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做多方案的比较和选优,提出项目投资最后决策可依据的结论性意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一般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总论
主要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历史情况;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阐述投资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对项目作出综合概述。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主要包括对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工厂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及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分析等。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主要包括对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性的分析;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的研究等。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要对建厂地区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离原料产地、市场的距离,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做出分析;研究厂址面积、征地范围、移民的搬迁与安置及其他建设条件选择方案,论述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等供应状况和发展趋势。
5.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项目的构成范围、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设备的国内外分析或与外商合作制造的设想;全厂布置方案的初步选择和土建工程量的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厂内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初步选择。
6.环境保护
要调查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的初步方案。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分析拟建项目“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种类、成分、数量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治理方案的选择和综合利用情况;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这是指对全厂生产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劳动定员的配备方案、人员培训规划和费用估算等。
8.实施进度的建议
项目的建设进度直接影响资金周转和投资效益,因此应当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来合理组织施工。要明确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试生产所需的时间和进度要求,提出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进度的选择方案,论述最佳实施计划方案的选择,并用一般图表和网络表示。
9.投资、生产成本的估算和资金筹措
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主体工程和辅助配套工程所需投资、生产流动资金进行较精确的估算,亦需要对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进行分析和估算,并÷对资金的来源、筹措方式及贷款偿还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10.企业财务和国民经济评价
这部分内容包括项目财务效益分析、国民经济效益分析,以及相应的不确定性分析和方案比较等。
11.结论
结论部分要运用各种指标数据,从技术、经济和财务各方面论述拟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此外,还应包括必要的图表和协议文件等齐全的资料。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随着建设项目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大同小异。由于林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经济特点,决定了育、采、用各生产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不同生产阶段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也不尽相同。例如,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要:项目名称、建设宗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项目规模、项目责任人、贷款数额、建设期限、项目效益等;
(2)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项目所达到的目标等;
(3)项目地区的选择标准;
(4)项目地区的自然条件;
(5)项目布局:布局原则、项目规模、可行性评价;
(6)木材生产与消耗;
(7)树种选择;
(8)造林模型:建立模型的依据及不同树种造林等;
(9)造林体系:造林体系设置原则、种源、苗圃、扦插、造林等;
(10)森林采伐运输;
(11)科技与推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研成果推广等;
(12)组织与管理:管理机构、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调查设计等;
(13)经济和财务评价:指标计算方法、项目进度、费用估算、木材价格、其他效益、财务与经济效益等;
(14)资金来源与安排;
(15)效益与风险分析:社会与生态效益、效益风险、生态风险等;
(16)项目的实施;
(17)项目的综合评价。
国有林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项目实施纲要: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工作概况、研究成果等;
(2)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项目提出的背景、发展状况、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3)需求预测与项目生产规模:木材与林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生产规模的确定(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等生产规模确定的原则与方法等);
