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1年1月,“灵渠”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灵渠基本信息

灵渠水系概况

灵渠水系由北南两渠组成。北渠俗称湘江新道,全由人工开凿而成,大致与湘江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畴间,其水位高过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经铧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坝引流后,约7分水流入北渠,在高塘村与湘江故道相会,全长3.25公里,最大引流量为12立方米每秒。

南渠自南陡口起,过严关,流至溶江镇老街的灵河口入漓江,全长约33.15公里,南渠引湘江水约3分,最大引流量为6立方米每秒。灵渠自越城峤至溶江镇的灵河口一段约29公里,主要的自然河流有4条。一为越城峤以南的始安水,源出越城峤与点灯山之间的山谷,流程2.5公里至铁炉陡附近汇入灵渠;一为源出台板石之石龙江(又称清水河),北流10公里后再折向西流至灵山庙入灵渠;一为源出唐公背山之马尿河,北流13公里折西至严关零西村入灵渠;一为源出三青岩,经梅村垌至乐施堂,再西至青石陡入灵渠,长15公里。

南渠自南陡口往北经兴安县城、大湾陡、折向西北穿越越城峤至铁路村会始安水,长4公里,全为人工开凿的航道,宽8~15米,水深1~1.8米,河床全为泥沙结构;始安水入口以下向西流至灵山庙,石龙江与灵渠汇口处,河长6.15公里,系将灵渠支流始安水小溪扩宽加深,挖成弯曲航道,宽8~15米,河床多为泥沙结构,水深0.4~1.3米;自灵山庙以下续向西流经严关乡至溶江镇老水街灵河口此段22.8公里,为灵渠干流经过整治的水道,渠宽15~50米,水深0.5~3米,河床为卵石和泥沙构成。

查看详情

灵渠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灵渠历代修缮

秦并6国(韩、赵、魏、楚、燕、齐)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万分5军南征百粤,每军要占领五岭一个主要的隘道,而占领湘桂两省边境山岭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军。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

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反叛朝廷,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继续疏浚灵渠。

唐宝历元年(825年),渠道崩坏,舟不能通。桂管观察使李渤下令垒石建成犁铧形的拦河坝,即大、小天平,使河水分流进入南、北渠道。并在南、北渠道上设置壅高水位以利通航的建筑物陡门。秦监御史禄凿渠时灵渠的工程设施,只能从通航的可能性来判断拦河坝的存在,经过李渤的改建,才有了关于拦河坝和陡门的记载。唐咸通九年(868年)陡防尽坏,渠道淤浅。鱼孟威刺史将沿河40里用石块砌堤岸,用大坚木做成木桩植立为陡门,陡门增至18重,方通巨舟。用工5.3万,用钱530余万缗。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桂林衙前秦晟监修灵渠。庆历五年二月竣工,计用工1.085万,用钱7560余缗。所有工料全由兴安、临桂、灵川3县差拨。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提点广西刑狱兼领河渠事李师中修灵渠,用民夫1400人,34天竣工,共用工4.76万个,此次维修采用“燎石以攻,既导既辟”的方法,清除渠内碍舟礁石,并将灵渠陡门增至36座。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朱晞颜修灵渠,于十二月初动工,至月底竣工,计用工25万,用钱300万缗。元至正十四年(1345年),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乜儿吉尼修灵渠,于九月动工,至第二年一月竣工,计用工14.8万,用钱5000缗,修复了铧堤及陡门的溃坏处,舟楫以通。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监察御史严震直主持修灵渠,动用民夫9110余人,于九月十一日兴工,十一月底竣工,修成渠堤岸长126丈,阔6.6丈尺、高5尺,筑渼潭及龙母祠前土堤151丈、阔5丈、高0.5丈,增高中江石岸45丈,疏渠道5159丈,修斜坡、湎坡、泄水坡5处,砌灌田水涵24处,砌陡岸36处,共用石块石板2.8万块,桩木1.55万余根,石灰67.49万余斤。这次维修,由于加高了大、小天平,2座溢洪水涵泄水量较小,遇洪水时则冲毁堤岸,洪水尽流向北渠,南渠水浅,既不能通航,又影响农田灌溉。因而于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修复如旧。明代另一次较重要的灵渠维修是成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485~1487年),由于洪水泛滥,渠堤毁坏严重,由全州知府单渭主持维修。“用巨石以"para" label-module="para">

