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粘质土:粘重紧实、通透性差,早春土温不易升高,称"冷性土"。早春不利于播种出苗,在起苗时容易断根。 砂质土:养分含量低,保肥性差,在炎热季节可导致幼苗"灼伤"、失水,肥料浓度过高易"烧苗"。
渣砾质土壤也有严重的土壤肥力缺陷。
掺沙子或砂土,是最根本方法。
改良前,应先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计算掺沙(砂)量。河沙(0.5--0.1毫米)最好。风积沙,应去除>2毫米的部分。海岸沙,应将盐分洗掉。
翻砂压淤。在冲积母质中,粘土层的下面有砂土层(腰砂),可采用深翻措施。
施用膨化岩石类。珍珠岩、膨化页岩、岩棉、陶粒、浮石、硅藻土等。在草坪建植中,不要用粉煤灰或炉渣(碱性)。
施有机肥。施C/N高的有机物料时,应配合氮肥的使用。
掺入粘土、河泥、塘泥等。
翻淤压砂。 3、施用腐熟的细质有机肥、泥炭。
翻压绿肥。
对耐旱的树木、灌木,渣砾含量<30%时,可以不改良。
栽花、种草时,大的渣砾应尽量挖走。必要时要过筛,去除渣砾。
渣砾过多如超过50%时,植物无法生长,应掺土或采用换土的方法
要确定土壤质地的类型,首先就要测定出土壤中各粒级的百分含量。土壤质地就是根据机械分析数据,依据相应的土壤质地分类制来确定的,因此,也有人把土壤机械组成称为土壤质地。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每种土壤都有自己特定的机械组成,根据质地分类可确定其质地类型但质地名称相同的土壤其机械组成的数据是不同的。每种质地的土壤各级颗粒含量都有一定的变化土壤机械组成数据是研究土壤的最基本的资料之一,有很多用途,尤其是在土壤模型研究和土工试验方面。
依据司笃克斯定律,随着沉降时间的增加,土壤沉降简上部土壤悬着液的密度不断下降利用特制的密度计(甲利密度计)在特定时刻读出某个粒级土壤颗粒在土壤悬着液中的颗粒密度(g/L),然后通过换算即可计算出该粒级在土壤中的百分数。密度计法比较简单、省时,但精度较低。
吸管法也是根据司笃克斯定律,将土壤分散成悬着液,在特定的时刻吸取一定量的悬液,烘干称重,然后计算土壤颗粒的相对含量。吸管法比较繁琐,但精度较高。
原理是利用一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土壤分散液,激光遇到土壤颗粒产生衍射和散射,衍射和散射光能的空间(角度)分布与粒径有关,各颗粒级的多少决定着对应各特定角度处获得的光能的大小,各特定角度光能在总光能量中的比例,反映各颗粒级的分布丰度。该方法测定速度快,但仪器价格高。
根据机械组成分析的结果,查阅土壤质地分类制,就可以确定土壤的质地名称。如果野外需要快速确定土壤质地的类型,也可采用手测法(经验法)。手测法主要依据土壤塑性的强弱来确定。
每个土壤粒级划分标准,都有相应的土壤质地的分类和划分标准。国际制和美国制均为三级分类法,即按沙粒、粘粒和粉粒的质量分数,将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十二级。
在国际制中,根据粘粒含量将质地分为三类即:粘粒含量小于15%为砂土类、壤土类,粘粒含量15%~25%为粘壤土类,粘粒含量大于25%为粘土类;根据粉砂粒含量,凡粉粒含量大于4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 粉砂质";根据砂粒含量,凡砂粒含量大于5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砂质"。国际制的质地分类标准如下图所示。
美国制的质地分类标准如右图所示。
FAO的质地分类标准如右图所示。
在这三个质地分类图中,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边分别表示砂粒、粉粒、粘粒的含量。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粘粒的含量,在图中查出其点位再分别对应其底边作平行线,三条平行线的交点得到该点的机械组成。国际制与美国制和FAO制的砂粒、粉粒之间的划分界限是不同的,国际制是0.02mm,美国制和FAO制是0.05mm。FAO制与美国制的关系如下:粗质地是粘粒少于18%且砂粒大于65%,包括砂土、壤砂土、砂壤土的全部或一部分;中质地包括砂壤土、壤土、砂粘壤土、粉砂壤土、粉砂土、粉砂粘壤土和粘壤土的全部或一部分,其粘粒含量少于35%,砂粒含量少于65%,如果粘粒含量出现最小值18%,可能出现的砂粒含量最高值是82%;细质地包括粘土、粉砂粘土、砂粘土、粘壤土和粉砂粘壤土的部分或一部分,粘粒含量超过35%。