(4)项目建设的条件:自然条件、森林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
(5)项目设计:森工企业总体设计项目较多,按要求企业方案设计重点在森林采运和迹地更新等方面。其主要内容有:企业内部区划(含经营区划、林场区划、林种区划等)、森林经营区划、木材生产设计方案、林业局(场、厂)址的确定、木材加工与综合利用、多种经营项目、其他工程等;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8)实施进度安排;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财务、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11)综合评价与方案选择。 2100433B
林业建设项目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投资前阶段、投资阶段和生产阶段。而可行性研究主要在投资前阶段,投资阶段和生产阶段主要是实施和组织管理的阶段。投资前阶段的可行性研究,按其内容可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决策4个阶段:
(1)机会研究阶段(鉴别投资机会、项目设想)
该阶段主要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预备性调查研究,为开发项目的设想提供建议。这一阶段的研究,只作概略的分析和估计,故花费时间较少。该阶段的任务是:从拟建项目的背景、基础、条件出发,依据资源,市场、政策、技术经济能力等情况,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分配、技术关键和准备采用的工艺、国内外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产品开发方案与企业规模、生态环境改善、投资与效益等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初步确定项目是否可取。
(2)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选择)
有些项目仅靠机会研究尚不能决定取舍,这时就需要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进一步分析判断建设项目是否可行,并作出取舍的初步决定。该阶段的任务是:项目产品的市场预测;对准备采用的工艺装备进行分析;对资源、燃料、动力、交通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开发项目应采用的技术、销售的网络、职工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及项目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分析等。此外,还可对某些问题如原材料来源、价格、改善生态环境等作专题研究。
(3)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技术经济论证及项目开发方案拟订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进一步分析市场供需情况;落实资源、能源、交通、原材料与设备供应等具体问题;确定最佳工艺过程及技术装备;确定局(厂、场)址及总体布局;进行人员培训;预计建设期和各年进度,对投资总额、资金来源、偿还债务能力、生产成本与盈利情况进行测算;评价经济效益,提出可供选择的若干技术方案;对上述方案进行选优,提出可行性研究综合报告。
(4)决策阶段(项目评估)
这是可行性研究的最后阶段,是项目审批部门或贷款银行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及技术上、财务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作出全面的复查和估价,决定项目的取舍。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评估的基础,项目评估是可行性研究的延伸。项目评估的对象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项目是否可行作出最后判断。可行性研究从企业微观经济效益考虑较多,而项目评估除对项目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作进一步分析外,更着重于对国民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市场分析。3)项目建设方案研究。4)投资估算。5)融资方案。6)财务分析(也称财务评价)。7)经济分析(也称国民经济评价)。8)经济影响分析。9)...
第一部分 林业项目总论 一、林业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 (四)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 (五)研究工作依据 (六)研究工作概况 二、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
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5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1 附件 1: 35kV输变电项目可行性研究 内容深度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包括电力系统(一、二次) 、变电 所选所、线路选线、主要设计原则及工程设想、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等主要内容,并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相应增减。 第二条 本规定相关重要文件: 1.《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 (以 下简称规划原则)、《云南电网 35kV及以下配电网设备装备技术原则》 (以下简称公司设备技术原则) 2.国家、行业、公司的相关设计规程、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 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 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各专业相关图纸。 第四条 设计文件齐全,文字说明清楚,图纸清晰、正确。各报 告中引用的其他报告、专业中的结论应一致。 第五条 当有外委项目时应说明外委项目内容、费用估算。 第三章 工程概述 第六条 设计依据 1.公司下达的 35kV 输变电工程项目前
1.会计核算内容的广泛性
与其他行业相比,林业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从内容上看,林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很多的行业,如种植业、土工建设以及机械等专业。从林业产生的效益上看,具有多重性的特点。林业为国民经济其他生产部门提供各种初级原材料和林产品,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即林业可以向人们提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部门的行业会计一林业会计,一方面要反映、监督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及其他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的对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以反映和监督其数量及价值量的变化和结果。
2.成本核算的复杂性