1953年冬,兴安县水利局疏通了南渠南陡至大湾陡一段渠道,重修了飞来石旁秦堤一道,长30米,大小天平下增砌消力坎一道,长470米,同时砌直了大小天平跌水线,工程至1954年结束,用石3000余立方米,用钱4亿元旧人民币(折新人民币4万元)。1973年冬,自治区拨款修秦堤,由上水门至泄水天平一段长870米,外侧原系土坡,皆改用石砌,内侧石堤加高60厘米,秦堤路面拓宽1.5米,计用石1500立方米,用款3.6万元。另铺建南陡阁至泄水天平一段水泥路面,长900米,宽3米,用款2万元。1974年秋,自治区文化局拨款铺泄水天平至上水门一段秦堤水泥路面,长870米,宽3米,用钱2万元,同时开辟灵渠南岸公路,全长2公里,路面宽6米,沿途砌挡土墙9段,长600米,用款1.8万元。1975年11月自治区文化局拨款修铧嘴,主要加固水下部分,并恢复铧嘴南侧石堤一道,长20米,计用水泥40吨,片石200立方米,条石32立方米,同时补修了大小天平,共用款2.4万元。1976年5月16日大雨成灾,灵渠部分大堤和护岸被毁。秋季,自治区文化局拨款建南陡阁北侧湘江大堤一道,长80米,高4米,砌南陡口下鲤鱼洲护岸70米,南陡口护岸40米,并将文庙泮水桥迁于南陡口鲤鱼洲,共用款1.2万元。1977年冬自治区拨款5000元维修了大湾陡及重建北陡。1978年自治区文化局拨款修复“文化大革命”中被农民拆毁的大天平78米,建北陡下防洪堤60米,宽4米,砌北渠护岸300米,还修复了竹枝堰,拆除了堵塞北渠的拦渠坝,北渠恢复通水,共用款3.7万元。1979年冬,重修飞来石至泄水天平倒塌的秦堤一段,长48米,高6米,用款1.7万元。为防渗漏,于四贤祠至上水门一段渠内分段浇灌水泥墙1000米,用款1万元。1983年冬补修大小天平被水冲坏的消力坎一段,长15米,宽6米,用款2500元。

查看详情

灵渠水文特征

灵渠渠首海拔高程为212.08米,灵河口海拔高程181.8米,平均纵坡1.09‰,多年年平均水位184.10米,多年平均最高水位186.97米,多年平均最低水位183.76米,极端最高水位是1985年5月27日为188.52米,极端最低水位是1964年12月30日为183.57米。多年平均流量11.39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最大流量343.38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最小流量1.26立方米每秒,极端最大流量是1976年5月15日为662立方米每秒,极端最小流量是1989年12月20日为0.35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论蕴藏量3570千瓦,可开发利用630千瓦。

查看详情

灵渠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灵渠工程构成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灵渠铧嘴

位于兴安县城东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又称渼潭)拦河大坝的上游,由于前锐后钝,形如犁铧,故称“铧嘴”。是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从大、小天平的衔接处向上游砌筑,锐角所指的方向与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对,把海洋河水劈分为二,一由南渠而合于漓,一由北渠而归于湘。铧嘴原来的长度在现存铧嘴30丈外的上游,清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1888年)修渠时,由于铧嘴被淤积的砂石所淹,才把它移建于现今的位置。但现今的形状却不是前锐后钝,而一个一边长40米,另一边长38米,宽22.8米,高2.3米,四周用长约1.7米,厚宽60厘米至1米大块石灰岩砌成的斜方形平台。在这个平台末端的南边,解放后又筑了长约30米的石堤。整个铧嘴由大、小天平的衔接处至铧嘴的尖端长90米。

灵渠大天平、小天平

接铧嘴下游是拦截海洋河的拦河坝,大天平即拦河坝的右部,小天平为拦河坝的左部,大天平与小天平衔接成人字形(夹角108度),因二者原属湘江故道,稍有崩坏,则无滴水入渠。小天平左端设有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进水口;大天平右端设有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进水口。据1985年12月~1986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利电力设计院和水电建筑工程处对灵渠大小天平勘测,大天平坝顶长344米,宽12.9~25.2米,砌石体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7米,河床底高程213.5米。下游鼻坎高程212.3米,河床冲刷坑底高程210.9米。小天平坝顶长130米,宽24.3米,砌石体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3米,河床底高程212.8米,下游鼻坎高程212米,河床冲刷坑高程210.8米。大小天平均为面流式拦河堰,轴线间之夹角108度,与河床方向的夹角大天平57度,小天平51度。坝体外部为浆砌条石及鱼鳞石护面,上游条石砌成台阶状,从4号和7号的钻孔获得资料,两孔间距1米,4号孔布于大天平前缘0.5米,浆砌条石2.24米高,其下为混粘土砂卵石,7号孔布在河床,距天平前缘线0.5米,孔深0~2.8米为砂卵石层,2.8~3.03米为石灰岩条石。上游条石顶面用石榫连接形成整体,天平中部块石近于直立砌筑,称之为鱼鳞石,厚度0.7~1.3米。鱼鳞石下伏的沙卵石,上部为人工混粘土的砂卵石坝体,下部为原生沉积砂卵石。上下两部分很难分清。条石及鱼鳞石之间的胶结物,一部分为沙粘土及石灰,已风化松散;另一部分是掺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红色之胶结物,结构致密,抗风化力强,特别坚硬。

