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目录
第一篇轧制理论与工艺
1轧制过程基本概念
11简单轧制过程
12变形区及其主要参数
2实现轧制的条件
21轧制过程建立条件
22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3轧制过程中金属的变形
31轧制过程中高向的变形
311薄轧件
312厚轧件
32轧制过程中的纵向变形——前滑和后滑
321前滑和后滑
322中性角γ
323前滑值的理论计算
324影响前滑的因素
33轧制过程中的横向变形——宽展
331宽展的分类
332宽展的影响因素
333宽展的计算
4轧制压力及力矩的计算
41单位轧制压力的理论计算
411卡尔曼微分方程
412奥罗万单位压力微分方程
413单位压力计算公式
42轧制压力的工程计算
421轧制压力计算的一般形式
422接触面积的确定
423金属实际变形抗力的确定
424平均单位压力的计算
43主电机传动力矩的计算
431传动力矩的组成
432轧制力矩的确定
433附加摩擦力矩的确定
434空转力矩的确定
435静负荷图
436可逆式轧机的负荷图
437主电机的功率计算
5轧制产品种类及其生产工艺流程
51产品种类
511产品分类及应用范围
512产品的品种
513产品的技术标准与要求
52生产工艺流程
521生产方法
522制定轧制工艺流程的原则
523典型生产工艺流程
6轧制工艺
61热轧工艺
611热轧的特点
612热轧工艺制度的制定
613铝板带热轧工艺
614铜板带热轧工艺
615镁板带热轧工艺
616钛板带热轧工艺
617镍板带热轧工艺
618其他有色金属板带的热轧工艺
62冷轧工艺
621冷轧的特点
622冷轧工艺制度的制定
623铝板带冷轧工艺
624铝箔轧制工艺
625铜板带冷轧工艺
626镁板带冷轧工艺
627钛板带冷轧工艺
628镍板带冷轧工艺
629钨、钼板带冷轧工艺
63连轧技术
631连轧技术概述
632连轧工艺制度的制定
633连续铸轧技术
64板带材高精度轧制和板形控制
641板带材轧制中的厚度控制
642横向厚差与板形控制技术
65轧制中的工艺润滑与冷却
651润滑机理
652热轧工艺润滑与冷却
653冷轧工艺润滑与冷却
66管线材轧制
661管材轧制
662线材轧制
第二篇轧 制 设 备
7轧机的组成及分类
71轧机的组成
72轧机的分类
721轧机按用途分类
722轧机按结构分类
8轧机传动装置
81滑块式万向接轴
811结构及主要尺寸
812接轴的强度计算
82十字轴式万向接轴
83弧形齿接轴
831弧形齿接轴的结构
832接轴的强度计算
9轧机机架
91机架的类型及结构
911机架的类型
912机架的结构
92机架的强度计算
921简单闭式机架的强度计算
922二辊开式机架强度计算
923机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10轧辊调整装置
101电动压下装置
1011快速电动压下装置
1012慢速电动压下装置
102液压压下装置
1021液压压下装置的组成
1022电液组合式压下装置
103压下装置主要零部件结构与计算
1031压下螺丝与螺母
1032传动压下螺丝的扭矩及功率计算
104轧辊平衡装置
1041弹簧式平衡装置
1042重锤式平衡装置
1043液压式平衡装置
1044轧辊平衡力的确定
11轧辊与轧辊轴承
111轧辊的结构形式及材质的选择
1111轧辊的结构
1112轧辊的参数确定
1113轧辊的材质选择
112轧辊的强度和挠度计算
1121轧辊的强度计算
1122轧辊的挠度计算
113轧辊用轴承
1131滚动轴承
1132轧辊用液体摩擦轴承 2100433B
http://www.shmet.com/上海金属网http://www.metalchina.com/中国金属网http://www.metal.hc360.com/慧聪网冶金行业http://ww...
