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每年都发生多次重特大自然灾害。今年上半年以来,已经发生了诸如新疆等地寒潮冰雪、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南方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据民政部统计,近20年来,我国因遭受各类自然灾害每年平均死亡约4300人,倒塌民房约300万间。特别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达8.8万余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近5年来,中央每年安排自然灾害救助资金50多亿元,专门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因灾倒塌民房恢复重建、冬春救助以及临时生活救助,平均每年救助6000万到8000万人次。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践中,也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灾害救助准备措施不足,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灾后救助制度缺乏,救助款物监管不严等。这就需要通过制定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法规,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全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六条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防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气象等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的气象灾害防御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 国家鼓励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持气象灾害防御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技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开展自救互救。
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预 防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第十一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域,编制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第十二条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防御原则和目标、易发区和易发时段、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
第十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标准,应当考虑气象灾害的影响。
第十五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本地人民政府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第十八条 大风(沙尘暴)、龙卷风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护林和紧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并定期组织开展建(构)筑物防风避险的监督检查。
台风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海塘、堤防、避风港、防护林、避风锚地、紧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并根据台风情况做好人员转移等准备工作。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本地降雨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排水设施检查,及时疏通河道和排水管网,加固病险水库,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堤防等重要险段的巡查。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本地降雪、冰冻发生情况,加强电力、通信线路的巡查,做好交通疏导、积雪(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准备工作。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本地降雪情况,做好危旧房屋加固、粮草储备、牲畜转移等准备工作。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高温来临前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供应的准备工作,并合理调整工作时间。
第二十二条 大雾、霾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对机场、港口、高速公路、航道、渔场等重要场所和交通要道的大雾、霾的监测设施建设,做好交通疏导、调度和防护等准备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可以由取得相应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和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其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建设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应领域内建设工程的防雷管理。
第二十四条 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
(一)有法人资格;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三)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五)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从事电力、通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的资质证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电力或者国务院通信主管部门共同颁发。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加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二十六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以及城乡规划编制中,应当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第三章 监测、预报和预警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建设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健全应急监测队伍,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第二十九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完善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和与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有关的单位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按照职责开展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工作,并及时向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灾害防御、救助部门提供雨情、水情、风情、旱情等监测信息。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组织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并将人口密集区、农业主产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重要江河流域、森林、草原、渔场作为气象灾害监测的重点区域。
第三十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及时向有关灾害防御、救助部门通报;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
第三十一条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在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域和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建立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接收和播发设施,并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协助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第三十三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太阳风暴、地球空间暴等空间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三十四条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情况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及时作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发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并造成较大危害时,由国务院决定启动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强度,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临时确定为气象灾害危险区,并及时予以公告。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发生情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情况紧急时,及时动员、组织受到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疏散,开展自救互救。
对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实施,不得妨碍气象灾害救助活动。
第三十七条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所属的气象台站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评估,启用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开展现场气象服务,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变化趋势和评估结果,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民政部门应当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开展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并按照规定职责核查灾情、发布灾情信息。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等卫生应急工作。
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应当优先运送救灾物资、设备、药物、食品,及时抢修被毁的道路交通设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保障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运行。
电力、通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做好电力、通信应急保障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工作。
农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农业抗灾救灾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水利主管部门应当统筹协调主要河流、水库的水量调度,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公安部门应当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进行紧急转移。
第三十九条 气象、水利、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发生的情况,加强对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联合监测,并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十条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播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急处置情况。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灾情发展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气象灾害级别或者作出解除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决定。
第四十二条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三)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颁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证的;
(四)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五)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
(二)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实施其依法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
(二)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雷电防护装置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施工的,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未按照要求播发、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三)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2017年10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通过修改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条款。
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可以由取得相应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和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其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建设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应领域内建设工程的防雷管理。”
删去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中的“专门”和“设计、施工”。删去第二款中的“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可以在核准的资质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
删去第四十三条第三项中的“设计、施工”。
删去第四十五条第一项中的“设计、施工”。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雷电防护装置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施工的,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
现行的关于拆迁补偿的法律规定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它是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物权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防御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1.加强监测和预报 2.修筑防波堤 3.营造沿海防护林请参考,。
城市居民防范台风措施:1、气象台根据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预报时采用“消息”、“警报”和“紧急警报”三种形式向社会发布;同时,按台风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向社会发布蓝、黄、橙、红四色台风预警信号...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答记者问
近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涉及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条例是如何将各种救助力量整合起来,更好地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的?