灵渠渠系

南渠 全长33.15公里。可分为4段:第一段从南陡起,经飞来石、泄水天平、马氏桥,穿过兴安县城,到大湾陡,长3.15公里,水面宽8~15米,水深1~1.8米。渠线沿湘江左岸西行,大部分为半开挖的渠道。左侧沿石山或地面开挖;右侧为砌石渠堤,即通常所说的秦堤,内外坡均用条石砌筑,中间填土,开始一段砌石堤高5米,下临湘江,传说修筑时曾两次失败,到第三次将渠线移到飞来石左侧才得以筑成。第二段自大湾陡,穿过湘江与漓江的分水岭太史庙山到漓江小支流始安水止。长0.95公里,水面宽6~13.5米,水深0.7~1.5米。这一段全线均为开挖的渠道,穿过太史庙山处深挖约30米,长300余米。这一段的开挖,工程十分艰巨。第三段自始安水起,沿天然小河道,在霞云桥有砚石水汇入,流经灵山庙,至赵家堰村附近汇入清水河,以下即称灵河。这一段长6.25公里,是利用天然小河扩宽而成的,同时增加了渠道的弯曲段,以减缓坡降。这一段水面宽7~15米,水深0.2~1.3米。第4段从清水河汇合处起,经鸾塘、车田、到灵河口汇入大溶江处止,通称灵河。长22.8公里,沿程有一些支流汇入,水势增大,河面宽阔,水面宽25~50米,水深0.6~3米。这一段除黄龙堤附近曾开凿新渠,使河水曲折迂回,以降低坡降外,均为天然渠道。

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为212.08米,汇入大溶江处的灵河口河床高程为181.82米,平均坡降0.91‰。

严关干渠,自南渠4.97公里处(三里陡下游)分水,全长10公里,1952年建成。有莲花塘、仙桥两条支渠。1支渠在南渠2.23公里处分水;2支渠在渠田垌中间,1958年改建为排灌共用的渠道;3支渠自南渠3.1公里处分水,经大湾陡、塘市至界首镇大洞村,全长13.5公里,1956年建成。

北渠 全长3.25公里,开凿于湘江北岸宽阔的一级阶地上。自北陡向北,经打鱼村、花桥,至水泊村汇入湘江。宽10~15米。北陡口高程为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中段开挖了连续的2个S型渠段,以降低比降。

泄水天平和溢流坝

南渠0.89公里处,建有宣泄洪水的泄水天平。渠内水深超过泄水天平堰顶时,渠水即排入湘江。堰顶宽5米,用大条石砌筑,堰长42米,底宽17.6米。堰上原有石桥,解放后已改为钢筋混凝土人行桥。

南渠1.95公里处,与双女井溪相会,建有马氏桥溢洪堰,以宣泄双女井溪的洪水。堰顶宽4米,高1.5米,长19.5米,用大条石砌筑。清代初建时,堰上架设有人行石板桥,解放后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南渠12.43公里处的溢流堰名黄龙堤,用大条石砌成,顶宽3.5米,堰长87.6米。

北渠0.21公里处的溢流堰称竹枝堰,堰宽8米,长15米,用条石砌筑。

灵渠水涵

又称田涵、渠眼,或称塘孔。设于堤内,块石砌筑,用于放水灌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严震直修渠时,建有灌田水涵24处。解放后,由于灌溉渠道陆续建成,除引水入灌溉渠道的进水闸外,其余水涵多已堵塞。迄今,南渠大湾陡以上尚有7处,北渠有2处。

灵渠陡门

陡门,或称斗门,是在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具有船闸作用的建筑物。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陡门最早出现于唐宝历元年(825年),到唐咸通九年(868年)重修时,已有陡门18座。宋嘉祐三年(1058年),达到36座,为有记载以来最多的。经过历次增建及废弃,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陡门数仍有35座。解放后,据1975年调查,历史文献中先后有记载的陡门共37座,其中南渠32座,北渠5座,保存完整或大体完整的有13座,加上1977年重建的北陡,共14座;其余仅残存有几块条石,或下部尚有基石,可判断该处原曾设有陡门,但多数已无遗迹。

