相比分别降低了11.33%、13.89%;(2)金丝垂柳各处理组的Cd积累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处理90 d后,HP处理中木质部和根部的Cd含量可达170.64 mg/kg、212.49 mg/kg;(3)各浓度Cd处理下,金丝垂柳各部位生物富集系数呈根>木质部>韧皮部、叶,且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40 d相比,90 d时LP组叶的生物富集系数增加了6.90倍,增幅最大。(4)各部分转移系数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90 d时LP、MP的转移系数分别比40 d时的结果低47.94%、41.34%。(5)金丝垂柳LP、HP组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显著低于相应的无植物处理L、H组,分别低70.73%、88.46%,MP组与M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垂柳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有效态Cd,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及总Cd量,提高土壤的安全性,并能将吸收的Cd有效地转移至地上部分,尤其是木质部储存。随着植株不断生长,生物量的增加,金丝垂柳可有效地清除土壤中的Cd,适用于对Cd污染地区进行长期植物修复。
明代皇家金丝楠木大殿建筑艺术特征分析
北京北海"西天梵境"中的大慈真如宝殿和明长陵祾恩殿,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护完好的明代金丝楠木大殿。在系统调查两座大殿建筑形制、建筑构件及细部装饰特征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明代皇家金丝楠木大殿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建筑形制、细部构造上的异同,为保护和研究珍贵的金丝楠木建筑提供了参考资料。
线果芥
线果芥属
在一般的温室或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从鼠耳芥种子的春化至第一批角果成熟大约需8周左右时间。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生长条件以达到使鼠耳芥提前或推后开花结实的目的。如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可使鼠耳芥明显地提前开花结实,利用每天接近24小时的光照条件培养,甚至在6周左右即可收获第一批成熟角果。鼠耳芥的这一特性使实验工作周期大大缩短,特别是对于许多遗传分析工作,比利用一般的高等植物材料(如麦类、豆类作物)可以成倍地节约时间。
鼠耳芥是野生的双子叶草本植物,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一般春季萌发,到夏季即种子成熟。应该说鼠耳芥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并无十分特殊的要求,因此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种植及管理也相对比较简单。但中国许多实验室反映,鼠耳芥的培养较为困难,幼苗时发生死亡、或抽薹后植株生长瘦弱等现象经常发生;而且经常发生较严重的虫害等。实验室条件下培养鼠耳芥的一般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果有条件较好的日光温室(包括夏季有降温装置、冬季的晚上可以增温等),可以直接在温室内培养鼠耳芥。但如果没有现成可用的温室,而新建温室又投资太大,可选择一般实验楼的普通房间稍加改装即可作为鼠耳芥的培养室。
(1)温度:适宜鼠耳芥生长的温度在18℃至22℃之间,一般高温以不超过25℃为宜。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可控温的制冷/加热机组作为培养室的温度控制装置。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冷暖两用式空调机,空调机的功率大小可根据培养室的面积和光源功率的大小而定。根据经验,一间12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培养室,按照不大于5 kw的日光灯光源配置(作为主要散热源的日光灯镇流器部分可安装在培养室外),有2台1.5匹的空调机就能满足北京地区四季条件下培养室内的温度调节。如果选用功率较大的特殊光源,可在生长室内装一玻璃隔层,将隔层与用于培养鼠耳芥的空间之间尽可能密封,用通风的方式将隔层内的光源散热消除。
除非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特殊要求,鼠耳芥的一般培养过程对光质的要求也不严格,仅用一定密度的日光灯管就可以达到要求。在培养室内可摆放多层培养架,每层安装5至6支40 w的日光灯即能达到所需光照强度。
(2)光照:鼠耳芥的生长不需要很强的光照,将生长室内的光照强度控制在80 。
(3)湿度:在鼠耳芥幼苗期,培养室内最好保持相对湿度在75%至80%之间。待鼠耳芥长至2对以上真叶后,只要维持一般的湿度即可,不必特别增加湿度。增加培养室内湿度可用一般的市售家用加湿器即可。如果室内培养的鼠耳芥生长期各不相同,可采用对幼苗局部塑料薄膜保湿的方法,而不必将整个培养室维持在较高湿度。
在播种前最好将种子进行消毒、春化处理。可用0.5% 次氯酸钠和0.01% Triton-X 100混合液将种子消毒10分钟,再用无菌水清洗3-4次,以免植株发生病害。对于有时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幼苗,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种子的春化处理并不是必必需的,但春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对种子的春化处理可以直接在一般的冰箱里(4℃左右)进行,将消毒后的种子在湿润条件下春化2至3天后可进行播种。
待幼苗长出至少2对真叶后,可适当进行间苗使植株间有一定间隔距离,以保证植株个体生长健壮、结实饱满。培养鼠耳芥经常会遇到蚜虫的危害,可根据虫情用稀释2000至3000倍的爱福丁或虫螨齐克交替使用以灭虫。为防止病虫害,还应注意对所用营养土的灭菌、灭虫卵处理,特别是对在使用过程中曾发生病虫害的营养土应该进行处理或废弃不再使用。黑暗/光照周期为12/12小时或10/14小时,光照强度为80-120 °C之间为宜(勿超过25°C-22°播种时可将春化后的种子直接播于预先浸湿的营养土(可在花市购得)与蛭石的混合物中,种子应播于混合土的近表面(切忌深播)。为保证出苗整齐,每一位点可播数粒种子。为保持湿度,在播种后可用塑料薄膜将盆(或育苗盘)覆盖,待幼苗长出2对真叶后再将薄膜去掉。培养室温度以20°C为标准。
注:鼠耳芥图册网址
鼠耳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其原因主要基于该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1)形态个体小,高度只有30厘米左右;
(2)生长周期快,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6周左右;
(3)种子多,每株每代可产生数千粒种子;
(4)形态特征简单;
(5)基因组小,只有5对染色体。
虽然鼠耳芥在许多方面"简单",但它的大多数基因与其他"复杂"的植物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另外,由于这种植物的全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因此可以预测,鼠耳芥在植物学所有领域的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