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5.4基坑开挖方法
5.4.1车站基坑开挖步骤
车站基坑由西向东纵向分段竖向分层开挖,每段基坑的开挖长度与主体分节相对应,为了有利于基底排水,开挖面比主体施工段超前6.0m,开挖面坡度定为1:1,并设置1个长为6.0m的平台,以保证开挖面的稳定。
基坑从上至下分两层开挖,挖一层吊装一排钢支撑。
连续墙底标高 |
约14m |
6m |
6m |
原地面 |
结构底板 |
开挖步骤示意图 |
步骤一、坑内降水,开挖基坑至第一道支撑底1m。 |
步骤二、架设第一道钢支撑,第二次 开挖基坑至第二道钢支撑 底1m。 |
步骤三、架设第二道钢支撑。 |
步骤四、开挖基坑至设计基底标高。 |
基坑开挖前,设置管井井点降水,以利开挖人员和机械作业及土体装卸运输。顶层6.0m以内用长臂挖掘机开挖,开挖过程中坑内用小型装载机配合,将远离挖机的土方推至挖机的工作范围内。6.0m以下的土方用人力配合挖掘机挖装,吊机提装自卸车。白天开挖土方存于临时堆土场,夜间开挖土方直接运至弃土场。小挖掘机的就位(进出工作面、调头等)用吊车吊运。因坑内的钢管支撑间的水平净距只有2.4m,上下净距约3.8~5.4m,为确保挖掘机作业时不挤压、不碰撞钢支撑,作业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钢支撑顶面以下1.0m范围内挖掘机直接挖装。机械作业时派人前后左右引导司机作业。这一高度挖掘机的左右履带不平引起的左右摆动较小,不致于碰撞钢支撑。
第二:以下部分先用人力在基坑一侧挖一个底部长宽尺寸为4.5m×3.0m的工作坑,坑底离钢支撑底面3.0m~3.5m,将挖掘机吊运至工作坑内往另一头开挖,此时机器在钢支撑之下,不致引起碰撞。如下图示:
5.4.2钢管支撑施工
1)钢管支撑布置
横向支撑钢管沿深度方向设置2道,纵向间距约3m。
2)钢管支撑构造
图5-19 钢支撑端头构造图 |
模筑砼边界 |
Ф609钢管 |
底 座 |
顶力锁紧段 |
钢围檩 |
止水环 |
钢支撑采用壁厚16mm,直径为609mm的钢管,根据支顶距离选合适的节段用螺
钢 管 支 撑 |
钻孔桩 |
吊土斗 |
栓连接法兰盘拼接成要求的长度。如下页图示:
图5-20钢支撑预加顶力示意图 |
模筑砼面边界 |
千斤顶 |
底座 |
锁紧片 |
伸缩头 |
钢围檩 |
φ609钢管支撑 |
φ609钢管支撑 |
钢支撑平面布置图二 |
钢围檩 |
钢围檩 |
100t千斤顶 |
100t千斤顶 |
钢支撑平面布置图一 |
基坑宽度(按实长) |
钻孔灌注桩 |
3)顶力施加
①预加顶力设备:用两套电动油压千斤顶,专用千斤顶顶力一致,始终能保持两个千斤顶的极限顶力一致,并控制在设计与顶力以内,其原理如下图:
P |
千斤顶 |
换向阀 |
压力表换向阀 |
油泵 |
②加力方法和预应力的锁定:钢管撑的端部设有专门的顶力座,用两台千斤顶在两侧均匀施顶,当顶力达到设计预顶力105%要求后,在锁紧段安装锁紧片后卸下千斤顶。
(3)垂直对顶钢支撑安装
①安装型钢底座。
②在地面拼接好支撑用吊车就位。
③将顶头焊在型钢底座上。
④施加预应力。
⑤用锁紧片锁紧钢支撑。
⑥支撑两头焊接。
⑦千斤顶卸载。
(4)端头斜撑安装:其方法同上,只是在型钢底座安装好后顶点处焊制防滑挡块,防止支撑受力侧滑。
(5)钢支撑拆除:钢支撑的拆除时间必须在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先用两个三角架将钢支撑托起,用千斤顶顶紧支撑让锁紧片松动,然后拆除锁紧片。
(6)钢支撑的施工安全措施
吊车悬吊就位 |
①在支撑表面粘贴电阻式应变片,定期测量其轴力,根据测量结果判定安全性。
②加强支撑的端部焊接质量,避免顶紧力丧失后下坠。
③加强斜撑的防滑措施如下图示:
钢槽挡块 |
钢管斜撑 |
防止斜撑滑动示意图 |
H 型钢底座 |
④跨度超过22m的钢支撑根据设计要求对支撑要进行加固,加固办法在跨中部位下设钢立柱支承,水平用型钢将钢支撑联系,以增加支撑稳定性。
⑤严禁施工作业时碰撞支撑。
基坑开挖方法因基坑土质不同而不同,根据经验,按路基土质类型,基坑开挖方法有以下几种:
硬土类包括土夹石、硬土、砂岩、风化石等,这类土质密实,自结合力强,可采用坑的办法开挖基坑。非雨季人工开挖不会塌方,不需坑壁支撑防护。
碎石类包括石夹土、碎石、填方土等,这类土质自结合力不均匀,稳同性较差,适应于挖小坑、局部支撑的方法。
流沙、高水位土质类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护圈进行施工,类似沉井法。采用此法可节省木材,经济、可靠,便于施工。
坚石、次坚石类采用控制爆破法。当采用法兰盘支柱时,只需按要求钻孔灌注锚栓。