从现存的陡门看,其结构是:两岸的导墙采用浆砌条石,两边墩台高1.5~2米,形状有半圆、半椭圆、圆角方形、梯形、蚌壳形、月牙形、扇形等,以半圆形的为多。陡门的过水宽度5.5~5.9米,设陡距离近的约60米,远的2公里。塞陡工具由陡杠、杩槎(俗称马脚)、水拼、陡簟(陡杠,包括面杠、底杠和小陡杠,均系粗木棒;杩槎,由3条木棒做成的三角架;水拼,竹篾编成的竹垫;陡簟,即竹席)等组成。关陡时,先将小陡杠的下端插入陡门一侧海漫的石孔内,上端倾斜地嵌入陡门另一侧石墩的槽口中;再以底杠的一端置于墩台的鱼嘴上,另一端架在小陡杠下端;再架上面杠。然后将杩槎置于陡杠上,再铺水拼、陡簟,即堵塞了陡门。水位增高过船时,将小陡杠敲出槽口,堵陡各物即借水力自行打开。由于有了陡门这种设施,故能使灵渠能浮舟过岭,成为古代一大奇观。正如《徐霞客游记》中所载:“渠至此细流成涓,石底嶙峋。时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可见其作用。

南北两渠共有陡门36个(其中北渠4个,南渠32个)。

南陡 在南渠的渠口,解放后修葺加固,渠中增建一桥墩,上架水泥板,安上闸板。

马氏桥陡 在灵渠北路,解放后已几次改建。

大湾陡 在大湾陡村旁,今完好,只缺将军柱(陡门标)。

祖湾(阴湾)陡 在太史庙山西麓县物资局附近,今完好,因兴安县火车站改建抽水站蓄水池,已非原状。

太平陡 在铁路村东面便桥附近,解放前已毁。现只能略见陡堤残迹。

铁炉陡 在铁路村前二圣庙前,已毁,尚存少数陡堤石块及半月形陡堤残迹。

禾上(和尚、禾尚)陡 在铁路村附近,已毁,尚存陡堤青石数块。

三里(乌龟)陡 在三里陡村头三里桥下游约数米,解放前已毁。

印陡 在三里陡村旁洗衣码头边,已毁,残存半月形石基,尚存陡堤石数块。

大路陡 在霞云桥附近东北面,已毁,残迹旁尚留陡堤青石数块。

君嘉陡 在霞云桥村旁,民国35年(1946年)毁,尚存陡堤青石数块及半月形陡堤残迹。

霞云(下营刀板)陡 在霞云桥村旁,已毁,尚存半月形陡堤残迹及青石数块。

黄泥陡 在茄子塘村旁洗衣码头边,陡堤较大,大体完整,石块已残缺不全。

沙泥陡 在茄子塘村旁,大体完整。

门限(门坎)陡 在茄子塘西南对面北麓,陡堤较大,形迹尚存,石块已残缺不全。

十四陡 在茄子塘村西,陡堤已毁一边,石块所存无几。

十五陡 在茄子塘村西,陡堤形迹尚存,陡堤青石仅余数块。

十六陡(洗衣陡) 在东村北面,陡堤青石块大部分已缺。

十七陡(大虾蟆陡) 在东村北面八角亭桥下游,大体完整,解放后一度改为蓄水坝,引水碾米。

霞幔(小虾蟆)陡 在架枧田村东面,大体完整,有一边半月形石基已残。

新陡(晒谷陡) 架枧田村旁,陡堤完好,近陡农民常利用陡晒谷,并时加维修。

牛路陡(破陡) 在架枧田村下游,陡堤残破。

林山(灵山、云山)陡 在灵山村东面,陡堤大体完整。

星桥陡 在岩背村旁灵山桥上游数丈,陡堤石基大体完整。

竹头(竹根)陡 在六口岩(季家)村前,陡堤略有残缺,其特有的斜长石勘仍然可辨。

青石(青泥)陡 在严关六口岩村西黄龙堤北面,陡堤石基尚存,略有残缺。

小陡 在六口岩村西南,保存完整。

大陡 在六口岩村西南,距小陡150多米,已毁,南岸陡堤石基下部尚存,略见形迹。

古牛(牯牛)陡 在马头山东面,大体完好,解放后一度改作蓄水发电碾米堰坝,南岸石堤已非原状。

鸾塘(老滩、上陡)陡 在鸾塘村西南,已毁。

滑石(新滩、下陡)陡 已全毁,仅有青石数块留在原处。

牛角(牛角湾)陡 已毁,尚存陡堤青石数块留在渠中。

北陡 在湘漓乡分水村西南,原陡门全毁,1968年附近生产队在渠口筑坝拦渠造田,渠道遭破坏。1975年兴安文化馆在原渠口以下数十米重建北陡。

湾陡(湾桥陡) 在观音阁南,已毁,遗址尚存。

晒禾陡 在打鱼村后,已毁,仅留陡堤青石数块于原处。

何家陡 在花桥旁,尚存,陡堤石基已改公路桥墩。

灵渠堰坝

堰坝是建筑在渠道里的一种栏河蓄水、引流入沟灌田、或积水推动筒车的设施。现今能见到堰坝有两种:一种是由石块砌成的半圆形堰坝,与石砌陡门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塞陡用的是陡杠、陡筚,而塞堰用7块长约5米,宽约0.3米的扁平方木作为闸板开关。这种堰坝很少,南渠有2座:一在霞云桥附近今公路下边,一在十五陡与十六陡之间,即今兴安农药厂附近。这种堰坝没有引水沟,一般用法是,关堰时把渠水堵住,提高水位,以便龙骨水车提取渠水灌田。另一种堰坝,多建在河面较宽的渠道中,自赵家堰以下共有32座。它的结构,一般都用长木桩密排深钉,框架里堆砌鹅卵石,砌成高3~4米的斜面滚水堤坝。较简单的,不用大小框架,而是用竹篓囊石,横亘江面,再用长木桩排列竹篓两边,密密钉固。堰坝上开有堰门,以便船舶往来。门有大松木桩4条分别竖在两侧,每边的两条又用横木串连,并与其它框架相接,以便稳固。堰门宽4~5米,一般都用直径约0.3米,长5~6米的大松木作堰杠,用来关堰门。在南渠32座堰坝中,堵水入沟,直接灌溉稻田的有下营村沟,江西坪村旁的堰沟,画眉塘村旁的黄埔堰,芋苗村附近的横头堰等。