在林业生产各项目中,有相当多数生产项目是露天作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受自然资源、作业条件影响很大,如森林培育、森林采伐、原条或原木集材、木材运输等生产项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运输距离、不同的林场等级等,都直接影响到有关生产项目费用的支出和成本的高低。在一个企业内或企业之间,同一种生产项目,往往采用不同的作业方式、不同的劳动组织、不同类型的设备。这样,对林业企业成本,无论是核算上、成本分析上和评价对比等方面都带来了许多复杂因素。为了使林业成本计算更加准确,对于林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应严格区别各种情况分设明细帐,进行逐项的考核,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地进行成本分析,以满足增收节支降低成本的需要。
3.会计核算组织的多样性
林业所经营的生产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且每项的生产形式都是不同的,这也就使林业会计核算需要针对不同的经营活动来选择相应的核算方式,也就形成了会计核算方式的多样性。会计核算组织大致可以分为集中核算形式和分散核算形式,前者主要用于企业的财务部门,后者则用在基层的生产单位。而分散核算形式也可以分为既有内部银行核算形式及往来制核算形式。随着我国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内部也进行了生产经营管理的改革,为了更好的适应制度改革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林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生产经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满足企业经营现状的需要。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100433B
沈阳地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东部山区为森林生态功能区,西北部为沙区森林功能区,近郊为平原森林生态区。解放初期,有林面积25.3万亩,林木覆盖率仅为1.3%。建国后近30年时间,林业建设走走停停,1978年有林面积46万亩,林木覆盖率3.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沈阳林业逐步恢复,步入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森林城市”目标,林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每年造林面积均在30万亩以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2年,沈阳市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完成还林建设任务134.12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66.2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0.9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2005年,第二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沈阳举办,沈阳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截止2016年底,全市林地保有量331.5万亩,森林保有量264.15万亩,森林蓄积量0.13亿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8%。
全市林下经济面积达43.28万亩,其中林下种植面积38.7万亩,林下养殖面积4.58万亩,培育建成林地经济示范小区38个。全市现有林下经济模式11种之多,即林粮、林油、林经、林菌、林菜、林禽、林畜、林草、林苗、林药和林下休闲旅游。特色经济林(不含寒富苹果)面积2.8万亩,建成特色经济林之乡2个,特色经济林品种主要包括:榛子、红松果、大扁杏、树莓、杏、梨等。涉林企业2000多家,涵盖造纸、制板、家具、橱柜、果品、生物制药、苗木、绿化等多个产业。
全市现有野生动物340种,野生鸟类290种。野生植物1755种,其中低等植物151种、草本植物967种、木本植物637种,植被类型主要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丛4类,主要树种以杨树、柳树、槐树、油松、樟子松为主。林业有害生物895种,其中重点防治的有害生物有100余种。
全市林业系统管有4个自然保护区,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康平卧龙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分别为苏家屯白清寨市级自然保护区、新民和辽中之间仙子湖市级自然保护区、五龙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4处:分别为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辽中蒲河国家湿地公园、辽宁沈北七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国家级沙漠公园1处:康平金沙滩国家沙漠公园。以上区域全部划入生态红线区,严格按生态红线管理办法予以保护。
现有国有林场11个,其中康平县4个、法库县3个、沈北新区、苏家屯区、新民市、辽中县各1个,总经营面积40.47万亩。现有各类苗圃246处,其中国有12处;育苗面积1474.22公顷,2016年生产苗木6655.12万株。现有沈阳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和法库县林业科学研究所2个林业科研机构,拥有林业科技人员339人,其中高级36人、中级130人、初级173人。成立了沈阳市林果学会、沈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沈阳市林木种苗学会等3个市级学术与社会团体。
林业产业:政策的关注点
近几年我国林业改革取得很大进步。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践行“还权于民”的林改理念。与原先只宣扬“德政”,不反思过错的理念相比,这是了不起的进步。林业主管部门以这样的气量和胸襟搞林改,广大农民一定会很舒心,干群关系一定会很融洽,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经营一定会更有效。林改后的结果表明,践行“还权于民”的理念,改善了林业治理结构,调动了农民培育森林的积极性,提高了林地的生产力,提高了森林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因森林对农民增收贡献率极低而影响集体林业发展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第二,打破林业部门一家进山收购,垄断木材收购市场的局面,为培育充分竞争的木材收购市场奠定了基础。过去认为,严格的采伐管理是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举措,而垄断木材收购市场又是采伐管理的牛鼻子。然而问题在于,垄断必然压价,压价必然挫伤农民培育森林的积极性;而在充分竞争的情形下,木材收购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为价格与服务的竞争;这种竞争有利于提高培育木材的赢利性,而木材培育的赢利性越强,森林的投入就越大,森林资源才有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