卡庆斯基制为双级分类法,即按物理性砂粒(>0.01mm)和物理性粘粒(<0.01mm)的质量分数,将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九级,如下表所示。 卡庆斯基质地分类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根据物理性粘粒含量,将土壤分为三大质地类型九种质地,通过查表确定;根据砂粒(砂质)、粗粉粒(粗粉质)、中细粉粒(粉质)、粘粒含量(粘质),进一步划分质地,确定质地详细名称,格式为"第二优势粒级+第一优势粒级+质地名称";根据石砾含量,在质地详细名称之前加上石质描述,石砾含量小于0.5%为非石质土,0.5%~5%为轻石质土,5%~10%为中石质土,大于10%为重石质土。卡庆斯基制的质地分组中考虑到土壤类型不同,对草原土壤及红黄壤、灰化土类和碱化及强碱化土壤有不同质地分组标准。中国(1978)拟定的土壤质地分类是按沙粒、粉粒和粘粒的质量分数划分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11级的,如表 3.2所示。根据石砾含量,当其小于1%时为无砾质(质地名称前不冠名),1%-10%时为少砾质,大于10%为多砾质。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系统
结合中国土壤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前苏联的卡庆斯基的质地分类。中国(1978)拟定的土壤质地分类是按沙粒、粉粒和粘粒的质量分数划分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11级的。对石砾含量较高的土壤制定了石砾性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根据石砾含量,当其小于1%时为无砾质(质地名称前不冠名),1%-10%时为少砾质,大于10%为多砾质。
请输入您的回1.有计划地轮作换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并尽量考虑不同蔬菜的科属类型、根系深浅、吸肥特点及分泌物的酸碱性等.2.定期进行土壤消毒.(1)药剂法.可用拌土或用粉熏蒸的方法杀菌.(2)日光法....
是具体土壤具体分析的,一般是按土质改良情况配合比计算改良费用的
你好,陕西定额没有这方面的规定的。所以你这个还是需要咨询市场价的,参考市场价进行分析。
土壤矿物质是由风化与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组成。土粒大小不同,其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有很大差异。可按照土粒粒径的大小及其性质分成若干粒级。世界各国通常有不同的土壤粒级的划分标准。
卡庆斯基制土粒分级
卡庆斯基制为双级分类法,即按物理性砂粒(>0.01mm)和物理性粘粒(<0.01mm)的质量分数,将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九级,如下表所示。卡庆斯基质地分类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根据物理性粘粒含量,将土壤分为三大质地类型九种质地,通过查表确定;根据砂粒(砂质)、粗粉粒(粗粉质)、中细粉粒(粉质)、粘粒含量(粘质),进一步划分质地,确定质地详细名称,格式为“第二优势粒级 第一优势粒级 质地名称”;根据石砾含量,在质地详细名称之前加上石质描述,石砾含量小于0.5%为非石质土,0.5%~5%为轻石质土,5%~10%为中石质土,大于10%为重石质土。卡庆斯基制的质地分组中考虑到土壤类型不同,对草原土壤及红黄壤、灰化土类和碱化及强碱化土壤有不同质地分组标准。中国(1978)拟定的土壤质地分类是按沙粒、粉粒和粘粒的质量分数划分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11级的,如表 3.2所示。根据石砾含量,当其小于1%时为无砾质(质地名称前不冠名),1%-10%时为少砾质,大于10%为多砾质。
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制
美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由美国农业部制定的,它采用三角坐标图解法。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代表黏粒(〈0.002mm)、粉粒(0.002~0.05mm)及砂粒(0.05~2mm)的含量(%)。如图中八点代表含黏粒15%、砂粒65%、粉粒20%,故这三种不同粒级共同组合成的土壤质地名称为砂质壤土。B点代表含黏粒35%、粉粒33%、砂粒32%,三者共同组合成的土壤质地名称为黏壤土。
国际制