灵渠秦堤

秦堤指从南陡口到兴安城区上水门街口灵渠和湘江故道之间约2公里长的堤岸。民国时就定名为秦堤风景区。秦堤风景区大体可分为3段。最初的一段由南陡口起至飞来石止,堤岸顶面较宽,一般都在5至10米之间,高出水面1米以下;自飞来石至泄水天平一段,堤岸临近湘江的石堤高悬水际,危如累卵,渗漏特别多,最易崩塌,称为“险工”,现用水泥巨石砌筑,堵塞了渗漏之处,堤基已经稳固;由泄水天平至上水门口,堤顶一般宽约3米,底宽7米,高约2.5米,这段渠堤,原来只有巨石砌筑临河一面,现已不断修整加固,两面均用巨石砌筑,并以水泥铺路,在堤南对岸近几年来劈山筑成水泥公路。

广义的秦堤,是指从南陡口至大湾陡止,全长为3.25公里。从接龙桥至大湾陡一段,秦堤两边都用条石砌筑,宽为2米,高为1.5米。现保存完好。

查看详情

灵渠历史意义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查看详情

灵渠旅游指南

2020年2月,经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决定:从恢复营业之日(届时统一发布)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护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护士证或与医务工作相关的其他资格证件)免费入园(景区内的岩洞、游船、竹筏、温泉、玻璃栈道、索道滑道,演艺等消费项目除外)。

查看详情

灵渠世界遗产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执理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中国的灵渠等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查看详情

灵渠文物古迹

四贤祠

位于距南陡下游约半里的南渠北岸,是座庭院式的建筑,内有对灵渠有过贡献的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半身塑像。四贤祠又名灵济祠、灵济庙,始建于何时,史说不一。乾隆《兴安县志》记载:“元至正乙末廉访副使乜儿吉尼建”,道光《兴安县志》也记载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廉访副使乜儿吉尼建。但元代人黄裳在《灵济庙记》中称,乜儿吉尼建祠之时,原来已有四贤祠、只因原祠“庙貌简陋,不称神栖”,乜儿吉尼“撤敝为新,易卑以崇”,加以改建而已。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曾修葺四贤祠。咸丰二年四月初四日(1852年5月22日),太平军攻占兴安,四贤祠被火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再建,为二殿并列共6开间,宽24米,深11米,东西北3面砌墙,南面有雕花木门36扇,西殿前临灵渠有门楼,建筑面积共280平方米。解放后,四贤祠房基下沉,殿内木架为白蚁蛀空,行将倒塌。广西壮族自治区拨款重建,于1981年12月1日开工,1985年4月30日落成。新祠为五开间,上下2层,宽21米,深11米,高12.3米,基础深4米。院内增建了回廊、住房、售货厅及东西院门等。全部建筑面积为743平方米,主体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原有民族形式。四贤祠内除保存有元明以来10余方石刻外,院内尚有大重阳树一株,树身横吞乾隆年间石碑一块。古树吞碑,为四贤祠内一大奇景。

飞来石

在四贤祠西约半里的灵渠北岸边,是一座突出堤上的天然岩石,略成方形,上平如砥,高约4米,周约20米,上有四季桂一株,有石级可以攀登而上。石壁各方,前人题咏石刻很多。传说此石是四川峨嵋山飞来的仙石,修渠时这里有猪婆精作怪,渠堤白天修好,夜晚猪婆精拱倒,使修渠误工,领工被杀,民夫受累,飞鹤大仙便将座下蒲团石飞来镇住猪婆精,渠堤始成。

