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国家能源局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煤矿安监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组织各产煤地区按照先立后破的原则,通过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改造升级提升一批,进一步压减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力争到2021年底,全国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减少至800处以内。一是通过严格安全环保质量标准等措施,加快关闭退出不达标煤矿。其中,2019年基本退出以下煤矿:晋陕蒙宁等4个地区30万吨/年以下、冀辽吉黑苏皖鲁豫甘青新等11个地区15万吨/年以下、其它地区9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长期停产停建的30万吨/年以下“僵尸企业”煤矿;30万吨/年以下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煤矿。属于满足林区、边远山区居民生活用煤需要或承担特殊供应任务,且符合资源、环保、安全、技术、能耗等标准的煤矿,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暂时保留或推迟退出。二是以华北、西北、西南、“两湖一江”(湖北、湖南和江西)地区及黑龙江为重点,引导退出资源条件差、竞争力弱的小煤矿。三是支持剩余资源多、安全保障程度较高的煤矿改造提升至30万吨/年及以上。国家能源局继续实施煤炭产能置换,稳妥有序核准建设先进产能煤矿,调动灾害严重和落后煤矿关闭退出积极性。
国家煤矿安监局牵头,组织各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对全国正常生产建设的冲击地压矿井等高风险煤矿逐矿开展安全“体检”式重点监察,形成“体检”报告,列出问题清单,按照限产、停产、关闭的原则于2019年6月底前提出分类处置意见,并督促各地组织落实。一是限产减人,经论证具备灾害防治能力且治理到位的,减少单班入井人数,适当调减产能规模,其中开采深度超千米的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产能核减20%;二是停产整改,对冲击地压治理措施不到位,不能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立即停产整改,整改到位后方可恢复生产;三是彻底关闭,对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治理的,停而不整以及整改后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2019年底前依法淘汰退出。国家煤矿安监局牵头,全面清理冲击地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产能,违规核增能力的矿井一律恢复到核增前产能。
严把煤矿建设关口,最大限度减少新增冲击地压矿井。能源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导向约束作用,优化生产开发布局,科学划分矿区和井田范围,合理安排矿区矿井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降低开采条件复杂矿区煤炭开发强度。各级煤矿项目核准机关要严格执行采深限制规定,不再核准第一水平采深超过1000米的新建矿井,采深超过1200米的改扩建大中型矿井、超过600米的新建(改扩建)其它矿井。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排查新建、改扩建矿井,凡采深超过限制规定的,一律停止建设。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煤矿项目建设期间冲击倾向性评估、鉴定及危险性评价工作的监管,对未在开工前或建设期间达到有关工作要求的项目,不得审批相关设计,项目不得开展联合试运转,不得通过安全设施验收、转入正式生产。经评估、鉴定或评价煤层具有冲击危险性的新建矿井,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建成后生产规模不得超过800万吨/年,不得核增产能。
年产100万吨煤矿按照一般制度批准一个综采队,两个掘进队(包工队都是私下干的啦),按照煤层条件不同设计不同和投入成本的不同采用由有资质的煤炭设计单位设计的采煤方式,安全专篇需要辖区范围内的煤矿安检局负...
1 建立一个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管理班子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决定了项目班子的针对性。作为项目经理,在组建班子时,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认识,这个班子必须满足完成这个项目的各种要求。基于此,作为项目经理...