在国际制中,根据粘粒含量将质地分为三类即:粘粒含量小于15%为砂土类、壤土类,粘粒含量15%~25%为粘壤土类,粘粒含量大于25%为粘土类;根据粉砂粒含量,凡粉粒含量大于4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 粉砂质”;根据砂粒含量,凡砂粒含量大于55%的,在质地名称前冠“砂质”。国际制的质地分类标准如下图所示。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也是根据砂粒、粉粒、黏粒含量进行土壤质地划分。凡是黏粒含量大于3o%的土壤均划分为黏质土类而砂粒含量大于60%的土壤均划分为砂质土类。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尚不十分完善,主要为:主要质地分类中使用的黏粒是细黏粒(〈0.001mm),与粒级制中黏粒划分不统一园中国制中三粒级互不衔接;不能构成三角质地图,不便査用;难以反映黏质土壤受粗粉质影响的问题。
土壤矿物质是由风化与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组成。土粒大小不同(直径从10米到10米不等),其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有很大差异。可按照土粒粒径的大小及其性质分成若干粒级。世界各国通常有不同的土壤粒级的划分标准。下图展示了各土壤粒级划分的具体标准。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前苏联的卡庆斯基制(Katschinski)。1975年,中国拟定了相应的粒级划分标准,与卡庆斯基制近似。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引入了国际土壤联合会的国际制(InternationalSociety of Soil Science, ISSS)。上世纪90年代,美国制(USDA)粒级划分在中国得到应用,并逐渐成为主流。上述四种土壤颗粒分级均采用石块、砾石、沙粒、粉粒和粘粒五大类别,但每个类别的划分标准有所不同。在国际制和美国制中,将粒径小于2mm的颗粒视为土壤;在卡庆斯基制中,将粒径小于1mm的颗粒视为土壤。FAO制与美国制具有相同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分级。
中国土粒分级主要有2个:
将0.01mm作为划分的界限,直径1--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砂粒;而<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粘粒。
常见的几种分级机制
这个标准是1995年制定的。共8级:
2~1mm极粗砂;1~0.5mm粗砂;
0.5~0.25mm中砂;0.25~0.10mm细砂;0.10~0.05mm极细砂;
0.05~0.02mm粗粉粒;
0.02~0.002mm细粉粒;小于0.002mm粘粒。
土壤颗粒组成中,>2mm的石砾超过1%的土壤,根据石砾含量分别定为砾质土或砾石土。
砾质土在描述土壤质地时,在质地名称前冠以某确立质土字样,如砾质砂土、少砾质砂土等。少砾质土砾石含量1~5%;中砾质土砾石含量5~10%;多砾质土砾石含量10~30%。
砾石土。当土壤中砾石含量超过30%以上者,按规定,不再记载细粒部分的名称,只注明是某砾石土。其分级标准为:砾石含量30~50%者为轻砾石土;50~70%者为中砾石土;70%以上者为重砾石土。考试到砾石中所夹细粒部分物质情况各异,在生产上反应亦大不一样,因此,在室内测试时,仍将细粒部分的颗粒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在总的质地命名时仍命名为某砾石土,但在括号内则注明细粒部分的质地名称。如某土壤>2mm的砾石含量为65%,细粒部分的质地为壤质粘土,最后命名时,则定为中砾石土(壤质粘土)等。
土壤颗粒大小不同,其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石砾及砂粒是风化碎屑,几乎全部由原生矿物组成,其所含矿物成分和母岩基本一致,粒径大,抗风化,养分释放慢,比表面积小,无可塑性、黏结性、黏着性和吸附性,无收缩性和膨胀性;氧化硅含量在80%以上,有效养分贫乏。粉粒颗粒较小,容易进一步风化,绝大多数也是由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石英组成,其矿物成分中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有微弱的可塑性、膨胀性和收缩性;湿时有明显的黏结性,干时减弱。粒间孔隙毛管作用强,毛管水上升速度快;氧化硅含量在60%~80%之间,营养元素含量比砂粒丰富。粘粒颗粒极细小,主要由次生矿物组成,比表面积大,粒间孔隙小,吸水易膨胀,使孔隙堵塞,毛管水上升极慢;可塑性、黏着性、黏结性极强,干时收缩坚硬,湿时膨胀,保水保肥性强。氧化硅含量在40%~60%之间,营养元素丰富。
