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ICE越过贾科比尼一津纳彗星时,穿越了四个互不相同的区域。国际紫外探测器穿过第四个区域——该彗星的离子尾,离彗核约16,000公里(10,000英里)。国际紫外探测器观测到,该区域是来自该彗星的一个较冷的电离气体区,它为一个磁场所围绕。科学家们相信,随着太阳风中的磁场在彗星周围集积起来,便会形成一条磁尾,它包围着该彗星的离子尾。
第一次发射的国际紫外探测器,长度4.2m,重量为700kg。它的工作波长为115~320nm。对紫外的天文研究发挥很大的作用。以后的卫星还有法国、苏联合作的ASTRON。它的工作波长为150~350nm。Astro一1卫星发射十1990年,上面有一台0.5m的望远镜。
1946年10月,随着美国发射的一枚高空火箭,人类首次获得了太阳紫外光谱。自此之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利用高空火箭,对来自天空的紫外线进行探索。50年代末,火箭记录到天空背景的紫外光谱。70年代是紫外空间观测进展最快的10年,从“轨道天文台”3号,“荷兰天文卫星’’到技术先进的“国际紫外探测器”连接上天,获得了大量紫外信息。
1978年发射上天的“国际紫外探测器”(简称IUE),是第一个国际性的空间天文台,由美国、英国和欧洲空间局三方运营。其口径虽然只有45厘米,却标志着紫外天文学已趋成熟,并日渐取得可观的成果。
附图,按烟感探测器,修改主材就可以
对浓度的检测要求不同 。
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分为点型与线型,点型分为离子型感烟和光电型感烟,线型分为激光感烟分离式红外光束感烟。 它是对警戒范围内某一线状窄条周围烟气参数响应的火灾探测器。它同前面两种点型感烟探测器的主要区别在于...
穿透型V形坑对GaN基p-i-n结构紫外探测器反向漏电的影响
研究了GaN基p-i-n(p-AlGaN/i-GaN/n-GaN)结构紫外探测器的漏电机理.实验发现,在位错密度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基于表面有较高密度的V形坑缺陷材料制备的器件表现出较高的反向漏电.进一步的SEM测试发现,这种V形坑穿透到有源区i-GaN、甚至n-GaN层.在制备p-AlGaN电极时,许多金属会落在V形坑中,从而与i-GaN形成了肖特基接触,有些甚至直接和n-GaN形成欧姆接触.正是由于并联的肖特基接触和欧姆接触的存在导致了漏电的增加.
薄p型层GaN基p-i-n型紫外探测器的反向漏电特性
制备了薄p型层GaN基p-i-n型紫外探测器,并对其反向漏电特性进行了研究。探测器材料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获得,p-GaN的厚度为30nm。基于该材料制作了具有共面电极的探测器器件,并采用SiO2对刻蚀侧壁进行了钝化。测试结果表明,结面积为1.825×10-4cm2的器件在-1V时的反向漏电流面密度为3.0×10-9 A/cm2,优质因子达到3.7×109Ω.cm2。
紫外探测器材料是对紫外光敏感的材料。主要采用氮化镓系列、金刚石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一、光电真空探测器,如光电倍增管、像增强器和EBCCD等;
二、光电导探测器,如GaN基和AlGaN基电光导探测器等;
三、光伏探测器,如Si,SiC,GaN P-N结和肖特基势垒光伏探测器以及CCD。
紫外线探测器对紫外辐射具有高响应。其中,日盲紫外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区集中在中紫外(波长小于290nm),而对紫外区以外的可见光及红外辐射响应较低;光盲紫外探测器长波响应限在紫外与可见光交界处。
半导体SiC的禁带宽度为3.25eV,具有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饱和漂移速度等优点,特别是该器件的反向漏电流低。SiC紫外探测器只对波长400nm一下的辐射选择性接收,其紫外辐射的接收与硅探测器相比,要大两个数量级,并且不需要表面加工处理,可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另外,灵敏度和暗电流在使用温度条件下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在700K的高温下使用 。
随着体单晶及其同质外延SiC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可在不同的沉积条件下用直流溅射法在玻璃底衬的SiC衬底上沉积ITO:TIO和Ni膜,并可由此制成SiC金属-半导体-金属紫外辐射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