1 建立一个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管理班子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决定了项目班子的针对性。作为项目经理,在组建班子时,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认识,这个班子必须满足完成这个项目的各种要求。基于此,作为项目经理...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坚决遏制煤矿冲击地压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施策,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一是超前预防、源头管控。把防治冲击地压贯穿于勘探、规划、设计、建设和生产管理各环节,全过程防范事故风险。二是科技支撑、创新驱动。系统探究冲击地压致灾机理,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科技、人才和管理创新。三是统筹兼顾、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煤矿冲击地压、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防治,增强矿井整体防灾治灾能力。四是分类处置、整体推进。强化综合施策与因矿施策相结合,加强政策配套和投入保障。
我国煤炭资源禀赋复杂,以井工开采为主,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威胁严重。多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装备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但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和煤炭开发强度加大,冲击地压灾害逐步升级,且与其他灾害耦合叠加,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全国现有冲击地压矿井产能约4亿吨/年,三分之二分布在煤炭净调入省份,在保障当地煤炭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防治冲击地压灾害,既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也是保障能源和原料供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各产煤地区和有关煤矿企业要突出主动防范,强化源头治理,不断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有关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
近年来,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山东能源龙郓煤业“10.20”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深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研究冲击地压灾害源头治理措施,加快灾害隐患突出矿井淘汰关闭。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有效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支持建设冲击地压防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科技部、财政部在国家科技计划中统筹安排,鼓励引导煤矿企业与科研院所,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冲击地压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煤矿智能化开采等技术装备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应急管理部、国家煤矿安监局进一步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煤矿安监、行业管理部门监督指导煤矿企业严格按政策规定足额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冲击地压防治资金投入。
煤矿企业是冲击地压防治的责任主体,要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强机制、组织、人才和投入保障,制定并落实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监测预警、防范治理、效果检验、安全防护、职工培训、应急处置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现有冲击地压矿井补充地质勘探,摸清地质构造与地应力分布情况,优化矿井开拓布局和采掘布置,避免采场应力集中;优化井下劳动组织,大力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入井人数能减尽减,从根本上防止群死群伤。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冲击地压防治法规与标准规范,依法开展安全监管监察,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强化事故警示教育工作,开展安全培训整治活动,严把人员准入门槛;强化执法检查,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和企业,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各产煤地区要按照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明确细化并抓紧落实各项任务,分别于2019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将任务落实和工作成效报送至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实。
2100433B
工信部:淘汰平板玻璃落后产能大限提前
为适应节能减排的更高要求,主管部门将争取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计划。这意味着在今明两年,钢铁、煤炭等19个重点行业的整治力度将加码,落后产能的“大限”将提前到来。
广东韶关运用价格手段淘汰水泥落后产能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有关要求,促进水泥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最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决定运用价格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据此,韶关市有关部门要求各地严格执行相关规定。首先,对淘汰类水泥熟料企业生产用电实行更加严
《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办法》共7章54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了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和责任主体。首先,确立了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原则;其次,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分工;第三,进一步明确了煤矿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
(二)完善了冲击地压煤矿安全生产制度。一是明确并细化了冲击地压矿井的范围和管理要求;二是规定了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防冲制度,并建立专业防冲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健全了防冲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按吨煤不少于15元加提安全费用,专款用于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四是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三限三强”上升为法律规范,重点规定了限人员、强支护制度。
(三)强化了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具体措施。一是确立了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和危险性评价制度,煤矿企业应当根据评价结论编制防冲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二是确立了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制度,细化了监测设施、监测技术、预警机制以及紧急处置机制等;三是对作业现场冲击地压防治作出了具体规范,细化了卸压施工、检验方式和工作面支护的具体要求,并对智能化开采、巷道作业、现场撤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四)规定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服务保障责任。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我们在草案中单设“保障措施”一章,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采煤信息协调、煤矿经营考核、新技术研发、矿震监测和台网建设等方面,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与服务。
《国外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与采掘工程岩层控制》是在深入研究和筛选国外先进采煤国家关于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回采巷道和长壁工作面岩层控制方面的先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翻译、整理和修改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国外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德国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德国、美国、俄罗斯和波兰煤矿长壁工作面岩层控制等。
《国外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与采掘工程岩层控制》不但注重理论知识的呈现,而且重视先进技术、设备和现场实践的介绍,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是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相关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用书。
冲击地压防治是属于自然灾害与防治学科中的一个词目,即为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和治理冲击地压灾害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有开采解放层、清理、支护、衬砌、灌浆加固等。
学科:自然灾害与防治
词目:冲击地压防治
英文: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ck burst
释文:为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和治理冲击地压灾害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防范措施和解危措施。防范措施主要有:开采解放层;合理布置巷道位置;合理选择开采顺序和支护方法;消除孤立煤柱,避免应力集中;对厚层坚固顶板进行松动爆破处理,降低煤柱的支承压力;向岩层注水或软化剂,以软化岩层;通过岩层内钻孔预先释放一部分能量和气体;用水力冲刷或震动爆破,扩大钻孔破岩效果。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开采解放层。解危措施主要包括卸载爆破和其他措施。卸载爆破可以使岩体重新达到应力平衡状态,从而使围岩达到稳定。其他措施还有清理、支护、衬砌、灌浆加固等。 2100433B