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叫做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的最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对土壤的各种性状,如土壤的通透性、保蓄性、耕性以及养分含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是评价土壤肥力和作物适宜性的重要依据。不同的土壤质地往往具有明显不同的农业生产性状,了解土壤的质地类型,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价值。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将土壤质地划分为砂土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将土壤质地划分为砂土
陇东地区主要土类土壤质地及其与水分常数相关性研究
对陇东地区主要农业土壤质地及水分常数的研究表明:各主要土壤类型的质地均属壤土类,但其中的砂粒、粉粒、细粘粒含量差异明显;各类土壤中小于0.005 mm土壤颗粒的含量与土壤吸湿水含量、最大吸湿量、凋萎系数之间具有明显的直线相关性,回归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而与土壤有效水含量无明显相关性。据此提出陇东主要农业土壤的质地改良和水分管理对策。
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
土壤质地和土壤水分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三者之间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土壤质地与特征影响到作物种类及品种的选择,以及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般的土壤由三部分构成:砂粒、粉粒和粘粒。这些成分的相对含量会影响到土壤质地和土壤的持水量。在大多数的土壤类型中,小颗粒形成较大的颗粒,称为复粒。复粒相互粘结,形成土块。土壤颗粒、复粒和土块间有许多孔隙。
土壤中孔隙的分布非常重要。孔隙被定义为两种类型:小孔隙和大孔隙。小孔隙一般被称为“毛管孔隙”。在砂质土壤中,孔隙度持久并稳定,在粘性土壤中,孔隙度随土壤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土壤持水力受土壤质地和土壤类型的影响。如果在偏砂性土壤中,15%的土壤含水量可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而中性土壤中同样的含水量只处于作物需水临界点,粘性土壤中则不能满足作物生存的需要。水被固定在土壤孔隙中,与周围的土壤颗粒表面形成水膜。当土壤由于渗透、蒸发和根系吸收而变干时,大孔隙中的水首先被吸收,同时小孔隙中的水也被吸收。当作物需水时,首先从大孔隙中吸收水分。
土壤颗粒的保水机制主要基于颗粒表面的保水性。砂粒、粉粒和粘粒相互粘结和聚集,形成土壤结构。良好的土壤结构比紧实的结构具有更多的土壤空隙和更好的保水性。壤土具有更好的持水性(它由很多的小颗粒组成,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偏砂性土壤持水性较弱(其主要由大颗粒组成,表面积较小)。
土壤结构在两个方面影响灌溉方案:
1、它决定了土壤吸水的快慢。因为其影响了滴头流量的选择和滴头间距的确定,因此在滴灌系统设计前就要了解。
2、它决定了根区蓄水量的多少,以及可供给作物吸收的有效水数量。
土壤含水量以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点和有效水四种形式表现出来。饱和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所有的孔隙都充满了水。田间持水达到最大值,土壤达到不再随田间渗漏损失水分的平衡点,根系很容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土壤通风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的呼吸,这种条件最适宜作物的生长。萎蔫点是指根系无法从土壤吸收水分的下限。超过萎蔫点,作物不能存活,作物萎蔫不可逆转。有效水是介于田间持水量和萎蔫点之间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是指田间持水量达到最大值,萎蔫点是指田间持水量达到维持作物生存所需水量的最小值。
