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太阳能产业正快速地发展变化着,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产品的更新。太阳能产业的技术创新,对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太阳能利用主要有七大技术领域:即光热利用、光热发电利用、热电直接利用、光电利用、光化利用、光生物利用和光热光电综合利用等 。
直接将太阳的辐射能通过聚焦原理,产生热能并加以利用的方式。
采用大规模聚光镜汇聚太阳热能,来加热接收器中的介质(气体或液体)并通过换热装置转换为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采用热电转换材料,利用seebeek(温差电效应)和Peltier(温差电效应的逆效应),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利用光伏原理,产生直流电,直接将太阳辐射能转变成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以备需要时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
将太阳辐射能通过直接分解后,形成水制氢的一种光—化学的转换方式。
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实现将太阳能转换成为生物质能的一种利用方式。
集成分光、聚光、热电联用等项技术,综合利用太阳能全波段能量。
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光伏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的国家也不例外。在这一波热潮中,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中国太阳能热利用面积已占世界的76%,生产和普及面积都是世界第一。许多国家都肯定了中国发展太阳能的成就,美国的CNN 声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成为太阳的主宰”;挪威电视台更是断言,2032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
世界超级大国,根据就是中国届时将成为世界新能源的“巨无霸” 。
过去十多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到了5000余家。市场规模越来越来大,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直保持着30%的年增长。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初步形成了合理配套的产业链和基础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了检测认证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太阳能镀膜真空集热管,已经获得了国际公认,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掌握了太阳热利用领域95% 的核心技术。在应用方面,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也获得了长足进展,太阳能取暖和工业化利用也取得了成效。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尽管发展势头喜人,但难免泥沙俱下。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来说,起步发展阶段必然存在不少问题,繁荣的外表下常常潜藏着隐忧。与国际上蓬勃发展的光伏发电相比,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 年,甚至明显落后于印度。虽然中国的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价格逐渐下降,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从整体水平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还是落后于国际水平的。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技术水平低,发电成本高,又受制于不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使得国内太阳能企业最终仅承担了产业链中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环节,赚取的仅为5-6%的加工利润,同时,光伏产业上游原料的技术壁垒高,主要由美、日等国控制,获取技术困难。
从能源供应安全和清洁利用的角度出发,世界各国正把太阳能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欧盟、日本和美国把2030年以后能源供应安全的重点放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预计到2030 年太阳能发电将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0% 以上,2050年达到20%以上。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使太阳能在整个能源供应中将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中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中国的太阳能资源的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如果将这些太阳能全都用于发电,约等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我国已经开始在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将达到4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220万千瓦,可见我国光伏发电市场潜力之十分巨大 。
中国太阳能利用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太阳能消费品生产国,形成了广阔的农村太阳能光伏产品消费市场,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及建筑物屋顶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也已开始启动。2002-2005 年间,中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近20年来,中国光伏产业长期维持在全球市场1%左右的份额。2003、2004年中国太阳电池组件的生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2003 年达1.2万千瓦,约占世界份额的2.2%,2004年达3.5 万千瓦,约占3%。
太阳能利用技术有 太阳能-热能转换 黑色吸收面吸收太阳辐射,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其吸收性能好,但辐射热损失大,所...
蒸馏法 蒸馏法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但由于技术不断地改进与发展,该法至今仍占统治地位。蒸馏淡化过程的实质就是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其原旦如同海水受热蒸发形成云,云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带的咸味的...
太阳能-热能转换 黑色吸收面吸收太阳辐射,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其吸收性能好,但辐射热损失大,所以黑色吸收面不是理想的太阳能吸收面。选择性吸收面具有高的太阳吸收比和低...