答: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不仅涉及政府部门,而且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为了进一步明确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的职责,更好地发挥村委会、居委会以及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公募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的作用,条例规定: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全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村委会、居委会以及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公募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问:为了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准备工作,条例作了哪些规定?
答:针对一些地方对自然灾害救助准备不足、灾害发生后应对不力的情况,条例对自然灾害救助准备措施作了规范:
一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情况,制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并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交通、通信等装备;
三是国家建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制度,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
四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设立并公告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
五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自然灾害救助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
问:条例对做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作了哪些规定?
答: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减少损失,条例确立了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
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根据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启动预警响应,及时向社会发布避险警告,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避险转移,做好基本生活的救助准备;
二是灾害发生并达到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员,紧急调拨资金和物资,及时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抚慰受灾人员,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组织开展自救互救,组织救助捐赠。
问:在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方面,条例规定了哪些措施?
答:为了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例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了灾后生活救助制度:
一是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二是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重建或者修缮损毁的居民住房;
三是在受灾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问:社会各界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监管十分关注,条例在这方面规定了哪些措施?
答:为了减少乃至杜绝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违法侵占和骗取救助款物的现象,确保救助款物用于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强化了对救助款物的监管措施:
一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民政部门负责救助资金的分配、管理并监督使用情况,民政部门负责调拨、分配、管理救助物资;
二是救助款物应当专款(物)专用、无偿使用,专项用于灾民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的恢复重建,遇难人员家属抚慰以及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等项支出;
三是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财政等部门和有关社会组织以及村委会、居委会应当向社会公开所接受的救助款物的来源、数量及其使用情况;
四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受理投诉和举报,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救助款物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书 名: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作 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509310991
开本: 16开
定价: 3.00 元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全书包括《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内容和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答记者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答记者问
……
防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总则⋯⋯⋯⋯⋯⋯⋯⋯⋯⋯⋯⋯⋯⋯⋯⋯⋯⋯⋯⋯⋯⋯⋯⋯ 1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 四、重大气象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和灾情报告⋯⋯⋯⋯⋯⋯⋯⋯⋯ 3 五、预案启动的方式和防御措施⋯⋯⋯⋯⋯⋯⋯⋯⋯⋯⋯⋯⋯⋯ 5. 六、应急救援预案的响应行动⋯⋯⋯⋯⋯⋯⋯⋯⋯⋯⋯⋯⋯⋯⋯ 5 七、灾后总结⋯⋯⋯⋯⋯⋯⋯⋯⋯⋯⋯⋯⋯⋯⋯⋯⋯⋯⋯⋯⋯⋯ 8 八、项目部应急抢救器材⋯⋯⋯⋯⋯⋯⋯⋯⋯⋯⋯⋯⋯⋯⋯⋯⋯ 8 九、通讯联络⋯⋯⋯⋯⋯⋯⋯⋯⋯⋯⋯⋯⋯⋯⋯⋯⋯⋯⋯⋯⋯⋯ 8 十、应急知识培训与演练⋯⋯⋯⋯⋯⋯⋯⋯⋯⋯⋯⋯⋯⋯⋯⋯⋯ 9 十一、实施时间⋯⋯⋯⋯⋯⋯⋯⋯⋯⋯⋯⋯⋯⋯⋯⋯⋯⋯⋯⋯ 10 1 一、工程概况 ***** 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工程建设地点: *** ;属于框
建设工程防御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建设工程防御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1 建设工程防御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为提高我司防汛、 防风、抢险工作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最 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保障公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根据市政府和上级建设主 管部门的要求和工作部署, 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结合我司 建筑工程的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应结合公司制订的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同时使 用。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组成 1、公司级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应急救援总指挥由总经理 担任;应急救援副总指挥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 指挥 部成员由生产安全部、质量技术部、机电部、生产经营部、后勤 部主管经理以及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项目部成立现场应急救援小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委 任专职安全员、 施工员、急救员等现场有关人员和应急
11月25日,全省宣传贯彻《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小琴,副省长李炳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性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及时作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此外,条例还规定,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视情节轻重,将处以罚款乃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4年9月25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该《条例》自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一、立法必要性