机械开挖基坑是使用机械化操作、利用旋转钻头来开挖基坑,相对于上述传统的人工开挖基坑,机械开挖速度快,规格统一,对路基密实度影响小。机械开挖在土壤中有较大石块或施工机械不便到达时,使用受限。
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开挖基坑(槽)按规定的尺寸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连续地进行施工,尽快地完成。因土方开挖施工要求标高、断面准确,土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所以开挖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检查。挖出的土除预留一部分用作回填外,不得在场地内任意堆放,应把多余土运到弃土地区,以免妨碍施工。为防止坑壁滑坡,根据土质情况及坑(槽)深度,在坑顶两边一定距离(一般为1.0 m)内不得堆放弃土,在此距离外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 m,否则,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性。在桩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在坑边放置有动载的机械设备时,也应根据验算结果,离开坑边较远距离,如地质条件不好,还应采取加固措施。为了防止基底土(特别是软土)受到浸水或其他原因的扰动,基坑(槽)挖好后,应立即做垫层或浇筑基础,否则,挖土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150~300 mm厚的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行挖去。如用机械挖土,为防止基底土被扰动,结构被破坏,不应直接挖到坑(槽)底,应根据机械种类,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200~300 mm,待基础施工前用人工铲平修整。挖土不得挖至基坑(槽)的设计标高以下,如个别处超挖,应用与基底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到要求的密实度。如用原土填补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应用碎石类土填补,并仔细夯实。重要部位如被超挖时,可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填补。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0.5~1.0 m后,方可开挖。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2)施工机械行驶道路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石或砾石,箱(板)或梢排等。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必要时应铺设工具式路基
(3)相邻基坑(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做好基础。
(4)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完桩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群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桩基位移。
(5)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坡顶上或建筑物(构筑物)附近。 2100433B
房建基坑开挖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1 一、工程概况简介 ................................................................................................ 1 二、参建单位 ...................................................................................................... 1 第二章 施工准备 ........................................................
【学员问题】深基坑开挖的工程问题?