三将军墓

在粟家桥附近的灵渠南岸,系明朝封张、刘、李镇国将军的神墓。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岁(1791年)季春月上水关众等立墓碑,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县张运昭砌以石,并立碑记。墓为圆形,高约2米,直径为4米。清乾隆五十六年立的三将军墓碑刻,文为:“三将军墓由来久矣。其遗事记未详载,相传筑堤有功,敕封镇国将军,卒于吾邑,合葬东北山阳,三公一冢。则是生为当时良佐,死为后世福神。故吾邑立庙崇祀者二处,其墓虽有碑记,载事亦略,矧世远年湮,土崩石裂将至颓泯。吾侪不忍坐视,重修立石,以垂不朽,庶神圣名播千秋,而吾邑福隆万代。是为记。”

万里桥

位于兴安县城中水关的灵渠上。为昔日往来南北必经之道,据说该桥距唐代都城长安水路约万里,故称万里桥。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唐宝历元年(825年)修灵渠时所建。桥上原无亭,为虹式单拱,只有1层斧刃石发券砌成,两边桥栏的石条是后来所置。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县曾孔传构亭复桥。成化九年(1473年)重修桥亭。成化十二年,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桥亭。嘉庆年间亭毁于火,寻复修葺。民国33年(1944年)冬亭毁于火。1964年兴安县人民政府依照原样重修万里桥,原桥面长7.45米,北(偏东)桥堍9级,斜坡长3.7米,南(偏西)桥堍7级,斜坡长3.4米,桥高4.5米,宽6.05米。桥拱半径3米。重修后桥面长6.25米,宽6米,北(偏东)桥堍11级,斜坡长4.5米,南(偏西)桥堍9级,斜坡长3.75米,桥拱半径3米。1985年,县人民政府建成仿古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四阿顶的桥亭,用款1.5万元。

沧浪桥

又名天后桥、娘娘桥,位于万里桥下游约80米的灵渠上。是一座虹式单拱石桥。康熙七年(1668年)监生石琴国捐建。桥面长6.5米,跨度6米,拱高5米,宽6米。桥上原有亭,亭内供天后像。民国22年(1933年)桥亭因演戏倾圮,砸死32人。1985年重修沧浪桥和重修桥亭。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双重檐、四阿顶,当年12月竣工,用款2.1万元。

接龙桥

位于兴安县城下水门的出口处灵渠上,距沧浪桥约50米,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建,是虹式单拱石桥,桥面长6.1米,宽7米,东桥堍10级,水平长5.9米,西桥堍已被拆城垣的泥土填平,上通石阶,拱高4.8米,跨度6米。1988年在桥上增建水泥钢筋桥亭,用款1.79万元。

粟家桥

在兴安县城东门外的灵渠上,不知建于何时,虹式单拱石桥,桥面长7米,宽2.6米。北(偏东)桥堍15级,水平长4.9米,南(偏西)桥堍10级,水平长3.5米,券洞跨度长约7米,拱高5米。

三里桥

2100433B

查看详情

灵渠文献

水利工程的明珠——灵渠 水利工程的明珠——灵渠

水利工程的明珠——灵渠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 5页

灵渠是秦人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在历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作用.对灵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灵渠的选址、施工、各个结构的设置以及各结构的形制都非常科学、合理.对这一伟大工程进行透彻的研究有助于对其进行无损维修以及在现代工程中借鉴思想和经验.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灵渠工程的开发和效益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灵渠工程的开发和效益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灵渠工程的开发和效益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 4页

通过对灵渠工程介绍,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灵渠工程的价值功能,并对灵渠工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预测进行了价值功能系数分析,可为灵渠工程的开发和效益分析提供参考。

灵渠: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

灵渠: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灵渠: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

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位于广西桂林兴安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工程主体包括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陡门等。灵渠设计精巧,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与四川省的都江堰、陕西省的郑国渠齐名,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古代南北运输大动脉

据汉《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为了将岭南百越地区纳入中国版图,“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进军岭南。但是,百越民族的顽强抵抗,加之山路崎岖,粮饷转运困难,以致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为了解决秦军的后勤补给问题,秦始皇命监御史禄督率士卒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修建人工运河。公元前214年运河凿成,全长36.4千米,连接湘漓二水,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使秦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军需补给和兵源补充,因而迅速统一了岭南,这条人工运河就是灵渠。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过灵渠。

史料记载,灵渠通航以后,成为我国古代南北运输大动脉。从汉武帝时起,中国海船多次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徐闻、合浦古港起航,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访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等国。清代广西巡抚陈元龙在《重建灵渠石堤陡门碑记》中写道:“夫陡河虽小,实三楚、两粤之咽喉,行师馈粮,以及商贾百货之流通,唯此一水是赖。”