通常将有色金属分为5类:1、轻金属2、重金属3、4、半金属5、稀有金属
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稀土也属于。
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载高刚度(纵向和横向)轧机机型与强力高效大轧制力、大轧制力矩和大功率传动装备技术;强力高效立辊轧机装备与技术;高效可变凸度板形控制技术及强力弯辊板形控制技术;具有淬火功能、动态调节范围大的加速冷却系统;多功能强力矫直机装配技术;高效在线自动超声波探伤技术。
特宽和特厚板轧机有“轧机之王”的称号,主要用于轧制4m以上大型军用坦克、装甲、航母、舰艇钢板,高压力容器和高压力管线用钢,海洋平台、核电工业用特种钢板等。特宽和特厚板轧机制造体系复杂庞大、精度要求高,装备制造集成和板形控制的难度极大。
应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特宽和特厚板强力高效轧机装配及配套板形控制技术,满足用户对超宽超厚钢板在尺寸精度和强度方面的需求;自主研发的成套技术装备主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据对钢板弯曲机理研究,通过采用适当的上下辊速差来控制钢板翘曲度的大小,从而消除和抑制钢板的翘曲。所需要的速差在每个道次轧制开始之前通过上下辊主传动控制系统来自动调节,轧制时上下辊速差被迫趋于同步使钢板翘曲得到了控制。因此,为了抑制钢板翘曲,投入在线抑制翘曲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即用来计算钢板翘曲的图像处理部分、上下辊速差最佳值预报部分和速差实施执行部分。
目前抑制钢板翘曲的主要方法有:配辊、空转速差、轧制线高度等。翘头的多样性使抑制效果受到影响,呈现多变性,因此需要寻求一种自动控制钢板翘头的通用技术。
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现有高压水除鳞节能技术;机械破鳞与磨料水射流耦合高效除鳞技术。该技术可大幅提高除净率,并同时提高钢板表面质量。
目前高压水除鳞技术已经广泛使用,但其除鳞效果仍不能满足需要。另外,高压纯水射流除鳞技术还存在能耗高、能源利用率低、一次投入费用大、除锈等级不高等多方面缺点。磨料水射流除鳞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除鳞方法,正在研究发展中。
多辊轧制技术主要用于高强度钢和精密合金的冷轧薄板和薄带钢轧制生产。在薄板带的生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生产薄板带的冷轧机中,约有10%以上是多辊轧机。几乎所有的不锈钢薄板都是由多辊轧机生产,电工钢板、超硬金属、铝合金、铜合金等薄带的生产也使用多辊轧机。
在传统连铸与轧钢生产中,连铸与轧钢是两个独自进行生产计划管理的车间。在连铸车间浇铸相同宽度、相同钢种的板坯时必须严格按序号浇铸。在轧钢车间,由于受到轧辊磨损的限制,必须按每套轧辊先轧宽板后轧窄板的程序进行生产,即所谓的“塔形计划”。但在实行连铸坯热装轧制时,炼钢→连铸→轧钢三者连成一体,服从于统一的生产计划,轧钢不能按传统的先宽后窄的生产程序独自安排计划,而必须服从炼钢与连铸的计划安排。产品必须是宽窄相混,进行所谓“锯齿形”生产,即进行板宽无规则变化的或程序自由的生产。为了实现自由程序轧制,必须大力减少轧辊的磨损,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保证板带的板形和厚度精度质量。板宽边部的温度比中部要低,而宽度方向的金属流动在边部又较大,因此与板带边部接触的轧辊表面局部磨损也要大。为了解决轧辊不均匀磨损问题,用耐磨材料制造工作辊,并在轧制中采用窜辊技术(即移动工作辊的技术,简称HCW或WRS),以使磨损得以分散,其影响得以缩小。HCW技术由日本日立制作所于1982年开发并很快得到推广应用。以后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又进一步开发应用了K-WRS技术,其不同点只是将工作辊做成锥形再进行轴向移动。窜辊技术都是除工作辊做轴向移动以外,还配有强力弯辊装置以便能同时控制板形与厚度精度质量。
工作辊轴向移动的方法按其目的与效果可分3种:(1)周期移动法,即按一定周期移动工作辊,使轧辊磨损和热凸度平滑地分散开。采用此种方法还可使轧辊凸度适当相互抵消,使轧辊凸度在一个轧制周期内变动很小,从而使板凸度可以限制在一定的目标值内,提高厚度精度质量。(2)板带凸度控制法,即通过工作辊的移动,调节工作辊与支持辊辊身沿轴向的接触长度,借以消除板端外侧部分的工作辊与支持辊之间的负荷分布,抑制作用在工作辊变辊装置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使板带凸度控制能力得到增强。(3)单侧锥形辊位置控制法,即工作辊辊身一端制成锥形,两锥形工作辊呈反向对称配置,根据轧件的厚度、宽度,沿轴向移动两辊锥度位置到最佳值,使板带边部轧薄减少及板带凸度得到改善。为了实现自由程序轧制,除采用移辊技术以外,还需采用板带凸度与平直度同时控制的技术,高精度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及快速换辊技术。由于连铸坯直接热装工艺使轧钢作业更趋复杂,这就要求有精确的设定和监视,要求全面计算机自动控制;同时为了维持连续而稳定的生产,必须尽量减少轧机设备的事故和停工时间,以尽快的速度换辊和变换产品规格及钢种。快速操作也要求自动化,只有自动化才能保证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