土壤pH值:
土壤pH值被用于测定土壤酸碱度。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H+ 或更准确的说 H3O+)浓度的负对数(以10为基数)。
在水中,pH值一般在1-14之间,7为中性。
pH值低于7显酸性,高于7显碱性。
土壤酸碱度被认为是土壤中的一个主变量,因为它控制着许多化学反应。它通过控制营养物质的化学形态,影响作物养分的有效性。大多数作物pH值的最佳范围在5.5到7之间,但许多植物在这个范围之外,也能适应并旺盛生长。
理想的土壤条件:
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壤土层含有充足的空气(10-12%),地下水位离地表1.5-2米,土壤容重在1.4克/立方厘米,有效水含量在15%(每米的土层深度含有15厘米的水层)或更多,被认为是最佳的土壤条件。
• 土壤的化学性质,如酸碱度和低肥力,可以容易地利用滴灌系统精准施肥或注酸的方式,进行调整或控制。
• 尽管土壤质地较差的土壤很难改善,并通常被视为作物生长的限制要素,但是,滴灌系统可以通过精准灌溉、控制灌溉频率和灌溉方案来克服这种困难。
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质地
为了充分研究土壤矿物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了解土壤的矿物质。若了解土壤中的矿物种类与数量,则是研究土壤矿物组成;若了解土壤中化学元素的种类与数量,则是研究土壤的化学组成;当我们了解土壤中粗细不同的矿质颗粒的组合与数量,则称之研究土壤机械组成。
种植土粒分级及其意义
土壤矿物质颗粒通常称为矿质土粒,土粒大小不同,其矿物成分、化学组成往往也不同,所表现的物理性质也有很大差别。
粒径)1mm的矿质土粒,均为原生矿物,在山区和近山区的土壤中数量较多,称为砂砾或石砾。它们大多是岩石风化的碎屑,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岩石相同。粒径1-0.001mm的矿质土粒,它们的矿物组成主要有石英、长石、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云母(包括铁、钾等的黑云母,含钾的白云母等)以及少量的角闪石和辉石,它们都是一些含铁、镁、锰等元素的硅酸盐类矿物。
就物理性质而言,粒径小于0.01mm的土粒,才具有明显的吸湿性、黏结性和可塑性等,当土壤中粒径小于0.01mm土粒含量较多时,会使土壤透水性差。粒径Imm左右土粒堆砌是土壤出现毛管现象的界限,大于这个界限的土壤则渗漏作用增大。
从总体上看,0.01mm是土粒物理性状变化的明显界限。卡钦斯基把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分界限定在0.01mm的数值上。
粒径小于0.001mm的矿质土粒,它们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同时带有电荷,所以小于0.001mm的土粒具有明显的胶体性质,是矿质土粒中理化性质最活跃的部分,对土壤的各种性质都有重要影响。在土壤研究中,把粒径小于0.001mm的矿质土粒统称为黏粒。
构成黏粒的矿物,主要是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属次生矿物,有铝硅酸盐类,水化氧化物和三氧化物。
从化学成分上看,土粒大小不同,其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差异,给土壤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由于矿质土粒粒径不同,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均不同。因此,为了便于研究它们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常把土壤中粒径和性质相似的土粒相对划归为一组,称为一个粒级。
土粒粒级划分的标准,世界各国大同小异,大都把土粒分为砾(石块)、粗砂粒、细砂粒、粉粒和黏粒五个基本粒级,只是各粒级的具体粒径范围稍有不同,中国土壤土粒分级标准如表1-
A 通常较普遍采用苏联土壤学者卡钦斯基的粒级划分方案。卡钦斯基根据矿质土粒的物理性质,把小于粗砂粒以下的几个粒级概括为两个部分:大于0.01mm.的土粒合称为物理性砂粒,小于0.01mm的土粒合称为物理性黏粒,使用时较方便。
本文转载自宝林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
沉香苗www.baolinc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