气象灾害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占自然灾害中的70%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约占GDP的3-6%。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气候系统的变化,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对值在大幅度地增加,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我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带、海陆相过渡带,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对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近几年我省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300亿元。
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虽然对“气象灾害防御”作了规范,但规定得较为原则,需要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补充和细化。同时,由于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来促进落实。为了增强我省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和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制定一部关于气象灾害防御的地方性法规十分必要。
二、起草经过及主要内容
2003年底列入《江苏省2003-2007年立法规划》。2004年2月底成立了由省政府法制办、省气象局有关工作人员组成的起草小组,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于2004年5月形成初稿,下发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征求意见。2004年9月,省人大法工委、农委、省政府法制办、省气象局联合组成立法调研组,赴新疆、甘肃、陕西等地进行立法调研。
2004年底,条例列入省人大2005年立法计划调研项目,省气象局将《条例送审稿》报送省政府,省政府法制办组织征求意见和进行修改。2005年底,条例被列入省人大2006年正式立法项目。2006年1月,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农委、省政府法制办、省气象局联合开展了省内立法调研,广泛听取部分地市对《条例(送审稿)》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2006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的精神,联合对《条例(送审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由于改动较大,省政府法制办再次征求了相关省级机关和各市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以及协调会意见,最终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条例(草案)》已于2006年3月19日经省政府第6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条例(草案)》主要规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实施作出规定;二是规定了气象灾害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三是针对农林、交通、海洋、卫生、环保等不同专业领域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规定了具体的综合减灾措施;四是对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和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监测网络成员单位的范围和职责作出规定;五是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等气象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作出明确规定,以确保气象灾害信息及时、规范、有效地传播;六是针对目前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工作的需要,规定了雷电灾害防御的基本制度;七是对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等作出规定。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政府协调各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政府组织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有利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的各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条例(草案)》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本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明确了防御规划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当前,国家加强了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气象灾害也已经纳入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管理之中,在《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对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条例(草案)》在第七条、第八条中对构建我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形成政府总体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二)关于有关部门气象灾害防御的责任
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气象灾害可能对交通、农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影响的预防工作,又要做好气象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安抚等工作。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晰相关部门的防御责任,促进部门间的有机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对此,《条例(草案)》根据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的有关规定,结合部门职能,对各相关部门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作了具体性的规定。如第八条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第十二条规定:“交通、公安、海洋与渔业、海事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建立、完善专业气象监测网络和灾害预警系统,为道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和作业安全、渔业生产安全和海洋资源开发、应急救援提供气象保障与实时服务。”第十三条规定:“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农林、水利等部门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体系,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安全气象预警系统,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第十四条规定:“卫生、环保等部门应当与气象主管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健全气象环境变化对疾病、疫情、环境质量影响的气象预警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条例(草案)》第三章还详细规定了气象主管机构在气象灾害防御专业技术保障方面的职责。
(三)关于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建设对气候及其变化的敏感性、依赖性日益增强。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实现天人合一,可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反之,则会遭受经济损失。为了做好事前论证和预防工作,确保社会生产建设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的有关规定,《条例(草案)》第十一条规定:“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并对气象灾害风险作出评估。”以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
(四)关于气象信息联合监测和共享制度