古代运河技术典范

灵渠选在湘江上游与始安水相距4千米、水位高于始安水高程1.1米的一个静水区——渼潭(今称分水塘)拦河筑坝,将湘江之水引入始安水,在湘漓二水之间实现通航。这一科学的选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灵渠的渠系非常灵巧,分为南北二渠。南渠长33公里,是引湘入漓的主渠道。北渠是引航渠道,长近4公里,只有南渠长度的1/8。其实,北渠入口和出口的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但由于距离短、水位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通航,而且上游来水会大量注入北渠,打破南北二渠水量的平衡。于是,秦人将其设计成S形,通过延长流程,减小落差,使水流曲折且平缓地流入湘江,让船只顺利通航。

在修建灵渠时还有一项重要发明,那就是陡门。陡门,又称“斗门”,是建于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具有船闸作用的建筑物。兴安县在秋冬季节常有四五个月的枯水期,此外渠道有浅、狭、曲、急的特点,不同渠段水量深浅不一、水流速度迥异,对船只航行十分不利。因此,古人便发明了陡门来提高水位,集中比降,以利舟行。199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WCD)组织全球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们到灵渠进行实地考察。专家、学者们考察后赞不绝口,一致认为陡门“不愧为世界船闸之父”。

已具备申遗标准

1988年1月,灵渠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评估报告员、保护规划与建筑师尤嘎·尤基莱托博士,来到灵渠实地考察后,深深为之震撼。“像灵渠这么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科学、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运河是极为罕见的。灵渠科学的选址、三七分水的‘人’字形大坝、调洪的大小天平、鱼鳞石砌成的坝基,是古代水利史上的奇观。”尤嘎·尤基莱托博士说,“只要中国政府有决心,灵渠申遗很有希望。”

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曾多次参与对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进行的审议投票,也曾多次到灵渠考察。

他认为,灵渠提名世界遗产整体的完整性极其充分:整体水系统具备了所有维持其功能的核心元素;全线贯通,各段河道形态完整;整体没有遭受紧迫而严重的威胁,其沿线大部分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景观环境。

灵渠的开通与秦朝统一岭南地区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它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南方百越民族征战直至最终确定古代中国南疆版图的重要历史进程,对亚洲甚至人类历史都至关重要。

查看详情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专家组实地考察灵渠

5月11日,国家灌排委员会组织水利部国科司原巡视员孟志敏、姜开鹏、孟宪民、谭徐明、蒋超、王凯等6位专家,到兴安县经过实地考察和召开“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专家考察评估会”,一致认为灵渠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条件,推荐申报,标志着灵渠申报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取得关键的阶段性成果,已进入了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冲刺阶段。

时逢初夏,古老的灵渠绿树浓荫,渠水悠悠,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评审专家一行风尘仆仆,从灵渠渠首开始,先后到灵渠北渠、竹枝堰、一支渠、三支渠、大湾陡、星桥、星陡、赵家堰、鸾塘堰,全面系统地对灵渠灌溉工程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们每到一处都一边听取兴安本地灵渠研究专家的介绍,一边详细查看渠、堰、陡的现状,无不为灵渠灌溉历史悠久,工程之精当,文化韵味之浓烈,遗产价值之独特所折服。

专家们查看灵渠水系统模型

灵渠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全长36.4 公里,它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是中国南北水上运输的重要通道和周边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灵渠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秦代三大水利工程”。1988年灵渠被国务院核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灵渠流经之地属湘桂走廊,沿途土地肥沃,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重视发挥灵渠的灌溉作用,素有“灌田甚多”、“民田赖之”、“溉田万顷”、“灌溉发达”等史料记载,灌溉的方式主要有自流和提水两种。灵渠水利遗产要素构成完整,有精巧绝伦的渠首枢纽工程、设置精当的沿途防洪工程、精致智慧的渠系工程、功能完备的调蓄工程,不仅保留了渠道全程,还保存有不同功能的水利设施,形成了一套集陡门、堰坝、水涵等为一体的水工系统。据1938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调查,当时灵渠保灌面积为8502亩。20世纪70年代之后,灵渠的灌溉工程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目前灵渠总灌溉面积已达6.5万亩,灌区覆盖兴安县的5个乡镇、18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59000多人。灵渠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古代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杰作、水利灌溉设计的经典范例。

专家们在灵渠北渠、竹枝堰考察

专家们实地考察灵渠大湾陡

专家们在灵渠鸾塘堰考察

专家们体验灵渠灌溉区域民俗风情

经过紧张有序的实地考察、查看资料文本、听取工作汇报、专家组认真讨论等环节之后,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灵渠历经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留下了丰厚的水文化遗产,树立了我国水利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灵渠是见证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工程,是人类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其科学及工程技术具有时代领先性;灵渠在灌区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规章制度方面对现代农田水利管理有借鉴价值。灵渠具备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条件,推荐申报。

