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城市道路网密度的评价方法就是考察道路网密度值是否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对应的取值范围(见表1)内,若在该范围内,则道路网密度满足城市规划需求。
城市交通系统与建设用地布局相互依托,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集中区域、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区域及经济中心、行政中心的道路网密度较大。山地城市建设用地分散,因而只对整个城市进行道路网密度评价是不合理的,而应从不同的视角统计和分析城市道路网密度,进而评价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城市规模与人口 |
快速道 |
主干道 |
次干道 |
支路 |
大城市(>200万人) |
0.4-0.5 |
0.8-1.2 |
1.2-1.4 |
3-4 |
中等城市 |
- |
1.0-1.2 |
1.2-1.4 |
3-4 |
对各组团单独评价
目前,比较受认可的山地城市空间布局方式为多中心组团式,各组团都有较为完善的功能,组团内部功能较完整,且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所有组团共同形成一个多中心的网络城市结构,其拓展用地一般选择地质条件好、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城市交通受城市布局和形状的影响较大,城市布局不同,居民的出行特征及城市道路网络布局也不同。城市的布局主要依据城市规模、城市特点、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旧城现状、建设用地与绿化用地比例、工作与居住关系等条件而定。
城市道路网密度评价可根据实际情况,每个组团单独作为一个区域分别进行评价。但每个组团都有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功能,或以旅游为主,或以工业为主,或以贸易为主等,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评价;并且各组团之间往往距离很近,组团与组团之间也有复杂的道路网相衔接。因此,该评价指标只能单独说明城市局部的交通规划情况,不能有效代表整个城市的道路网交通规划状况。
中心城区和城市整体进行比较评价
中国城市进人加速发展和机动化发展时期,城市总体规划日趋成熟,对城市布局、城市土地分类、土地均衡使用及生境等考虑甚多。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个包含行政、经济、文化的城市密集中心区域逐渐形成,并慢慢拓展。中心城区往往集居住、工作、娱乐等为一体,是整座城市的中心和代表,其道路交通最为复杂,道路网密度最高。因此,以中心城区作为评价道路网密度的区域具有很大的意义。
城市道路网形式分为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4种,根据城市中心城区的发展形式和速度,将城市的某环线或某些道路围合的区域定
为中心城区,通过对该区域内不同种类道路的统计,分析评价其道路网密度。同时,以城市规划区为评价区域进行总体评价。比较2种不同角度统计的道路网密度指标,分析城市路网密度的合理性,评价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可行性。
标准道路宽度折算评价
通过对中心城区和城市整体道路网密度的评价比较,一般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高于城市整体,且中心城区的道路网密度值更容易满足规范要求。而城市整体评价受地形影响,评价区域面积大,道路网布置稀疏而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城市组团与组团之间,受地形、经济等影响,其道路网布置稀疏,可引用标准横断面宽度对道路网总里程进行合理折算,再进行城市道路网密度评价。
交通运输功能作为道路网的七大功能之一,直接影响着道路网的发展规模。交通需求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机动车保有量、人口规模、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出行方式等息息相关,它受交通设施供给能力发展情况的促进与制约。交通需求按照出行者使用的交通工具不同有机动化出行需求和非机动化出行需求两个方面。
机动化出行需求是对所有以机动车为出行工具的交通需求的总称,它是刺激道路网发展的生力军。这部分出行需求与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公共交通发展理念与扶持力度等众多政策因素有关。除此外,机动化出行需求还受城市化,城市人口规模,土地利用模式,停车系统规划理念与管理措施以及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的促进与限制。这部分出行需求在城市交通需求中独占鳌头,它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保障。这部分出行需求的满足,应不以牺牲非机动化出行空间为代价。
非机动化出行需求主要是指依靠人力为动力的出行,其对道路网发展规模的要求要远远小于机动化出行需求,并且非机动化出行需求可通过城市对道路网功能的要求来满足。如城市道路系统在城市中具有市政公用设施埋设空间,反映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精神文明,是商贸、休闲活动和防灾避难的场所以及具有通风绿化等功能。因此,在城市道路网规划与管理中,最应该避免的是机动化出行需求对人行道、公共空间以及非机动车道等非机动化出行活动空间的侵蚀,这样从源头上实现机非分离,各行其道的目的,为非机动化出行者提供安全、舒适、惬意、便捷的出行环境。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挖掘机动化出行空间(机动车道、停车设施等)的潜力。
道路供给影响因素是指构成道路网的基本元素对道路网密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有设计速度、车道宽度、车道数和横断面形式及静态交通设施等。
社会经济发展的如何直接决定着城市道路建设规模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交通的需求也就越大;相应的城市道路规模需求也就越大,建设费用,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等其他费用支出也就越大;反之,路网规模与经济发展不匹配,那么道路交通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制约;经济水平的落后也就反制了交通需求的增加,进而降低城市路网规模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各城市道路网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各城市发展情况存在着各种差异,导致城市道路网规模相差甚远。若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区域,则城市道路网总面积和人均道路面积都呈现由东部至西部的递减;其中,从人均道路面积指标来看,东部平均为8.46
此外,经济因素还决定着人们对出行工具的购买能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刚刚复苏,城市居民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豪,自行车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出行工具,中国一度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经过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购买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行车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渐渐退出居民出行工具的舞台,快速降临的汽车时代,让人们在短暂经历过舒适与方便的快速出行后,便迅速进入了交通拥堵时代。与此同时,在政府政策及经济手段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常规公共交通及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在担当起社会公益事业职责的同时,也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济因素作为产生城市交通需求的源头,它是日常出行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然而,它又是城市交通供给能力的直接坚强后盾。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置身于城市这个巨大的复杂系统中,城市道路的发展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如:城市规模、社会经济水平、机动车保有量、出行方式、土地利用模式、对外交通设施布局、静态交通设施分布、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设计速度、道路横断面形式、车道宽度等等。
这些路网密度影响因素都可以归纳为从影响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能力,来影响道路网密度;然而,经济因素很特殊,既影响交通需求又影响交通供给能力。因此根据影响因素的作用角度不同,将路网密度影响因素分为三个层次:交通需求因素、交通供给因素和经济因素。
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规范 大城市为2.4—3km/km2,中等城市为2.2—2.6km/km2 ...