由于气象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广、成灾形式多的特点,所以需要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目前,我省除气象机构外,其他有关部门从各自工作需要出发,也先后建立了一些观(监)测台站与哨点。为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使监测数据更全面更具体,实现全省范围内监测信息的共享,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的有关精神,《条例(草案)》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组织建立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各部门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本行政区域气象监测网络的总体布局,由气象主管机构实行统一监督、指导,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工作。”第十九条规定:“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监测网络成员建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应当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与气象有关的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数据信息,实现监测信息共享。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包括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水利、环保、民航、盐业、农林、交通、海洋与渔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所属的观(监)测台站、哨点。”通过这些规定,有利于整合资源,以最低的成本、最大的效益发挥各种探测信息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作用。
(五)关于雷电灾害防御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委员会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我省属于雷暴活动和雷电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省份之一,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的管理刻不容缓。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针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规定比较原则,加上《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中保留的关于防雷装置的多项行政许可,在程序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细化。《条例(草案)》结合我省当前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现状和管理的需要,在第二十九条具体规定了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安装的范围和标准,在第三十二条明确了防雷工程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的材料,在第三十三条规范了雷电防御装置的检测要求。
(六)关于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
气象探测环境关系到气象监测数据的真实程度,与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性有直接关系,加强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有条款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作了规范,但也比较原则。由于种种原因,我省不少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此,《条例(草案)》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当地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范围和标准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备案,并送当地发展和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和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备查。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建设。”第三十八条规定:“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责任人必须按标准及时整改。无法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标准的,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建设符合标准的探测场地及相关基础设施,有关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一、关于增加的内容
为了使条例规范的内容更加充实,更具有可操作性,根据委员们的审议意见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增加以下几方面内容:
1、有的市县建议,在气象灾害易发地段应当设立气象灾害警示牌,以便起警示作用,有利提前做好准备,进而防止、减轻突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害。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增加一款作为草案修改稿第十一条第二款:“有关部门应当在气象灾害易发地段,设立警示牌。”
2、有的委员和市县认为,在组织抵御重、特大灾害而采取和解除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时,除应当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外,还应当向社会公布。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在条例草案第十五条第二款中增加“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的内容。
3、有的委员和市县建议,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明确规定由政府承担费用。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在条例草案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关于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规定中,增加“所需经费由该级人民政府承担”的内容。
4、有的委员和专家建议,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之前应当向社会公告,以便人们事先了解,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在条例草案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关于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规范中增加“向社会公告”的内容。
5、有的委员、农委以及有的市县认为,为了保证气象探测数据的准确性,应当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防止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建设项目的影响和破坏。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在条例草案第三十七条第二款中增加“发展和改革、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在审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区域内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求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
二、关于修改完善的内容
为了使条例草案的规定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根据委员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条例草案作以下几方面修改:
1、有的委员、农委以及有的市县提出,为了保证气象事业的正常发展,应当加大财政投入,以保障地方气象事业所需经费。根据与省财政厅的协商意见,法制委员会建议将条例草案第四条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地方气象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地方气象事业所需经费纳入本级地方财政预算,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并根据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和有关规定增加资金的投入。”
2、有的市县认为,气象灾害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需要采取的防御措施也有所不同,建议在条例中增加“关键时段”的内容。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在条例草案第七条第二款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第三项中增加“关键时段”的内容。
3、有的专家认为,条例草案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所有企业事业单位都要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要求过高,也无必要。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将条例草案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4、有的部门提出,条例草案第十一条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工程建设”有交叉,建议作适当修改。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将条例草案第十一条修改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对气象灾害风险作出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和程序,由省发展和改革部门会同省气象主管机构制定。”