众所周知,可再生的新能源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新能源的重要一员,正在为各个国家各个行业所重视,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能源业的发展经历了由薪柴到煤炭、再由煤炭到油气的两大转变。由于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消耗殆尽,一些能源问题专家一致认为,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据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89亿,届时的能源需求将是原来的3倍,而可再生能源要占到能源供给量的50%,绝对地说,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将是全球能耗的2倍。到2050年,全球一半的能源需求将通过可再生能源来满足 。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比于昂贵并且随着越来越快的消耗而不断减少的石油,太阳能的优势不言而喻。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 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 ×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
《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太阳能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保障;京都议定书的签定,环保政策的出台和对国际的承诺,给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带来机遇;西部的大开发,为太阳能利用产业提供巨大的国内市场;原油价格的上涨,中国能源战略的调整,使得政府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的力度,所有的这些都为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会 。
建设部为了鼓励发展使用新能源,与财政部合作,对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助。但发展太阳能最关键的并不是通过政府直接的资金补助,因为资金补助毕竟是有限的,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制定一个相关的配套政策,用落实到实际的政策来鼓励开发商和用户。比如说,如果小区使用了太阳能光电板,那么小区生产的电就可以被电网用一定价格收购,不仅可以节能,同时可以收回成本。或是借用日本的补贴方法,比如说如果一个别墅安装可发电3—4千瓦的光电板,用户不使用电的时候,电能可以储存到电站,政府对安装的用户予以一定额度补贴,这种补贴随着使用寿命逐年降低,但这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拿出大量的资金补助。在欧洲以及北美地区,太阳能快速发展主要也是依靠政府的财政鼓励政策。特别是在太阳能发展普遍的德国、西班牙,政府通过减免太阳能使用用户的一定税额,来鼓励普通民众使用太阳能。
必要的市场拉动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动力,而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发展可实现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和成本降低。中国国内太阳能需求的不足,从长远角度看,可能限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内光伏产业已作好在技术研发等方面投资的准备,但必须有稳定的政策保证这些投资可以获得相应回报。要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光伏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和刺激国内消费市场。“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配合积极稳定的政策扶持,到2030年光伏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30多个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的煤电厂。但成本较高是国内市场缺失的主要障碍,国家政策应予以扶持。”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绿色和平、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共同发布了《中国光伏发展报告》。解读这份报告,我们将会发现如果中国的太阳能产业想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政策上
的大力倾斜,我国的太阳能产业才能更快更顺利的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赶上世界太阳能发展的潮流。
强化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制定推进太阳能应用的激励政策。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高,无法与常规能源竞争,所以更需要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法规和政策以驱动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商业化发展,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保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
技术创新能力是太阳能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太阳能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太阳能开发总研发投入不足,设计能力不足,整个太阳能行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还不到 1 % ,远远低于其他行业投入的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后劲与竞争能力。
太阳能产业是由制造业、服务业、咨询业和保险业等组成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体系,是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途径。要完善太阳能产业,就必须通过资源整合尽快建立完整、合理的产业链,为太阳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2100433B
太阳能利用技术论文..
太阳能利用技术 结课论文 题 目:太阳集热器研究 院 (部): 建筑城规学院 专 业: 建筑学(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班 级: 建筑 106 姓 名: 胡越 学 号: 2010011276 指导教师: 舒海静 完成日期: 2013年 6月 28日 太阳能利用技术结课论文 III 摘 要 在太阳能的热利用中,关键是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 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所以,集热器是各种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部分。由于用途 不同,集热器及其匹配的系统类型分为许多种,名称也不同,如用于炊事的太阳灶、 用于产生热水的太阳能热水器、用于干燥物品的太阳能干燥器、用于熔炼金属的太阳 能熔炉,以及太阳房、太阳能热电站、太阳能海水淡化器等等。本文主要讨论太阳集 热器在建筑中的应用。 关键词:太阳集热器;发展现状;工作原理;组成结构;设计方法;前景与革新; 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利用技术结课论文