道路网密度定义为: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
路网密度等于某一计算区域内所有的道路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单位为千米每平方千米。
用道路网密度指标来描述区域内的道路长度及平均分布情况,体现城市道路供给水平,其具有统计简单、直观、数据容易获取的优点。另外,通过对不同等级道路网密度的统计还能很好地反映出城市道路等级结构关系,对于方格形城市道路网还能大致推算出交叉口间距。
然而,从道路网密度指标定义及统计方式不难得出,其仅统计了道路网的长度信息,对于道路网的断面、车道等情况的反映不足,导致该统计指标不能很好的反映城市道路网容量供给情况。即使是同样道路网密度指标也能对应于不同路网容量,导致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改造过程中出现片面追求路网密度,而忽略路网密度内在反应的交通供给与需求关系。
道路网密度作为表征城市道路网发展规模的基本指标之一,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①衡量城市道路网发展规模,为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道路建设目标;
②表征城市路网发展水平,为分析城市交通运行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③为城市道路管理与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④是实施公交优先、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的前提。
道路网密度一一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用
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对公交线网密度的影响
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对公交线网密度的影响
基于集对分析的公路网评价方法
针对公路网状况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公路网状况评价过程。通过延伸的同一、差异、对立的集对分析概念,评价、判断公路网状况的等级,对公路网进行等级评价以及优劣排序。通过对实列的评价分析,表明了该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公路网发展水平等级。
以单位国土面积(km)的平均道路里程长度(km)表征的某一区域内拥有道路数量的技术指标。道路技术等级不同,其实际通行能力相差较大,在比较道路网规划方案时,运用里程等级系数可将各级道路折算成以某一技术等级为准的当量长度,据此可得道路网的综合密度。亦可取规划区内人口数、机动车(或汽车)拥有量等为基数,计算道路网方案的相关密度 。
(1)城市道路总体布局,交通应在全市范围中均衡分布,道路系统中,一般干道间距为700m-1100m,道路网密度为2.81.8km/km2。小城市干道间距500m作用。
(2)我国城市道路按不同功能有三级划分:
1)主干道(全面性)是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红线宽为40m左右;
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红线宽为30m左右;
3)支路(街坊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红线宽为15m左右。
为明确道路性质,可依其功能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大类道路。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满足各种管线敷设和人防工程要求,防止噪声干扰。
(4)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几种。这是根据当地的社会、自然和现状条件所确定,按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5)城市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和辅助道路两类系统组成。主要道路是交通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各部分之间和与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辅助道路是生活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
(6)通常采用快、慢车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交通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措施。
(7)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应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交通)、日照通风、管线敷设及建筑布置等因素。道路红线宽度是道路、市政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其中机动车道占主要部分。一条车道宽度为3.5m,一条快车道宽为3.75-4m,所需车道数视具体情况而定。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型式有一块板(红线宽40m以下)、两块板、三块板(红线宽40m以上)三种。型式确定应因地制宜。
(8)城市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应使客运、货运的交通量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减少彼此干扰;合理布置主要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引开过境交通,合理布置大型停车场;组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有哪些?
(1)城市道路总体布局,交通应在全市范围中均衡分布,道路系统中,一般干道间距为700m1100m,道路网密度为2.81.8km/km2.小城市干道间距500m作用。
(2)我国城市道路按不同功能有三级划分:
1)主干道(全面性)是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红线宽为40m左右;
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红线宽为30m左右;
3)支路(街坊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红线宽为15m左右。
为明确道路性质,可依其功能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大类道路。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满足各种管线敷设和人防工程要求,防止噪声干扰。
(4)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几种。这是根据当地的社会、自然和现状条件所确定,按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5)城市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和辅助道路两类系统组成。主要道路是交通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各部分之间和与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辅助道路是生活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
(6)通常采用快、慢车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交通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措施。
(7)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应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交通)、日照通风、管线敷设及建筑布置等因素。道路红线宽度是道路、市政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其中机动车道占主要部分。一条车道宽度为3.5m,一条快车道宽为3.75-4m,所需车道数视具体情况而定。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型式有一块板(红线宽40m以下)、两块板、三块板(红线宽40m以上)三种。型式确定应因地制宜。
(8)城市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应使客运、货运的交通量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减少彼此干扰;合理布置主要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引开过境交通,合理布置大型停车场;组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