5、有的委员和专家认为,雷电灾害只是气象灾害的一种,条例草案对防雷的规定过多,建议删去有的条文。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将条例草案第二十八条删去。
6、农委认为,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关于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设施的范围过大,实践中难以操作,建议作适当修改。因此,法制委员会建议将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修改为:“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公共场所易遭受雷击的设施,以及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其他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应当安装雷电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7、根据委员、农委、有的市县和专家的意见,法制委员会建议对法律责任部分作以下几方面修改:第一,对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协议约定,不准确、及时传播气象信息的行为设定处罚不合理。同时,气象法也未对此类行为设定处罚。因此,建议删去条例草案第四十条。第二,个人或者组织一般情况下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确定并公布灾害性天气气候性质、等级,而且,这类行为同专家或者其他科技人员在科研中发表见解、作出预测的行为也难以区分,对其设定处罚不妥。因此,建议删去条例草案第四十一条。第三,条例草案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内容,气象法中对行为有规范,但是并未设定处罚,因此,建议删去该项内容。此外,其他几种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轻重不一,规定处以相同幅度的罚款不符合过罚相当原则,因此,建议区分不同情况对四种违法行为分别规定不同数额的罚款。第四,为了使罚款数额与国家气象局有关规章的规定相衔接,便于操作,对条例草案第四十三条规定的罚款数额作了相应调整。
此外,还对条例草案作了部分文字、技术修改,并根据逻辑要求对有关条款的顺序作了相应调整。
一、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气象事业经费的保障责任
条例草案第四条规定“将气象灾害防御事业的项目经费地方承担部分纳入本地区财政预算”,我委认为,“地方承担部分”的表述过于含糊,在现行气象管理体制下,我省地方气象事业经费难以保障,地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我国自1983年起实行“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气象管理体制。国务院在国发[1992]25号文件中,针对“地方各级政府在组织防灾抗灾和当地经济发展中心”,“除全国统一建设的气象业务项目外,也陆续建设了一批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项目。今后这类项目还将增加,但目前这类项目尚无正常的计划、财务渠道,影响了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建立健全与气象部门现行领导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双重气象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合理划定中央和地方财力分别承担基建投资和事业经费的气象事业项目。”并明确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即“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建立的气象业务项目,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和可能自行确定,其所需基建投资和有关事业经费(见附件),由地方各级计(经)委、财政厅(局)分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附件详细列出了地方气象事业项目的内容。2000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气象法》第三条第三款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负担。”今年国发[2006]3号文件又重申了气象部门实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内容。但是,有关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基建投资和有关事业经费的规定在我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不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认为气象部门是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没有将地方气象项目基建投资和有关事业经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导致地方气象事业投资不足,气象设施建设滞后,落后于周边省份的气象设施建设水平;已建气象设施运行、维护困难;地方气象事业经费不足,部分台站设施简陋,工作条件较差,技术人员工资偏低,职工生活困难,严重影响我省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地方气象事业发展对提高我省防御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所有中央垂直管理的部门中,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只有气象部门一家。因此,我委建议依据《气象法》的规定,并参照国发[1992]25号、国发[2006]3号文件的精神,强化和细化我省地方各级政府对地方气象事业所需基建投资和有关经费的保障责任,将第四条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地方气象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有关事业经费,分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将地方气象事业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在附则中增加一条进行具体表述,以增强条例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关于电视气象预报节目制作权问题
条例草案第二十三、二十四条对电视气象预报节目制作权问题未作出明确规定,气象部门和广电部门对此认识不一,存在较大分歧。气象部门认为,电视气象预报节目由气象台统一制作,由电视台安排定时播出。理由:一是法律赋予了气象台制作气象预报节目的权利;二是一些电视台制作的气象预报节目,没有使用适时气象信息,出现过随意抄袭、拼凑、删改气象预报信息,甚至删除台风警报等重大灾害性天气信息的情况,
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干扰了气象灾害防御活动;三是目前北京、天津、重庆、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海南、四川、青海、江西、广西、云南、宁夏、陕西、福建、山西等18个省(市、区)制定的地方气象法规中,均作出了电视气象预报节目由当地气象台负责制作的规定。广电部门认为法律并未排除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制作气象预报节目的权利,气象预报节目也可以由气象台站提供气象信息,由电视台自行制作。我们认为这一问题比较复杂,仍需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对有关条款进行修改。
三、关于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安装范围
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易燃易爆场所……电力系统和其他弱电设备、易遭受雷击的设施,应当安装雷电灾害防护装置。”该款中“及其附属设施”、“和其他弱电设备”范围偏广,难以操作, 建议修改为:“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公共场所易遭受雷击的设施,以及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其他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应当安装雷电灾害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
四、其他建议
1、对表述上存在逻辑问题的一些条款作适当调整。如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关于设置专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播发设施的内容,与该条第一款的内容联系不紧密,建议作为第三十五条第三款,并在文字上作适当修改。第三十七条在表述时存在逻辑问题,建议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范围和标准应由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国家标准提出意见,政府及有关部门据此划定保护区域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的逻辑顺序进行修改。
2、删除、合并一些表述重复的内容。如第九条中关于启动、终止应急预案的内容,第七条第三款已包含,第十五条第二款也有详细表述,建议删除第九条。又如第十条中关于重、特大气象灾害的评估,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已有表述,建议将第十条合并到第二十一条,同时相应删除第四十一条。第十九条第二款关于气象灾害监测网络成员单位的内容,可合并到第十八条第二款。作这样的修改,可以使条例结构更合理,条文更精炼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