近几年国际上光伏发电快速发展,2007年全球太阳能新装容量达2826MWp,其中德国约占47%,西班牙约占23%,日本约占8%,美国约占8%。2007年,在太阳能光电产业链中有大量的投资集中到新产能的提升上。除此之外,太阳能光电企业在2007年间的贷款融资金额增长了近100亿美元,使得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德国、西班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扶持力度有所降低,但其它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却在逐年加大。日本政府2008年11月发布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行动计划”,确定太阳能发电量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2005年的40倍,并在3-5年后,将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价格降至一半左右。2009年还专门安排30亿日元的补助金,专项鼓励太阳能蓄电池的技术开发。2008年9月1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揽子减税计划,其中将光伏行业的减税政策(ITC)续延2-6年。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2009年国家出台的政策将推动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发展,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已经开始启动”,在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光伏产业不仅让国内企业看到了机遇,而且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2月4日,在2015第二届国际太阳能光热峰会暨迈能杯太阳能建筑创新应用大赛颁奖盛典上,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发布了《2014-2015年世界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面临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家电下乡及惠民工程等利好政策结束的空窗期,加上产能过剩带来价格战越演越烈,不少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但在全国各地新建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利好形势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动力的行业整体思想引导下,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步入了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新时期。
中国太阳能建筑发展迅猛
《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总销量增幅持续下滑,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虽然仍处于负增长,但保有量达到了4亿多平方米,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的太阳能集热面积
《报告》指出,中国光热建筑一体化项目中,真空管集热器和平板集热器两种都有使用,其中真空管集热器使用较多。中国光热市场上平板集热器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左右,而在光热建筑一体化工程项目中平板集热器的市场占有率大大增加。光热产品与建筑结合方式主要包括平屋面支架式、阳台立面结合、坡屋顶内嵌结合三种形式,以平屋面支架式为主,其次是阳台里面结合。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结合方式,如平板集热器代替阳台侧围的一体化结合方式。
光热建筑一体化面临三大问题
虽然我国光热建筑一体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光热行业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报告》指出,行业标准有待完善、房地产商积极性不高、设计单位设计动力不足是光热行业现存的三大问题。
《报告》指出,光热建筑一体化发展,亟待建立和完善包括标准规范、技术手册、设计措施、标准图集和设计软件在内的完整技术支撑体系。
《报告》分析,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对建筑中使用光热系统的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住宅为业主提供生活热水尚未成为必备,并不是一个建筑不可缺失的部分;二是太阳能既能成为销售卖点也能引起购房者不满。太阳能利用得好,能使建筑绿色节能,使得楼盘增值;但如果太阳能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供水量不足、安全存在隐患、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必将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三是光热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所用材料参差不齐,使得光热系统的寿命长短不一。房地产开发商缺乏相关的太阳能知识,无法选择适合建筑的光热产品,因此不愿采用光热系统;四是由于光热系统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很难保证一年四季24小时都能产生热水,因此需与地源热泵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等其他形式结合使用,而仅用其他形式的热水器就已经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没有必要一定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于以上四个原因,除了实施强制安装政策省份的开发商会安装太阳能系统,其他地区的开发商都选择尽量不安装;即使安装,也会从经济效益出发,选择便宜的产品。
《报告》认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并不是太阳能和建筑的简单“相加”,而是需要将二者整合起来。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既需要根据不同的热水器类型、技术要求、使用目的以及不同地理纬度和气候特点、建筑类型等,对建筑的造型、平面布局和功能等进行综合考虑,又需要反馈给太阳能热利用设备的设计和生产企业建筑对设备要求的相关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光热设备的设计和生产与建筑的使用达到完美的统一,推动光热产品在建筑上的运用。
《报告》分析,三个原因造成目前建筑设计单位设计动力不足。一是设计单位还不具备足够的太阳能系统知识。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总图等几部分内容,并没有太阳能设计的单独部分。二是目前中国建筑设计实施责任制,建筑设计出现问题,会由设计总负责人和设计单位共同承担法律责任,这使得设计师在设计时会选择尽量不用不熟悉的太阳能系统。三是太阳能系统的设计部分没有相应的设计费用,影响设计师的积极性。正因为此,目前太阳能系统的设计主要还是由生产企业完成的。
国内市场预计可达数千亿元
近年来,国家推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新能源建筑示范应用、新农村城镇建设与改造给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将极大地推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
《报告》预测,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速度的加快,中国“十三五”期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在采暖、制冷应用等市场潜力巨大。不计算国外出口市场,仅中国国内市场空间预计可达数千亿元之巨,太阳能将在煤炭替代和用能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效应也将更加显著。
《指告》指出,太阳能热利用中技术成熟、广泛应用的方式集中在中低温领域。旺盛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太阳能集中供热采暖和制冷目前尚处于示范阶段,随着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近中期内太阳能热水三联供系统(供热水、供暖和供冷)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可以实现商业化开拓。另外,随着经济模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从中远期看,太阳能中温热利用在工农业领域有望发挥巨大节能减排作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将逐年提升。《报告》特别指出,太阳能光热行业潜力巨大,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多种太阳能热利用方式的共同发展将会为世界节能减排以及煤炭替代和用能结构调整作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