专家考察评估会现场

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在灵渠申报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获得专家组一致推荐之后作表态发言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也是兴安县自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启动以来,在国家灌排委员会和中国水科院水利史研究所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全方位推进灵渠申遗,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之后,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将由国家灌排委向世界灌排委报送申遗相关材料,兴安县将按照专家组给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总结归纳工程的科学技术内涵和价值,完善申报材料,并根据灌溉工程遗产特点,编制灵渠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力争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的最终成功。

兴安县委书记黄洪斌从“灵渠灌溉的历史、灵渠遗产的价值、灵渠申遗工作扎实推进”三个方面向评审专家作了详细地汇报。中国灌排委员会和水利史研究所专家丁昆仑、高黎辉、李若曦、刘 静、李云鹏、周 波、邓 俊,兴安县领导胡琳、文新祥,兴安县申遗办全体人员、县水利局相关人员、县文旅广体局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当天的考察评估会。(蒋子鸣 文/摄)

查看详情

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在兴安开幕

4月26日上午,第11届桂林米粉文化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为期3天的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在兴安帝豪大酒店拉开序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谢日万、兴安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钦、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丁昆仑、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4月26日至28日,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领导、专家,将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学术交流、现场考察等形式,围绕推进灵渠保护与申遗,并就水利遗产价值挖掘及保护利用的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灵渠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要冲的兴安县境内,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在国内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统一岭南,特命监御史禄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的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以转运粮饷。运河建成后,秦军迅速统一了岭南,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成就了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的梦想。

灵渠全长36.4公里,它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是中国南北水上运输的重要通道,更是沿线周边农业生产灌溉的主要水源。灵渠所流经之地属湘桂走廊,沿途土地肥沃,自唐宋时期就有引渠水灌田的记载。灵渠水利遗产要素构成完整,不仅保留了渠道全程,还保存有不同功能的水利设施,形成了一套集陡门、堰坝、水涵、支渠等为一体的水工系统,具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供水等功能,且一直保持着原有的灌溉系统。1926年和1938年随着桂黄公路、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的水上运输功能逐渐消失,但灌溉功能进一步加强,并一直延续至今,灌溉面积已达6.5万亩,灵渠灌区是兴安县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主要基地。

灵渠修通后,其水运、灌溉功能不仅有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成了连接中原与岭南的重要纽带,对促进中原与岭南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给兴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增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因为合浦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西亚和欧洲距离最近的中国海港,自灵渠通航沟通湘漓二水之后,灵渠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通道,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就通过合浦港与西方贸易往来,形成了中国和西方距离最短的“海上丝绸之路”。因此,灵渠成为我国古代南北运输的大动脉,兴安理所当然成为了历史上的楚粤咽喉要塞。清代陈元龙曾在《重建灵渠石堤陡门碑记》中描述到:“夫陡河虽小,实三楚、两广之咽喉,行师馈粮,以及商贾百货之流通,惟此一水是赖。”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谢日万在致辞中对灵渠予以高度评价。他说,灵渠自秦代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同时发挥着灌溉作用,它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融合的纽带;它代表了中国人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独特的文化理解和由此形成的技术与美学传统,是中国文明中水资源综合使用的杰出范例,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下的河谷文化景观的杰出范例。灵渠见证了古代中国奠定南疆版图的历史进程,对于亚洲甚至人类历史都至关重要。

兴安县人民政府县长黄钦在致辞中说,灵渠是兴安的根,是兴安人的梦。为了进一步加大灵渠的保护与利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自2011年启动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就与桂林市、兴安县一道扎实推进申遗工作,并在灵渠价值研究、保护修缮、环境整治、保护立法等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2年灵渠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制作了申遗文本,参与了2016年国家申遗项目的竞选,为灵渠申遗打下坚实基础。灵渠申遗一旦成功,将大大提升灵渠的保护力度,大大提升其在国内和国际的保护地位,也意味着灵渠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将上升到新的高度。

据悉,今年灵渠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正在紧张推进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前已到了关键阶段。因此,此次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的举行,全国各地的专家来到兴安指导灵渠申遗工作,探讨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必将进一步有效推动灵渠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助力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进程, 为中国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幕式当天,水利部办公厅原主任郑连第、国际水历史协会原主席、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邱志荣、韩国圆光大学校人文大学教授崔完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吕娟分别作主旨报告。之后,与会领导、专家围绕灵渠保护与申遗、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发展、水利史与社会发展、水利遗产及保护利用等专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本次论坛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中共兴安县委员会、兴安县人民政府主办。(蒋子鸣 周玉祝)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