【解答】深基坑边坡失稳的形式很多,主要有:
1.断桩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桩配筋不够或混凝土强度不够及施工质量原因,桩从中间折断,导致基坑倒坍。
2.支护结构整体倒塌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桩入土深度不足或锚杆失效,支护体系整体倒坍。
3.支护结构整体滑动失稳发生“踢脚”
支护结构插入土体的深度不够,本身刚度、强度不够,被动土压力过小,易发生整体滑动失稳。
4.基坑底鼓与管涌破坏
在高水位软土地区,由于土质软弱,水压力高,桩墙入土深度浅,被动区土质未加固等原因,基坑底部土体易发生管涌、流砂或大面积降起。
5.基坑结构大变形
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降止水方法不当或内撑刚度太小支护结构发生过大变形。
6.土钉墙滑塌
多发生在回填土、杂填土、素填土或软土中,特点是:土钉并未被拔出,而土体却滑动破坏了,说明土钉长度满足抗拔力要求,但土钉体与土体底摩阻力很小,土钉未能与土体协同工作,未起到类重力墙的作用,因此对软土类土体使用土钉,须到上部软土进行注浆加固,改良土体性质,或减小土钉间距,增加注浆压力以及采取对土钉施加预应力等措施。
另一类土钉墙坍塌事故是由于坡脚土体滑落逐渐引起的大的塌方。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学员问题】基坑开挖的应急控制措施?
【解答】土方开挖有时会引起围护或临近建筑物、管线等产生一些异常现象,因此需要配合施工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以免产生大祸。督促施工方做好预防措施,储备各种应急物质。
1、支护变形预警要求: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和周边已有建筑(或构筑物)采取应急措施:
1.1、基坑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300,或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天大于3mm/天。
1.2、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体系中有个别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曲、断裂、松弛等现象。
1.3、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涌土、隆起、陷落。
1.4、场地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倾斜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或建筑的倾斜速率已连续三次大于0.0001H/天,其中H为建筑高度。
1.5、场地周围地面出现宽度大于10mm的裂缝,且裂缝尚可能发展。
1.6、 监测值大于6.6.4规定的允许值的80%.
2、应急预案:
2.1、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或出现其他破坏征兆时,采用反压护土,坑内堆袋抢险,采用增加设置支撑和坑内支撑等措施。
2.2、在挖至第二层土方以下后,场地内要保证有二台挖土机、50人可以随时调用,如发现开挖后,坡顶位移有呈增大趋势(超过规定值)且不收敛,立即用挖土机挖土向坡角回填反压,直到位移稳定后再采取加固措施,而后再继续开挖,当挖至最后一层,且挖土机已推出场地,无法用挖土机挖土回填反压时,则用砂袋回填反压(平时准备好2000个纺织袋,其中500个预先装好砂)。
2.3、临近建筑物与管线异常的处理,建议采用如下措施:
2.3.1、对建筑物的沉降控制一般采用跟踪注浆法,如情况危及条件又许可,可考虑人员疏散。
2.3.2、对基坑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当地下管线离开基坑较远时,设置封闭桩或开挖隔离沟,当地下管线离基坑较近时,可采用管线架空的方法。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土质基坑开挖到基底后被水浸泡?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基坑开挖后,基底土被水浸泡,土层变软,承载力降低。
2、原因分析
1)由于连续降雨,使基坑内积水。
2)地下水位较高,降水效果欠佳。
3)当采用坑内排水时,排水量小于出水量。
4)由于种种原因,在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或泉水渗到基坑内。
3、预防措施
1)基坑开挖至基底30-50cm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下一步工序,在天气晴朗时,将预留部分挖去,随即进行基坑检验,检验合格后马上进行基础的施工。
2)雨季施工时,为了防止水流进基坑,应在基坑四周0.5~1.0m外的地方挖排水沟或打土垄。
3)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当采用井点降水或在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排不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比基坑深0.5m,并有坡度,集水井应比排水沟最低处深1-1.5m,具体尺寸视降水范围决定。
4)要备足排水设备,随挖随排水,以坑内不积水为准。
5)在靠近河沟、水渠的地方开挖基坑时,应在基坑外挖一条载水沟,载断流入基坑的水源,载水沟外侧距基坑的距离应大于3m. 6)接近基底标高20cm时停止开挖,待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50cm以下时,方可进行清底工作。
4、处理措施
将被水浸泡的软土挖除,用砂砾、级配碎石或石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