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以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为依据。中国根据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法令,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行为准则。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也就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因此,在对企业进行考核时,必须把国家的政策法令放在首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目标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2.以成本目标为标准。企业的成本目标,是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它不仅是企业全体职工奋斗的目标,也是衡量各部门工作好坏的标准。因此,对企业及企业内部进行成本考核时,必须以目标成本计划为标准。当然,在制定目标成本计划时,我们不可能全部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影响目标成本实现的所有因素。对于不利的客观因素,还要分析经过努力是否能加以排除。有些影响目标成本计划完成的因素确实不是一个企业所能改变的。如在报告期终,国家对某项物价进行调整,由于物价调整而影响了企业目标成本计划的完成。对此,我们在对企业进行考核时也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3.以完整可靠的资料、指标为基础。在成本考核前,必须对成本核算资料及其指标,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审计,而后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考核评价。
4.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目标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企业的考核,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目标成本考核就是在报告期终,把成本的实际完成情况与预完成本目标进行对比,评定目标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目标成本考核是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因为成本目标的圆满完成,归根到底是要靠企业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而目标成本的考核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对每个环节、每个人在降低成本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并根据贡献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只有将成本责任、成本效益和经济利益挂起钩来,才能做到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对个人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使每个人所负的成本责任和所实现的成本效益与其所得的经济利益相适应。通过考核做到有奖有罚,并把物质奖罚与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职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保持下去。
1.成本考核指标的分类。
(1)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实物指标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按照它的自然计量单位来表示的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统一尺度所表示的指标。成本指标中,实物指标是基础,价值指标是综合反映。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需把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反映出来。
(2)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某一工作数量的指标,如产量、生产费用、总成本等等;质量指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工作质量或相对水平的指标,如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等。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相结合,才能全面考核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
(3)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单项指标是反映企业成本变化中某一个侧面的指标,如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等;综合指标是总括反映成本的指标,如全部生产费用、商品产品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等。单项指标是基础,综合指标是单项指标的综合。
2.企业内部的成本考核。企业内部的成本考核,可根据企业下达的分级、分工、分人的责任成本计划指标进行。对生产分厂,可考核分厂产品成本汁划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指标的完成情况,还可以进一步分产品逐个进行考核。对于班组,主要考核材料、工时、工具等消耗定额的完成情况。对于职能部门,主要考核归口管理的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在实行目标成本责任制的企业,则用级归口管理的目标责任成本进行考核。
目标成本考核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对目标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管理;其二,是对超额完成目标成本计划的考核管理。
目标成本考核管理直接涉及集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和荣誉,其关键在于制定全面详尽、合理可行的考核制度及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真正起到引导职工行为,保护和激励职工积极性的作用。2100433B
建筑企业目标成本的分析与考核问题研究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建筑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其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只有在成本降低基础上的降价才是一种合理的降价,否则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施工项目公司综合管理工作: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评定项目设备管理的重要因素。要对项目经理实行目标成本考核,落实各项基本经济技术考核指标,签订经济承包合同。严格控制机械使用费占工程总造价测算的成本比例,机械使用费一般根据项目大小、工程难易不同及工期要求来测算,工程难、项目大所采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也就增加,工期紧加快工程进度也势必加大设备投资力度,使其机械使用费占工程造价的比重也将增大。一般房建和高层建筑,机械设备使用费占工程总造价应控制在5-9%以内。路基土石方工程机械使用费占工程总造价应在15-25%以内为好。同时,在成本考核中,要把各项成本核算大体分解细化,真正做到项目成本有人抓,核算工作有人管,技术指标有人落实,以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兑现。
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成本指标考核体系,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实践证明,企业建立质量成本指标考核体系应坚持以下原则:
质量成本考核系统是质量管理中的一个子系统,而质量管理系统又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质量成本考核指标与其他经济指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子系统的状态,能促使企业不断降低质量成本。
有效性是指所设立的指标体系要有可比性、实用性和简明性。
企业质量成本考核对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中是企业开展以上工作的依据。因此,质量成本考核指依据、符合实际,真实反映质量成本的实际水平。
为了对质量成本实行控制和考核,企业应建立质量成本责任制,即在将质量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个人时,应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归口、分级管理的质量成本管理系统。2100433B
质量成本考核是对质量成本实施闭环管理的必备环节。为了进行有效的考核,一般要建立各部门、各单位直至班组和个人的简明考核指标,并与经济责任制、“质量否决权”等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办法,定期进行奖励,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考核质量成本有两种思路,一是单独考核,二是捆绑考核,即将质量成本溶入成本考核。
即将各单位的质量成本进行单独的归集、核算,并将其作为一项单独指标来考核的办法。
单独考核可采取两种方式:
(1)质量成本否决。应制定一个计划质量成本指标,如完不成计划指标则按比例否决该单位的综合奖,亦可依据超计划的多少确定否决比例。采取这种质量成本否决方式,一般是“只否不奖”,也可以“有否有奖”。但作为否决指标,实施奖励可考虑使用非物质奖励形式,并应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兑现。
(2)质量成本扣奖制。采用这种形式,既可制定计划指标也可不定计划指标,以“零缺陷’为原则,只要发生就扣奖。比如,单位质量成本完成5元以下时,按质量成本的10%扣综合奖;5-10元,按其质量成本的15%扣综合奖;10元以上,按质量成本的20%扣综合奖。当然,5元以下也可以不扣,5元以上分段(或不分段)确定扣奖比例。这种考核方式可不考虑累计完成问题,且扣奖金数额直观,只反映质量成本完成好坏,考核容易控制。而“比例否决办法”会随综合奖的多少影响否决的力度,综合奖多时,力度可能过大;少时,力度可能过小,而各单位的最终奖金可能反映不了其综合业绩。
即将质量成本纳入生产成本中或考核利润时体现在产品价格中。这种思路源于这样的认识。质量成本也是成本,只要能够较准确地计量它,则可将其视为各工序的一个成本项目,容人其总成本中。对公司来说,要求的是总成本最低,不管它某一项成本的高低波动。这一办法发挥效用的好处和前提是:
(l)要准确、全面地以货币形式计量质量问题给下道工序或公司带来的损失;
(2)对各工序的总成本和利润有相当的考核力度;
(3)只对利润实施考核时,利润基准水平(利润率)不宜太高,因为那样会使产量对利润的影响远远大于成本降低对利润的影响,进而影响其对成本(包括质量成本)的控制力度;
(4)制定成本(利润)计划时,对质量成本额的估计要科学合理。
在“捆绑考核”办法下,质量成本进入考核的途径有二:一是调整产成品价格,二是直接进成本。两种办法可同时用,但不能重复。在只考核成本的情况下,只能用第二种办法实现对质量成本的考核。如二级品损失,如果实行了优质优价,则二级品的质量损失就不能再进入生产成本。
按照上述分析,对两种考核办法得出如下结论:
(1)单独考核的最大优点是,它能防止“质量成本”溶于生产总成本的“大锅”之中。之所以把总成本当成个“大锅”,是由于降总成本有各种途径,对这个“总成本”到底还有多大潜力心里没底。
(2)单独考核的难度,主要是如何控制质量成本与利润(或成本)考核力度的比值。也就是说,质量成本的考核含金量控制在什么水平上合适。
(3)“捆绑考核”的优缺点正好与“单独考核”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